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溺水事故多發,怎樣進行急救?學會這些辦法,分秒必爭奪生機

2020-09-21 醫聯媒體

指導專家:中山三院兒科主任、兒科重症監護室主任 陳壯桂主任醫師

炎炎夏日,驕陽似火,水上消暑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在開心玩水的同時,家長和小朋友時刻把「安全」兩字謹記在心。

9月12日晚上,中山三院兒童重症監護室(PICU)收治了一名遊泳期間不幸溺水的5歲兒童,雖然在事發現場經緊急心肺復甦後,心跳呼吸恢復,但意識仍未恢復,伴有肺出血、血壓低和腦缺氧等嚴重情況。

在患兒生命垂危之際, 中山三院兒科重症監護(PICU)團隊立即開展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呼吸改善缺氧、處理肺出血、低溫腦保護治療等各項搶救措施,經過20多個小時緊張有序的搶救,患兒意識恢復,肺出血量明顯減少,脫離生命危險,目前患兒恢復良好,近期將出院。

溺水是兒童意外傷害最常見的原因之一,中山三院兒科主任、主任醫師陳壯桂提醒大家,在兒童戲水或遊泳時一定要提防溺水!若發生溺水,應第一時間開展有效的緊急救治,防止腦缺氧損傷,提高溺水者存活率及最大程度降低後遺症。

當發生淹溺事件,第一目擊者在早期營救和復甦中發揮關鍵作用。首先應呼叫周圍群眾的援助,有條件應儘快通知附近的專業水上救生人員或119消防人員,同時應儘快撥打120急救電話。第一目擊者在專業救援到來之前,可向遇溺者投遞竹竿、衣物、繩索、漂浮物等。

大多數淹溺患者吸入的水分並不多,並且水分由肺泡快速吸收入血,因此不推薦為患者實施各種方法「排肺水」,包括倒置軀體或海姆立克氏手法,否則耽誤心肺復甦的時間,延誤搶救。

由於淹溺患者的核心病理是缺氧,淹溺患者上岸後應首先開放氣道,清理口鼻內異物,用5-10秒觀察胸腹部是否有呼吸起伏,如果沒有呼吸或僅有瀕死呼吸應儘快給予2-5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氣1秒,確保能看到胸廓有效的起伏運動。臨床資料表明,在對孩子開展心肺復甦前5次人工呼吸,可以在第一時間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合,防止腦缺氧損傷。因此,儘早開放氣道和人工呼吸優先於胸外按壓。

如果淹溺者對初次通氣無反應,接下來應將其置於硬平面上開始心肺復甦。胸外按壓深度成人為5-6cm,兒童為胸廓的1/3深度;按壓頻率為100-120次/分;按壓與通氣比遵循30:2,即胸外按壓30次,通氣2次。心率恢復後,應停止胸外按壓,可根據呼吸情況判斷是否繼續人工通氣,並等待120專業急救人員轉ICU監護治療。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玩水雖有趣,溺水應警惕!安全規則需遵守,急救技術要掌握!

(通訊員:中山三院兒科重症監護室 祝鈴萍 李彩霞 黎雅婷)

