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朋友圈是發個某一個人看的

2020-12-12 撲羽人生

「我不知道你為什麼不開心」

「也不知道和我聊天,能不能讓你開心一點呢?

不開心的時候,就會想擁有一個傾訴的窗口,或者說只對自己一人開放的窗口。

可是又不想主動打開窗口,因為怕自己顯得多餘且麻煩。

所以,會小心翼翼地用另一種方式試探。

比如今晚,咬文嚼字、斟酌再三在朋友圈編輯了這行文字。

「有點不開心,來聊五毛錢的天。

接著像押注一樣,點擊了「發表」按鈕。「無法撤回」和「買定離手」一樣,不管成功與否,總要先大膽嘗試一番。

這樣,既可以讓他知道自己的心情,又不會顯得自己太過主動。

但如果他因此來主動關心自己,就達到了發朋友圈的目的,默默在心中竊喜吧。

晚上11點,「不知道和我聊天,能不能讓你開心一點呢?

見到心心念的窗口朝自己打開,先是屏了一口大氣,屏氣的同時,腦袋裡出現了不低於三種回復的內容。

最終,選擇了最不失體面,最得體的開場。

但一旦開啟了話匣子,就像失了控的水龍頭一般,譁譁地把所有的心事與情緒全都給倒了出來。

當然,這時候,也會有其他的窗口朝自己打開,但一旦他的那扇窗來了,其他的便都可以被強行關上。

好吧!

這已經不知道是多少次,我為了引起他的注意而發的朋友圈了。

應該每個人都有這種發朋友圈,是為了發給那個指定的某一個人看的經歷吧。

只要某某某點讚回復,就開始拋棄對這條朋友圈的關注了,仿佛廣而群之,一條朋友圈就是為了獲取一個人的認同感一樣。

可真沒出息,但是卻樂意。

某一天看到非常好看的晚霞,立馬拍下來,發在了朋友圈。

「今天是粉色的。

就像有句話,說得那樣:「有一天,我走在路上看到一棵很奇怪的樹,第一反應是想拍下來發給你的時候,我就知道大事不好了。

不過,在還沒有看到什麼都可以私發給他的資格之前,會選擇發在一個他可以看到的公共場合裡。

之前,看到他在我們共同的群裡說喜歡有活力的女孩,從此,我發的朋友圈也全都是積極向上的。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得知他是個漫威迷,我便在一個星期之內將所有的漫威系列給補全,還假裝很專業的發了條朋友圈。

「愛你三千遍。

當然,還有一些很無釐頭又矯情的句子。「我和我的貓都想你了,可是我沒有貓,也沒有你。

雖然看起來真的很傻逼,我也承認。但不過是想讓他明白,第一我單身,第二我想你了。

我突然發現,每一次產生發朋友圈念頭的背後,我想說的不過是四個字:「我 想 你 了」。

我甚至懷疑,想念如果有聲音的話,以發圈的頻率來看,恐怕他早已震耳欲聾了吧。

接著,我點進了每條動態的點讚和評論欄,基本都發現了他的身影,這是一件開心,又不開心的事。

開心的是,我可以以此為據,證明他是很關注我的。

不開心的是,那些沒有他蹤跡的朋友圈,都被我在一個悄無聲息的時刻偷偷得刪除掉了啊。

仿佛那些被忽視的時光也一樣被刪除了,剩下的全是他對自己的關注與在乎。

後來,我發現不發朋友圈有兩種人。

第一種是不願意在社交媒體上表達情緒的人。

明明很想說點什麼,但話到了嘴邊,想了想,還是算了吧。

畢竟一條朋友圈總可以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也帶來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情緒什麼的,忍一忍就過去了。

另外一種就是「赤裸裸炫耀」的人。

「炫耀」想說話的人就在身邊,就在第一條對話框裡,想分享的事也不用聲張,想擁抱的人伸手就能夠到。

所以壓根不需要通過朋友圈來表達自己的訴求。

這樣的人也一定過得很好吧。

但總不是所有的女孩子都能那麼幸運啊,大多數的幸福還是要靠自己去爭取的。

凌晨時分,我點開播放按鈕,窩在被子裡,一邊聽著《我們沒有在一起》,一邊刷著與他有關的所有信息。

《我們沒有在一起》這首歌是他晚上十點半分享在朋友圈的歌,我不知道他想表達什麼,但這已經是我單曲循環這首歌的第7個夜晚了。

音樂像酒精味道一樣在空氣裡彌散開來,使得情緒和夜晚融化在了一起,讓人上了頭。

我知道我已經徹底淪陷進去了。

我點進自己的歌單,尋找到了李志的《和你在一起》,分享到了朋友圈。

把修改後的歌詞當配文:

