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雜」系列油菜走出國門 在蒙古俄羅斯種植

2020-12-14 中國經濟網

「目前,『青雜』系列雜交油菜已在蒙古、俄羅斯等國種植,是我國第一個在國外大面積推廣的雜交油菜品牌。」日前在青海省油菜產業聯盟成立大會暨產業發展論壇上,青海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玉虎向大家傳遞這一信息。

青海省是全國春油菜最佳生態適宜種植區。發展油菜產業,不僅事關農牧民脫貧致富、增加收入和鄉村產業振興,而且關乎藏區經濟和諧穩定發展。多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油料產業發展,將油菜列入《全國大宗油料作物生產發展規劃》重點扶持。青海省委省政府將油菜確定為高原特色農牧業十大重點發展產業之一。當前,青海省油菜產業發展已經有了相當基礎,展現出巨大發展潛力。

記者了解到,經過幾代科技人員不懈努力,青海省育種技術領先全國春油菜產區。以青海省農林科學院為主,先後育成了青雜11個系列品種,8個品種通過國家審定,在青海、甘肅、新疆等春油菜區推廣面積達到400萬畝以上,佔北方春油菜區種植面積的85%,增產20%以上。目前,「青雜」系列雜交油菜已在蒙古、俄羅斯等國種植,是我國第一個在國外大面積推廣的雜交油菜品牌。

此外,青海已成為全國最大雜交油菜制種基地。青海省油菜生長期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種子籽粒飽滿,發芽率高達95%以上,比現行國家標準高15個百分點,雜交油菜制種面積保持在3萬畝左右,已成為全國最大春油菜制種基地和重要南方弱冬性雜交油菜北繁制種基地。

