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吧!是吧!我備考的時候也是這樣,每次做行測就超級緊張,生怕時間不夠用題目做不完,尤其像什麼邏輯推理、數量關係,剛開始四十分鐘我能做完25道題就已經算正常發揮了,題目可不就是每次都做不完麼!
不過後來我也成功上岸,一次就過,還是在職備考,我覺得我還是有那麼點方法和運氣在的。
這次就當是還願了,跟諸位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攻克行測的。
來來,您聽我說!
言簡意賅:1、大量刷題;2、合理放棄;3、運用技巧
接下來進行詳細說明:
一、大量刷題
想要提升速度首先是需要大量的刷題作為基礎的,對題型和知識點都要有一定的認知和熟悉度,提升速度之前起碼這些題都得會做吧,否則不管什麼方法和技巧都是白給。
所以說,在正確率和速度的取捨方面,肯定是要以正確率為先的,不然135道題我不看題直接選,別說120分鐘,兩分鐘我就做完了。先把該學的知識點吃透,每道題都仔仔細細摳過一遍,不考慮時間,先把正確率穩定在百分之七八十以上,再說追求速度的事兒。
我備考的時候就是先花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把華圖的教材和粉筆的視頻課快速過了一遍,搭著模塊寶典1000題做完一遍,每天兩小時視頻和書+兩小時刷題,基本上把每個模塊的各個題型都大致了解並熟悉過,只說在粉筆上練得題就超過了兩萬道。
像邏輯推理中的削弱問題、包容問題;數量關係中的工程問題、折返問題之類的問題,掌握了標準的解題方法和思路,資料分析中該背的公式也都背過,覺得自己的基礎已經打得差不多之後,才開始刷整套行測試題並計時的,直到這個時候,我才開始有意識地提升我的做題速度。
當然,刷題的時候也不能眼中只有題,還得看看其他的方面,比如說自己的強勢模塊、弱勢模塊、每個模塊花費時間與得分率的性價比,再去安排整個的做題順序。
像資料分析這種費時長得分率高的題型,做題時儘量往前放,數量關係這種費時長還不容易得分的就儘量往後放,言語理解和判斷推理這種費時和得分率比較平均的就放在中間做,常識這種靠天複習的題型就直接流放到最後,我自己習慣的做題順序是資料分析、言語理解、判斷推理、數量關係、常識判斷。我也有過因為時間不夠用而只剩下五分鐘做常識題的模擬考試經歷,全靠直覺蒙,也是走了大運居然對了七道。
二、合理放棄
眾所周知,行測考試題量很多,國考是135道,但是做題時間只有2個小時,意味著平均每道題要在不超過1分鐘的時間內選出答案。可是題目難易程度有差別,像數量關係的題目,很少有人能在1分鐘內做出來一道。所以準確判斷出自己的必做題目、爭取題目、放棄題目,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能做的題目,無疑是一種更聰明的做法。
上面說過的根據自身情況安排做題順序也是為了這一步做打算的,強勢的題型放在前面做,一是快速做出題目增強信心,把握做題的節奏;二是避免不會做的題擠佔太多時間導致本來能拿分的題目沒有時間做。
其實像資料分析中也會有一些需要精算的題目,這種題我自己就是能算就算,算到小數點後一位就開始看選項,像那些精確到好幾位我就隨便選一個了,在一道題上花費兩三分鐘,就算能拿分性價比也不高,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三、運用技巧
然而很多人在刷題的時候那是真的只是在刷,只看數量不求質量的,做出來了就行,也不管這方法是不是最快最簡便的、是不是能做對,曾經我也是這樣的,感覺每道題我都做會了,這次錯的題我都已經搞懂了,下次見到必定不會再錯了,然而下次錯的題和這次的一對比,發現看上去不太一樣,實際上就是換湯不換藥,可我該錯一樣錯……
我也想過我為什麼會經歷這樣的坎坷,這題明明我會啊?後來也想明白了,行測考試作為一場應試考試,120分鐘之內要做完135道題,只是會做題顯然是不夠的,很多時候,時間一緊,人也跟著出錯,所以怎麼把題做得快還做得對,比單純的會做題更難。
我也是不想在重複這樣的曲折坎坷了,就去看阿甘上岸說的視頻課,人家解題方法和技巧講得確實好,像圖形推理題,做過的都知道這種題型是很追求靈感的,但靈感這東西也不是時時都有,自己做題時心情放鬆、注意力集中,還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可是當時間和心情都緊張起來的時候,靈感反而不容易出現,所以在計時的情況下,如何快速找到做題的思路就需要一些方法和技巧了。
我當時看阿甘總結的一些規律和方法,像是大小、位置、交點、重疊之類的各大關係,都熟悉了之後再去做圖形推理題的時候,明顯感覺到了得心應手,靈感不好找,對號入座還不行嗎?
這比我自己想可是要快上不少,還比我自己推理的答案準確率更高,不得不說,用時短了,正確率還高了,做題體驗有了質的飛躍,別的模塊也用阿甘的方法和技巧有了長足的進步。
每次看到自己用比往常短的時間做出了比之前更高的正確率,看著自己在一次次模考中的成績一點點提高,簡直就是人間值得,我快樂的坐在上下班的地鐵上都要感嘆一句窗外的風景真好看真有意境。
我之前也不是沒有看過粉筆的網課,但現在想起粉筆卻又一下子想不到什麼印象深刻的點,只記得它知識點很全面,老師講得非常耐心,幾乎就是把知識點掰開揉碎了講給我們,這就造成了它的課時真的特、別、長,整個課程聽到後面的時候前面講的知識已經變得有些許陌生了。
相比之下,阿甘的課程沒有那麼全面,甚至於如果沒有一定的基礎還有可能會聽不懂,課時沒有那麼長,反而都是挑重點和難點講,技巧方法也講得非常完善、系統,很適合遇到瓶頸的時候用來突破瓶頸或者拔高。
總之呢,行測要想提升時間,繼續要硬實力,也需要軟實力 ,就是說不僅要對所有的知識點一清二楚,能快速找到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也要有捨得的智慧和放棄的魄力,然後多練習多做題,方向和方法都對了,剩下的就看汗水是不是足夠澆灌你的目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