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戴耳機,會造成聽力下降!耳罩式耳機優於入耳式耳機

2020-12-18 硬體學堂1

如今戴耳機的年輕人很多,要麼整天在辦公室,要麼一整天都戴著耳機學習,不少網友發現,戴了一段時間耳機,自己的耳朵聽起來似乎受到了影響。整天戴著耳機會不會引起聽力下降?

事實上,長時間戴耳機,的確會影響聽力。聽覺損傷程度,由佩戴時間和音量大小決定。人的耳朵,只能接收到八十五分貝以下的聲音。一過85分貝,聽力就會受損。平時,如果是在安靜的辦公環境下戴耳機,可能只有40-50分貝,短時間戴耳機,對聽力的損害較小。但如果在菜市場、公共汽車或地鐵等喧鬧的地方戴耳機的話,很可能會使分貝達到85分貝。在這個時候,聽力會受到損害。

要保護耳朵聽力,第一要減少戴耳機的時間,第二要控制音量,第三要買隔音效果好的耳機。實際上耳機也分很多種形式,有入耳式的,也有蓋耳式的。每天乘公共汽車、地鐵時,如果想聽音樂,可以用耳罩耳機。

由於帶耳罩的耳機對聽力傷害最小。耳塞式耳機雖然方便小巧,而且對外部音量隔離效果好,但,耳塞直接通過內耳傳送聲音,長時間強烈刺激內耳,會很快導致聽力下降。最後,建議那些長期使用耳機的人,一次連續使用時不要超過1小時。