相關焦點

  • 兒童溺水猛如虎!掌握溺水4個搶救步驟,分秒必爭奪生機
    ,多是通過自行學習和玩水學會遊泳,可能存在遊泳姿勢不正確,不知如何辨別遊泳區域是否安全,不知曉遊泳發生意外時的處理和自救,而導致缺乏安全玩水意識。四、發現兒童溺水時,4個步驟立即搶救,分秒必爭奪生機兒童溺水後,如果搶救不及時,4~6分鐘就可能發生死亡。據研究,溺水6~9分鐘死亡率達65%,大於25分鐘死亡率幾乎為百分之百或者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在溺水1~2分鐘內正確施救,成功率可達100%,時間越長,搶救成功率越低。
  • 兒童醫院兩月收三例澡盆溺水患兒 醫生:家中也是兒童溺水多發地
    龍虎網訊 (通訊員 吳葉青 張艾萱 記者 王緣) 「兩個月連續收了三個溺水的孩子,竟然都是在家裡的澡盆溺水的,我們都想不到!雖然經過搶救保住了孩子的命,但其中兩名患兒存在嚴重腦損傷,預後可能不太好」。南京市兒童醫院急診重症醫學科主任繆紅軍十分痛心地說。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溺水一般都發生在池塘、海邊、泳池等地方,家長也越來越注意這方面的防範。
  • 近期,中小學生溺水事故高發!這些急救做法是錯誤的!
    近期,中小學生溺水事故高發!這些急救做法是錯誤的!更多的時候,溺水是悄無聲息發生的↓↓↓我們看到過太多溺水現場的錯誤急救方法,這些錯誤的方法不僅普通大眾根深蒂固,就是部分專業救援人員也有這種錯誤的操作,使得原本有可能挽救的生命眼睜睜逝去。
  • 溺水!溺水!煙臺這些海水浴場危險,一定要小心
    ,發生溺水,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聞訊後立即調派附近醫院的救護車前往現場,幸虧溺水男子被及時搭救上岸,救護車到達現場後,急救人員給予有效救治而後來回醫院進行進一步治療,因搶救及時,男子最終脫離生命危險。溺水案例25月31日18時47分,海陽一名6歲兒童在河邊玩耍時不慎落入河道發生淹溺,由於發現較晚,雖經120急救人員全力搶救,但仍未挽回其生命。
  • 育嬰師考試 | 溺水嬰幼兒的初步急救
    一、嬰幼兒發生溺水的常見原因1.家中無專人照看,嬰幼兒溜出家門,在家庭周圍的池塘玩耍,不慎摔跤或滑落於池塘。無人照看是5歲以下嬰幼兒溺水死亡的重要因素。尤其在農村,農忙季節家中無人照看嬰幼兒,嬰幼兒不慎落水事故發生較多。2.母親帶著嬰幼兒到戶外工作場所,把嬰幼兒放在一邊,嬰幼兒不慎落入溝渠中或糞坑中。
  • 兒童「防溺水」急救培訓走進貧困村 為生命加道「安全鎖」
    三韋村三韋完小的近百名兒童在南寧市中醫醫院醫療急救隊隊員的指導下學習防溺水等自救知識,度過了特別的一天。夏季是兒童溺水的多發季節,賓陽縣賓州鎮三韋村的居住區周邊覆蓋近38個大小池塘和1條河流,溺水隱患區域分布廣,村民溺水隱患不容小覷。
  • 溺水、中暑、異物卡喉?關鍵時刻,這3種急救辦法能救命
    而這些意外也並不僅僅是車禍等事故,日常生活中多的是突發事件:廣東3歲男童溺水,父母「倒掛急救」錯過最佳搶救時機……湖南益陽某幼兒園,一名4歲男童吃飯時因異物卡喉,沒能及時處理,最後送醫搶救無效死亡……崑山一大學生幫老師搬家,坐送貨車廂內中暑死亡……如果當時有人能及時發現,並且在幾分鐘的黃金急救時間裡,及時進行正確的急救,有些悲劇或許就不會發生
  • 男童溺水被「倒掛」急救,豆嫂告訴你溺水如何正確急救
    但由於缺少看護等原因,溺水已成為造成孩子暑期意外死亡的重大隱患。然而溺水的急救方法對不少家長來說仍有誤區。最近,廣東開平某水上樂園一8歲男童不慎溺水,一男子對溺水的小孩實施「倒掛急救」,後醫護人員緊急到場救治後送醫,最終搶救無效死亡。為此網上引發了熱烈討論。兒童溺水後到底該怎樣正確急救?「倒背急救」不可取關於溺水的急救,首先來闢謠所謂「倒背奔跑」神技!
  • 三伏天如何預防兒童溺水事故?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據有關方面統計,我國近年來因意外溺水導致死亡的青少年約8萬人,位居青少年死亡原因之首。對此,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盧思為醫生為家長們提出如下建議。預防兒童溺水 需從各方防禦首先,家長應教育孩子嚴禁到江河、池塘、無蓋的水井邊戲水、遊泳。
  • 4名初中生溺水身亡!暑假孩子溺水事故頻發,這些防溺水視頻和急救知識一起學
    據現場救援人員介紹,24日15時50分,阿榮旗公安局110接到報警:有6名初中學生溺水。接警後,民警第一時間趕往現場,當場救出兩名學生。現場共出動公安民警、消防、醫護等救援人員80餘人,派出3艘橡皮艇對周邊水域持續打撈,並聘請專業救援隊抵達現場,通過聲吶探測進行水下搜索。
  • 溺水後急救 首選心肺復甦
