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老師自製教具上課 帶領學生拿獎拿到手軟

2020-12-16 上遊新聞

程老師正在上物理課。

程老師在物理課上利用各種自製教具教學。

在日前結束的2019年重慶市初高中物理教學技能大賽中,由物理老師程雪梅帶隊的重慶94中代表隊獲得四個特等獎、兩個一等獎。同時,在2019年重慶市初中物理青年教師優質課比賽中,她又榮獲一等獎。

這樣的結果無疑是令人驚喜的,但在94中師生的眼中,這一切又在情理之中,因為程雪梅在學校是出了名的「巧手老師」,她自製了不少教學用具,將物理課堂變得妙趣橫生,不僅自己屢獲大獎,近幾年,她指導學生參加各類科技活動比賽,獲得市、區級各種獎項100餘個。

12日,上遊新聞記者走進重慶94中,見到了34歲的程雪梅老師。

94中物理老師程雪梅

為讓學生更好理解感應電流

她將外星人的「能量環」帶進課堂

電影《瘋狂的外星人》中,外星人頭上戴了一個強大的能量環讓人印象深刻。這學期開學不久,94中初三學生的物理課堂上也出現了「能量環」,這是程雪梅在寒假裡自製的一個教學用具,也是此次她參賽獲獎的教具之一。

程老師的「能量環」同樣很強大,而且還充滿了「魔力」:在不需要接通電源的情況下,只要拿一塊磁鐵在靠近環的一周運動,「能量環」上的LED燈就能閃閃發光。「這主要是為了讓同學們更直觀地感受導體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流,他們非常喜歡。」程老師說。

「能量環」的外形是3D列印出來的,漆包線是自己動手繞上去的,LED燈是在網上淘的,為了達到最佳實驗效果,經過了無數次改裝。「從構思到完成,可以說是一波三折。」程老師坦言,為了成功製作「能量環」教具,花費了不少心思。

「線圈要大小剛好,磁鐵要磁性超強,LED燈的規格也很重要,否則就亮不起來。」她說,經過多方尋找才在一家建材市場找到了釹磁鐵,為了檢驗它的磁性,她的手被夾傷,LED燈反覆挑選,2000多匝的漆包線繞了兩個多小時,才實驗成功。

在本次比賽中,程雪梅製作的教具獲得多個獎項,「雷射磁感儀」、「搖繩發電」獲得特等獎,「能量環」、「蹄形磁鐵大模型」獲得一等獎。此外,教學設計《18.2科學探究:怎樣產生感應電流》獲得特等獎;課件《18.2科學探究:怎樣產生感應電流》獲得特等獎。

程老師自製」滑版「給學生展示電磁感應現象在生活中的運用。

滑板、小提琴、礦泉水瓶

就地取材自製實驗教具

34歲的程雪梅從事初中物理教學已有11年。談及多年的物理教學經驗,她的訣竅就是通過實驗「故弄玄虛」,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學生思考。

「一節物理課能不能出彩,主要看實驗。」在程雪梅看來,實驗是物理課的「靈魂」,因此,程雪梅喜歡動手。為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知識,這些年,她不斷創新,製作了好些實用好用的教具。

「大多教具取材於學生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比如,在講到聲音的音調時,程老師用幾個空的礦泉水瓶,製作了一個「排簫」,往裡面加入不同分量的紅墨水,就可以吹出不同的音調來,程老師在課堂上還用「排簫」給同學們即興演奏了「小星星」等歌曲,「學生們感到非常神奇。」

同學們對物理實驗的喜愛也給程老師帶來了動力,在教材要求的實驗之外,她還會自己給學生們增加一些實驗的機會,儘量讓學生多動手、多實驗、多討論,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共同參與,在討論中步步提高。

「只要是講新課,每節課都是以實驗貫穿,有時一堂課下來都是做實驗。」程雪梅用來做實驗的教具五花八門,滑板、小提琴、體重秤、雷射筆等等,都是她的教具,「物理課堂要靠實驗來支撐,我備課都是先想好實驗,再想教學思路。」

自動澆花裝置、筷子做的桿秤

學生受老師啟發也愛上小製作

程老師不僅在課堂上讓學生多動手多實驗,她還通過學校每學期的物理第二課堂活動,讓學生回家自己動手做實驗。受到程老師的啟發,不少學生的小製作讓人眼前一亮:自動澆花裝置、筷子做的桿秤、投影儀、浮沉子等等。

受到程老師影響,初三(6)班學生龔恪斐自己動手做的投影儀獲得區級一等獎。龔恪斐坦言,自己的這項小製作靈感主要就是來自於程老師在物理課上做的「凸透鏡成像」實驗,「程老師常常自己做一些教具給我們做實驗,感覺很神奇,讓我們非常感興趣。」

初三(5)班的學生高德成,在程雪梅老師的啟發下,自己動手做實驗,根據實驗撰寫的小論文獲得區級一等獎,他覺得,程老師讓物理課充滿了活力,有的實驗讓人覺得腦洞大開,體驗很深刻。

