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熬夜、長期戴耳機,25歲IT工程師右耳突然聾了

2020-12-25 浙江新聞

  25歲的小李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年紀輕輕,耳朵就 「罷工」了,所幸他及時入院治療,聽力失而復得。

  「醫生,我的一隻耳朵聽不見了。」近日,小李走進浙江省立同德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中醫師戈言平的診室,神情焦灼。

  小李說,自己是一名IT工程師,因工作需要,經常要戴著耳機辦公。近段時間,他負責一個項目研發,時常需要加班到凌晨,心理壓力比較大,感到非常疲憊。

  「前幾天晚上,我的右耳突然感覺到一陣悶脹感,緊接著天旋地轉,我覺得非常噁心想嘔吐。然後,我的右耳就聽不到了,還一直有嗡嗡聲。」小李說,第二天起床後,他的右耳竟感受不到一點動靜了。

  戈言平主任中醫師在詳細了解病史後,就讓小李做了純音測聽,聽力損失已經達到中重度神經性耳聾,排除了顱內病變和其他耳部疾病後,診斷為「突發性耳聾」。「需要馬上住院治療,要不然就會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戈言平說。

  小李住院後,專家認為他的突發性耳聾是由於氣虛血瘀導致,為他擬定了個性化的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方案。經過治療,小李的聽力已經基本恢復正常。

  「突發性耳聾簡稱『突聾』,指的是72小時內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戈言平主任中醫師介紹,引起突聾的常見原因有很多,其中血管性疾病、傳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等是突聾的常見病因。

  另外,工作壓力大、長期熬夜、戴耳機、睡眠不足、疲勞過度、精神緊張、心理壓力大、情緒焦慮等是突聾的主要誘發因素。甚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都會導致微血管病變,增加患突聾的風險。

  圖源新華網

  突發性耳聾的最常見表現有哪些?

  1、聽力下降

  多數患者為單側聽力下降,發病前多無先兆,聽力一般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下降至最低點,少數患者可在3天以內聽力損失達到最低點。

  2、耳鳴

  可為始發症狀,耳鳴常伴隨耳聾出現,也可發生於耳聾之後。經治療後,多數患者聽力有所恢復,但耳鳴可能長期存在。

  3、眩暈

  多為旋轉型眩暈,表現為視物旋轉、步態不穩等,常伴噁心、嘔吐、出冷汗等症狀。

  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耳內堵塞感、壓迫感、耳周麻木或沉重感。還有患者會出現精神心理症狀,如焦慮、睡眠障礙等,影響生活質量。

  突發性耳聾的治療原則是儘早診治,如果治療及時,大約1/3~2/3 患者可能在 2 周內聽力部分恢復,那些在2周內聽力恢復一半以上的患者預後較好,但拖到兩周以上就診的,治療效果就比較差,可能會造成永久性聽力損失。

  近年來,突聾年輕化趨勢明顯

  「突發性耳聾現在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近年來,年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戈言平介紹,有資料顯示,隨著長期頻繁使用手機以及電子產品等多媒體工具,年輕人耳聾的情況已日趨增多,發病人群中有10來歲的學生,20~30歲的白領人士,其中30~50歲之間發病率最高。

  但是,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突發性聾,最終都涉及到內耳毛細胞和螺旋神經元細胞的侵害,這些細胞很嬌嫩,經不起長時間的損害,因此及時的治療使之修復是耳聾康復的基礎,一旦變性壞死就不能再生。

  「如果耳朵突然聽不見了,一定要及早就醫,醫生會根據病情和檢查結果進行判斷,如果是突發性耳聾,發病72小時內是最佳治療時間。」戈言平提醒,如果不重視,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就可能難以恢復聽力。

  保護聽力,預防很關鍵。戈言平說,一些歌手容易患上突聾,主要就是因為他們需要長時間戴著耳機,高分貝噪音刺激內耳。再加上長期睡眠質量差、工作壓力沉重,會使內耳血管長期處於緊張狀態,造成血管痙攣、阻塞,從而引起耳蝸的供血障礙。「所以,年輕人需要改變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比如長時間戴耳機、長時間接手機、過度疲勞、精神壓力大、熬夜、常處於噪音大的環境裡(酒吧,夜總會)。」

  另外,日常飲食中補鐵是預防耳疾的第一要素。缺鐵易使人體血液的運氧能力降低,耳部養分供給不足,使得聽覺細胞的功能受損,導致聽力下降。「所以我們平時可多食用含鐵較多的食物,比如紫菜、動物肝臟、動物血、菠菜、蝦皮等。」戈言平主任補充,神經性耳聾患者也應常吃田螺,牡蠣,雞肝,胡蘿蔔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相關焦點

