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溺水猛如虎!掌握溺水4個搶救步驟,分秒必爭奪生機

2020-12-18 一米育兒

2020年3月27日,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5名兒童水庫遊泳溺水死亡;同天,硯山縣也發生一起2名兒童壩塘遊泳溺水死亡事件。

2020年4月27日,山東省昌邑市都昌街道附近引黃濟青橋頭處,一名10歲左右的孩子意外落水身亡。

2020年6月13日,安徽省利辛縣6名少年一起到水塘遊泳,其中2名失足進入深水區,不幸溺亡。

……

關於兒童溺水的報導

近年來,關於兒童溺水的新聞報導層出不窮,令人心痛。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有45萬人死於溺水,其中50%以上發生於15歲以下兒童。在我國,溺水是15歲以下兒童意外傷害的首位死因, 溺水死亡率為 6/10 萬 ~ 8/10 萬 , 約佔兒童意外傷害死亡的 44%,我國每年有近 5 萬名 0~14 歲兒童死於意外傷害,其中因溺水身亡的兒童高達 2 萬名。

兒童溺水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溺水不到 4 分鐘就會使孩子死亡或大腦受損,每個兒童生命的逝去都給家庭帶來無盡的悲痛,因此,我們有必要認識溺水,掌握相應的急救知識。

一、什麼是溺水?

溺水是指淹沒或浸沒於水中,導致原發性呼吸損害的過程。

兒童溺水後由於大量的水進入呼吸道, 會導致呼吸道嚴重堵塞,引起肺部氣體交換障礙,從而引起窒息;另外,大量的水進入喉部刺激喉部痙攣導致低氧血症,引發心臟停搏;最終導致死亡

兒童溺水後的表現,與溺水時間的長短、吸入水量的多少、器官損傷程度等有關,未造成窒息和心臟驟停的溺水,可能會引起頭痛、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咳粉紅色泡沫樣痰等表現,跳水、潛水時發生溺水者,可能會伴有頭部或頸椎的損傷。溺水後應及時至醫院就診處理。

嚴重溺水者會出現窒息、心跳驟停,表現為意識喪失、呼吸消失、大動脈搏動消失、瞳孔散大,需要立即就地搶救。

溺水作為一種常見的兒童意外傷害,具有一定的特點。

二、兒童溺水流行病學特點

我們已經知道,溺水是導致我國0~14歲兒童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各地報導的兒童溺水死亡率不均等,報導較多的是江南地區,另外,在性別、年齡、地點等方面,溺水也有其特點性。

1.性別

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兒童溺水的發生率、死亡率均表現為男孩高於女孩。

在我國0~14歲的兒童中,男孩溺死為女孩的1.63倍。

這一現象可能與男孩、女孩的興趣差別、習慣差異、家長及老師對男孩和女孩的教育、保護形式不同所致,因此,男孩應該是防止溺水發生的主要對象。

2.年齡

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其身體發育情況與活動範圍不同,兒童發育水平、年齡與兒童溺水的發生密切相關。

全球範圍內0~4歲男童的溺水死亡率最高,其次為青少年。

我國有學者報導,認為溺水死亡主要發生在5~19歲年齡組,佔溺水死亡總數的85.9%。

3.地點

兒童溺水地點,不同國家不同年齡段之間存在差別。

在美國,78%的溺水事件發生於家中,其中小於 1 歲嬰兒溺水事件主要發生於浴缸,1~4 歲兒童溺水事件主要發生在遊泳池。

發展中國家兒童溺水大多發生於開放性水域,如池塘、河流、水壩和水井等。

在我們中國,兒童溺水地點多有以下特點:

1~4 歲兒童溺水事件主要發生在室內臉盆、水缸;5~9 歲主要發生在水渠、池塘和水庫;10歲以上主要發生於池塘、湖泊和江河。

相比較於大人,為什麼兒童更容易發生溺水呢?

