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目標帶給我們什麼?

2020-12-20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大氣網訊: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中提出:

「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這是中國向全球首次明確碳中和的時間點,也是向世界表明堅決履行巴黎氣候協定的承諾,更是國內未來綠色發展的動員令。

那麼,碳中和是什麼?以碳中和為目標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指釋放的二氧化碳(準確的說是溫室氣體)和吸收的二氧化碳相當,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再增加。

通常「碳排放」被認為是氣候變化的「罪魁禍首」,所以「碳中和」就成為「釜底抽薪」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法。

作為一種新型環保形式,目前碳中和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大型活動和會議採用。它能夠推動綠色生活和綠色生產,實現全社會綠色發展。

01我國氣候環境治理形勢

我國人口眾多、氣候條件複雜、生態環境整體脆弱,受到氣候變化不利影響更為顯著。

近年來,我國地表平均溫升速率接近全球的2倍,海平面上升速度也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根據第三次《氣候變化國際評估報告》,本世紀以來由於氣候變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平均平年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07%,超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0.14%)的7倍。

顯然,氣候變化已對我國糧食安全、水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基礎設施安全以及人民生產財產安全構成了較為嚴重的威脅。

因氣候變暖青藏高原冰川持續融化消退。

02我國碳排放治理目標

碳排放過量是導致全球變暖的重要原因。根據BP統計數據,2019年,中國碳排放總量為98.3億噸,是2000年碳排放的2.8倍,2000年以來年均增速為5.6%。

面對持續增長的碳排放,過去十餘年裡,中國先後三次提出減碳目標:

首先是2009年提出的2020目標

原計劃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3億立方米。

這個目標我們提前了一年達成。2019年11月,生態環境部宣布完成2020減碳目標。

第二次是2015年提出的2030年目標,

計劃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並爭取儘早達峰;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

這份「雄心」的背後,是未來中國發展智慧與發展代價之間的思慮與權衡。

第三次是不久前宣布的2060目標,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本次習近平總書記宣布新達峰目標與碳中和願景,是黨中央、國務院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彰顯了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雄心和決心。

03碳中和目標分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採取的最低限度行動。

《巴黎協定》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2016年4月22日在紐約籤署的氣候變化協定,該協定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

《巴黎協定》長期目標是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化時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並努力將溫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研究指出,實現2攝氏度目標需要在2070年左右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實現1.5攝氏度目標需要在2050年左右實現淨零排放,且在實現淨零排放後要進一步實現負排放,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吸收一部分,以減輕溫室效應。

根據IEA統計數據,碳排放較大行業分別是:能源生產(50%)、製造業和建築業(30%)、交通業(10%)。這三個行業加起來佔碳排放的90%。目前,能源生產行業排放仍是我國主要碳排放來源,包括燃煤電廠、天然氣發電等。

04實現碳中和目標的主要措施

節能

節能覆蓋的範圍非常廣泛,總體上可概括為減量和提效兩部分,其中減量主要包括乘坐公共運輸、節約用能、較少浪費等。如電網中降低線損、節能服務等。提效主要指提高生產、轉換、運輸、儲存、利用各個環節的效率。

移除

移除目前主要包括兩類,即物理移除和生物移除。物理移除就是碳捕捉、封存和利用技術。生物移除就是通過各種植物、土壤等把二氧化碳固定在植物和大地中。

替代

替代是指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能源電力行業為例,即清潔能源發電替代化石能源發電,電能替代化石能源消費。

05碳中和對能源電力行業的影響

能源電力行業是碳技術最成熟、成本最低的行業,承載著最先實現碳中和甚至負排放的期望。

以碳中和為目標,本質上為我國能源電力行業發展釐清了後續發展的思路,進一步加快我國能源綠色轉型,促進我國能源體系實現「雙主導」「雙脫鉤」,即能源生產清潔主導、能源消費電能主導,能源發展與碳脫鉤、經濟發展與碳排放脫鉤。

在能源供給方面,當前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遠不能實現碳中和目標,清潔能源將持續高速發展,並將有力促進儲能裝置大規模應用,需要加快突破現有技術、政策桎梏,推動能源領域產業轉型升級。

