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乞丐生存調查:天天都有酒喝 夜夜住旅館 | ||
NEWS.SOHU.COM 2004年03月09日17:12 千龍新聞網 |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 ||
杭州有天堂的美譽,同時也吸引了不少外來乞討人員前來「淘金」。可當杭城市民得知自己的愛心款,被沿街的乞討人員花在租房及住旅館上,不知有何感想。近幾天來,本報記者兵分三路,在杭州的延安路、湖濱路及西湖景區等人群密集區,對街頭行乞人員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發現這些職業乞丐中,他們雖然都不願到救助站救助,但真正住在街上的人很少。他們白天用各種手段行乞,晚上或回出租房,或到飯店住宿,全然把行乞作為一種收入不錯的職業。 乞丐每天也考核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目前,杭州乞丐最多的要數延安路一帶。記者粗略地統計了一下,從龍翔橋到明珠小百貨近百米的路段,就有5個乞丐,還不包括在天橋上,或是流動的行乞者。昨天下午,在解百天橋上,一名行乞的小男孩在向一對路過的戀人討錢時,他們沒給,小男孩急了,他向前一把抱住男青年的腿,嘴裡叫著,被纏得難以脫身的小夥子,只好向小孩手中的塑料碗裡投了一個硬幣,才得以繼續前行。 記者上前跟男孩聊天時,他警覺地看著記者,並準備離開。在記者給了他2元錢後,小孩才打開了話匣子,「我住在三裡亭農貿市場附近,有5個老鄉住在一間房裡,我們那裡一個月只要500元錢就夠了,大家合在一起交,也只要100元就夠了。」記者提出跟他一起去看看,他表示同意。但到了三裡亭農貿市場時,他說今天要繳給「頭」的50元錢沒有完成,要麼記者再給他20元。當記者正在猶豫時,邊上一個10來歲的男孩跟他使了個眼色,乞討的男孩跑得無影無蹤。 據市場附近的一位大伯介紹,住在附近的乞丐中,小孩的比例越來越大,有的是單獨行乞,有的被一個大人控制著,乞討的孩子要向「大哥」每天上供一定數量的錢物。有的是被行乞的父母作為道具帶著,以騙取人們的同情心。 一把琵琶養全家 在明珠小百貨的門前,有一個彈土琵琶的老人,每天都在這一帶乞討。他坐在門前的臺階上,一個大包墊在下面,手裡彈著自製的琵琶,面前放著一個塑料碗。在周末,延安路上的行人很多,經過老人面前時,大多路人都會掏錢。他們有的給一角兩角,有的則給五角一元。這時,老人始終沉默著,彈著琵琶,曲聲不高不低。到晚上十點左右,延安路上的行人開始減少,老人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回家。他把土琵琶放進包裡,然後小心地把碗裡的錢,倒進一個小口袋,不緊不慢起身走人。老人告訴記者,「生意」好時,一天有100多元。昨天,記者跟著他,在換了兩次公交車後,來到瞭望江門外江東路的一間出租房內,原來,他家裡還有一個老人一個孩子,這間房子的房租,每月要400元。 每天還要喝兩口 在杭州北高峰,有個戴眼鏡的老乞丐,一副深深的老花鏡,讓他增添了許多文化氣息,再加上一頭花白的頭髮和一張消瘦的臉,不禁讓人想起了魯迅筆下的沒落書生「孔乙己」。也許就是這個似曾相識面孔,每次見到他時,他的「生意」都不錯。一次在山下的法華寺前,一個常上山進香的香客,看到他時,便問他為什麼不上山了。他從容地說:「最近身體不好,爬不動,不過山下的生意也不錯,路過的都是回頭客。」 昨天,記者在法華寺附近,發現「孔乙己」就住在不遠的出租房裡,據當地的一位村民介紹,「孔乙己」房租的租金,一個月要400元。他的鄰居說,「孔乙己」愛好喝幾口,每天,他都要弄一兩個下酒的小菜,喝上一碗黃酒。 沿街乞討住旅館 在文一路與莫幹山路口,有這麼一個家庭,男子帶著孩子和老婆躺在一輛推車上,車上放著一張紙,上寫著老婆孩子都有病但沒錢治療。一家人的悲慘情景,讓許多路過的人掏了錢,面前塑料碗的錢,明顯比其他乞丐多,裡面還有五元、十元的紙幣。這位男子告訴記者,他們算是乞丐中收入較多的,住在文三路上的「四海旅館」裡。 當記者感到驚訝時,這位男子說,「這有什麼,文三路文三弄裡,有好幾家小旅館,住的都是跟我家一樣的人。」據邊上的一位知情人士說,住在小旅店的乞丐,大多是流動作戰,一個城市一個城市乞討。為何不去救助站本來,杭州市救助管理站,是專門幫助流浪乞討人員進行救助的。可是現在,在杭的專業乞丐利用市民的善心,有困難不去救助站救助。而相反,他們將乞討來的錢,卻花在住飯店、旅館或出租房上。 據杭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到救助站求助的,大多是些找不到工作的民工,真正的乞丐少而又少。救助站真是有愛心無處使。 專業乞丐已成為城市管理的一大問題。眾多假乞丐的出現,欺騙了善良市民的愛心,而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也許還得不到及時的幫助。如何辨別真假乞丐,如何將職業乞丐的行為得到應有的控制,目前,杭州市公安、行政執法等部門正在制訂對策,下大力整治。 那麼,為什麼職業乞丐不肯到救助站救助,而街上又有眾多乞丐的怪現象。據救助站工作人員分析,儘管站裡的工作人員付出了極大的愛心,幫助乞討人員,但按規定,乞討人員只能在救助站生活10天,其間,站裡在安置好求助人員生活的同時,將積極與求助人員的家庭所在地政府聯繫,將他們接回原籍安置。但現在,在杭的大多數乞討人員,把行乞作為一種謀生手段或職業,許多乞丐還把乞討看成了致富之路。因此,好心的市民在遇到乞討人員時,要敢於說不,勸他們到救助站前去救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