全球變暖將致太陽毀滅地球,英工程師提議推動地球改變軌道自救

2020-12-12 英國英鳥

據《每日快報》6月14日報導,由於人類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影響越來越大,預計50億年後太陽會摧毀地球。在這之前,英國格拉斯哥大學一空間工程師提出了幾種改變地球軌道的方法以避免地球被太陽吞噬的命運。

據悉,人為造成的氣候變暖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隱藏在其後的預測更加可怕。

據預測,有一天太陽會從目前的狀態轉變成一顆紅巨星,一顆比現在大得多的恆星。這種膨脹最終會到達地球的軌道,使其在大約五十億年之後完全無法居住。50億年後的某一天,太陽會耗盡燃料並膨脹,隨即摧毀地球。

如何拯救地球變成了一個難題。把地球移到更寬的軌道上似乎是一個牽強的解決方案,但一位工程師現在已經概述了幾種逃離這一命運的理論。

格拉斯哥大學空間工程師西羅蒂(Matteo Ceriotti)博士提出了一些激進的解決方案來幫助地球改變軌道。

西羅蒂博士說:「我已經想出了我們可以用我們現有的技術做些什麼,以便把地球軌道移開,比如說移向火星的軌道。」

這大約是地球當前軌道半徑的1.5倍,以便在未來保持地球的可居住性。

其中一個方法是將經過地球附近的小行星作為目標,然後利用太空巖石的引力將地球的軌道拉離其當前的位置。

西羅蒂博士說:「有了這個想法,我們將需要大量能夠飛到小行星上的太空飛行器,然後將小行星轉移到經過地球附近的一個軌道上。」

另一種方法是用離子束射小行星,離子束會把小行星推離軌道。

「其他的方法包括簡單地降落在小行星上,然後在其表面啟動火箭以噴射物質,這被稱為質量驅動。或者我們可以在小行星周圍部署一組鏡子,這些鏡子將太陽光反射到小行星表面。小行星的表面會升華,或變成氣體,而這種氣體將提供將小行星移開的力量。」

但最簡單的方法是用宇宙飛船撞擊小行星,這被稱為動能撞擊器。但是小行星並不是唯一的選擇,儘管小行星將參與太陽帆的建造。

太陽帆一個巨大的反射板,它捕獲了來自太陽的光的動量,並利用這個動量推動行星前進。然而,西羅蒂博士解釋說,它所需要的尺寸將是巨大的,是地球直徑的幾倍。

他說:「目前,我們甚至無法想像我們如何在地面上建造如此巨大的太陽帆,然後將其送入太空進行部署。但在未來,我們可能會發展出這種技術,使我們能夠直接在太空中建造這種太陽帆。」

最後提出的一種方法是建造大型太陽能發電廠,將太陽光轉換成電能,然後將這種能量轉換成雷射,然後將雷射射入太空,以移動地球。

他補充說:「這些理論基本上是基於物理學和基礎物理學得來的,雖然這個要解決的問題不是未來數十億年之內就會出現的,但是儘管可能會開發出新的技術,物理學是不會改變的。」

