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文禁止幼兒園教授小朋友拼音、算術,你怎麼看

2020-12-19 方舟教育研究院

童年之所以可貴,並非在這個時間學會最好的東西,而是讓最好的東西能延長時間。

近日,不少家長群和教師群都炸了。起因是,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明確規定:嚴禁幼兒園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包括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

該項整改措施一經提出,立即引發了網友熱議。

@妤:幼兒園啥都不允許教,剛入小學又要你啥都會!目前的教育狀態,呵呵。

@u707211:一年級的拼音是要學,可是教的好快,孩子不學根本跟不上。幼兒園不讓教,難道家長自己教?!

@小星滿天飛:我同事今年帶剛滿6歲孩子去小學報名讀一年級,要填一張表。老師問,會不會寫字?會不會算數?兒子回答不會,老師很驚訝,問為什麼不會,幼兒園不教的嗎?家長不教的嗎?....哎,有時間,還是報個銜接班吧。

@愛辣椒:小學入學面試官問孩子6/7/8/10中間少哪一個數字啊,排隊過馬路你前面有三位同學,後面有5位一共有幾位同學。這些加減法,孩子幼兒園壓根沒學過,什麼都不會。如果不想讓孩子緊張,家長丟臉,就只能上幼小銜接班了。

@U70367855 :我們這邊上小學,也是首先報名時老師就要給孩子考試,我的孩子還在上幼兒園大班就把她送進了私立幼兒園。因為私立的教數學漢字拼音,不這樣甚至聽有的家長說要是幼升小學報名老師考試過不了關的話學校不一定收!況且現在的小學老師教學基本都是一筆帶過。說真的作為家長的我們來說能怎麼辦!!!

面對新政策,家長的擔憂和顧慮,是可以理解的。

不少家長認為,很多小學不能保證「零起點教學」,孩子入學後容易跟不上課程,所以絕對「不能完全一張白紙地去上小學」。

但《通知》中避免幼兒園「小學化」的同時,也明確規定:

1.小學必須堅持零起點教學:禁止小學起始年級壓縮課時、超前超標教學;禁止招生入學進行小學內容的知識能力測試;禁止招生以競賽成績及證書作為依據。


2.禁止社會培訓機構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開始加以規範。

這意味著,國家不僅從源頭上避免了幼兒園「小學化」的不利教學方式,還從相應的社會環境、小學入學考核等方面來支持和推進該政策。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想要長遠有利地發展,就必須堅持基本的教育原則,遵守基本的教育規律。

別讓我們的焦慮成為幼兒園「小學化」的催化劑,也別讓我們的攀比,成為了校外培訓班牟利的工具。

懂得給孩子適度的空間和自由,孩子或許才能成長得更加茁長有力。

事實上,孩子在幼小銜接階段的壓力,大多數來自父母的焦慮。

「小學老師授課速度快,孩子沒點底子,根本跟不上!幼小銜接班必須上!」


「提前去幼小銜接班適應適應,哪怕只學會了一點,也比完全一張白紙地去上小學強。」


「幼兒園現在不讓教拼音、識字,去幼小銜接班鞏固知識基礎,上小學才能輕鬆點。」

在不少家長的觀念中,上學前班或幼小銜接班學會拼音、寫字、加減法、就算完成幼小銜接了。

實則不然。真正的幼小銜接,是指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要面臨學習環境、學習方式、人際關係、行為規範、角色期望等多方面的變化。這些變化使得幼兒園與小學之間出現斷層,因此需要進行銜接。


那麼,幼兒園與小學之間具體有哪些斷層?

德國的哈克教授通過調查研究總結了幼小銜接階段兒童的六個斷層關係:

1、學習方式的斷層。


2、行為規範的斷層。


3、社會交往的斷層。


4、師生關係的斷層。


5、期望水平的斷層。


6、學習環境的斷層。

因此,幼小銜接階段,真正需要銜接的,是孩子從一個學習生活環境轉變到另一個學習生活環境的自我調節和自我適應能力。

反觀市場上的學前班、幼小銜接班,多是以學拼音、學加減法、學寫字、背古詩等知識灌輸為主的培訓班,往往忽略了對孩子自我調節能力、適應能力、交往能力以及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

孩子的幼小銜接,需要父母多方面的關注和幫助,更需要父母真正的理解和鼓勵。

父母輕鬆看待入小學這件事,才能真正減少孩子面臨各種斷層學習時的壓力和不適應,從而順利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但,不上學前班、幼小銜接班,不等於讓孩子「零預備」入學。

想要孩子順利度過幼小銜接階段,父母也應該給予孩子相應的引導和支持。

那麼,父母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幼小銜接?

