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 10:17圖文來源:紫金山新聞
南京&南大——共建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
南京&東大——共建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
南京&重大——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
南報融媒體記者 繆越 攝
南京校地融合又結碩果。創新名城建設又有進展。
12月8日,「共建重大創新平臺 推動科技自立自強自強」推進會舉行。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東南大學黨委書記左惟,重慶大學黨委書記舒立春出席。南京市市長韓立明和南京大學校長呂建、東南大學校長張廣軍分別籤署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依託共建協議。
創新南京「牽手」三大名校,推動重大創新平臺建設,這是南京市委市政府聚焦校地合作、深化校地融合、助推校地發展,全面加快創新名城建設的又一務實舉措。
南報融媒體記者 繆越 攝
高校
南京創新名城建設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南京聚力建設創新名城,取得了積極成效。
高校是南京創新名城建設的重要力量。 比如,南大、東大在重大平臺建設、新研機構發展、人才培養、科技體制改革等方面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重慶大學雖與南京相隔千裡,但擁有著同飲一江水的深厚情感,與50多家在寧企業開展科研合作、取得豐富成果。
名城、名校「牽手」
籤訂4大共建協議
面向未來發展,創新是唯一的出路,也是制勝一招。校地融合創新面臨重大機遇,擔負重大使命。
今天,南京校地融合又走出堅實一步,南京和三大名校「牽手」,4個重磅協議今天在推進會上現場籤約:
南京市人民政府與南京大學籤署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依託共建協議;
南京市人民政府與東南大學籤署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依託共建協議;
南京市人民政府與重慶大學籤署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框架協議;
浦口區人民政府與重慶大學籤署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合作協議。
南報融媒體記者 繆越 攝
其中,紫金山實驗室要瞄準國家實驗室定位,在攻關「卡脖子」技術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揚子江中心要緊盯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重大戰略需求,加快打造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生態文明實踐中心和美麗中國展示中心;
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要努力打造跨區域合作創新實踐的樣板項目。
現在,來了解一下他們
今天,多項重大創新成果重磅發布
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
這是江蘇省和南京市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共同推進建設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
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 攝
目前,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已經取得了多項重要階段性成果。今天,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副主任尤肖虎教授發布東南大學與紫金山實驗室聯合創新重大成果——「5G/B5G基帶電路自動生成軟體系統」,為5G垂直行業應用定製化發展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自主可控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
據介紹,該成果在5G、B5G乃至未來6G基帶電路的定製化設計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將引發移動通信領域EDA技術一場革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
建設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是南京將科教資源優勢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現實需要相結合,探索以科技手段支撐長江生態保護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舉措。
南報融媒體記者 馬小淋 攝
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副主任李愛民今天發布南京大學與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聯合創新重大成果,分別是微界面強化反應技術和eDNA精準生物監測技術。
其中,微界面強化反應技術是一項關鍵技術,該技術利用微米級高能氣、液渦流能量轉換將大規模多相工業反應器內毫-釐米尺度的傳質界面高效調控為微米尺度,實現反應壓力減半、排放減半、投資減半、成本減半和效率倍增,推動綠色化學製造。
eDNA精準生物監測技術,打破傳統以生物個體為主的監測模式,通過監測生物釋放在環境中的基因信息,僅需一杯水等少量環境介質,即可準確、快速識別環境中生物多樣性,實現監測數位化、智能化和自動化。
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
重慶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院長朱才朝介紹了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籌建情況及建設設想。
據介紹,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項目選址位於浦口區南京高新區(浦口園)範圍內,將重點建設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重慶大學南京研究院,培養一批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團隊,搭建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平臺,形成一批引領產業發展的關鍵性、共性技術成果。
南報融媒體記者 毛慶 錢建芬/文 崔曉 繆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