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在金融投資領域處於怎樣一個位置?和銀行理財相比如何?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思易看世界

信託起源於英國,有800多年歷史,和銀行保險證券構成金融行業四大支柱。在我國,銀行有3500家從業人員數100萬人;保險公司100多家,從業人員超過800萬人;證券公司也有100多家,它們的網點都非常多。但是信託,信託全國只有68家,從業人員不到3萬人,而且沒有營業網點,一般都在寫字樓。另外有一個特點,銀監會不允許信託產品公開宣傳,這也就是為什麼普通大眾對信託了解很少的原因。

信託公司的股東一般是央企、國企、地方政府及大型的民營企業,截至到2019年末信託行業管理的資產規模大約24萬億元左右, 超過了保險和證券,穩居中國金融業第二位。在金融市場上信託與銀行並駕齊驅。信託全國只有68家,在2007年之後銀監會明確表示不再新增信託牌照。如果現在某個企業想擁有信託公司,必須按以股權轉讓的方式來獲得,而信託牌照的價格是非常昂貴的。比如2015年浦發銀行收購了信託公司57%的股權,花費了人民幣163.5億元,一家正常運作的信託公司,它的牌照價格至少也要100億元以上,這就使得信託公司數量不但很少而且門檻極高。

為什麼信託公司如此受寵?只因為它的風險和收益相匹配。信託受到法律約束和銀保監會的監管,信託風控措施嚴密、安全、規範。信託在法律約束方面非常嚴格,在中國受到「一法三規」的約束和保護,它們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信託公司管理辦法》、《信託公司淨資本管理辦法》、《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在信託公司管理辦法中規定,信託公司的註冊資本金不得低於3億元人民幣,且不能分期繳納,必須以貨幣的形式一次性繳付。現在市場上的信託公司註冊資本金幾十億至上百億都是不足為奇的。

信託給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投資收益,有人把信託比喻成金融理財投資領域皇冠上的明珠。信託具有其他金融產品所不具有的優勢,它可以實現破產隔離、稅務籌劃、財富傳承、婚姻保護等功能,可抵禦眾多風險的侵襲。

這裡釐清一個概念,廣義上的信託包括了民事信託和商事信託,我們日常所說的信託一般特指商事信託,也就是類似於銀行理財的信託產品。信託產品有四大標籤:高收益、強監管、低風險、高門檻。對比銀行理財,理財產品收益率逐年走低,但是信託產品的收益率還是保持了較高的水平。中國信託業協會在2019年一季度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二季度,信託理財以24萬億的規模超越了銀行理財,位列各大金融機構財富管理規模第一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購買信託產品,那麼該如何購買信託產品呢?

1.在明確自己是合格投資者後,就可以通過信託公司或者信託代銷平臺選擇信託產品。某家信託公司只有本公司的有限的產品可供選擇,而信託代銷平臺屬於獨立第三方機構,它們可以站在投資人的角度,根據投資人的資產水品、風險承受能力等在眾多信託公司中選擇合適的產品推薦給投資人。在這裡,信託代銷平臺僅作諮詢,而銷售的完成、合同的籤署、雙錄等工作,均由被推薦的信託產品所數的信託公司後臺部門來完成。而對於投資者而言,他們的產品收益率、匯款帳號、售後服務、合同籤署等,和在信託公司直接購買是一樣的,不同之處是第三方代銷機構提供了更為專業的產品諮詢和選擇服務,避免了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尷尬。

2. 拿到產品後,在中國信託登記網或者信託公司的官網來核實下,這個產品的真實性。

3. 了解信託產品的投資期限、投資方向、預期收益率、認購門檻、增信措施等。這裡重點推薦政信類信託產品,因為房地產信託、商業企業信託還是資金池信託它們幾乎都是純市場化行為,也就是存在著一定的市場風險。但是政信類信託,融資主體一般是有一定實力的政府融資平臺或國企,他的信用風險由政府背書。在中國,政府的信用是值得充分信賴的,其風險係數及違約概率要小得多。

4. 籤署信託合同,在籤署合同時看清楚產品名稱、打款帳號。這兩項是關鍵,特別是打款帳號,一定是信託公司名稱的全稱。

5. 視頻面籤(雙錄),錄音錄像是保護您的合法權益,避免您遭受誤導銷售、違規銷售等問題。視頻雙錄的時候,信託公司會向您充分揭示信託的風險,且需要您親自籤署和雙錄。通過第三方信託代銷機構來購買信託時,您的雙錄也是通過連線和信託公司後臺部門完成的。

