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華中科技大學舉行2020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定宇回母校作抗疫精神宣講報告。近40分鐘時間裡,他的講話多次被掌聲打斷。
談病痛:願燃燒微弱之光療愈世間傷痛
張定宇談起漸凍症病情,他說:「每天晚上我都會抽筋,非常痛,得起來用體重壓住。病情重的時候需要用熱水才能緩解,但是病痛並沒有壓倒我。」
演講中,張定宇說:「有人問我,身體狀況都這樣了,為什麼還這麼拼?我說,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就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做一些事。現在不想歇,在漫長的以後,我會一直歇著。歇不住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他說:「希望在大瘟疫肆虐的時刻,我能用殘缺的身體燃燒出的微弱之光,療愈世間的傷痛!」
談抗疫:位卑未敢忘憂國
回憶疫情初期,張定宇說:「我們要保衛武漢、保衛武漢人民,我作為一個普通醫院的院長喊出這個口號,這是任何人都要做的事情,位卑未敢忘憂國。」
他說:「此時此刻,我仍然想對那時遠離親人、集結出徵的346支醫療隊、海陸空三軍醫療隊,以及4.2萬名援鄂醫護人員再次說一聲:謝謝你們,為湖北拼過命!」
1月27日晚,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綜合病房樓三樓,張定宇在查看危重病人病歷。
談未來:即使只是一塊磚,也要做堅如磐石的那一塊
張定宇院長還向新生學子們發出了諄諄教誨:「請不要辜負你們的青春年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你我可能就是平凡的磚頭,但是不管將來你置身於共和國大廈的哪一塊,你都要做堅如磐石的那一塊!」
「我的生命早已不僅僅屬於我自己,它屬於英雄的中國人民!」
以下是演講原文(略有刪減,小標題為編輯自擬)
「我要像一道光,與我的戰友們命運與共」
庚子年初,武漢的這個冬天,沉靜中蘊藏著惶恐。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是此次武漢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最先打響的地方,被稱為「疫情的風暴之眼」和「離炮火最近」的戰場。金銀潭醫院不僅是最早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也一直是收治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最多的醫療機構。
在整個疫情的70多個日日夜夜,是一次難忘的經歷,全院的幹部職工一個個都毅然決然地衝鋒在戰疫的最前沿,拼盡全力、夜以繼日在一線奮戰,用血肉之軀築起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醫院院長、一名醫生,無論哪個身份,在這非常時期、危急時刻,我都沒理由後退半步,必須堅決衝頂上去!
最令人刻骨銘心的是春節前的一周,患者從一個一個轉診到一撥一撥地轉診。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衛生員告急,安保人員告急,醫護人員告急,防護用品告急。整個醫院對新冠肺炎的恐慌迅速蔓延……作為醫院主心骨,在這至暗時刻,我要像一道光,與我的戰友們命運與共、共克時艱、同舟共濟、守望相助。
勿需請戰書、沒有豪言壯語。面對兇險的疫情,金銀潭醫院257名黨員一起衝上去,833名幹部職工頂上去,沒有人遲疑、退縮,全部挺在急難險重崗位,從未有人主動要「下火線」。
沒有保潔員,後勤的同志頂上;沒有保安,行政的同志撐起。我總會被這些鏡頭感動:醫護人員堅定地轉身,把時間交給陌生的病患,背影留給了最親的家人;戰友們緊鎖的雙眉、牽動的嘴角、緊促的鼻息、深邃的眼神,他們不屈不撓,手持火把,燃燈前行,展現人性中最高貴的品格。此時的我們,唯一的信念就是:多收治一個病人,就是多幫助一個家庭。
危重醫學科主任吳文娟,以院為家帶領科室全體醫護人員最早接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確診病例並參加危重病人搶救,為早期診療方案提供幫助,病倒在一線,病癒後再次投入抗疫戰鬥。
南六病區主任陳南山,臨危受命,參與兩個IUC病區建立,最多的時候1人管理3個病區近百名病人。
醫院結核第三黨支部13名黨員醫護人員,堅守在危重症患者救治第一線,5小時內完成一個隔離病區從籌建到收治全部準備,24小時內組建2個ICU病房。
醫院南六樓重症隔離病區副主任醫師塗盛錦,和同在隔離病房做護士妻子的曹珊,將11歲的兒子交給家人,主動把酒店房間讓給外地援助醫生,把醫院床位讓給同事。夫妻二人從大年初一開始,以車為家,在汽車坐騎鋪成的「床鋪」上,睡了近一個月。
醫院的幹部職工都知道我是個急性子。雖然我行走不太方便,但經常會快步穿梭在醫院中,風風火火地出現在醫院的「第一現場」,統籌指揮,調度工作,有時甚至大嗓門地喊「搞快點,搞快點,這個事情一哈都等不得,馬上就搞!」
「希望用自己的微弱之光,療愈這世間的傷痛」