  • 加班熬夜、長期戴耳機!浙江25歲IT工程師右耳突然聾了
    25歲的小李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年紀輕輕,耳朵就 「罷工」了,所幸他及時入院治療,聽力失而復得。圖源新華社「醫生,我的一隻耳朵聽不見了。」近日,小李走進浙江省立同德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中醫師戈言平的診室,神情焦灼。
  • 38歲女子右耳失聰了!
    1突發性耳聾屬於急診越早治療效果越好一個月前,38歲的市民黎女士耳朵出現聽力下降,且伴有眩暈,以為是腦中風,便去了醫院神經內科就診。經檢查排除了腦中風後,黎女士安心地回家了。但沒想到的是,回家後,黎女士還是反覆出現眩暈,並且右耳的聽力越來越差,但黎女士沒放在心上。
  • 高三學生竟突「失聰」 常熬夜戴耳機聽英語
    醫生提醒,長期熬夜、精神壓力大、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長期戴著耳機聽歌學習,都會引發突發性耳聾。高三學生突然「失聰」長期熬夜、戴耳機致突發性耳聾小孫今年上高三,備戰高考異常辛苦,經常熬夜,壓力很大。小孫的英語聽力不是很好,為了提高英語成績,小孫苦練聽力,他時常戴著耳機聽以避免影響他人。
  • 為衝業績,女白領熬夜加班累得耳朵嗡嗡響 年底突發性耳聾患者扎堆
    通訊員供圖武漢晚報訊(通訊員劉姍姍 記者祁燕)父親突發重病住院,兒子心急如焚,第二天一覺醒來發現耳朵聽不見了;年底衝業績,32歲女白領熬夜加班幾天後,左耳嗡嗡響,聽力明顯下降。這幾天,醫院接診的突發性耳聾患者明顯增多,其中不少是因為過度勞累、精神緊張所致。
  • 熬夜衰老算加班嗎?
    故事發生在深圳,一女子舉牌控訴,呼籲「將熬夜衰老列入工傷範疇」。該女子穿著光鮮靚麗,容顏憔悴衰老。該女子今年 25 歲,因公司經常熬夜加班,容顏加速衰老,導致愛情事業雙失意。熬夜衰老算工傷嗎?熬夜加班對於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來說實在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同時經常看到新聞有人因加班猝死,人人都知道,熬夜會對身體不好。
  • 長期戴耳機竟能導致耳聾!一定小心這五點
    本文專家:鄒健,解放軍第522醫院,醫學碩士,主治醫師本文審稿:陳海旭博士,副研究員,解放軍總醫院南樓臨床部、老年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老年醫學研究所近日,福建福州一名大二女生因為戴耳機熬夜看視頻,一夜醒來突然出現失聰,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
  • 長期戴耳機竟能導致這種後果 你還不注意嗎?
    長期戴耳機竟能導致這種後果......你還不注意?近日,福建福州一名大二女生因為戴耳機熬夜看視頻,一夜醒來突然出現失聰,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而不久前一位23歲的杭州IT男因為長期戴耳機突然出現聽力下降,最後在當地醫院診斷為「重度突發性耳聾」,聽力很可能無法完全恢復到正常。
  • 女工程師加班熬夜長期飲食不規律 致免疫紊亂白斑復發
    紅網時刻12月11日訊(通訊員 李曉芹)來自常德石門縣的25歲郭女士是一名軟體工程師,近日,郭女士因為經常加班,每天晚上都吃泡麵等速食食品充飢,長期如此,身體所需營養沒有得到滿足,整個人顯得面黃肌瘦,於是來到醫院進行檢查。
  • 戴耳機聽音樂1小時,聽力下降20分貝?·都市快報
    戴上頭戴式耳機在街頭逛了一小時 耳朵對4000赫茲聲音辨識度略有下降 《戴耳機聽音樂1小時,聽力下降20分貝》這篇報導,是由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的一個欄目組製作的。報導大致內容是這樣的:測試者頭戴入耳式耳機,坐在醫院急診室裡,將耳機音量調至聽不到外部聲音,連續聽一小時音樂,然後測試聽音樂前後,耳朵的聽力變化情況。測試發現,聽完一小時音樂後,測試者的聽力下降了20分貝。
  • 【意外失聰】高三學生突"失聰"常熬夜戴耳機聽英語致突發性耳聾
