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帶動了農村形勢的不斷變化。在這些變化中,最顯眼的要數是農村房屋的變化了。在農村,二十幾年前,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瓦房或平房,鮮少有樓房出現。可是近年來,在美麗新農村的建設下,農村的小洋樓和甚至小別墅到處可見,惹得城裡人都羨慕不已。
儘管農村的發展如此之好,還是有一些年代久遠或者長期無人居住的房屋,漸漸成為農村裡一種別樣的「風景線」。隨著國家對農村精準扶貧的需要,農戶的房屋也被劃分為安全住房和危房兩大類。那麼,現如今,農村農戶的房屋又被分幾個等級?簡易評定標準是什麼?
按照《農村危險房屋鑑定技術導則(試行)》對農村房屋進行評定,具體分為如下幾個等級:
A級:住房結構安全,沒有損害,基本完好。
A級主要是對於農村樓房或者平房這兩大類房屋來說。因為這些大多都是新建造的房屋,結構比較安全,一般不需要再翻新的,因此都會被鑑定為A級。
B級:住房結構基本安全,輕微破損,輕度危險。
B級主要是對於建造年代不久的農村瓦房這一大類房屋來說。因為這些瓦房大多建造時間不長,結構基本安全,還可以住上住上幾十年應該沒有問題的,因此都會被鑑定為B級。
C級:C級是屬於危房範圍的,一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即可認定為危房。
(1)地基基礎出現少量損壞;
(2)承重的牆體多數出現輕微裂縫,或部分非承重牆牆體明顯裂開;
(3)梁、柱出現裂縫,但未達到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4)屋頂顯著開裂,漏雨。
D級:D級也是屬於危房範圍的,一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即可認定為危房。
(1)地基基礎出現局部或整體坍塌;
(2)承重牆有明顯傾斜或倒塌,嚴重開裂;
(3)梁、柱節點破壞嚴重,普遍開裂,有嚴重變形和位移;
(4)屋頂普遍開裂,部分屋面板塌落。
其中,A級和B級房屋屬於安全住房,而局部危險(C級)或整棟危房(D級)的房屋屬於危房,即危險房屋。危險房屋是指,結構已嚴重損壞或或承重構件已屬危險構件,隨時有倒塌可能,喪失結構穩定和承載能力,不能保證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對於這些房屋,國家規定要及時進行修繕或拆除重建。
相信經常在農村生活的朋友們都知道,自國家在農村實行脫貧攻堅以來,農村很多貧困農戶的危房住房,有的危房被修繕,有的危房被重建。今年,國家為了確保農村危房改造清零,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中保障安全住房的戰略部署,又重新推出了2019年危房改造新政策。
國家重點針對4類重點對象進行危房改造,基本解決現有4類重點對象家庭住房不安全問題。除了4類重點對象的危房改造,農村還有很多閒置危舊房屋,政府鼓勵群眾自行拆除。房屋拆除後,仍保留原農戶的宅基地使用權。
國家之所以對農村房屋進行按等級評定,目的是為了推行精準扶貧政策,解決農村貧困人口的住房問題,並在保障住房安全的同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而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