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網易沸點工作室《硬核看板》欄目(公眾號:yinghekb)出品。
馬伊琍含淚轉發的「縮陰球」是什麼?為什麼有人需要用到它?它使用起來是什麼感覺?本期硬核看板6分鐘,揭開產後女性的難言之隱。
如果把「
啞鈴」和「女生」這兩個詞,放在一起,你腦海中會出現的畫面,是不是這樣:
但今天我要講的啞鈴,長這樣:
它不是用來舉的,也沒法讓人練出「蜜桃臀」,而且,讓很多女性覺得「羞於啟齒」——這是一個用在女性私處的產後恢復道具,叫做陰道啞鈴。
前段時間馬伊琍也在微博提到過它。這世上,但凡心智健全懂得愛的女人,沒有人會後悔生下孩子的,但不是所有女人都懂得產後如何愛護自己的身體。
那麼,為什麼有人需要用「陰道啞鈴」?它用起來是什麼感覺?
01 為什麼要用陰道啞鈴
陰道啞鈴,也叫做縮陰球、陰道瑜伽球。它的外殼是柔軟的醫用矽膠,內核放置了大小重量不同的鋼珠。一個大號的陰道啞鈴,就像一個小雞蛋。把雞蛋塞進體內,怎麼想都不會好受。
既然那麼受罪,為什麼還非要用它呢?這當然不只是為了性福,而是因為它能修復女性的盆底功能障礙,讓受損的盆底肌肉得到康復。
在中國,大約有45%的已婚女性會患上盆底疾病[1]。ELLA、湯唯、謝依霖這些我們熟知的明星,也都曾飽受產後漏尿帶來的尷尬和痛苦。
即使是沒分娩過的女性,也會因年齡增長、雌激素下降,導致盆底肌無力,出現尿失禁症狀[2]。隨時都墊上一片衛生巾,成了很多女性心照不宣的秘密。
盆底肌損傷後,雖然不會對女性生命產生威脅,但會讓她們在大笑、咳嗽、蹦跳時,下體不受控制地漏尿。嚴重時還會導致陰道壁膨出、大便失禁、子宮脫垂等情況[2]。
那麼,為什么女性的盆底肌會受損呢?盆底肌,是附在骨盆上的一層肌肉群,就像一張大網,網住了一系列重要的內臟,比如膀胱、子宮、直腸等等。所以盆底肌的健康與否,很大程度影響到女性的性功能和排尿功能。
懷孕和分娩,是導致盆底肌損傷的一大原因。在妊娠的中後期,子宮會隨著胎兒的發育增大,壓迫骨盆底部。盆骨韌帶和盆骨肌群被迫拉長,努力支撐著沉重的子宮。在極度緊繃的狀態下,孕期大幅變化的激素水平,讓盆底的韌帶和肌肉群變得鬆弛[3]。而這還僅僅是懷孕的過程。
等到分娩時,孩子的整個身體要從產婦的陰道中通過。但陰道寬度一般只有2-3釐米,為了讓孩子順利出生,產婦的陰道需要撐開到10釐米左右的寬度。雖然陰道是有彈性的,但超出極限的擴張,還是會帶來不可自然修復的損傷。就像一根橡皮筋,經過8小時的大力拉扯後,雖然能恢復一定程度的彈性,但會比之前鬆弛得多。
02 陰道啞鈴管用嗎
陰道啞鈴,正是那些盆底肌受損女性的救命稻草。它的原理是「凱格爾運動」,也叫「骨盆運動」。
一套陰道啞鈴有5個球,直徑由大到小,重量由輕到重。陰道啞鈴一般放置在體內距陰道口2-3釐米處,當球體受重力作用下垂後,陰道肌肉需要夾緊球體向上用力,防止球體滑落,以此來鍛鍊陰道肌肉。
恢復盆底肌肉彈性的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剛開始運動時,選擇最大最輕的球,仰臥式鍛鍊5-10分鐘,收縮並緊閉陰道。隨著訓練深入,再慢慢加到15-20分鐘。兩周後,可更換體積更小、重量更大的球體,做慢走、深蹲動作。
整個訓練療程一般為10-15周。開始幾次使用陰道啞鈴,肌肉會因突然加大的刺激而過度疲勞,產生小腹酸脹的不適感。如果沒能把控好訓練強度,或者訓練器械尺寸不合適,下體會產生撕裂感,走路艱難。
你可能會問,除了在下體塞入異物,就沒有其他辦法能拯救受損的陰道肌肉了嗎?當然有,為了能夠自由大笑、奔跑,媽媽們早已試遍各種方法。
但看起來一勞永逸的陰道緊縮手術,治標不治本,陰道口是縮小了,但內壁肌肉依舊鬆弛。創口大不說,恢復期還長,而且切掉部分神經,會導致性敏感度降低。
還有更高科技的方法,比如,使用儀器進行照射,藉助雷射刺激陰道內壁。但雷射治療會伴有感染的風險,治療時也可能帶給創口痛感。相比之下,使用陰道啞鈴自主鍛鍊,風險相對可控,價格也比較友好。
03 女性產後困難被忽視
雖然陰道啞鈴幫助許多女性解決了漏尿的困擾,但還有更多的女性,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盆底肌出現損傷。因為沒有人會告訴她們,這種隱秘的折磨,也是病。
一方面,大眾對女性身體恢復狀況,缺少正確認知。生產後的恢復,不僅是恢復懷孕和分娩時消耗的能量和體力,也包括器官的恢復、產道的修復、盆骨的歸位、孕期症候群的治療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盆底類疾病會涉及到個人隱私,讓很多女性難以啟齒,因此常被忽視,錯過最佳恢復期。
另一方面,人們對產後恢復期存在誤解。很多人認為,產婦的恢復期只是「坐月子」那30天。過了「月子期」,女性身體就會恢復如常。但一般來說,標準的產褥期需要6-8周,此時產婦的身體最為脆弱,身體各項指標處於嚴重失衡的狀態,容易遭受感染、引發各種產後併發症狀。產後的6個月到一年半內,是機體損傷恢復的理想時期。產後的一年半到三年內,是女性生產後的恢復末期,身體機能慢慢恢復穩定。所以,僅僅一個產假,並不能讓女性完全恢復。
另外,產前培訓和產後護理不到位,也讓人們忽視了盆底疾病的重要性。在英國,國民醫療服務系統NHS,會向產婦提供免費的產前、產後培訓服務,包括孕期的身體健康、分娩流程、緩解分娩疼痛方式、兒童保育知識等。
但在中國,許多家庭認為老一輩的「經驗之談」,非常可靠。一項針對湖北省2100名產婦的調查顯示,約46%的女性通過父母的經驗獲取營養保健知識[4]。但「孕期攻略」「月子期大全」真的靠譜嗎?真不一定。社會學家李銀河曾經說,為產婦減輕痛苦,是對生命個體的尊重。
多少產婦,明明可以獲得更好的產育條件,卻偏偏會痛苦地度過生育難關,無法躲開生育後遺症。身心上受到的傷,也沒能等來科學的護理與家人的關愛。板娘真心祝願,所有受生育後遺症影響的女性,都能儘早恢復健康。
搜索關注硬核看板微信公眾號(ID:yinghekb),讓硬核的知識先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