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曉彤 文/圖)如今,戴著運動手環走路、跑步,然後將步數曬到微信朋友圈,成為不少運動達人新的社交方式。如果給雞也戴上計步器,再把它至少運動100萬步的步數如實告知消費者,讓這隻雞立刻擁有了跑山雞的「身份認證」。而這樣的試驗奇招,正是出自於樂山市沙灣區範店鄉羅山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張銘元,今年2月底才被沙灣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下派至羅山村。
市場遇尷尬
資格跑山雞常被質疑
5月24日一大早,位於二峨山深處的羅山村經歷前兩日降雨後,空氣格外清新,山林間不時傳來陣陣雞鳴狗叫。羅山村9組的羅培軍正在打掃雞棚,見村第一書記張銘元到來連忙笑臉相迎。
「範店鄉是沙灣區一個典型的山區鄉,生態完好,適合發展綠色養殖,全村目前養殖跑山雞大約6000隻。」張銘元在走訪中發現,羅山村的跑山雞體型緊湊,尾羽高蹺,宰殺後肉質細嫩,香味濃鬱,雖然吃過的人都說好,卻一直面臨著「養在深山人未識」的尷尬處境,銷售基本上靠朋友介紹和回頭客,客源單一導致無法大量養殖。
「我養了四五年跑山雞了,但是拿到市場上去賣,有些人不相信是純正的跑山雞。」羅培軍隨手一語道出尷尬,除了山裡面交通不便和沒有品牌之外,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養殖戶無法證明自己的雞是跑山雞。
「既然人家不相信,我們就要想辦法證明給他們看。」張銘元從網絡了解到可以給雞安計步器的想法後,感到十分興奮,頓時覺得羅山村的跑山雞肯定會飛出山窩窩。
定個小目標
每隻雞要運動100萬步才能賣
在張銘元看來,羅山村地處山地,全村13個村組散養近6000隻土雞,如果都帶上「計步器」,不僅能獲得品質認定,價格還能翻一番,這無疑給貧困村帶來了致富的新希望。然而,哪裡購買計步器呢?張銘元遍尋網絡,最終聯繫到浙江某廠家,他自費為羅山村一戶村民家的115隻跑山雞量身定做了「腳環」,每隻雞的「腳環」安裝了一個計步器。
張銘元隨手逮起一隻之前綁好計步器的雞,只見一個成年人拇指大小的塑料盒綁在雞腳上,盒子裡裝著計步器,一旦綁上雞每行動一步,都將被記錄下來,「你看,這隻雞大概跑了5天,跑了44112步。」張銘元一邊介紹,一邊檢查每隻雞腳上的計步器是否完好。
「我們將計步器的目標定為100萬步,每隻跑山雞隻有達到了這個步數,才會允許上市銷售。每隻預計將賣到38元/斤的價格,遠遠高於以往的22-25元/斤。」張銘元表示,為了打消農戶顧慮,第一批「百萬步」跑山雞將由羅山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幫助收購併訂單出售,「因為計步器步數是不能修改的,保證了跑山雞的品質,上市後,消費者完全可以放心購買。」
引入二維碼
實時查看雞成長信息
如今,事情的發展讓張銘元幹勁十足。
「我們將羅山村打造『百萬步』跑山雞的信息發布出去後,很快就收到了反響。」張銘元告訴記者,目前短短幾天時間內他們就已經收到了50多份訂單,且訂單還在不斷增加中。
與此同時,張銘元還利用自己單位的特點,為羅山村的跑山雞註冊統一商標,並引入二維碼溯源系統,給每隻雞都佩戴了一個獨有的二維碼標籤,手機一掃就能隨時查看每隻雞的養殖戶名字、目前步數,以及生活環境圖片等,確保生態養殖可溯源。
據悉,每隻跑山雞每天要走8000—10000步,走上100萬步大約需要100天,加上綁計步器之前約3個月的生長期,每隻跑山雞的餵養時間在180—200天,雞重3公斤左右,既保證了銷售時重量適中,又保證了雞肉的質感。
「如果我們先期的嘗試成功了,就將進行規模化養殖,並利用村裡的集體經濟籌建電商平臺,讓羅山村的跑山雞走出大山,走上更多的人餐桌。」對於未來,張銘元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