「昨天在夢裡,我又看見你。

如果我們不能在一起,我怎麼受得了。

並設置了僅他可見。

一直覺得微信的許多功能很人性化。

撤回可以收回說出口又覺得後悔的話,點讚可以輕鬆地告訴別人「我有在關注你哦」,黑名單可以在刪除前給多對方一次機會。

但朋友圈裡的分組可見最最貼心了,因為那些只想被特定的人知道的小秘密可以被保護得很好。

我也不記得那晚是怎麼睡著的,只記得那一夜醒來大概有七八次。

一種可怕的朦朦朧朧的意識,帶著我從夢境裡掙扎出來,去翻看手機,沒有任何消息。但潛意識裡,他是給我發了信息的,醒來才發現大概是在夢境裡吧。

很痛苦。那種感覺很痛苦。就像用朋友圈表白心意的告白,一樣的膈應與不痛快。

要說那個晚上我失敗了嗎?

其實沒有,畢竟我可以用「萬一他沒有看到我發的朋友圈」來告訴自己,「沒事,他還不知道你的心意呢」。

而真正宣告失敗是後來的某一天,他將允許朋友查看朋友圈的範圍:由「最近三天」改成了「全部

一個人的朋友圈一直都是三天可見,某天突然開放了全部朋友圈,除了是想打開自己的世界,給特定的人走進來,還能有什麼呢?

我太明白那種心思了!

說實話,我並不是一個矯情的人。

而自從喜歡上一個人之後,我把自己弄得幼稚且虛榮。

加班晚歸就感慨萬千,出趟差就東拼西湊九宮格,動不動將美顏過頭的自拍暴露在一個公共場合... ...