1、激發孩子上小學的熱情。

千萬不要用「上學就要受苦頭」「你這麼皮,等你上了小學讓老師來管你」「上小學可不像幼兒園那麼好玩,要努力學知識!」等話來嚇唬孩子,而是要說一些欣賞與鼓勵的話。

如:「喲,你的褲子又短了!人又長高了!」「我發現你變得越來越能幹,越來越像小學生了!」「馬上要上小學了,你又可以交到新朋友了喲!」鼓勵的話語會讓孩子覺得上小學很光榮、很自豪。此外,家長平時可以帶孩子到附近小學的門口去看看小學生上學、放學的情景,激發孩子上小學的熱情。

2、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充分激發了孩子對上小學的憧憬之後,家長應該開始著手提高孩子的生活習慣和獨自生活能力。

如,利用暑期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保持相對穩定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養成良好作息的好習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如自己吃飯,自己收拾餐具,學會繫鞋帶,整理書包、桌椅,大方、友好地與人交往等;提前讓孩子適應在書桌前端坐著看書、練習握筆、畫畫等。

3、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是否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孩子對學習是否有興趣,生活是否有規律,在集體中是否合群,這幾個方面情況往往影響其入學後的適應。

作為家長,在幼兒階段就要給孩子一些自我管理的空間和機會,培養孩子做事的方法和能力,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和過渡。

如,孩子自己整理床鋪、整理書桌、自己主動約朋友外出玩耍、自己選購適宜的文具用品等。

4、培養孩子積極應對困難的能力。

在家中出現問題時父母可鼓勵孩子獨立面對,並在孩子解決了困難後,給予積極的暗示。如:「好極了,你做得真棒!下次遇到同樣的困難,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你做得不錯,但如果…可以更好」

5、陪伴孩子度過幼小銜接。

事實上,若家長能夠陪伴孩子共同經歷幼小銜接這個特殊階段,孩子會更好、更快地適應改變。

如,開學時,陪孩子逛一逛學校,看看孩子的新教室、新宿舍等,誇獎孩子的獨立和成長,給予孩子儘快融入集體環境的自信與勇氣。

世間所有美好的東西,往往都來源於內部的自我突破。孩子的成長,亦是如此。在孩子需要突破自我、開啟下一個人生階段的時候,我們除了給予鼓勵和引導外,也別忘了給予孩子信任和空間。