在能源消費方面,實現碳中和目標意味著更多的電能將替代化石能源消費,全社會電力需求將大大提升,據國內有關方面專家預測,2060年我國用電將超過20萬億度,電力系統規模還將成倍增長。

在體制機制方面,碳中和目標將成為國內氣候投融資領域和碳交易市場的強烈「助推劑」,碳資產將越來越成為緊缺、稀缺的資源。9月1日,《2019年-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部分)》徵求意見稿發布,碳交易市場即將在電力行業開始全面實施。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騰訊啟動碳中和規劃 什麼是碳中和?怎麼碳中和?
    四川在線記者 唐澤文1月12日,騰訊宣布啟動碳中和規劃,未來將通過新技術降低碳的排放。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與其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減少的溫室氣體總量互相抵消,實現零碳排放。
  • 什麼是碳中和?
    「碳中和」現在成了熱詞。什麼是碳中和?為什麼要實現碳中和?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圖/新華社隨著人類活動對全球氣候的影響,氣候危機的影響範圍越來越大,越來越嚴重,幾近無處不在。由於全球變暖,我們正在經歷熱浪、洪水、乾旱、森林火災和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災害性天氣氣候事件。全球平均氣溫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全球變暖水平保持在相比工業化前不超過1.5℃以下的可能性迅速降低,人類跨越不可逆轉的翻轉點的風險也在增加。2020年9月,中國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 實現碳中和 我們對2060年的承諾-認識碳中和
    北極星大氣網訊:在今年9月召開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中國向外界承諾於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什麼?畢馬威近期將發布碳中和系列文章,介紹碳中和的意義及影響。本系列文章共三期,本次為第一期,主要介紹碳中和的基本認識。
  • 什麼叫碳達峰?什麼碳中和?
    其中包括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呢? 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面,會議從根本和源頭上作出部署,明確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 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碳中和」是什麼意思?為何很多車企紛紛邁向碳中和?
    一時間,「碳中和」便成為各大車企爭相追捧的目標,前有大眾「2050年完全實現碳中和計劃」、保時捷祖文豪森工廠在製造純電動跑車Taycan的過程中實現碳中和,後有奔馳發布「雄心2039」計劃實現「碳中和」。那麼「碳中和」到底是什麼意思?要實現「碳中和」就意味著什麼?為什麼奔馳、大眾等所有的車企都爭相邁向「碳中和」呢?
  • 碳中和目標拉動各類應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業內指出,依靠現有路徑實現「碳中和」目標存在很大挑戰,需採取更強有力措施推動轉型進程。這一過程中將湧現出新產業、新增長點,撬動萬億元市場。「2019年全球碳排放330億噸,我國佔了100多億噸,且還沒有達峰,單位供電碳排放量也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實現我國提出的2060年『碳中和』目標任務艱巨。」在近日召開的「新基建·綠色投資」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史玉波坦言,依靠現有路徑難以完成「碳中和」任務,亟需尋求新的路徑、取得較大突破,才有可能實現目標。
  • 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而從一個更大的維度去看,中國進行能源領域的碳中和變革也是中國科技進步浪潮下的一個能源領域縮影。碳中和=更經濟+更清潔+更安全的能源結構。長期來看碳中和將會完成美麗中國提出的能源革命戰略目標,我們大膽的預測以非化石能源為主的電能將成為一次能源主體,能源消費中電氣化率達到100%,二次能源中氫能達到30%,完成淨零排放。
  • 「碳中和」對銀行意味著什麼?
    在此背景下,銀行作為經濟社會系統中的重要金融中介機構,同時也是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的主要金融機構,需未雨綢繆、積極應對國家碳中和目標。「碳中和」目標意味著什麼?「碳中和」目標對銀行意味著什麼?1、碳中和目標下銀行金融業務發展的重點領域面臨調整首先,商業銀行金融業務支持的行業結構面臨調整。隨著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我國經濟產業結構轉型也將進一步深化,銀行的信貸業務也需要進一步向低碳產業傾斜,加強對綠色產業的支持。
  • 央行表態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銀行意味著什麼機會
    在工作會議提出的10項重點工作中,將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位列貨幣政策、信貸政策之後的第三位。這並非央行首次提及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2020年12月25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的2020年第四季度例會首次提及「促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完善綠色金融體系」。