相關焦點

  • 推動地球 離開太陽 「流浪地球」能否在未來實現?
    至少在理論化上,移動地球到一個不同的軌道上是可能的。2019年在中國上映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為了逃離不斷膨脹的太陽以及避免和木星相撞,人類利用極大地行星發動機去嘗試改變地球的軌道。這樣的設想可能在某一天成為現實。
  • 科學家要在末日來臨時強行改變地球軌道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家近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認為,大約5億年後地球環境將變得極為惡劣,人類等絕大多數物種將無法在地球表面生存,甚至連蟑螂都無法存活。不過,研究者對地球居民的未來仍然抱有一絲希望。科學家認為,人類有許多辦法可以將迫在眉睫的大災難向後推延,如發射小行星以改變地球軌道、將人類的意識與情感輸入到機器中去等。
  • 如果地球改變了軌道
    如果地球改變軌道-可能是因為太陽不知何故消失了,或者另一個更大的物體進入太陽系並施加了更大的引力-這很可能意味著我們所知的生命的終結。如果沒有任何軌道,地球很可能會直接撞向太陽。我們星球上的巨型網球以每秒29.8公裡的清脆速度圍繞太陽旋轉。它不斷地向太陽下落,但因為移動得太快,無法真正到達它。如果軌道停止,所有這些都將很快改變,隨著行星越來越接近太陽,燒毀行星及其上的一切。
  • 如果地球改變了軌道,那會給人類帶來什麼後果?
    我們所居住的這個行星(地球)環繞著太陽系的恆星(也就是眾所周知的太陽)做連續的橢圓運動。地球除了圍繞太陽公轉以外,還會沿著它自身的自轉軸自轉。儘管我們從未注意到,但事實上地球一直處於運動之中。在地球上生活久了以後,你可能已經對地球的運動方式習以為常,但你是否想過:如果地球改變圍繞太陽的這個軌道,會發生什麼?
  • 當太陽將要毀滅時,同伴們,讓我們駕駛地球開始流浪吧!
    咱們的太陽一直採用核聚變的方式向太空釋放光和熱,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黃矮星的壽命大致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大約45.7億歲。 也就是說在大約50至60億年之後,太陽內部的氫元素幾乎會全部消耗盡,此時的太陽核心將發生坍縮,太陽的外層將膨脹巨大化並會吞噬鄰近的幾個星球,自然也包括地球。
  • 如果地球軌道改變了會發生什麼?
    來源:新浪科技離太陽越近,地球氣候就會越炎熱,冰川融化,最終導致許多地方被淹沒。而如果地球軌道遠離太陽,則會使氣候變冷,甚至有可能使地球變成冰凍星球。幸運的是,地球處於最佳的位置。正是地球的引力使人類、動物、建築物和其他物質形式穩穩地立於地面上。同樣地,太陽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100倍,它對太陽系中的所有行星都有引力。這也正是地球每年都繞著太陽轉一圈的原因。如果地球改變軌道(原因也許是太陽不知何故消失了,或者有更大的物體進入太陽系並施加更大的引力),那很可能意味著地球一切生命的終結。
  • 如何讓地球搬家,遷入一條新軌道?
    在中國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由於太陽不斷膨脹,即將吞沒地球,人類不得已藉助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巨型推進器改變地球的軌道,踏上流浪之旅。如果在將來的某一天,《流浪地球》中的情節成為現實,我們能否讓地球遷入一條新軌道?整個過程又將遭遇哪些工程學挑戰。
  • 《流浪地球》中,150萬噸推力就能推動地球?在實際中分毫不動
    看過這部片的人都知道,這個故事主要是講地球面臨著如此絕境下,人們是如何自救地球的。在《流浪地球》中,能夠推動地球飛離原本的運行軌道,而駛向太陽系之外的宜居帶是利用了「離子電推發動機」,這是一種新型的發動機,它高效利用了可在資源的同時還提供了更加強有力的推力,相比較於傳統發動機,其效率是傳統發動機的十倍,排氣的速度也是原來的一百倍,所以離子推動機成為了推動地球駛離原本軌道的首選。
  • 流浪地球中諸多不嚴謹科學,真的可以用離子推進器推動地球嗎?
    事情發生的原因過於牽強,不科學首先太陽在自身條件下不會隨便發生膨脹,太陽發生膨脹應該是幾十億年後的事情。而期間能夠使太陽產生巨大改變的就是巨大的天文事件,此改變也無非就是受到巨大星體撞擊或牽扯產生爆炸和撕裂。
  • 為什麼地球會繞著太陽轉?軌道為什麼是橢圓形的?
    在太陽系中,地球和其他八大行星一樣,以太陽為中心,環繞橢圓形軌道轉著,這叫做公轉。地球公轉一周,就是一年。同時,地球又以南北極連線為軸,自西向東自轉著。自轉一周,就是一天。地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動呢?"地球是物質構成的,運動就是地球的存在方式。如果地球沒有這種公轉運動,它不是被太陽所吸引而燒成灰燼;就是飛離太陽系,沉到茫茫無垠的星際空間去了。地球的運動,不論是公轉,還是自轉,都和太陽系的形成緊密相聯的。在銀河系裡分布有大量的星際物質,它們彼此吸引著,不停地運動著。只是,有的地方稀疏;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在膨脹;有的地方在收縮。
