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2020:史上溫度最高三年之一

2020-12-10 騰訊網

關注遠鑑智庫,直達2060年美好世界

本文共1600字,閱讀時間約為5分鐘

文末報告福利:完整版《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2020)》

查看公眾號底部菜單欄,免費下載優質報告

導語:根據WMO的數據,2011年~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而且2015年以來,全球溫度每年都達到了新高度。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12月2日發布了《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2020)》(「WMO Provisional Report on the State of the Global Climate 2020」)

該報告稱,2020年,氣候在持續變化,今年有望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三年之一。

根據WMO的數據,2011年~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而且2015年以來,全球溫度每年都達到了新高度。

海洋溫度也達到創紀錄水平。受二氧化碳吸收導致的酸雨影響,80%的海洋都出現了海洋熱浪現象。

《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2020)》封面

以數十個國家和組織的專家的研究貢獻為基礎,所制定的《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2020)》表明,極端高溫、自然火災、、洪水,以及破記錄的大西洋颶風等事件,給數百萬人的生活帶來威脅。

雖然新G病毒導致的經濟發展減緩,但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仍在上升。鑑於大氣中二氧化碳的留存周期較長,將導致未來數代人都將面對地球的繼續升溫。

WMO秘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表示,「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比工業化前(1850~1900年)的水平高出1.2攝氏度,到204年,至少有20%的可能會超過1.5攝氏度,今年是《巴黎氣候協定》通過五周年,我們歡迎各國政府最近作出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截至目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尚未步入正軌,需要各國做出更多的努力。」

他表示,創紀錄的溫暖年份,通常會發生厄爾尼諾事件,就如同2016年。目前世界正經歷拉尼娜現象,有助於全球降溫,但不足以抵擋今年的氣溫上升,2020年的高溫已接近2016年。

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事件,和拉尼娜現象

厄爾尼諾又分為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現象是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大範圍熱帶太平洋增暖,會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但這個狀態要維持3個月以上,才認定是真正發生了厄爾尼諾事件。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拉尼娜現象有時會緊隨其後。

拉尼娜現象,是指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東南信風將表面被太陽曬熱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東部海平面增高將近60 釐米,西部海水溫度增高,氣壓下降,潮溼空氣積累形成颱風和熱帶風暴,東部底層海水上翻,致使東太平洋海水變冷。

——「遠鑑智庫·低碳經濟發展研究室」注

塔拉斯稱,2020年,在陸地、海洋,尤其是北極地區,都曾出現過歷史更高的溫度記錄。「大火席捲了澳大利亞、西伯利亞、美國西海岸,和南美洲的廣大地區;大西洋出現了等級創紀錄的颶風,包括11月在中美洲出現的史無前例的連續性4級颶風(4級颶風是目前地球上最強的颶風,相當於17級超級颱風——遠鑑智庫·低碳經濟發展研究室注)。非洲和東南亞地區的洪水災害,導致大量人口流離失所,數百萬人的糧食安全受到威脅。」

《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2020)》,基於2020年1~10月的數據,該報告納入了各國氣象和水利部門、地區和全球各氣候中心,以及聯合國相關機構的相關數據。包括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UNESCO-IOC)、國際移民組織(IOM)、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UNHCR)、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等。