上遊新聞記者 秦健

相關焦點

  • 女老師自製教具上課 帶領學生拿獎拿到手軟
    巧手老師自製教具上課 帶領學生拿獎拿到手軟物理上的感應電流你們有興趣嗎? 那,《瘋狂的外星人》裡的能量環呢?程老師正在上物理課。程老師在物理課上利用各種自製教具教學。這樣的結果無疑是令人驚喜的,但在94中師生的眼中,這一切又在情理之中,因為程雪梅在學校是出了名的「巧手老師」,她自製了不少教學用具,將物理課堂變得妙趣橫生,不僅自己屢獲大獎,近幾年,她指導學生參加各類科技活動比賽,獲得市、區級各種獎項100餘個。12日,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走進重慶94中,見到了34歲的程雪梅老師。
  • 匠心巧手 玩出精彩——綠苑幼兒園自製玩教具評選活動
    匠心巧手 玩出精彩——自製玩教具評選為深入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提高教師挖掘和開發玩教具的能力,堅持教育創新,落實區幼教中心關於開展幼兒園自製玩教具評選活動的通知,6月9日綠苑幼兒園開展「匠心巧手 玩出精彩 」自製玩教具評選活動。
  • 巧手自製,創意無限—惠濟區花園口幼兒園玩教具製作比賽特寫
    12月18日惠濟區花園口幼兒園開展了「巧手自製 創意無限」的自製玩教具評比活動。老師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從幼兒平時生活經驗、興趣和能力水平出發,遵循「科學性、教育性、安全性、藝術性與材料運用、創新性」的原則,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用自己的巧手製作出了一個個形象逼真、寓教於樂和可操作性強的玩教具。
  • 這個大四男生不得了,拿獎拿到手軟,還登臺為學弟學妹上課
    給他們上課的,不是專家教授,而是大四學生黃上都。自動化學院的黃上都是該校出了名的學霸,剛剛又獲得國家獎學金,並作為國家獎學金獲獎代表,其優秀事跡在《人民日報》上刊登。此前,他已經拿獎拿到手軟,曾獲國家勵志獎學金、ASM獎學金、殷鴻福與金釘子獎學金;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一等獎、第四屆臺達杯高校自動化設計大賽二等獎、有方杯物聯網大賽一等獎、校級電子設計大賽一等獎。他還是校級「十大標兵」、高校科學營優秀志願者、院級優秀先進個人。
  • [教工幼兒園] 幼師自製玩教具優秀作品集《巧手匠心》出版
    巧手匠心書中作品之一  由鄭州市教工幼兒園負責編輯的《巧手匠心》——鄭州市2012年幼兒教師自製玩教具優秀作品集一書日前出版。這是鄭州市教工幼兒園承辦的2012鄭州市幼兒教師自製玩教具大賽活動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 火箭車、烏拉波、彩色輪胎……老師們的自製教具火了
    用滅火器噴射推進,急速行駛的「火箭車」成為演示反衝作用的絕佳素材;在寬8釐米、長6米的帶子上,「伸」出幾十根小橫杆,輕輕撥動一端,波浪此起彼伏,機械波的產生與傳播便一目了然;將廢舊的輪胎刷上顏色,能滾動、能投籃,體育課從此不再枯燥……在中小學課堂上,老師們巧手製作教具,讓學習和鍛鍊都成了件有趣的事兒
  • 麻辣老師抬單車上課 自製教具「家常便飯」[圖]
    (圖片來源於學生微博)  記者探訪:教學10年,該老師常動手自製教學工具;為演示伽利略的斜面實驗,他曾自製了一個相當於課室長度的軌道  東方網3月15日消息:佛山三中的物理老師楊嚴輝一夜之間成為網絡微博熱門紅人。為學生講解圓周率,在上周四的物理課上將一輛公共自行車翻轉搬上了課堂,這一「驚人舉動」,讓現場學生大呼過癮。
  • 拿獎拿到手軟!橄欖樹132名學生斬獲佳績
    本次AMC競賽共有來自全國591所學校的14000名學生參賽。杭州橄欖樹學校共有244名學生參加,共有132名學生獲獎,其中一等獎3人,二等獎23人,三等獎106人。獲獎率達54%!杜胤亨Credit邵嘉奕Credit吳嘉麟Credit吳天憶Credit王朝愷Credit蔣逸凡Credit楊熠凡Credit梁子淵Credit何欣霖Credit高宇翔Credit戚如洢Credit駱 也Credit沈一陽Credit張子煜Credit鍾 懌Credit陳芊諾Credit黃嘉樂Credit李張銀Credit趙恆元Credit許璟怡Credit金雨瑄Credit看完名單,有一種拿獎拿到手軟的感覺
  • 巧手創意,變廢為寶——塔河縣幼兒園開展教師自製玩教具評比活動
    巧手創意,變廢為寶——塔河縣幼兒園開展教師自製玩教具評比活動,提高教師自製玩教具的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充分發揮自製玩教具在幼兒園的教學、遊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區域活動的價值,真正做到幼兒園杜絕小學化傾向。
  • 《金婚》張國立的4個兒女,兩個已身價過億,他更是拿獎拿到手軟
    《金婚》張國立的4個兒女,兩個已身價過億,他更是拿獎拿到手軟說起《金婚》這部電視劇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這部電視劇主要講述的就是年輕漂亮的小學語文老師文麗和重型機械廠技術員佟志的一生婚姻歷程,該電視劇一經上映就受到了網友的好評,因為在當時能夠引起眾多家庭的共鳴