三、兒童比大人更容易發生溺水,是因為這幾個危險因素

因為兒童發育特點及行為習慣、對危險的認知能力等,兒童溺水具有以下幾個危險因素:

1.兒童缺乏安全玩水意識和高危行為

在發展中國家,大多數兒童沒有經過系統的遊泳學習、訓練與培訓,多是通過自行學習和玩水學會遊泳,可能存在遊泳姿勢不正確,不知如何辨別遊泳區域是否安全,不知曉遊泳發生意外時的處理和自救,而導致缺乏安全玩水意識。

兒童常見的溺水高危行為有空腹或飽腹遊泳、獨自遊泳、在江河湖泊內遊泳、惡劣天氣下水遊泳等。

2.遊泳能力低下

兒童尚在生長發育中,遊泳能力低下,這是是造成兒童溺水的又一危險因素。

兒童溺水地點多為靠近生活區域的河流、湖泊、池塘等水域,這部分兒童多缺乏遊泳技能,提高個人遊泳能力對於預防溺水事件的發生還是很重要的。

3.缺少看護

對於0~14歲的兒童來說,科學的看護和管教能有效的約束其危險行為。

如果家長對兒童疏於看護,未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也是溺水的危險因素之一。

4.開放水域或遊泳池缺少柵欄和警示牌

溺水事件發生的地點多靠近生活區域,兒童又具有一定的行為能力和天然的親水性,容易自行進入危險區域玩水。

5.不使用浮生設備

遊泳時使用浮生設備(如救生圈、 救生衣、 遊泳背心等) ,能有效的預防溺水,降低約50%的溺水風險。

兒童玩水時一般不喜歡或沒有條件使用浮生設備,增加了溺水的危險。

6.疾病因素

患有某種疾病也是兒童發生溺亡的危險因素,癲癇、自閉症等兒童在遊泳時發生溺水的風險大於普通兒童。

因為以上原因,兒童比大人更容易發生溺水,我們應該掌握溺水搶救技能,一旦發現兒童溺水,立即進行搶救。

四、發現兒童溺水時,4個步驟立即搶救,分秒必爭奪生機

兒童溺水後,如果搶救不及時,4~6分鐘就可能發生死亡。據研究,溺水6~9分鐘死亡率達65%,大於25分鐘死亡率幾乎為百分之百或者留下嚴重的後遺症。

在溺水1~2分鐘內正確施救,成功率可達100%,時間越長,搶救成功率越低。

因此,溺水的搶救必須分秒必爭。

如果發現兒童溺水,應立刻觀察地形,最好多人合作,採取合適的方法將孩子救上岸,保證施救者和溺水孩子雙方的安全。

將溺水兒童救上岸後,要將其置於安全的平地,立即評估,對於神志清楚、損傷較輕的兒童應保證其呼吸道通暢、披蓋衣物保證體溫的同時將其送往最近的醫院進行診治。

對於意識喪失、損傷嚴重的兒童,應立刻就地進行搶救:

1.評估溺水兒童意識、呼吸、大動脈搏動

如果現場安全,立即將孩子置於地面,判斷兒童是否發生呼吸心跳驟停:

搶救者輕拍兒童雙肩大聲呼喊(若是嬰兒,要拍擊足底),確定孩子意識喪失後

松解衣褲,暴露胸腹部

觸摸頸動脈有無搏動(脖子粗短的兒童可判斷股動脈,嬰兒可判斷肱動脈或股動脈)

同時快速判斷患兒呼吸

沒有呼吸或僅僅是喘息

有人目擊時,請其他人呼叫120;

無人目擊時,先給予2分鐘的心肺復甦,進行呼救,然後立刻繼續心肺復甦

注意:

判斷呼吸和大動脈搏動時間不超過10s。頸動脈搏動觸摸方法:搶救者食指和中指觸及患兒氣管正中部(相當於喉結部位)旁開兩指,至胸鎖乳突肌前緣凹陷處。肱動脈搏動觸摸方法:肘橫紋內1/3處,以食指與中指觸摸為宜;股動脈搏動觸摸方法:腹股溝中點位置,以食指與中指觸摸搏動最明顯處若孩子沒有正常呼吸,有脈搏,先給予人工呼吸,之後脈搏仍≤60次/分,應立即給予胸外心臟按壓。2.開放氣道,清理口腔異物,行人工呼吸

搶救者雙手放於兒童面頰兩側,兩拇指壓住下頜,打開口腔

觀察口腔有無異物

(有異物:將雙手稍向上放於兒童頭部兩側,將其頭輕輕轉向自己一側,約45度,左手輔助開口,右手食指掏出異物,清理口腔,將頭復位)

打開氣道:沒有頸椎損傷時使用仰頭抬頜法,疑有頸椎損傷者採用雙手託下頜法

進行人工呼吸:託頜、扒唇、捏鼻、口對口吹氣(特殊情況時可以口對鼻),送氣時間持續1秒以上,連續2次

吹氣同時,眼角觀察兒童胸廓有無起伏,有起伏說明吹氣成功;吹完氣後,用腮貼近兒童鼻部有無氣流溢出,有溢出為宜。

注意:

仰頭抬頜法:急救者一手小魚際向後按住患兒前額使頭後仰,另一手示指和中指向上託患兒的下頜骨頦部使下頜尖、耳垂連線與水平面垂直。雙手託下頜法:雙手同時託起患兒兩側下頜角,使下顎骨向前,頭向後仰。做人工呼吸時可選擇屏障,可以選擇專業呼吸膜時、自己的一次性口罩、衣服、圍巾、手絹等透氣乾淨的東西均可(不可使用面巾紙)。3.胸外心臟按壓

搶救者跪於兒童一側,選擇按壓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處

採用正確按壓手法心臟按壓:雙臂伸直,保持肩、肘、腕在同一水平,藉助身體重力垂直按壓

8歲以上兒童雙手按壓;

1~8歲兒童單手按壓;

1歲以內嬰幼兒2根手指按壓或雙手拇指按壓

按壓幅度:至少為胸部前後徑的1/3,大約5cm(1歲以內嬰兒大約大約4cm)

按壓頻率:100~120次/分。

按壓與放鬆比例為1:1

注意:

每次按壓後讓胸廓完全回彈,按壓間歇應避免手依靠在孩子胸壁上。按壓部位定位手法:①雙乳連線與胸骨交界處(兒童常選此法)② 一手沿肋緣上移至胸骨切跡上兩橫指(較大女孩可使用此法)。搶救時儘可能減少胸外按壓的中斷,對於因操作流程銜接或操作者更替等各種原因造成的按壓中斷時間應控制在10s以內。不同年齡段兒童按壓手法:①8歲以上兒童:搶救者一手掌根部放於按壓部位,另一手平行重疊於此手背上,十指相扣,五指翹起,雙臂伸直,保持肩、肘、腕在同一水平,藉助身體重力垂直按壓。②1~8歲兒童:可用單手按壓,即一手固定患兒頭部,另一手根部放於按壓部位。③1歲以內嬰幼兒:單人搶救時將2根手指放在嬰兒胸部按壓位置;雙人搶救時雙手掌及四手指託住兩側背部,將雙手拇指環繞放在按壓部位(2人搶救不用反覆更換人工呼吸與心臟按壓)。4.注意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比例,每搶救5個循環評估搶救是否成功

進行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操作的比例為30:2(30次胸外按壓,2次人工呼吸為1個循環周期,如果兩人搶救則為15:2)

操作5個循環後判斷頸動脈搏動和呼吸是否恢復,判斷時間不超過10s

搶救成功:幫助兒童取舒適臥位,頭偏向一側,以免嘔吐時誤吸嘔吐物引起窒息,送醫診治;