「十三五」以來,青海省春油菜產業規模化標準化步伐加快。青海省從事油菜加工的龍頭企業有14家。油菜精深加工能力逐年提高,「吃幹榨盡」的循環經濟效益日漸顯現。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西寧市】湟中:大宗油料生產基地助推油菜產業發展
    油菜是湟中縣的特色優勢大田農作物,常年種植面積20萬畝以上,佔全省油料播種面積的近1/10,是全省油料主產區之一,油菜已經成為湟中農業的一張亮麗名片。  在上新莊鎮的班隆、馬場、七家莊等19個村種植集中連片油菜生產基地10000畝,全部採用青雜5號優質甘藍型雜交油菜品種,該品種產量高、品質優、抗病性強,適合當地生產,油料基地良種率達到100%。  據湟中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技術人員介紹,全縣栽培的油菜主要有甘藍型和白菜型兩種類型。
  • 小漿果走出國門賺大錢 遠銷歐盟、美俄日韓
    小漿果走出國門賺大錢 遠銷歐盟、美俄日韓 2017年08月14日 14:05   來源:哈爾濱日報
  • 蒙古統治俄羅斯200多年,俄羅斯最後是如何推翻蒙古統治的?
    蒙古人對俄羅斯人的進攻始於1223年,蒙古西徵軍的一支由速不臺率領攻入南俄羅斯地區。基輔大公穆斯提斯拉夫·羅曼諾維奇組織南俄聯軍迎戰,在卡爾卡河畔遭蒙古人突襲,幾乎全軍覆沒。十多年後蒙古大軍再次西徵,此次遠徵作了周密準備。
  • 長治速凍蔬菜首次走出國門
    這也是今年繼紅薯粉條、豆製品之後,長治地區又一食品農產品走出國門。&nbsp&nbsp&nbsp&nbsp為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長治檢驗檢疫局主動介入,直接採信企業HACCP認證結果,高效完成出口蔬菜種植基地備案和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同時,多次派員赴現場指導企業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提升質量管理水平,並幫助企業搜集國外技術法規,確保產品符合進口國標準。
  • 甜玉米、油菜複種種植技術,田間管理要做好,確保農民的經濟效益
    在一個作物中種植兩種作物,並生產三種作物的甜玉米(糯米)多莖多用作物模型,該作物有一種莖杆和一種油性兩用油菜。每公頃淨收入為48,422元,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高效模式。適合多次種植甜(糯)玉米和秸稈油菜的區域較寬。玉米和油菜是乾燥的土壤作物,避免溺水,但需要水,尤其是油菜在播種發芽和幼苗的過程中,缺水,導致發芽率和幼苗率低,影響單產。
  • 承興國際藝荷文化走出國門 中國風文創受國際客商歡迎
    為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戰略,貫徹落實創新蘇州服務貿易發展模式,搭建「一帶一路」蘇州海外文化貿易平臺,推動蘇州經濟和文化的高質量發展,2019蘇州「一帶一路」海外文化貿易推廣項目(俄羅斯)推介會在莫斯科紅寶石展覽館舉行。
  • 中醫自然療法走出國門,走進昆明中山醫院-馬加慈
    赴俄羅斯、中東阿聯、卡達、泰國等國家參加「中華中醫文化」交流,他為皇家貴族現場診治,療效得到皇室的一致認可!加慈回醫走出國門馬加慈導師曾被阿聯、卡達等中東國家聘請為"宮廷醫生",並以中國中醫文化傳程者代表的身份,赴俄羅斯進行中醫文化交流,反響強烈,榮獲金牌,為中醫走出國門,做出了特別的貢獻!
  • 俄羅斯與蒙古的800年種族通婚史!
    自公元前3世紀匈奴時代起,蒙古人的祖先匈奴人便控制著從裏海到長城的廣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國、俄羅斯西伯利亞、中亞北部以及滿洲等地 區,蒙古的遊牧民族不斷與中亞、西亞、歐洲民族通婚融合。13世紀到至16世紀的蒙古金帳汗國控制著俄羅斯,以及後來的克裡米亞汗國、喀山汗國、西 伯利亞汗國、阿斯特拉汗國、諾蓋汗國、藍帳汗國、白帳汗國等等這些蒙古汗國在現在的俄羅斯境內一直延續至18世紀末。
  • 菜籽油價格那麼高,為什麼在農村種植油菜的人越來越少?
    花生、油菜等農作物很少人種植了,不種植這些農作物主要是不掙錢。1、油菜種植不麻煩,但油菜收穫非常麻煩,費工費時。其實油菜種植還是比較容易管理的。2、油菜種植風險大,賺錢少,還不如打工旱澇保收,每個月都有工資,人還更輕鬆自在。當地油菜籽價格才2.5元一斤,一畝油菜的產量只有三四百斤,畝收入不到1000元。
  • 油菜發芽期間的保護措施,油菜的栽培技術,以及管理方式
    (3)及時移栽,合理密植:種植邊界宜多施分解後的肥料作基肥,數量不足時可在標準邊界施1公斤複合肥。施肥後,深耕平耙,準備移植。種植行距為20-25釐米,挖植行距為15釐米。種植深度應埋在第一真葉柄的基部。栽種好邊後,立即澆水,並用塑料薄膜覆蓋。晚上用草蓆蓋上。在春季,油菜可以作為瓜果類蔬菜的前茬作物,也可以作為行間作方式。
  • 蒙古帝國統治過俄羅斯,為何俄國卻稱中國為契丹,而非蒙古
    公元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河源稱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隨後百年之中,蒙古鐵騎席捲歐亞大陸,包括如今的俄羅斯地區。1243年,金帳汗國成立,疆域囊括俄羅斯地區。公元1283年,莫斯科公國正式建立,俄羅斯帝國的前身出現,與此同時俄羅斯人將中國命名為「契丹」(Kitan),直至今天,翻譯過來就是「契丹人民共和國」。
  • 百草味年貨堅果禮盒領銜「中國質造」走出國門
    原標題:百草味年貨堅果禮盒領銜「中國質造」走出國門   近日,由阿里巴巴聚划算聯合各TOP美食品牌策劃打造的「中國質造」特色活動在網上又火了一把,芬蘭、斯裡蘭卡、挪威等各國家大使收到「國禮」後,在其傳回的視頻中對其讚不絕口。
  • 右玉小香蔥:走出國門 富了農戶
    以省委黨校副校長王建軍(左一)為組長的專題調研組深入劉家窯香蔥種植基地。 山西日報新媒體記者 吳曉慶報導:8月7日上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專題調研組走進朔州右玉縣。右玉縣除了有「塞上綠洲」美譽之外,還是北方的「蔥都」。
  • 蒙古「四大汗國」——欽察汗國的結局,俄羅斯人笑到了最後
    很久沒說蒙古帝國了,再次回到這個話題,已經失去了當初的心情澎湃,靜下心來,仔細看一下蒙古帝國輝煌之後的沒落,也算是對野心家們的一種提醒,要讓他們知道: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沒有絕對的高山仰止,更多的只是一種輪迴,繁華過後,一切皆成煙雲,就像宇宙的起源一樣,它從一個原點開始,最終又將回到這個原點。
  • 中國「男神天團」再次走出國門!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回顧: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歷次走出國門為此,墨西哥政府邀請了中國、美國、俄羅斯、巴西等16個國家的儀仗方隊參加閱兵儀式,這是解放軍儀仗隊首次海外亮相。此次解放軍儀仗隊由36人組成,其中34人編成方陣。三個人的雄姿
  • 油菜最怕什麼天氣
    油菜的前世今生  油菜栽培歷史十分悠久。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栽培油菜最古老的國家。從我國陝西省西安半坡社會文化遺址中就發現有菜籽或白菜籽,距今約有6000~7000年。
  • 獨家丨中歐班列系列漫畫丨首次搭乘中歐班列走出國門的中國商品
    獨家丨中歐班列系列漫畫丨首次搭乘中歐班列走出國門的中國商品 2020-12-15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俄羅斯被蒙古統治過二百多年,卻為何沒有「蒙古王朝」?
    作為現今第一領土大國的俄羅斯,也曾遭受了蒙古人長達二百四十年之久(1240年--1480年)的統治。俄羅斯受蒙古人統治的時間比我國要更長得多,但與我國官方承認蒙古人(蒙元)政權的正統性不同。俄羅斯卻不承認蒙古人統治的正統合法,而過多地把這一段歷史,看成是被異族徵服奴役的時期。按理說,俄羅斯的蒙古人(韃靼人,為俄羅斯第二大民族)也不少。
  • 海洋所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術走出國門
    海洋所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術走出國門 2017-06-21 海洋研究所 【字體:大改性粘土技術作為國際上少數可大規模現場應用的赤潮應急治理技術走出國門,得到智利方面全面認可,標誌著海洋所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開展的海洋領域國際合作戰略取得重要進展。兗礦北海高嶺土有限公司及煙臺大境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改性粘土及其配套噴灑設備的規模化生產和製造企業,共同參與籤署相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