正如網友所言,童年之所以可貴,並非在這個時間學會最好的東西,而是讓最好的東西能延長時間。

給孩子一個自由徜徉的暑假,而不是死記硬背的知識,或許這才是把最好的東西延長的另一種方式。

綜合來自我是嬌嬌媽

相關焦點

  • 教育部發文禁止幼兒園教授小朋友拼音、算術?家長群炸鍋,新政策是...
    起因是,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確規定:嚴禁幼兒園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包括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該項整改措施一經提出,立即引發了網友熱議。@妤:幼兒園啥都不允許教,剛入小學又要你啥都會!
  • 教育部發文禁止幼兒園教授小朋友拼音、算術?家長群炸鍋,「幸福」來得不敢相信
    起因是,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明確規定:嚴禁幼兒園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包括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妤:幼兒園啥都不允許教,剛入小學又要你啥都會!目前的教育狀態,呵呵。@u707211:一年級的拼音是要學,可是教得好快,孩子不學根本跟不上。幼兒園不讓教,難道家長自己教?!@小星滿天飛:我同事今年帶剛滿6歲的孩子去小學報名讀一年級,要填一張表。
  • 教育部發文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等課程
    最近幾年,教育部明令禁止的「雙語教學」「數學計算」等課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幼兒園的招生海報上。很多家長把公立幼兒園大班的孩子轉到了私立幼兒園,「因為私立幼兒園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遼陽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師王家娟在調研中發現,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非常普遍。
  • 重磅:教育部叫停幼兒園「小學化」!禁止教拼音、算術、英語……,你怎麼看?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幼兒園?明明是個幼兒園,卻已開始教授小學課程,甚至還以「會拼音、數學」等作為「教學成果」……《通知》要求,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對於幼兒園布置幼兒完成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組織小學內容有關考試測驗的,要堅決予以糾正。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 父母們熱議:教育部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小學老師怎麼想?
    文丨福林媽咪這兩天,朋友圈裡在熱議一個話題,是教育部發布的一條通知,要整治幼兒園「小學化」現象,要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孩子拼音、數學、英語等小學課程,這讓幼兒園小朋友的父母們都坐不住了。反對:但是持反對觀點的父母也不少,幼兒園不教了,但是孩子們之間的競爭並沒有消失,好的小學還是會擇優錄取,如果大部分父母還是堅持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幼兒園不教,只能催生更多的課外培訓班。
  • 教育部發話!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英語等,網友們卻吵翻了
    、計算、英語……越來越多的幼兒園變成「學前班」近日教育部發文整治禁止幼兒園提前「小學化」!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中,強調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對於幼兒園布置幼兒完成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組織小學內容有關考試測驗的,要堅決予以糾正。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 教育部: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等課程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對於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小學在招生入學中面向幼兒園組織測試等行為的,將視具體情節追究校長和有關教師的責任。《通知》明確,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
  • 來看笑話吧:教育部門禁止幼兒園教拼音,網友的評論真的很好玩哦
    原標題:禁止幼兒園教拼音,減負正在變成笑話。近日,一項針對幼兒園「小學化」的整改措施引起了公眾熱議:嚴禁幼兒園教授小學課程(包括拼音)。教育部文件截圖我們注意到,日前教育部辦公廳發布的《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說,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
  • 禁止教授拼音、識字等 教育部專項整治「幼小銜接」班
    禁止教授拼音、識字等 教育部專項整治「幼小銜接」班 2018-07參與互動    堅決禁止教授拼音
  • 教育部發話了!禁止幼兒園教拼音算術英語:讓孩子玩遊戲
    教育部的通知中說,近年來一些幼兒園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這不僅剝奪了幼兒童年的快樂,更挫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影響了身心健康發展。為此,通知中明確提出: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對於幼兒園布置幼兒完成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組織小學內容有關考試測驗的,要堅決予以糾正。
  • 教育部:嚴禁幼兒園教授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
    7月初教育部的一則《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引發了社會熱議,通知中明確規定嚴禁幼兒園教授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指出「小學化」傾向的幼兒園課程會剝奪幼兒的童年快樂,影響幼兒的興趣培養
  • 幼兒園從來不教算術、拼音、書寫,家長怎麼看?
    我看到有家長說,幼兒園不教拼音寫字、算術之類的,就不會送孩子去這個幼兒園。難道大家不知道,現在國家已經嚴格規定,幼兒園不允許正式學習這些文化課嗎?幼兒園可以畫畫,類似發揮孩子的想像力;可以有運動,可以唱歌跳舞,鍛鍊孩子的身體。
  • 教育部新規,幼兒園禁止提前教拼音等課程,家長們怎麼看?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幼兒園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小學在招生入學方式中有測試行為的,將追究校長和有關教師的責任。要求幼兒園糾正以機械背誦、記憶、抄寫、計算等」小學化「的教育方式。小學零起點教學也被列入《通知》中。
  • 如果幼兒園不學拼音識字、數學、英語,真的會吃大虧嗎?
    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不同的幼兒園教學內容差別還是挺大,聽說洋洋所在幼兒園都已經在學拼音了。我問洋洋的媽媽,孩子喜歡學拼音嗎?學得怎麼樣?洋洋的媽媽回答說,她家洋洋根本就不會,教了拼音怎麼寫還是不會!我當時就告訴她,幼兒園的小朋友會寫拼音那才奇了怪了!不會讀、寫拼音很正常,本來這就是超綱內容。
  • 教育部再度出重拳: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等課程!網友評論炸鍋了
    教育部再度出重拳: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等課程!網友評論炸鍋了!近日,教育部再度出重拳,對幼兒園「小學化」進行的專項治理。治理重點內容包括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糾正幼兒園以背誦、記憶、抄寫等方式進行知識技能訓練的行為;另外小學未實施零起點教學和壓縮課時的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提前教授小學內容!
  • 幼兒園禁止提前教拼音和識字
    學拼音、教數學、練英語……不想輸在起跑線上,幼兒園先起步?日前,教育部發出通知整治幼兒園的「小學化」環境的通知,禁止幼兒園教授拼音、識字、計算等小學課程內容。那麼,幼兒園該如何開展教學呢?家長對此又是如何看待幼兒園的「小學化」現象呢?
  • 一市明確禁止幼兒園教拼音識字 對此要求你怎麼看
    核心提示:安徽省一市近日明確規定:禁止幼兒園教拼音識字!對此規定你怎麼看?對身邊的學前幼兒教育你有什麼想說或建議?
  • 教育部專項治理幼兒園「小學化」:禁止學前教拼音
    教育部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禁教授識字、計算、英語等課程近年來,我國幼兒園保育教育水平不斷提高,但一些幼兒園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
  • 安徽六安市發文禁止幼兒園學拼音對此你怎麼看?
    該文表示,幼兒園不得以課題、實驗研究為名開展各種違反法規、違背幼兒教育規律和幼兒發展特點的特長班和實驗研究活動。不得舉辦各種特色班、國學班、識字班、英語班等。
  • 教育部:不準幼兒園教導兒童拼音、算術?新方針是好還是壞?
    起因是,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確規定:嚴禁幼兒園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包括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該項整改措施一經提出,立即引發了網友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