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科現象的存在,不但增加了成績的不穩定性,而且極易影響同學們在學習上的信心。如果一個同學很努力,但成績還是上不去,無法從這門學科中得到成就感,久而久之,很容易產生放棄的心理,甚至會懷疑自己在該學科上的能力,嚴重的會質疑自己的整個學習能力!
偏科的學生一般不會只偏一門。邏輯思維能力差,那麼可能數學差,進而物理也有可能會差;記憶力不好導致英語差,那麼可能歷史這樣需要記憶的學科也會差;語文不好,理解語言的能力差,那麼像政治這樣需要形而上的判斷理解的學科也有可能會差。
而且,如果初一初二出現偏科不解決,等到初三,知識點愈積愈多,漏洞越來越大,這個時候再想補偏科,恐怕就為時已晚啦。
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同樣的偏科,卻可能是不同的原因,只有找到最根源的偏科原因,我們才能從源頭出發,堵上偏科的漏洞!
其實偏科總結起來無非就是下面這些原因:
1、個人因素
(1)學生偏重什麼學科學習,跟不同智力發展有一定關係。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個人至少存在著的7種智力,即言語、邏輯、視覺、音樂、身體、交往、自知。7種智力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序組合在一起,使得每一個人的智力各具特點。
(2)「興趣差異」也是造成偏科主要原因之一。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也是最好的老師。因為不喜歡、沒感覺等將潛移默化中造成學生在學習的時間和精力投入上的差距,這種差距經時間放大,便逐步導致了偏科現象的發生。
(3)某個科目總是學不好,導致對這個科目產生了恐懼心理和排斥心理,成績也就越來越下降。 一旦學生出現了偏科,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幫助和引導,往往會越是偏科,越容易走入厭煩該科的惡性循環。
2、教師因素
很多孩子偏科受老師的影響很大。
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上課是「認」老師的。有的孩子非常喜歡某一位老師,同時也喜歡他的教學風格,上課的時候就認真聽講,這一學科的成績也自然很好;由於不喜歡某門課程的老師,不想聽這位老師講的課,甚至留作業也不想做。導致這門課的成績上不去。
3、方法因素
都說努力很重要,但其實選擇正確的方法比努力重要一萬倍!
有的孩子對某門課程的習方法不對,學習效果不好,老師教育又不得法,家長也沒及時給予幫助,造成學習興趣不濃而產生偏科現象。
同樣智商的學生,方法和教育上的差異可能導致的成績差異是顯而易見的,因此良好的學習方法是規避偏科現象的重要手段。不同學科,學習方法上存在的差異性,甚至同一學科的不同知識板塊,對人的智力因素、知識本身的特性等都要求我們學習方法上有所調整;新知識的學習和綜合的複習,方法要求也不同。
4、家庭原因
孩子的學習跟家長的職業和習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家庭的文化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興趣選擇。
有的家長是搞計算機的,他的孩子從小也對計算機產生興趣,對數字和網絡比較獨鍾;有的家長愛好文學,孩子便從小耳濡目染,長大後也喜歡讀書寫作······雖然有家長對孩子進行引導是很好,但也要注意孩子的全面發展。
如何解決偏科問題?
1、調整心態,樹立自信心
如果出現了偏科,家長、學生都不要太著急!
家長首先要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然後教育孩子要自信,不要自卑,教會讓孩子掌握積極的心理暗示方法,要在自己的心裡暗示自己:加油,我一定能行!
同時,家長面對孩子偏科問題,要給與孩子更多的學習關注,從一點一滴做起,不要貪多,積極幫助孩子糾正偏科現象。如果孩子哪門科目已經很差了,就不要和其他的同學比,教育孩子把自己當成下次超越的對象就可以了。
2、消除對老師的個人看法
孩子天生單純、直接,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也不會偽裝。對於因為老師引起的偏科,家長要引起重視,跟孩子好好談談。
告訴孩子學習不是給老師學的,更不能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就不喜歡他所教授的課。因為個人情緒而厭惡某一學科,甚至放棄學習,是非常愚蠢和不理智的行為;讓孩子積極的和老師溝通,說出自己的想法,接受老師的糾正和幫助;告訴孩子老師是所有同學的老師,不能只顧及某一個學生的感受。
3、在不擅長的學科上花更多的時間
有些人一提起不擅長的學科就非常煩惱,學習時提不起精神,興趣索然,因此用在這些學科上的時間和精力大大減少。這不足為怪,但正因為如此,導致了不擅長學科的成績越來越差的惡性循環。要終止這一循環,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硬著頭皮在不擅長的學科上花大量時間。
在不擅長的學科上花更多的時間,也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如果你一開始便不顧一切地花費大量時間,就會感到不適應和疲憊不堪。最理想的辦法是「循序漸進,逐日增加時間」。也可以把不擅長學科的學習穿插在其他學科之間進行,做短時間內的多次重複,這個辦法是非常有效的。
4、將最基本的知識理解透徹
這裡所說的「透徹」,絕不是隨便看幾眼,稍加重複即可,而是包含極為嚴格的意思。它要求你只能前進不能後退——不理解透徹絕不能罷休。
如學英語,不僅要對單詞、語法、基本句型等最基礎的東西徹底理解,而且要背得滾瓜爛熟。無法做到這一點,戰勝不擅長學科的計劃只能是紙上談兵。
5、加強薄弱環節
倘若你對不擅長的學科稍加分析,便能發現,雖然有的內容你會一問三不知,但有的內容你也略知一二,並不都是一竅不通。這是常見的現象,如果你能做地毯式的清掃工作,把薄弱環節一一找出、逐個擊破,你將會逐漸恢復對這些學科的興趣。
6、用筆來幫助記憶
要想戰勝不擅長的學科,必須勤動筆來增強記憶。當你記的越來越多時,自然而然就會對它產生興趣了,也就有成就感了。
7、重複記憶
很多重要的內容我們簡單的記幾次可能會非常容易忘記,其實這是很正常的,並不是我們記憶力不好!!那些很重的內容,一定要多次重複記憶才能牢牢地記在腦海中。一定要有堅持到底的毅力、有記不住堅決不放棄的決心,才能獲得令你滿意的效果。
(文中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