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奧蘇貝爾的同化和皮亞傑同化有區別嗎?

2021-02-19 教育學考研


學員:

學長奧蘇貝爾的同化和皮亞傑同化的區別 皮亞傑的同化➕順應=奧蘇泊爾的同化 可以這樣理解嘛。辨析題要怎麼答啊 嘗試自己打了 感覺字數遠遠不夠 就想到了概念 皮亞傑的同化是將外界刺激納入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不改變已有的認知機構  奧蘇泊爾的同化是概念同化,新舊知識發生的意義同化,原來的知識能都同化掉新學的知識的過程 皮亞傑的同化得到的概念可能是錯的

鳥哥:

考點:皮亞傑圖式➕同化、奧蘇貝爾的同化➕有意義學習

圖式:一個有組織的、可以重複的行為或思維模式(認知結構)

皮亞傑的同化:個體不改變認知結構的方式去認知客觀世界。反之就會打破原有圖式來順應新環境。

奧蘇貝爾的同化:新學習的材料與他腦中原有的知識存在邏輯關係,發生相互作用,這樣的學習才是最有效的。這樣來支持有意義學習。更多來說,是一個學習方法。

所以,皮業傑的同化相當於是奧蘇貝爾知識種類中的下位學習,屬於同化性遷移。先學習抽象的一般的,再來學習特殊的具體的。

兩人提倡的同化是有區別和相似的。

識別二維碼,獲取預測題!

#最近文章#

你今天背了嗎?《每日必背》!

《教育熱點》整理完畢,歡迎下載列印!

《背誦筆記-學碩版》 01教育學概述

《背誦筆記-333版》 01教育心理學概述

《背誦筆記》來啦!趕快背起來!

《333大綱》11年首次大變!!

《大綱》正確用法,當草稿紙用!

九月了,考研政治需要哪些資料?

