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就像是一股從地心深處湧出的甘泉,滋潤著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寶寶。
在孩子感性培養的關鍵期,人類進化讓母親把身體裡最有價值,和最精華的東西,匯聚成母乳,用母乳換取孩子健康的體魄。
這種乳白色、半透明的體液,富含神奇的活性物質,無法通過人工手段複製。我們應該始終相信,母乳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它有著完美的配比,珍貴的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預防及保護嬰兒免於感染,避免很多疾病的發生。
但是,有些寶媽產假結束,不得不回歸職場。這時,為了不中斷母乳餵養,就只能用吸奶器把母乳擠出來,然後密封保存,等寶寶餓了的時候,給寶寶熱熱再吃。
問題來了……
擠出來的母乳,熱過2次後還能給寶寶吃嗎?
因為上班的原因,寶媽把母乳擠出來放在冰箱裡,有時候熱一次寶寶吃不完,能不能繼續加熱第二次,這樣的話母乳還有營養嗎?
為此,我專門諮詢了兒科醫生,她是這樣回答的:
母乳不可以反覆加熱,否則會破壞母乳中的營養。另外,母乳加熱一次後,就接觸到了空氣,吃剩下的母乳不建議給寶寶繼續吃。因為空氣中不可避免有一些微生物,進入母乳中以後容易滋生細菌。
其次,反覆冰凍的母乳,會影響其殺菌能力。如果儲存時間過長,其抵抗感染的能力就會大大降低,慢慢的細菌就會儲存在母乳中,寶寶吃了容易肚子痛、腹瀉等。
所以,建議母乳從媽媽乳房中擠出來後,快速封存,然後放入冰箱保存。在寶寶吃的時候,進行一次性加熱,吃不完只能倒掉,這也是為了寶寶的健康著想。
母乳的保質期是多久?
1、在常溫狀態下,如果是密封保存,初乳可以存放12~24小時,成熟乳可以存放6~10小時。
2、密封保存的情況下,放入冰箱冷藏室,成熟乳可以存放5天左右。
3、密封保存的情況下,放入零下7℃環境中,可以存放2周左右。
4、密封保存的情況下,放入零下20℃環境中,可以存放3~4個月。
5、在冷凍的情況下,放到常溫狀態下解凍後,只能存放4小時。
雖然冷凍後,理論上可以存放的時間比較久,但我們依然建議儘量做短期保存,除非有特殊情況,因為時間越長營養價值越低。
每次擠完奶後,都要馬上進行封存,另外要在袋子上寫上日期和時間,以便寶寶吃的時候有選擇性。
擠出來的母乳,如何科學加熱?
母乳經過冰凍後,便會分層而不均勻,需要充分解凍且搖晃。解凍時要用溫水,不可用滾燙的開水,因為人體的溫度是36.5℃,所以最好加熱到40~45℃最佳。
切記,不可用微波爐加熱,或者是倒入鍋中用燃氣加熱,這樣會破壞母乳中的營養成分。因為母乳中含有的一些維生素、益生菌等物質,遇到高溫會被破壞,所以加熱一定要用溫水。
當然,溫水中的熱量會逐漸被吸走,我們可以多準備一些溫水,不斷的更換,一直到母乳被加熱到40~45℃為止。
是否有專業的儲奶工具?
當然有了,最常見的就是「儲奶袋」和「儲奶瓶」兩種。
儲奶袋,屬於PE材質,提前被消毒過,體積小、價格低,但奶液不易被倒出來。,而且容易破裂。
儲奶瓶,有PP和玻璃等材質,材質比較安全,方便裝入和倒出,但佔用空間較大,價格嬌貴。如果是玻璃的,奶液容易黏附在玻璃表面,而且容易摔破,或者長時間冷凍後容易自動破裂。
所以,不同的儲奶工具,各有不同的特點,寶媽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行選擇。
切記,不管用哪種儲奶工具,奶液都不宜一次裝太滿,只能裝四分之三,要防止爆瓶爆袋。在熱好母乳之後,家長可以先倒出來一點,嘗一下是否變質,或者是用鼻子聞一下味道,如果有異味,一定不要給寶寶喝。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