  • 如何三步毀滅地球?
    科學無國界我們是知識的搬運工福利時間今天我們將送出三本由中信出版社提供的優質科普書籍《深度學習》本書作者特倫斯·謝諾夫斯基是全球人工智慧十大科學家之一、深度學習先驅及奠基者,親歷了深度學習在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的寒冬。
  • 如果災難來臨,我們真的能改變地球的軌道嗎?
    【ALENG 自媒體】5月22日晚間專稿,熱映的科幻大作《流浪地球》,給我們展現了一幅當地球遭遇巨大災難時,人類可能會採取的一些措施。在影片中,通過點燃木星的方式,以其巨大的反衝力,將地球推向一個安全的軌道,以躲避變成紅巨星之後的太陽,從而拯救了人類。
  • 地球軌道最明顯的改變是什麼,目前科學水平能否證實?
    在宇宙空間中,我們知道整個運行的宇宙系統都是時刻在發生改變,但是相對於每個行星運行的軌道發生改變,就很可能引發宇宙空間的一場「浩劫」,地球作為我們生活的星球,肯定是我們目前最擔心的問題出現。根據科學研究發現,我們的地球正在被了木星和金星的,正在擠壓我們地球的軌道,也就是說我們的地球軌道將會發生改變,這將對我們地球上所有存在生命或者沒有生命的實物進行一次改變,你們猜一猜會發生什麼?科學家們根據沉積物記錄證實,地球的軌道改變發生改變是存在一定的規律,從幾乎圓形改變為明顯的橢圓形,是40.5萬年的時間進行一次。
  • 要多大的外力才能使地球偏離運行軌道?力應該怎麼計算?
    要多大的外力才能使地球偏離運行軌道?力應該怎麼計算?力的作用需要滿足兩個要素,即力的強度、作用時間,即便是足以轟碎地球的力作用時間若短到無限趨近於零,可能也不足以對地球運行產生影響。換句話說,即便力很小,但是影響的時間足夠長遠,地球的軌道也會逐漸改變。
  • 太陽帆飛船在地球軌道上「揚帆」
    儘管在科幻電影中,依靠太陽風為動力的太空飛船已經司空見慣,但當23日「光帆2號」飛船真的在地球軌道上展開面積達32平方米的巨大「風帆」時,國際航天界仍是一片讚嘆。《科學美國人》網站23日稱,美國太空組織「行星學會」宣布,「光帆2號」已經成功張開了太陽帆,成為「地球軌道上第一個完全由太陽風驅動的太空飛行器」。
  • 太陽地球工程,控制全球變暖的六個創意
    英國CarbonBrief網站發表Daisy Dunne的文章,題目是:Explainer: Six ideas to limit global warming with solar geoengineering(解說:太陽地球工程來限制全球變暖的六個創意)科學家們一致認為,儘快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是應對全球變暖的關鍵。
  • 《流浪地球》:10000臺150億噸推力的發動機,能推動地球嗎?
    《流浪地球》:10000臺150億噸推力的發動機,能推動地球嗎?能夠把地球推動的發動機,還是比較受人矚目的,這也是《流浪地球》這部電影變成一個熱門的原因。僅僅是依靠著這些發動機就能把地球推走嗎?這樣的計劃,還是有些天真的,畢竟太陽的引力還是非常難擺脫的,所以影中的情節,更是安排了地球在太陽的引力之下,繼續保持運轉了380年,這是一個相當漫長的時期。但是這樣的情節安排,看起來也是更加接近現實的。除了這個問題,肯定還有人問,地球不自傳,不圍繞太陽公轉以後,還有萬有引力嗎?人類還能在地球上正常行走嗎?
  • 地球軌道力正強烈地影響著地球上的氣候模式,會影響人類居住麼?
    在不斷重複的過程中,我們太陽系中最大的兩顆氣態巨行星,木星和土星的引力使得地球軌道的形狀從近乎圓形變成了略微橢圓形。離心率衡量的是地球軌道的形狀偏離整個圓的程度。這些變化影響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地球離太陽最近的點(稱為近日點),出現在每年1月3日左右,離太陽最遠的點(遠日點)一般出現在在7月4日,產生約510萬公裡大概是3.4%的差距。
  • 地球上70億人同時起跳,地球軌道會改變嗎?可能會更危險!
    在最近幾天又看到了一個同樣的問題,勾起了小編的這段回憶,這個問題就是如果所有人同時跳起在地球上,那麼地球的運行軌道會改變嗎?這一個問題聽起來,有一些瞎扯淡。
  • 《流浪地球》中地球擺脫太陽引力哪些是不可能實現的?
    最近大火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是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擺脫太陽引力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小說中有一個設定就是當地球推力到達一個值時就可以擺脫太陽引力,推力達到這個值在現實中可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