— END —

相關焦點

  • 同化與內化的辨析
    在考試的時候,同學們看到「同化」「內化」時總是覺得自己暈暈乎乎,分不清楚。它們好像是不一樣,但又感覺像是藕斷絲連。今天小編就在這裡和大家一起來區分一下它們之間的關係。在考試中「同化」「內化」的概念主要涉及三個人:皮亞傑、奧蘇貝爾、維果斯基。考試通常以單選題、判斷題、例子反選的形式出現。
  • 皮亞傑與奧蘇泊爾的同化的不同
    皮亞傑在認知發展觀中提到了四個重要的概念式:同化、順應、平衡、圖式。其中同化是指個體利用已有的圖式把新的刺激納入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去的過程。而在奧蘇泊爾的認知同化說中,新知識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觀念發生相互作用時,這種作用的結果導致新舊知識的意義的同化。也就是新知識與原有知識結構之間發生聯繫。
  • 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的三種同化模式
    關於奧蘇貝爾理論內容的考查一直是教招類考試中的重點,其中,關於有意義學習的三種模式更是近年來考試中出現的一個比較難的知識點,接下來我們將對這三種學習中涉及到的典型例子進行總結,以幫助大家應對考試。如「三條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有三條邊相等」是一回事,其本質特徵未變。奧蘇伯爾認為,新舊知識是否建立這種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繫,是劃分機械學習和意義學習的標準。陳述性知識的學習從本質上講就是使學習者獲得知識的意義,而意義的獲得則是個體的認知結構與外界刺激交互作用情況下的同化過程。
  • 教育心理學中的這四大「同化」的不同之處,你知道嗎
    教育心理學中的這四大「同化」的不同之處,你知道嗎?>皮亞傑的「同化」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人的知識來源於動作,動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維的基礎。這種遷移和皮亞傑的同化是一個含義,其實就是一種下位學習,先學習抽象的一般的,再來學習特殊的具體的。
  • 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
    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的相關知識點屬於教師招聘常考的知識點,經常考察理解性的單選題。一、有意義學習的實質奧蘇貝爾認為,所謂意義學習就是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繫。所謂實質性的聯繫就是非字面的聯繫,是指表達的語詞雖然不同,但卻是等值的。
  • 奧蘇貝爾與布魯納學習理論之比較
    奧蘇貝爾與布魯納都屬於認知學派,在學習理論上有些相同之處,又有些不同。具體表現在:(一)相同之處1.兩者都強調原有認知結構的重要性,認為新學的知識都是建立在原有認知結構的基礎之上的。2.兩者在學習方式上都贊同意義學習,反對機械學習。
  • 奧蘇貝爾成就動機考點解析
    奧蘇貝爾,美國教育心理學家,認知心理學的代表人物,皮亞傑的追隨者。他的理論體系涉及到認知同化學習理論、遺忘的同化說、學習的分類等核心知識,此處我們重點解析奧蘇貝爾關於成就動機的相關內容。奧蘇貝爾認為學校中的成就動機主要分為三類:認識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所謂認知內驅力是指一種學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識以及系統地闡述問題並解決問題的傾向。
  • 奧蘇貝爾知識點總結
    1.根據學習進行的方式,學習分為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2.根據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的關係,學習分為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知識點四——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認知同化說)1.有意義學習的實質及條件有意義學習的實質是將新知識與已有知識建立起非人為(內在的)的和實質性(非字面)的聯繫。
  • 皮亞傑提出的同化和順應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四川比較喜歡考察關於皮亞傑提出的同化和順應。對於這一類知識點,往往考生們由於未進行系統的梳理總結,總是容易把這兩個知識點進行混淆,以至於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失分的情況。鑑於此種情況,本文在此對教師招聘考試中的常考知識點之——皮亞傑提出的同化和順應,進行總結梳理,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
  • 2017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公共基礎知識:比較奧蘇貝爾與布魯納學習...
    本文介紹奧蘇貝爾與布魯納在學習理論上的異同。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奧蘇貝爾與布魯納都屬於認知學派,在學習理論上有些相同之處,又有些不同。3.兩者都吸收了皮亞傑的理論。認為同化和順應學習機制是重要的學習方式,主張把新知識納入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去,引起量的變化,在將新知識理解引起質的變化。4.在教學原則上,奧蘇貝爾強調學習的程序性,主張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漸進過程。從布魯納的理論中也可以看出,他的教學方式也是漸進的。並且他們都主張將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
  • 【高頻考點】奧蘇貝爾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
    20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提出了有意義學習理論。有意義學習是相對於機械學習而言的。
  • 教師招聘-奧蘇貝爾知識點總結
    【奧蘇貝爾認為學習應該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三)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奧蘇貝爾認為有意義學習的實質是以符號代表的新觀念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原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聯繫的過程(四)有意義學習的內部心理機制-同化奧蘇貝爾認為有意義學習的過程就是原有觀念對新觀念加以同化的過程。
  • 「皮亞傑—圖式、同化、順應、平衡」學習技巧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是同學在理解起來較為困難的一個觀念,理解較為空洞,皮亞傑認為,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其認知發展涉及到圖式、同化、順應和平衡四個方面。所謂圖式,是人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的網絡。社會知覺的基礎是被認知事物本身的屬性,但認知者的主觀因素也會對社會知覺的過程和結果產生重要的影響。其中圖式是動作的結構或組織,它們在相同或類似的環境中,會由於重複而引起遷移或概括。
  • 奧蘇貝爾到底有哪些學習分類?
    奧蘇貝爾是教育心理學中比較重要的一個人物,他的觀點可以說是涵蓋了整個教育心理學的知識點,今天我們對奧蘇貝爾關於學習分類的知識進行總結。1.從學習進行的方式分(1)接受學習:接受學習是指教師將學習的主要內容以定論的形式傳授給學生,學生只需對所學內容加以內化,以便將來再現和應用。
  • 【常考】人物篇·奧蘇貝爾
    觀點:【1】關於遺忘原因的解釋——同化說(認知結構說)奧蘇貝爾認為,遺忘是知識的組織和認知結構簡化的過程。①積極的遺忘。當人們學到了更高級的概念與規律之後,就可以以此來代替低級的觀念,使低級觀念簡化,從而減輕記憶負擔。②消極的遺忘。
  • 關於奧蘇貝爾的那些事-知識點(一)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奧蘇貝爾是考查頻率較高的知識點之一,並且奧蘇貝爾的相關知識點眾多,分布在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之中。在學習時,知識點呈現零散狀,很難形成體系。本文就對教招考試中奧蘇貝爾涉及的知識點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形成知識框架。
  • 奧蘇貝爾的學習理論
    (奧蘇貝爾稱為「同化」,即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掌握新知識的實質性意義的過程。2.奧蘇貝爾對有意義學習的實質、條件和類型的闡述是嚴謹和有說服力的。知識的有意義學習必然以有意義的知識內容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加上有意義學習的心向。此三者構成了有意義學習的充分必要條件,是有意義學習的基礎和前提條件。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意一個條件都不能稱其為有意義的學習。而隨意地增加三個條件之外的另外一個條件都是多餘的。
  • 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
    1.有意義學習的實質及條件有意義接受學習的實質是將新知識與已有知識建立起非人為(內在的)的和實質性(非字面)的聯繫。這個概念中包含兩個關鍵信息:首先奧蘇貝爾的有意義的學習強調建立知識和知識之間的聯繫,即用舊知識去理解新知識;其次,新舊知識之間的這種聯繫必須是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繫。
  • 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備考:奧蘇貝爾及其五理論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備考:奧蘇貝爾及其五理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奧蘇貝爾知識大集結   一、遺忘理論——同化說   奧蘇貝爾認為遺忘是由於學了高級概念,用高級概念同化了低級概念,使得低級概念發生了遺忘。例如學了蘋果之後學習水果,就用水果同化了蘋果的概念,使得蘋果概念發生了遺忘,其實質是認知結構簡化的過程。是最積極的遺忘理論。
  • 中公講師帶你認識奧蘇貝爾和布魯納的發現學習
    我們在進行教育心理學學習的時候,會給奧蘇貝爾貼上有意義學習、接受學習的標籤,而與之相對應的布魯納則會稱他為發現學習的倡導者。但事實不是這麼簡單,奧蘇貝爾對學習的分類也包括發現學習,他的思想也有發現學習的成分,二者的學說思想經常會讓學習者混淆不清,因此中公教育講師姬溪曦跟大家一起探究下二者的發現學習究竟有什麼不同之處。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奧蘇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