  • 2060年中國「碳中和」目標的路徑、機遇與挑戰
    2060年「碳中和」路徑   「碳中和」的基本公式為:商業活動導致的碳排放=碳匯總量+碳信用總量。我們需要考慮的技術不僅僅是節能減排技術,同時還要考慮負碳排放技術。根據麥肯錫推出的溫室氣體減排成本曲線,可以對各類減排的技術與手段的先後順序進行相應的排序。
  • 「碳中和」目標如何實現?日本先制定了兩個「小目標」
    資源匱乏的日本將如何實現擺脫汙染性化石燃料的目標?10月中旬,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在首次施政演說中,就勾勒了日本在碳排放領域的新目標:日本將於2050年實現碳中和。當時,他對日本國會議員表示:「我們需要改變思維方式,積極採取措施應對全球變暖,這將改變我們的工業結構、經濟和社會情況,並帶來重大增長。」
  • 「碳中和」目標下,中國未來能源系統依靠誰?
    多位專家表示,碳中和的宏偉願景和近期目標對我國能源轉型發展意義重大,對此科技界和產業界應該充滿信心,共同發力科技研發和產業化,攜手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機械工業部原部長何光遠指出,碳中和目標不是一句空話,需要落地實施和兌現。凡事一定要實事求是、去偽存真、眼睛向下、務實發展,把我們這代人該做的事認真做好。
  • 評論:實現「碳中和」 消費者行為不容忽視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實現「碳中和」, 消費者行為不容忽視作者:林伯強(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近期,中國提出爭取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因此,消費者對碳中和目標的行為反應,以及對碳減排的支付意願等,很可能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決定性因素。如何引導中國消費者的行為轉變,將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問題。一般而言,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個人消費領域的碳排放會逐漸增加。消費側排放量持續增加將提高碳中和的成本和難度。由於消費行為和習慣通常具有一定的依賴性,可能會導致消費碳排放的鎖定效應。
  • 中金公司: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我們認為這個目標將實現中國在能源領域的革命,不僅會重塑中國能源結構,也會對經濟產生正面的影響,帶來數位化轉型和智能化的應用在電力,交通的普及。而從一個更大的維度去看,中國進行能源領域的碳中和變革也是中國科技進步浪潮下的一個能源領域縮影。碳中和=更經濟+更清潔+更安全的能源結構。
  • 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願景下國資央企有哪些動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在巴黎協定之後第一個長期氣候目標,也是第一次提到碳中和。
  • 王志軒:碳中和目標下中國電力轉型戰略思考
    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應對氣候變化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對於碳中和這個世紀難題,以現在全人類的智慧和中國的實際情況,難以對四十年之後中國碳中和情況做出百分百的肯定判斷。事實上,不論世界上哪個國家提出了什麼承諾,從本質上講都是有條件的和具有一定不確定性的。不論從主觀認識上還是從歷史看,中國定是竭盡全力、更願意提前而不是推遲實現碳中和目標。
  • 真相與常識|碳中和是什麼,我國2060年實現這個目標難度大嗎?
    前天,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了記者詢問關於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問題,表示中國是推動全球氣候治理的行動派和實幹家,承諾中國將說到做到。你知道碳中和是什麼嗎?
  • 奔馳、奧迪所說的「碳中和」是什麼鬼?
    最近一周,「碳中和」這個非主流詞彙因為兩個跨國汽車品牌會議而成為熱詞。一個是戴姆勒前任CEO蔡澈卸任CEO,新任CEO康林松環顧四周:已經打遍天下無敵手啦,只能搞未來主義了。於是,奔馳的目標變成了:碳中和。這個詞的意思是:我們要學習特斯拉!
  • 中國碳中和目標下儲能關鍵支撐作用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20年歲末,「30·60」碳目標成為能源界無可置疑的第一「熱詞」。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向世界鄭重承諾: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環保專題報告: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報告來源:中金公司)碳中和影響之五問五答問題一,什麼是碳中和,對我們意味著什麼?碳中和=更經濟+更清潔+更安全的能源結構。我們預計對於電能替代,特別是氫能替代和碳捕捉的技術投入將會加大,在應用 端多管齊下實現碳中和目標。碳中和目標加速中國經濟和能源轉型我們認為隨著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中國未來能源轉型發展的方向已經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