6. 打款。收款人帳戶名稱一定是信託公司的全稱,無論您是通過什麼渠道購買的信託,這個募集帳戶的名稱是唯一的,這也是您區分產品及購買過程真偽的最有效的方法。

7. 轉帳完成後,將匯款憑單發送給信託公司或者第三方代銷機構

8. 信託成立。

9. 發放確認書。無論您在任何渠道購買信託,產品成立一個月左右會發放確認函,也可以在信託公司官網查詢到您的購買信息。

備註:筆者可為合格投資人提供多家信託公司的產品諮詢服務。

相關焦點

  • 看視頻學理財|什麼是信託?投資信託有風險嗎?
    由此考證,4600年前古埃及的經濟社會環境就為信託行為的產生提供了物質和思想基礎。從一般的觀念來說,「信託」是產生於西方,然後逐漸東化的一個概念。中國古代沒有完全等同於西方定義下的信託,但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夫有信,而後可託」的信託故事。以我們非常熟悉的「三國白帝城託孤」為例。
  • 信託理財產品供不應求 可選擇較長期產品鎖定收益率
    來源:經濟日報人閒錢不閒,春節期間,不少人盤算著手中的年終獎如何理財。信託理財產品較高的收益率也吸引了不少投資者關注。不過,春節期間,信託理財產品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由於發行數量的下降,信託理財產品呈現供不應求也不足為怪了。房地產信託是主要產品投資者所購買的理財產品,都主要投向了哪裡?
  • 銀行變相降門檻?信託受益權理財產品捲土重來
    信託受益權理財產品似乎有點捲土重來的味道。  本周,江蘇銀行推出了一款預期年化收益率8%、投資期限730天、申購門檻50萬、非保本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  江蘇銀行「聚寶財富2012穩健62號」人民幣理財產品的說明書顯示,該產品100%投資於江蘇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發行的「江蘇新農村建設(南通二期)土地上市收入收益權受讓投資單一資金信託」。  上述理財師對記者指出,該銀行理財產品實際上是一款信託計劃,江蘇銀行把資金募集完畢之後就買斷該信託產品。
  • 理財- 信託理財產品可靠嗎信託投資理財產品怎麼選?
    相信有很多投資者們都了解信託,信託就是在信任的基礎上將自己的資金託付給他人來打理,信託理財比銀行,保險,基金理財等理財方式更高端一些。那麼,信託理財產品可靠嗎?我們來簡單的分析一下。信託理財產品可靠嗎?信託理財產品可靠嗎?
  • 銀行為何大筆資金購買信託?
    銀行的理財產品,有70%左右都是對接的債券和信託,剩下的30%投向現金、大額存單和貨幣市場。信託也是銀行理財非常重要的配置方向。直觀一點講,就是投資者拿錢買了銀行理財之後,銀行卻往往為了提升收益,又拿出一部分投了信託。
  • 信託公司加速對接私人銀行 議價能力提升顯著
    滬上新時代信託一位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的業務重點就是加強產品設計和創新能力,通過和私人銀行等合作加快和高端金融理財的對接,進軍高端理財市場。  「和私人銀行的合作以前一直存在,但一直處於起步階段,目前我們還在著手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清理現有的融資類業務規模。」
  • 中國金融產品超級架構分析(銀行、券商、信託、公募、私募)
    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也給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增加了強大動力,促進金融市場格局的轉變和人們投資理財方式的轉變。網際網路金融天生具有成本低、覆蓋廣、效率高、發展快、管理弱、風險高等特點。創新性的金融產品加上網際網路化的銷售模式,使得人們越來越難看透所投資的產品的真實面目。
  • 中原傳媒手握20億理財資金 買了好多信託和銀行理財
    你可能覺得收益率低,其實這些集合信託的產品期限均處於6個月-9個月。有信託公司財富管理中心負責人分析表示,「資產拆期發行是中原傳媒所購買的信託產品的共同特點,或許上市公司比較看重資產的流動性。一般而言,短期產品和資金池產品基本都是底層資產拆期發行。」具體來看看中原傳媒所購買的5隻產品。
  • 史上最全金融產品架構分析(銀行、券商、信託、公募、私募...)
    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也給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增加了強大動力,促進金融市場格局的轉變和人們投資理財方式的轉變。網際網路金融天生具有成本低、覆蓋廣、效率高、發展快、管理弱、風險高等特點。創新性的金融產品加上網際網路化的銷售模式,使得人們越來越難看透所投資的產品的真實面目。
  • 中鐵信託蘭敏:修煉以滿足客戶需求為服務宗旨的信託文化
    中鐵信託營銷總監兼財富管理總部總經理蘭敏1.在股權投資領域,信託公司將會錘鍊非上市公司股權投資運作能力,通過對非上市公司股權項目封閉式管理,挖掘優質股權項目的投資機會。2.在證券市場領域,信託公司將會主動挖掘更多標品信託投資機會,主要投向公開市場及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債權性金融產品或股權型金融產品。3.在投資銀行領域,研究基礎設施公募REITs、資產證券化、債務工具承銷等投資銀行業務領域,打通一二級市場。4.在金融科技領域,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金融科技力量,打造信託傳統業務和金融科技相結合的風險管理部門。
  • 銀行理財虧損,四川信託爆雷,私募基金失聯,還是把錢存銀行吧!