WMO稱,最終完整版報告,將在2021年3月發布

本文由「遠鑑智庫·低碳經濟發展研究室」編輯整理,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關注遠鑑智庫,回復「LSBG」,可下載《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2020)》全文(英文版)。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碳中和?
    「碳中和」現在成了熱詞。什麼是碳中和?為什麼要實現碳中和?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圖/新華社隨著人類活動對全球氣候的影響,氣候危機的影響範圍越來越大,越來越嚴重,幾近無處不在。2020年9月,中國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不僅是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策,也是基於科學論證的國家戰略,既是從現實出發的行動目標,也是高瞻遠矚的長期發展戰略。何為「碳達峰」「碳中和」?
  • 實現碳中和 我們對2060年的承諾-認識碳中和
    畢馬威近期將發布碳中和系列文章,介紹碳中和的意義及影響。本系列文章共三期,本次為第一期,主要介紹碳中和的基本認識。背景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一圖讀懂 | 都說碳中和,啥是碳中和?
    一圖讀懂 | 都說碳中和,啥是碳中和? 2020-12-14 10: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碳中和」對銀行意味著什麼?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之一,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了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長期氣候目標,我國整個社會經濟體系都需要發生根本性的轉變,金融系統也不例外,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2020年10月15日召開的第42屆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IMFC)會議上明確指出:人民銀行正積極推進綠色金融,助力完成二氧化碳排放和碳中和的目標。
  • 騰訊啟動碳中和規劃 什麼是碳中和?怎麼碳中和?
    四川在線記者 唐澤文1月12日,騰訊宣布啟動碳中和規劃,未來將通過新技術降低碳的排放。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與其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減少的溫室氣體總量互相抵消,實現零碳排放。
  • 碳中和目標帶給我們什麼?
    那麼,碳中和是什麼?以碳中和為目標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麼?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指釋放的二氧化碳(準確的說是溫室氣體)和吸收的二氧化碳相當,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再增加。03碳中和目標分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採取的最低限度行動。《巴黎協定》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2016年4月22日在紐約籤署的氣候變化協定,該協定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
  • 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願景下國資央企有哪些動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在巴黎協定之後第一個長期氣候目標,也是第一次提到碳中和。
  • 環保科普 | 都說碳中和,啥是碳中和?
    環保科普 | 都說碳中和,啥是碳中和? 2020-12-18 16: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圖解 | 都說碳中和 什麼是碳中和?
    科普圖解 | 都說碳中和 什麼是碳中和? 2020-12-12 2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歐盟「碳中和大陸」背景下的冶金技術革命
    劉獻東  前兩期(詳見《中國冶金報》2020年9月4日、9月11日2版)介紹了歐洲鋼鐵工業聯盟(Eurofer,歐鋼聯)為實現溫室氣體減排承諾而推進的2條主要技術路線(「智能碳使用」「碳直接避免」)的重點項目,本期探索歐盟「碳中和大陸」背景下,鋼鐵行業開啟冶金技術革命的實踐和成效。
  • 「碳中和」引爆,「風光」起舞
    「碳中和」引爆,「風光」起舞 綜合
  • 央行表態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銀行意味著什麼機會
    在工作會議提出的10項重點工作中,將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位列貨幣政策、信貸政策之後的第三位。這並非央行首次提及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2020年12月25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的2020年第四季度例會首次提及「促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完善綠色金融體系」。
  • 騰訊宣布啟動碳中和規劃
    減少碳排放是應對氣候變暖的辦法之一,向綠色低碳轉型已經成為全球行動。1月12日,著名科技巨頭騰訊宣布啟動碳中和規劃,積極響應中國碳中和目標。用科技助力實現0碳排放,成為首批啟動碳中和規劃的網際網路企業之一,創始人馬化騰隨後在朋友圈中分享了官方通稿。
  • 啥是碳中和?全球首家研究院在南京揭牌
    長三角碳中和戰略發展研究院成立暨碳中和發展研討會現場。 碳研院由南京市政府聯合東南大學等有關方面共同組建,將聚焦碳中和領域的政策、技術、產品等開展研究,促進碳中和技術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為地方政府提供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諮詢,為企業提供綠色轉型的解決方案。
  • 【財經翻譯官】面向未來40年 碳中和起跑
    當中國對碳中和這一目標作出更細緻的承諾時,還有不少小夥伴對於碳中和這個概念感到陌生,究竟什麼是碳中和,如何實現它,又為何需要我們去實現這個目標?  生態環境部9月例行發布會通報,截至2019年底,中國碳強度較2005年降低約48.1%,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5.3%,提前完成我國對外承諾的到2020年目標。  同大多數環境問題一樣,實現碳中和有賴於疏堵結合。最終的方法就是從能源結構進行轉型,用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清潔能源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
  • 一文詳細了解「碳中和」
    由此,國內首筆碳中和交易完成。2009年11月25日,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了到2020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並制定相應的國內統計、監測、考核辦法。
  • 「碳達峰、碳中和」到底啥意思?
    「碳達峰、碳中和」到底啥意思?在第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氣候雄心峰會及202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什麼是「碳達峰」「碳中和」?為何要實現、以及怎樣實現呢?
  • 碳中和 風來了
    原標題:中金首席訪談:碳中和,風來了   從國家提出中國2060年碳中和目標之後,無論是市場還是行業,「碳中和」都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那麼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對於我們國家的能源經濟意味著什麼變化
  • 「碳中和」是什麼意思?為何很多車企紛紛邁向碳中和?
    一時間,「碳中和」便成為各大車企爭相追捧的目標,前有大眾「2050年完全實現碳中和計劃」、保時捷祖文豪森工廠在製造純電動跑車Taycan的過程中實現碳中和,後有奔馳發布「雄心2039」計劃實現「碳中和」。那麼「碳中和」到底是什麼意思?要實現「碳中和」就意味著什麼?為什麼奔馳、大眾等所有的車企都爭相邁向「碳中和」呢?
  • 網評:開局之年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之一。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