    醫生提醒,長期熬夜、精神壓力大、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長期戴著耳機聽歌學習,都會引發突發性耳聾。高三學生突然「失聰」長期熬夜、戴耳機致突發性耳聾小孫今年上高三,備戰高考異常辛苦,經常熬夜,壓力很大。小孫的英語聽力不是很好,為了提高英語成績,小孫苦練聽力,他時常戴著耳機聽以避免影響他人。
  • 長期戴耳機聽英語 高三女生耳鳴不止徹夜難眠
    荊楚網消息(記者郝菁 通訊員貝蘭)高考衝刺階段,高三女生每天戴耳機聽英文兩個小時,不料最近卻耳鳴不止,甚至影響睡眠。5月25日,她到醫院檢查,原來是長期戴耳機導致的聽力損傷。    據了解,17歲的高三女生婷婷為了備戰高考,近半年來經常戴著耳塞聽英語,每次2個小時不等,有時夜裡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 每天戴耳機刷抖音到凌晨,19歲小夥竟然聾了……
    浙江杭州19歲的小王,前幾天突然右耳聽不到了,醫生診斷為突發性耳聾低頻下降型。
  • 損害聽力的7大「黑手」,長期戴耳機算一個,避開了就是好事
    3、長期戴耳機很多人在上班和下班途中戴著耳機聽音樂,甚至把聲音調到最大,但這樣會損傷內耳毛細胞,使得聽力下降。儘量不要戴耳機聽音樂,若必須用耳機時需把音量調的低一些,同時要控制時間,不能超過30分鐘。優先選擇頭戴式的耳機,因為耳塞式耳機堵塞外耳道,發出的聲音全部被鼓膜所接受,從而影響聽力。
  • 長期戴耳機的幾種危害和常識
    現如今,很多朋友都喜歡帶耳機,不管是有線的,還是無線的,這成了一種時尚,但是,殊不知,長期帶耳機對我們的身體也是會造成危害的,長期戴耳機肯定是不行的,那麼,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長期戴耳機的危害,還有戴耳機的常識有哪些吧。
  • 淘寶店家常熬夜突發耳聾 醫生:最好24小時內就醫
    31歲的呂先生經營一家淘寶店鋪,每天都忙到半夜。1月15日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右耳聽不見了。但他直到1月20日,才到廈門新開元醫院就診,醫生說他錯過了最佳治療期,只能儘量提高聽力水平。  耳聾前晚還熬夜上網  「他的耳朵聽不見了。」1月20日一早,呂先生在朋友的陪同下到廈門新開元醫院耳鼻喉科就診。
  • 黑白顛倒熬夜加班 31歲女白領內分泌紊亂長鬍子
    黑白顛倒熬夜加班 31歲女白領內分泌紊亂長鬍子 2017-07-14  病例1:經常熬夜加班女白領長出小鬍子  最近,哈市31歲的白領小胡發現自己的臉色很不好,不僅出現了小色斑,臉上的痘痘也層出不窮,有一天她發現下巴上竟然還長出了小鬍子。心急的小胡到哈醫大四院就診,醫生確診為內分泌紊亂。原來,夏天白天炎熱,小胡的好多活動如逛街、聚會、唱K都安排在晚上,有時還將工作挪到晚上來做,漸漸形成晚睡熬夜的習慣。
  • 耳機重度依賴患者:長期戴耳機,你的耳朵聽力還好嗎?
    戴上耳機跟著節奏感覺打字都更帶勁兒~尤其是大城市通勤時間這麼長不戴耳機簡直不能忍但你可能不知道耳機不僅短暫地隔絕了我們與外界的交流還在悄悄蠶食我們的聽力那些每天戴耳機的時間越來越久的人不止體驗到耳朵的痛還感受到了自己聽力的下降這......是真的嗎?
  • 長期戴耳機,會造成聽力下降!耳罩式耳機優於入耳式耳機
    如今戴耳機的年輕人很多,要麼整天在辦公室,要麼一整天都戴著耳機學習,不少網友發現,戴了一段時間耳機,自己的耳朵聽起來似乎受到了影響。整天戴著耳機會不會引起聽力下降?事實上,長時間戴耳機,的確會影響聽力。
  • 每天戴耳機殺時間,年輕人面臨「未老先聾」?
    張曉夢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和「耳聾」扯上關係,一年前被確診為突發性耳聾時她才25歲。生病前,每天戴耳機三個小時的習慣已經陪伴她快八年,從大學時期學英語、聽歌,到工作後通勤時戴耳機聽音樂來逃避公交車上的噪音,她從未察覺耳朵有任何異常。轉變是突然發生的。
  • 熬夜加班一周後,廣東一女子突然眼前模糊!
    小潔(化名)今年35歲,最近因工作原因精神壓力特別大。連續熬夜加班一周後,她感到眼睛不舒服,總是感覺有點脹,以為是用眼過度導致的,也就沒放在心上。 熬夜的危害 小晚應該不用再多贅述 再給大家看幾個真實案例 看看你還敢熬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