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於大型國內市場的航空公司預計將迎來運力反彈到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水平,甚至實現增長。中國大陸和亞太地區航空公司的復甦對於飛機製造商近期交貨的期望至關重要。
中國北京,2020年6月29日:全球旅行和數據分析專家Cirium表示,繼2020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空中運力出現前所未有的重創後,航空業現迎來逐步復甦的跡象,尤其是在中國大陸和亞太地區。
Ascend by Cirium亞洲諮詢業務總監陸佳佳 (Joanna Lu) 在2020年6月23日Cirium主辦的主題為「後疫情時代中國和亞太區航空市場復甦」的網絡研討會上表示:「全球市場已於2020年4月觸底,現在的唯一走向只能是上行。」
陸佳佳表示:「中國內地航空旅遊市場預計較去年前四個月下跌58%。然而,儘管國際市場自2月以來一直受到沉重打擊,但國內市場現已經出現復甦跡象。」
亞太地區某些市場反彈速度更快
對國際運力和入境旅遊依賴程度最高的亞太市場受打擊最深。香港首當其衝,4月的運力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跌超過73%。臺灣其次,下跌58.2%;新加坡和泰國位列第三、第四位, 分別下跌48.4%和46.4%。
Cirium的全球時刻表數據表明,到2020年7月,大多數亞太市場都可能出現復甦。
陸佳佳表示:「中國大陸的國內航班時刻表顯示,到7月底可能恢復到與去年同比略為正增長;隨著旅行限制開始放寬,中國全境和其他地區都開始顯現復甦跡象。擁有大型國內市場的航空公司預計到7月可迎來運力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水平,甚至出現增長。」
與以往經濟導致的衰退不同,後疫情時代區域內復甦很可能由雙邊協議驅動。例如,中國大陸正計劃針對必要的商務旅行與韓國和新加坡建立「旅行氣泡」。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日本和臺灣、越南和泰國等其他亞洲地區也在探討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旅行氣泡」。
亞太地區航空公司復甦也是飛機製造商成功的關鍵
Ascend by Cirium全球諮詢總監Rob Morris與陸佳佳一同主持了該網絡研討會,他表示,中國大陸和亞太地區航空公司的復甦對於飛機製造商的近期交貨期望也至關重要。
Morris表示:「預計到2023年將有近三分之一的交貨安排在該區域。亞太地區航空公司預定交付的飛機超過1,360架,佔總數的31%,歐洲佔29%,北美地區佔22%。」
復甦步伐正在加快。2020年4月中,全球停飛的機隊數量約佔64%,隨著航空公司逐漸恢復服務,現在停飛的機隊數量已低於50%。
Morris表示: 「我們預計至年底仍有數千架飛機停飛。但隨著亞太地區復甦,以及北美和歐洲地區緊隨其後,這一數量將減少。自2020年3月1日以來,全球航空公司已有近7,000架客機恢復服務,其中超過20%來自中國大陸。」
關於空客和波音的交付預測,Morris指出,它們涉及到一些關鍵假設。但是,即便是全球出現最悲觀的情形,到2023年累計交付飛機數量也有3,500架單通道飛機(1,980架空客和1,480架波音)和900架雙通道飛機(350架空客和550架波音)。當前市場價值和租賃費率已經開始出現負壓力。
Morris評價道:「在混亂的環境中,很難建立一個精確預測未來運力增長的模型。由於局勢尚未穩定,2020年、2021年以及之後的需求前景尚不清楚。但是,現實的復甦情形表明,至少在2022年之前,航空公司在役機隊都將低2019年底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