    2020年開始,投資者選擇什麼樣的理財產品確實要注意了,這真是應了那句話:」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一、銀行理財出現虧損 最近幾天,很多買銀行理財的人心態崩了。
  • 「金融全牌照」銀行理財子公司加速入場泛資管行業 合作是王道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作者:柏託近日有消息稱,民生銀行、郵儲銀行的理財子公司將在京落戶。這意味著近乎「金融全牌照」的銀行理財子公司,正紛紛加速入場搏殺已趨白熱化的泛資管行業。從已開業理財子公司的註冊資本看,動輒十億元、數十億元,甚至100多億元的體量優勢,直接「碾壓」其他資管競爭主體。從資產規模看,如果全部30多家理財子公司開業,涉及的理財產品總規模將高達約20萬億元,佔行業理財規模近90%。按相關管理辦法,理財子公司的投資門檻也降至1元起,可以摒棄信託、基金等通道,直接或間接進行資產管理,前景極其廣闊。
  • 中國信託業:待立的金融支柱
    在國內消費需求不旺的情況下,未來一段時間內投資仍將是我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動力來源之一,全社會對長期建設資金的需求非常強烈。現代信託業以信託業務為基礎,連接了客戶和社會,融合了理財和金融,通過對來源穩定、期限較長、投資策略靈活的信託資產持續運作,成為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產業市場上的重要機構投資者,發揮了獨一無二的中長期金融功能,有效地促進了儲蓄向投資的轉換,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
  • 教您如何分辨正規金融機構和理財產品
    近期,各種理財平臺破產和騙子公司捲款跑路的新聞層出不窮,無數投資人一夜之間血本無歸。針對這種情況,記者特地走訪了中原信託的國際金融理財師(),諮詢如何分辨正規的金融機構和理財產品,避免「踩雷」。□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劉繼忠1.看監管大家一定經常聽到金融類新聞中提及各種監管政策,還有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等名稱。
  • 家族信託、理財子公司、帳戶服務信託 聽博士怎麼說
    較之貝恩諮詢測算的國內同期的187萬高淨值人士及其可投資資產58萬億元,市場開拓嚴重不足。如何提高家族信託業務拓展能力,應成為各家信託公司關注的焦點。一是豐富產品類型,既要有固定收益類產品,又要有浮動收益類包括資本市場投資和非上市股權投資產品,充分滿足不同客戶對項目類型的偏好;二是多樣化期限結構,既要提供具備較好流動性的、短期的現金管理類產品,又要提供中長期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權益投資產品等,滿足家族信託財產配置過程中的期限和流動性需求;
  • 在中國,為什麼信託是最稀缺的金融牌照?
    第二十條信託公司所有者權益項下依照規定可以運用的資金,可以存放於銀行,進行金融類公司股權投資、自用固定資產投資和金融產品投資。第二十一條信託公司可以開展同業拆入業務,但不得開展除此之外的存款、發行債券、資產回購等負債業務。信託公司資金拆入餘額不得超過註冊資本的的20%。
  • 準備信託理財的你,這些信託知識你知道嗎?
    說到「信託」,大家第一反應就是,不清楚。很多人對信託處於一知半解狀態,今天咱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信託理財專有知識。什麼是集合資金信託?集合資金信託是指信託投資公司辦理資金信託業務時可以按照要求,為委託人單獨管理信託資金,也可以為了共同的信託目的,將不同委託人的資金集合在一起管理,這種資金信託方式稱為集合資金信託。信託除了是一種理財方式,還是一種特殊的財產管理制度和法律行為,同時也是一種金融制度。目前我國信託公司僅有68家,與銀行、保險、證券同為國家的四大金融機構。
  • 告訴你信託理財產品的優勢在哪裡
    平均預期收益率高於銀行理財產品,這是最大亮點。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去年全國68家信託機構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在8%左右,而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不到4.5%,二者產品風險等級幾乎都屬於中低風險範疇。信託理財產品一般有抵押或質押擔保,而銀行理財產品未設置抵押擔保。
  • 游離於監管之外,銀行的影子,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它是什麼呢?
    我國的金融體系結構和國外相比,有一定的差異,我們對影子銀行的定義側重點也和國外有所不同。我們的金融體系是由銀行業來主導的,銀行業資產佔金融資產的90%。所以我們定義影子銀行的時候,還是以銀行為核心,而不是像國外那樣以非銀金融機構為主體。
  • 2020年信託投資策略報告(下)
    儘管從目前的證券市場環境和發展趨勢來看,都處於一個上升通道的起步階段,2020年布局也不失為一個較好的時機,但從信託市場來看,投資者從證券投資類信託中可選擇的品種有限,更多是傳統渠道和產品的延續,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屈指可數,而新產品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不大,主要原因在於信託公司缺乏投研團隊,業績與優秀私募基金相比沒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