相關焦點

  • 頭戴式耳機or入耳式耳機or耳塞式耳機?這幾點你必須得知道!
    頭戴式耳機顧名思義就是頭戴的耳機,這種耳機的特點非常的明顯,就是它的聲場非常的好,擁有舒適的耳罩保護你的耳朵,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聲場環境,避免了擦傷耳道,但是低音有些不足,而且明顯的缺點就是聲音容易外洩,面對噪音場景抗噪音能力不足。而且頭戴式耳機非常的笨重,攜帶非常的不方便,通常來講頭戴式耳機在作為遊戲耳機的情況比較常見。
  • 有關入耳式耳機和頭戴式耳機的八大誤解
    1.頻率範圍最廣泛的入耳式耳機和頭戴式耳機聲音效果最好。  錯誤。頻率範圍用於表示耳機所生成的最低和最高頻率。人類聽力的正常範圍大概是20Hz到20kHz。這不僅超出了人類的聽力範圍,也未說明這兩個頻率間的性能。我們的耳朵對100Hz和10kHz之間的聲音最敏感,所以頭戴式耳機在這個範圍內產生的相對能量比≤20Hz或≥20kHz的相對能量更加重要。  2.入耳式耳機和頭戴式耳機會因高音而受損。  錯誤。入耳式耳機和頭戴式耳機在達到故障音量之前會產生危險聲壓級(SPL)。到達此點後,產品會停止增加音量並且聲音失真變大。
  • 入耳式耳機對聽力影響大嗎 如何正確佩戴入耳式耳機
    入耳式耳機對聽力影響大嗎 這個問題簡單回答,看您用的是不是得法,如果用對了入耳式耳機更保護聽力。具體來說呢,聽力的自然衰減是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不斷發生的不可逆的變化,這種損失其實就是內耳中的耳蝸裡的聽毛細胞的損傷,是他最終把振動轉化成電信號給大腦的,而聽毛細胞不可再生,出生多少,總數就那麼多了,死一個就少一個,過大的音量,藥物等等都會造成他的死亡。 他死亡後不但聽不到高音,也會對音量小的震動聽不到了。
  • 戴入耳式耳機跑步會磨損耳道
    喜歡戴入耳式耳機健身,大音量聽歌。喜歡掏耳朵,總覺得耳屎掏不乾淨。如果你有以上習慣之一,請立刻改正,不然,你的耳朵可能就要遭殃了。  運動時佩戴入耳式耳機聽歌不可取  時下很多年輕人喜歡在室外及健身房鍛鍊時,佩戴入耳式耳機,音量開得很大。鄭州大學洛陽附屬中心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範崇盛說,這種聽歌方式不可取,很容易引發耳聾等重度聽力損傷。  「入耳式耳機是耳科大夫最不推薦,甚至極力反對的耳機佩戴方式。」
  • 入耳式耳機,你用對了嗎?
    某權威報告顯示,高校大學生耳機使用率高達99.8%。其中,入耳式耳機的使用佔了相當大的一部分。那麼,佩戴入耳式耳機,健康合理的姿勢是什麼呢?就讓南小紅帶你一起了解吧~人們常常會誤認為入耳式耳機會造成聽力衰退、傳染耳朵疾病。
  • 戴耳機嚴重毀聽力 儘量選耳罩式少用耳塞式
    10月13日消息,據媒體報導,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戴著耳機聽音樂,雖然精神上得到了享受,但是身體上卻未必。最新調查發現,由於習慣戴著耳機高分貝接聽行動電話和收聽MP3播放器,美國越來越多人喪失聽力。
  • 入耳式耳機和頭戴式耳機,哪個更安全呢?原來很多人都誤會了!
    平時我們聽音樂的時候,每次戴入耳式耳機的時候,爸爸媽媽看到總會說對耳朵不好。包括我們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認為入耳式耳機對耳朵的危害要比頭戴式耳機帶很多。實際上這種直感恰恰和事實是相反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真相吧。
  • 耳機重度依賴患者:長期戴耳機,你的耳朵聽力還好嗎?
    那些每天戴耳機的時間越來越久的人不止體驗到耳朵的痛還感受到了自己聽力的下降這......是真的嗎?是的長期戴耳機真的會影響聽力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官網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9億人正面臨失去聽力的風險。很多人表示,自己經常戴耳機,也沒有聽力下降呀。實際上,耳機帶來的往往是高頻聽力損失,而我們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語言頻率並未受影響。
  • 戴耳機後你的聽力下降了嗎?這麼做還能拯救一下!
    我國是世界上聽力殘疾人數最多的國家,有聽力殘疾人2780萬。其中有些聽力殘疾源於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 耳機體積小、便攜、私密性強,受到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的喜愛。然而,使用耳機時,我們必須考慮它可能對聽覺健康造成的傷害,千萬別在不經意間被耳機悄悄地「偷走」了聽力。