所以,再那麼多次沒有得到回應的時候,我跟自己認真溝通了一下,然後把他的微信刪除了。

刪除不像黑名單,可以再多給對方一次機會。刪除就是刪除了。

而當那個特定的人被刪除了,我的朋友圈也就變成了三天可見。

相關焦點

  • 朋友圈是一個人對外的名片,喜歡發朋友圈的女人有3個性格特點
    現在的我們,總是喜歡用朋友圈去記錄自己豐富的生活。相似的經歷,卻有著不同的感慨,有著共同的話語,卻各有感觸。 蔡康永說:「我們要恭喜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把大部分心力拿去應對真實的生活,恭喜他們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 看一個人的朋友圈大致就知道是個什麼樣的人了
    作者|田志剛 來源|知識管理中心KMCenter(ID:KMCenter)前兩天在朋友圈發了一句話:「看一個人的朋友圈,大致就知道是個什麼樣的人了!」但對於大部分人而言,裝幾個月一年可以,但如果時間足夠長,就像保險公司一樣,他認為大部分人不會籌劃自殺3年以上,而一個人長時間的裝也不太可能(也沒必要)。所以通過一個人表現出來的內容,可以判斷這個人的很多方面,是有道理的。回到朋友圈這個主題,看一個人的朋友圈如何判斷一個人?前提是人家讓你看他的朋友圈。
  • 一個人心智有多成熟,看他朋友圈發不發這些東西就知道了
    我們看一個人的心智有多成熟,實際上不需要看得太多,只需要看他的朋友圈,發沒發下面這些東西就知道了,要知道下面這些東西是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才會發的。【1】站出來說話的東西。如果在自己的朋友圈裡遇到了一些矛盾或者是衝突的情況,你能夠站出來說話,或者是表達一下正義的立場,對一個人來說是需要勇氣的,只有心智成熟的人才會有比較理智的語言表達出來,所以,這一點也可以成為判斷一個人心智成熟的標準。【2】勵志鼓勵的東西。
  • 要想了解一個人有沒有故事, 不要看他的朋友圈, 而要看朋友圈封面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朋友圈成為了解一個人的快速通道,當我們新認識一個人的時候,總會去翻看他的朋友圈來了解他,看看他去過的地方,結交的朋友,做過的事,聽過的歌,大致就能推測出他的喜好,知曉他的生活;而對於好久不聯繫的老朋友,朋友圈也是很好的聯絡感情方式,你可以通過朋友圈了解他的行蹤,他的動態,他的情緒,但你是否也發現,朋友圈裡的他只是他想讓你看到的那個他,並不是最真實的他
  • 杭州某銀行員工被領導要求朋友圈發...
    王女士說,以前她的朋友圈都會發一些關於個人生活的內容,比如今天吃了一家很棒的餐廳,這個月去周邊很美的地方郊遊了,或是跟家人看了一部很感人的電影。王女士說,朋友圈作為個人的社交平臺,不應該成為單位發廣告的陣地,現在打開朋友圈,好多都是各種廣告推銷,她感覺這樣的朋友圈就索然無味了,而單位強行把轉發朋友圈作為考核,更是變了味。老闆強制員工發朋友圈,你怎麼看?
  • 發朋友圈時要注意這三個細節!
    生活的模樣,都大同小異,所以發朋友圈時,要注意這三個細節。避免過度修飾你的長相可能你朋友都見過,你的性格你朋友可能也都了解,所以發朋友圈時不要太過於P圖。朋友圈本是把生活中好玩好看有趣的事情分享給自己的朋友。但好多時候,有些朋友每次發朋友圈都是十八道工藝深層次過度精緻,89%都不太像本人,原本就挺清新脫俗的一個人,反而卻弄得不那麼好看了,甚至會有點假。所以發朋友圈時簡單修飾一下就好了,太過於不真實,出門遇熟人會太尷尬。
  • 所以,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了?
    朋友圈上線那個『僅三天可見』的功能之後,很多人都開啟了這個模式。從那天開始,其實,我就很少發朋友圈了。直到前段日子,我將朋友圈徹底隱藏了。不是因為心情或者其他的,只是單純發現,朋友圈的故事,和自己已經沒有關係了。
  • 想要了解一個人,看他的朋友圈,基本就知道了!
    現在的人,沒有幾個人不刷朋友圈的,微信已成為當下最流行的社交軟體。看一個人的朋友圈,基本上能大概了解一個人的性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由於這幾年微商的崛起,打開朋友圈幾乎都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廣告。微商是最善於把她生活光鮮的一面展現給看她朋友圈的人的,不為別的,只為吸引人家去買她的東西。除了微商的朋友圈之外,其他人的朋友圈基本可以展現他的生活狀態,以及他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
  • 如果一個人不回你微信,卻有時間發朋友圈,這是什麼心態?
    如果一個人不回你微信,卻有時間發朋友圈,這個問題,相信絕大部分人都經歷過,隨著手機智能的發展,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手機,而我們離不開手機除了手機裡有些聯繫人,剩下的就要屬朋友圈了。看朋友圈、看公眾號、聊天、微信支付……面對面聊天的次數越來越少,在微信裡瞎扯鬥圖的時間越來越長。於是乎,微信佔據了我們生活的一大部分,成為每個人社交的必備工具。很多成功學大師都在說,「21天能讓人養成一個習慣!」如果養成一個習慣只要21天,你玩微信有多少天?答案在你心裡。可以說微信已然成為我們生活的一種習慣,就像有些人玩遊戲會上癮一樣,離開它心裡就痒痒!