  • 這位「最美中學生」還是真學霸 愛好廣泛拿獎拿到手軟
    挺身而出他帶領同學英勇救火,化解險情一年前,徐靖童和揚州中學學生會的同學們在時代廣場舉辦「小手牽大手文明一起走」文明宣傳活動。活動結束後,徐靖童和同學們正好看見路邊一輛電瓶車自燃起火。「我和同學一起跑進了旁邊的星巴克拿滅火器,另一個同學第一時間報了警。
  • 甘肅中學教師20餘載自製教具 「變廢為寶」讓課堂易懂
    中新網蘭州4月26日電 (雷景韜 馬吉聰)課堂上,物理老師張鳳天正在使用教具上著一節普通的物理課。但不普通的是,他所用的教具全部都是自己製作的。張鳳天就職於甘肅張掖市高臺縣城關初中,被稱為「魯班教師」,執教20多年,他堅持自製教具,用一雙巧手將各種廢舊材料變廢為寶,讓晦澀難懂的物理知識變得直觀易懂,物理課也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課程。
  • 巧手製作益智玩教具 歷下二幼教師技能展評在行動
    為激發教師對數學玩教具設計製作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充分發揮自製玩教具在幼兒數學遊戲中的作用,4月10日,歷下區第二實驗幼教集團組織了線上「巧手製作益智玩教具」教師技能展評系列活動。
  • 巧手變變變 玩出新花樣——諾亞舟和莊幼兒園自製區域玩教具活動
    巧手變變變 玩出新花樣 ——諾亞舟和莊幼兒園自製區域玩教具活動老師們心繫幼兒,堅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根據本班的幼兒年齡特徵和主題興趣進行自製教玩具的製作。教師以「變廢為寶」的目標,利用廢舊材料和原生態材料通過剪、貼、縫、折等多種手法製作出目標化、層次化、趣味化、持久化等的自製教玩具。為幼兒在區域遊戲活動中獲得更大的發展。
  • 孩子拿獎拿到「手軟」,當家長的卻滿面愁容,網友:含金量太少
    雖然獎狀數量眾多,孩子拿獎拿到手軟,但網友也不禁表示:含金量太少了,這誰能開心的起來?這只會讓孩子產生排斥感,雖然表面上會遵從父母的安排,但是上課時卻總是心不在焉,不僅浪費你自己的時間,也浪費父母的金錢。只有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才會真正願意去學,因為興趣才是最大的老師,只有孩子有興趣,才能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 自製教具
    ,滿足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需要,我校於10月16日進行了優秀自製教具校內初評。本次參評教具共有  件,經過學校評選其中由  件教具報送旗教體局參加評選。現在就來看看本次活動中老師們認真研製的教具設計成果。《地道戰》作者:田佳老師
  • 農村小學科學課是「撿」出來的,為了學生,他撿30年廢品自製教具
    他是一名普通的鄉村教師,經常去廢品站裡「淘寶」,教學之餘堅持發明創造,30年間自製教具460多件,為一批批的學生打開了科學啟蒙的大門,數次獲河北省優秀自製教具大賽一等獎。他就是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辛安鎮鎮中心校孟張莊小學教師王躍增。圖為王躍增為科技製作活動小組的同學們講解「斜面與力實驗裝置」。
  • 科技藝術節 | 課程文化 | 學生自製模型教具活動
    2019年11月19日下午高一年級組織了學生自製模型教具的展示活動,作為第12屆科技藝術節組成的重要一環,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付出了極大的熱情和努力。生物學是直觀性很強的一門學科,但高中生物授課內容大都是微觀抽象的,學生看不見摸不著,學習興趣自然而然就會下降。如何將微觀變成宏觀,如何將抽象變得具體,模型教具就變得尤為重要。
  • 趙薇出演《親愛的》拿獎拿到手軟,人物原型卻狀告劇組:不能原諒
    趙薇出演《親愛的》拿獎拿到手軟,人物原型卻狀告劇組:不能原諒說起趙薇在中國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趙薇在結婚生下小女兒,4月之後,演藝之路也開始逐漸轉向幕後了,現在已經很少見到她在大螢屏上出現了大多數都是做一些幕後導演的工作。
  • 9歲兒子拿獎拿到手軟,父母卻愁眉苦臉,寶媽:這些獎還不如不要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孩子拿獎應該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獎狀獎盃都代表著這個孩子學習成績優異,怎麼會有父母不高興呢?但並不是所有的獎狀和獎盃都是有含金量的,有一些是沒有什麼含金量的,只是為了鼓勵孩子,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孩子拿獎拿到手軟,但是父母卻愁眉苦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