  • 長期戴耳機的幾種危害和常識
    現如今,很多朋友都喜歡帶耳機,不管是有線的,還是無線的,這成了一種時尚,但是,殊不知,長期帶耳機對我們的身體也是會造成危害的,長期戴耳機肯定是不行的,那麼,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長期戴耳機的危害,還有戴耳機的常識有哪些吧。
  • 真無線VS耳罩式:哪種耳機更適合聽英語?
    近來我每日聽BBC Radio 3古典音樂臺,戴上耳罩式是一種沉浸式的享受。貌似沒有人說開了ANC對於音質有什麼不良影響。據Dignited的觀點,目前耳機的音質主要取決於動圈單元,有線耳機還是比無線要好那麼一丟丟,跟數據壓縮有關,無線的聽起來會有點失真、「電子感」。而且,無線連接更容易受到電子幹擾——帶著藍牙耳機過安檢的人都知道,而耳罩式受到的幹擾相對後面的TWS要少一些。
  • 從入耳式到包耳式,這麼多耳機最後決定選擇它
    呵呵...還是想說一句,怎麼會這麼多耳機呢?從家裡現有的耳機來看,其中三款是入耳式耳機,另外兩款是頭戴式,但入耳式耳機在耳朵裡面塞久了,耳朵會覺得不舒服。另外一個頭戴式名字記不住了,但不是包耳式的,時間久了也覺得耳朵有種壓迫感。所以,從入耳式到頭戴式最後還是選擇血手幽靈G520包耳式耳機。為什麼?
  • 問答:入耳式耳機和頭戴式耳機哪個好?
    提問:入耳式耳機和頭戴式耳機哪那個好?回答:其實頭戴式和入耳式耳機並不能直接區別哪種好,而是兩種不同的耳機類型,具體的音質也與耳機的設計、發聲單元、調音等實際參數有關,所以我們還是先來聊聊這兩類耳機都有哪些優缺點吧!一般來說,頭戴式耳機的音樂氛圍感與空間定位等都要比入耳式更好一些,聲場會比較震撼,有身臨其境的效果。
  • 長期戴耳機聽英語 高三女生耳鳴不止徹夜難眠
    荊楚網消息(記者郝菁 通訊員貝蘭)高考衝刺階段,高三女生每天戴耳機聽英文兩個小時,不料最近卻耳鳴不止,甚至影響睡眠。5月25日,她到醫院檢查,原來是長期戴耳機導致的聽力損傷。    據了解,17歲的高三女生婷婷為了備戰高考,近半年來經常戴著耳塞聽英語,每次2個小時不等,有時夜裡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 告別頭戴式入耳式的耳機,戴在頭上會掉嗎
    耳機從有線發展到無線,創新式的開發出各種造型,無論外形做得如何酷炫但是佩戴依舊離不開入耳式或頭戴式兩種模式。而今天這款則是改變空氣傳聲模式的骨傳導耳機,耳機的聽筒不需要再接觸到耳朵也能聽歌。佩戴方式是夾在耳朵兩側,就可以達到聽歌效果對於愛好運動的人來說更是一款神器,在馬路上可以聽到聲音降低戴耳機出車禍的風險,重26克更適合運動時佩戴,高強度運動時也不會掉落。內置了一根鈦合金金屬骨架,有更強的韌性傾斜專利技術降低震動,可以使低頻部分的音質細膩、讓人聲變得更出色。
  • 長期戴耳機的你,聽力還好嗎?
    但遺憾的是,很多人都不清楚保護聽力的重要性。 造成聽力損傷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易忽略的還是隱藏在我們身邊的無形殺手——噪聲。 根據美國CDC的調查報告顯示,24%的成年人受此困擾,其中70歲以下的人群至少有6%的人群有噪聲引起的聽力下降;可能有17%的青少年(12-19歲)存在噪聲性聽力下降。說明這種情況在人群中是非常普遍的。
  • 普及戴耳機的常識:耳塞式耳機的正確佩戴方式是這樣(圖)
    很多朋友都喜歡在乘車和步行時聽音樂,不過,你知道如何正確的戴耳機嗎?看到這個問題你是不是很不屑一顧,先別忙吐槽,來看看,你是不是戴錯了好多年。以佩戴的方式來區分,耳機主要有耳塞式,入耳式,頭戴式,掛耳式。
  • 德國專業媒體評測,十大頭戴降噪耳機和入耳式降噪耳機,索尼贏了
    雖然不屬於頂級入耳式耳機,但卻是可以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最好的入耳式耳機。另一方面,也有些人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覺得矽膠耳塞頭對耳道造成的壓力很煩人。耳塞也比較容易髒。 最佳電池續航的是頭戴式耳機耳罩式耳機蓋住或靠在耳朵上。
  • 頭戴式耳機?耳罩式耳機?難道不是一種嗎?
    耳機產品的繁多導致其分類也相對廣泛,單看頭戴式、耳罩式耳機分類難免會讓人迷惑,簡單來講,耳罩式耳機就是把整隻耳朵罩住的耳機。二者的區別驅動單元不同一般頭戴式耳機的體積更大一些,致使二者的體積存在差異,採用的驅動單元也不一樣。
  • Sennheiser 發表兩款新耳機,耳罩式 MOMENTUM 簡約精緻,入耳式 CX...
    耳機大廠 Sennheiser 在這次的 IFA 會場上發表了兩款新耳機,從外觀上來看都非常地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