  • 你發的朋友圈,暴露了你的性格
    我見過很多在朋友圈一個樣子,私底下又是另一個樣子的人。高中同學丫丫,成天上下朋友圈發個不停。上至國家大事,下至街坊八卦。各種自拍,心靈雞湯,和小廣告,更是一天24小時滾動式地穿插。丫丫的事情,讓我真正意識到:一個人展示在朋友圈的,也許只是冰山一角,透過這一角,我們或許可以窺探到一個人的某部分特徵,卻不是全部特徵。剛畢業那會兒,還在報社實習的時候,認識一位老師,博學多才,風度翩翩。
  • 女生最煩男生發什麼朋友圈?反感一個人常常從朋友圈開始
    女生們最煩男生發什麼樣的朋友圈呢?其中最多的聲音就是反感別人整天發廣告、或者負能量爆棚。有個女生說,她有一個大學同學,家裡在某個大省城,家境應該很不錯。也有些女生說,很反感男生整天發廣告。有個女生說,有一個男性朋友,賣蘋果手機的。做生意賣手機,偶爾發發廣告,可以理解。可他發的廣告實在太頻繁了,一天發十幾條廣告,隨便一刷朋友圈,都被他的廣告刷屏。朋友圈也就那麼一點人,這樣整天刷屏有用嗎?
  • 男生最反感女生發什麼樣的朋友圈?
    >「很高興,認識你呀 「☟2017年09月22日    星期五    天氣晴但放眼望去,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想一想,我們每天用得最多的似乎就是微信。很長一段時間,微信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除了用微信來聊天,其中的發朋友圈和刷朋友圈也是大多數人的一個常態。於是,朋友圈也成為了我們了解一個人的重要途徑。
  • 一個人突然不發朋友圈了,往往是這幾種心態!
    記憶是有限的,有的時候,那些過往的景色,那些感動的事情,我們未必一直都能記得清楚,而朋友圈,恰恰可以幫助我們,存下所有!一個人突然不發朋友圈,往往是以下幾種心態。所以乾脆不再發朋友圈,不想因為隨便一個人破壞自己的心情。現在朋友圈就有這樣一種人,見別人比他好,就心生嫉妒,用言語攻擊別人,想方設法擊碎這種美好。這樣的朋友,處之讓人心寒。
  • 到底是怎樣的心態,才會讓一個人忽然放棄了發朋友圈?
    微信剛流行起來的時候,很多人都熱衷於在朋友圈中分享一些有趣的經歷和故事,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圈內容發生了變化。分享趣事和心事的人逐漸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的廣告。到底是怎樣的心態,才會讓一個人放棄了發朋友圈呢?
  • 那個不愛發朋友圈的女人,後來過得怎麼樣了
    不知道你是不是,還熱衷於發朋友圈,曬工作辛苦,曬生活幸福,曬夫妻恩愛,曬孩子乖巧,林林總總,無所不曬,看似無心,實則很是用心地經營著自己在朋友圈的形象。尤其是那些總有著一顆少女心的女人,不管多大年齡,都喜歡在朋友圈營造出一種「歲月靜好,我心依舊」的美好,讓人無比羨慕。
  • 一個人不愛發朋友圈,往往是這3種原因,最後一種最多
    微信成為了主要的聊天工具,看朋友圈也是大家必不可少消磨時間的方式。朋友圈自然也是大家展示自我的地方,每天發生的事情,吃過的東西,做過的事人們都會發到朋友圈。一是可以記錄自己的生活,多年以後看著別有一番滋味,二是可以讓朋友知道自己的情況,也間接地想刷一波存在感。
  • 男生最喜歡你發什麼樣的朋友圈
    大家總是會習慣性拿起手機開始刷朋友圈但是,你留意過嗎男生最喜歡你發什麼樣的朋友圈?首先介紹一下朋友圈幾大分類第一種:裝逼不成反成大型翻車現場求知慾讓我去某寶搜了一下山寨護膚品「萊珀妮」,但是標價讓我瞬間退了出來,這麼說吧。
  • 微信潛規則:你發的朋友圈,別人根本看不見
    這時候,他們就會打開「不看他朋友圈」的開關。也許,當你興致勃勃地發了一條朋友圈,等待別人點讚留言時,卻不知道,你發的朋友圈,別人可能根本看不見。01不要時常抱怨,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前段時間,我屏蔽了一個微信好友的朋友圈。她原本是我學生時期關係很好的朋友,但在畢業之後就斷了聯繫。後來,我在一次聚會上恰好又遇到她,便開心地和她交換了微信號。
  • 一個人愛不愛你,看他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一個人愛不愛你,看一看TA的朋友圈就知道了。因為,真心愛一個人是掩飾不了的。前幾天,看納博科夫寫的《洛麗塔》,有一句話深受感動:人有三樣東西是無法隱瞞的,咳嗽,窮困和愛,你想隱瞞,越欲蓋彌彰。假如一個人真的愛你,即便是沉默無言,也能從他的生活軌跡中找到對你的愛。前兩天寫過一篇文章《一個人愛不愛你,發一條微信就知道了》,確實在微信裡,藏著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最直白的愛。一個人所關心的,所牽掛的,所愛的,都會一一體現在社交工具上,特別是微信的朋友圈。
  • 無論一個人平時多和善,只要在朋友圈發了這3種動態,儘早遠離
    無論一個人平時多和善,只要在朋友圈發了這3種動態,儘早遠離與人交往,有的時候就是看細節,值不值結交,其實一目了然。一個人是好還是壞,並沒有那麼難看清。只要你注意觀察,從很多小事上就能夠輕而易舉地了解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