大家只知道我性子急,可不知道我為何性子急。直到這次疫情,大家才知道真相——我是一名漸凍症患者。
2017年,我忽然感覺腿部有異樣。2018年10月,我被確診為患上了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也叫運動神經元病(MND),俗稱「漸凍症」。這種病是一種罕見的絕症,目前無藥可救。早期,患者可能只是感到有一些無力、肉跳、容易疲勞。漸漸地,就會進展為全身肌肉萎縮和吞咽困難,直至產生呼吸衰竭。
我自己也是醫生,檢索過很多這方面的資料。走得遠的話,可能十年。如果不行,也可能五年。這個十年、五年,指的是生存時間,至於正常行走還能多久,誰也不知道。
患病之初,我也曾在夜深人靜時恐懼過,有兩三個晚上,怎麼也睡不好。得知我患病的消息,妻子一度整天以淚洗面。恐懼之餘,是不可言說的痛苦,還有沮喪。
隨著腿部肌肉的不斷萎縮,我走路變得越來越吃力,一瘸一拐地跛行成了常態。面對著生與死的考驗,我心想:不能改變的事情,坦然去面對就好了,沒有什麼好怕的,怕也沒有用。人總得要有點追求,總得要做一點為人民的事情,我就這幾年,我能多做一點就儘可能多做一點。
我性子急,是因為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我雙腿已經開始萎縮,但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幫助到更多家庭。希望用自己的微弱之光,療愈這世間的傷痛。
「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就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做一些事」
自疫情伊始,作為醫院領頭人,我吃住在醫院,往往凌晨2點剛躺下,4點就得爬起來,接無數電話,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因此無暇顧及家人。
我的妻子也是一名醫務人員,她在疫情中被新冠病毒感染,在住院隔離的時候,雖然我們夫妻相距僅十多公裡,但直到三天後的晚上十一點,我才擠出時間去探望她,卻只待了不到半小時。沒說太多話,都很疲憊,只是離開時叮囑了下保重。我很內疚,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我們結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體扛不過去,怕失去她!忙碌一天後夜深人靜的深夜,想到在病房中的妻子,我止不住潸然淚下……
幸運的是,1月29日,妻子痊癒出院,讓我鬆了一口氣。2月18日,她來到金銀潭醫院,捐獻了400毫升血漿。
有人問我,身體狀況都這樣了,為什麼還這麼拼?生來樂觀的我笑道:「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就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做一些事!現在不歇,在漫長的以後,我會一直歇著,很久很久。歇不住,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我的生命早已不僅僅屬於我自己,他屬於英雄的中國人民」
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平凡人也有真英雄。
這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戰爭,我們贏得太不容易。此時此刻,我仍然想對那時遠離親人、集結出徵的346支醫療隊、海陸空三軍醫療隊、以及4.2萬名援鄂醫護人員,再次說一聲:謝謝你們,為湖北拼過命!
我是一名60後,我們這代人,都是讀《雷鋒日記》長大的,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雷鋒有句話影響了我一輩子:「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今天我想寄語給在座的各位同學,這一點就是請不要辜負你們的青春年華,希望你們在學習與實踐中努力錘鍊自己成才,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的復興事業中,你我可能就是一顆平凡的磚頭。不管將來你置身於共和國大廈的哪一塊,你都要做堅如磐石,祖國會因為你而巍然肅立,笑傲八方風雨雷電!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醫生,做了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本職工作,黨和人民卻給我這麼高的榮譽。雖然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但我覺得很幸福,因為我還能做我喜歡做的工作,還能被需要。對社會有價值,被需要是一種幸福,能夠幫助到別人也是一種幸福。因為我的生命早已不僅僅屬於我自己,他屬於英雄的中國人民。
張定宇演講全文由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提供
來源 | 中國教育報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