    然而,記者從北京急救中心得到的數據是,今年5月份溺水事件較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並且以青壯年為主。「今年5月份的溺水事件70%都是發生在下旬,可能與氣溫高有一定原因。」北京急救中心的李堅韌醫師說,今年5月共發生溺水16例,80%都是發生在郊區,而去年同期僅有7例。「正確的溺水搶救方法,還是百姓比較熟悉的心肺復甦術,倒著背等民間土法有時會弄巧成拙。」李堅韌醫師建議。
  • 火爆朋友圈的兒童溺水急救「倒背法」真的有用?聽聽醫生怎麼說!
    每年夏季,都是兒童溺水事故的高發期。近日,廣東開平某水上樂園就發生了一起溺水事件,一名8歲男童在戲水中不慎溺水,隨後一男子當即對其實施了火爆朋友圈的「倒背」急救法,但最終男孩送醫後,經搶救無效死亡。醫生表示:該男子使用的「倒背」急救法不僅對急救沒用,反而會拖延救治,增加死亡機率。因為小孩子的身體各個器官、骨骼都還處於發育階段,尤其是腦部,所以用這種方法進行急救很有可能給孩子造成腦損傷。
  • 警惕兒童溺水!省醫專家教你正確的急救知識
    進入6月,已到兒童溺水高發期,溺水了該如何自救?又該怎樣給溺水者施救?記者採訪了貴州省急診科內科副主任醫師呂霞,來聽聽她的建議。  施救溺水者優先撥打120  「救人前,優先撥打110或120急救熱線,然後立即對溺水者進行施救: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若沒有救護器材,可入水直接救護。接近溺水者時要轉動他的髖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後拖運。拖運時通常採用側泳或仰泳拖運法。」
  • 物業保安員應掌握的事故現場急救常識,必看資料!
    2011年9月,衛生部發布了《老年人跌倒幹預技術指南》、《兒童跌倒幹預技術指南》、《兒童溺水幹預技術指南》、《兒童道路交通傷害幹預技術指南》。而在這幾類事故發生現場,保安員經常是目擊者。若保安員懂得事故現場的急救常識,無論是從維護保安隊伍良好形象,還是從社會精神風貌的角度講,都是「惠」大莫及。
  • 去年南京急救接178次溺水報警 這些兒童防溺水知識家長必看!
    近期,廣西、河南、陝西等地又發生了多起兒童溺水事件,造成多名兒童溺亡。6月21日,重慶潼南區發生8名小學生溺亡事件,令人震驚,令人痛惜,給各地各校再次敲響了警鐘。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特發布2020年第3號預警,提醒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學校務必引以為戒,認真落實防溺水工作各項要求,盡最大努力防止此類事件發生。有數據調查顯示,溺水是我國兒童第一位意外致死原因。據南京市急救中心統計,2019年共接到關於溺水的報警178次,6月至8月佔全年總數的一半以上。
  • 兒童溺水了,怎麼辦?
    最近,網上6歲兒童上遊泳課溺亡無人發現的新聞上熱搜了,在我國,溺水是 1~14 歲兒童意外死亡最大的原因。在溺水發生後如果能在及時採取正確的急救措施,許多孩子的生命是可以挽回的,那萬一兒童發生溺水,家長如何進行急救呢?
  • 預防兒童溺水,我們該怎麼做?
    隨著盛夏特別是暑期來臨,很多兒童選擇遊泳嬉水的消暑活動。由於缺少防範措施、家庭監管等原因,溺水事故時有發生,造成家破人亡的慘劇數不勝數。我們如何提高防溺水意識,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讓青少年安全健康的成長呢?來,一起看看預防兒童溺水,我們該怎麼做。
  • 中暑、溺水、氣道異物、心跳驟停、燙傷等6種急救方法要學會,關鍵...
    2、溺水6 月 9 日晚上,廣西省田林縣 5 名小學生晚飯後外出遊玩,因未回家吃晚飯,在家長及群眾的搜尋後,發現 5 人均在河壩內溺水,急救人員趕到時發現均已死亡。遊泳是炎熱的天氣裡孩子們最喜歡的運動之一,但是溺水又是我國 1~14 歲兒童意外死亡最大的原因,有研究顯示 90% 的溺亡事故都是有家長陪同在身邊的,但是家長不是在看書就是在看手機,這種陪伴都屬於無效陪伴。
  • 暑期將至兒童溺水事故高發 這些安全常識務必告訴孩子
    暑期將至兒童溺水事故高發 這些安全常識務必告訴孩子 原標題: 暑假即將來臨,天氣炎熱,加之汛期降雨強度加大,溺水時間進入高發期。
  • 兒童在家也會溺水——暑假安全防範(一)
    喊不出的呼救預防兒童溺水這根神經很多人包括父母都只會在遊泳池或者野外水邊時才會繃緊,殊不知在溫暖的家裡也是可能出現兒童特別是嬰幼兒溺水情況的溺水是我國兒童傷害死亡的首要原因。兒童溺水的過程是短暫而且無聲的,僅僅2分鐘便會失去意識,4-6分鐘後,身體便會遭受不可逆轉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