搶救不成功:繼續進行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操作,直到急救車和醫務人員到達現場。

注意:

心肺復甦有效指徵:溺水兒童面色由蒼白或青紫轉紅潤;脈搏、呼吸恢復;瞳孔由大變小;眼球活動,手指抽搐,開始呻吟,恢復自主呼吸和心跳。溺水兒童多數出現不同程度的寒戰,應注意保暖。無論是溺水還是嗆水都無需採取任何形式的控水,因為控水只會增加溺水者的窒息風險。

四、溺水重在預防

兒童的意外死亡對家庭的打擊是無法估量的,意外的發生是突然的,但意外是可以預防的。因此,加強預防兒童意外的發生尤為重要。

研究表明,通過加強對兒童的看護、增強兒童遊泳技能、提高公共玩水安全意識和涉水設施管理等措施,可避免約85.00%溺水意外事件的發生。

1.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建立安全防範的意識

要從小對孩子加強安全教育,尤其寒暑假期間兒童放假在家,家長忙於工作無法看護時,應反覆教育孩子做到「四不」:

不能在無家長陪伴時私自下水遊泳;不能擅自與小夥伴及其他人員結伴遊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江河湖泊等水域遊泳;遇到同伴溺水時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尋求成人幫助。2.遊泳前做好充分準備

應選擇安檢合格、有專業救護人員的遊泳場所遊泳,遊泳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以避免抽筋等意外情況的發生,如避免空腹或飽腹狀態下遊泳和嬉水,乘坐船隻時,應穿戴救生衣等防護裝備或用具,戴醒目的遊泳帽,配備救生圈或救生衣等。

3.重視未成年人監護

幼童必須由成年人看護,看護人要與兒童保持距離,專心看護,不能將幼童單獨留在衛生間、浴室、澡盆中旁。

6.普及全民急救知識

社區、學校等應加強溺水及急救知識培訓:

遊泳或嬉水過程中出現身體不適,應儘快返回上岸。出現同伴溺水情況,避免盲目下水施救,應分別撥打救援電話、積極呼救周圍人員共同施救。通過各種途徑、多種方法,大力開展急救知識和基本搶救技術的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的急救常識。7.保障水域安全

應定期對村落、學校周圍等水域環境進行檢查,及時消除危險因素,如

在居民生活區附近的開放性水體邊上安裝柵欄和警示牌糞池及地下水加蓋江河及水庫設立警告牌避免兒童接近這些危險水體。

8.呼籲政策支持

政策是強有力的幹預手段。兒童溺水事件高危因素的幹預措施實施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例如將遊泳課程納入義務教育、危險區域安裝柵欄、兒童遊泳時必須穿戴浮生衣等,對已經明確有效的預防措施要進行立法或推廣,以降低兒童溺水事件的發生風險。

兒童溺水已經成為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應加強宣傳和教育,相關部門加大預防溺水措施的投入,為兒童創造安全的成長環境,提升公眾安全玩水知識與技能,有效地減少兒童溺水事件的發生。

相關焦點

  • 兒童溺水事故多發,怎樣進行急救?學會這些辦法,分秒必爭奪生機
    指導專家:中山三院兒科主任、兒科重症監護室主任 陳壯桂主任醫師炎炎夏日,驕陽似火,水上消暑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在開心玩水的同時,家長和小朋友時刻把「安全」兩字謹記在心。9月12日晚上,中山三院兒童重症監護室(PICU)收治了一名遊泳期間不幸溺水的5歲兒童,雖然在事發現場經緊急心肺復甦後,心跳呼吸恢復,但意識仍未恢復,伴有肺出血、血壓低和腦缺氧等嚴重情況。
  • 暑假溺水高發,掌握相關溺水急救知識,心肺復甦一併學起來
    近年來,溺水是我國兒童意外傷害死亡的第一原因 孩子和家長們要掌握相關的溺水急救知識,一旦發現溺水事件,學會及時進行搶救或自救。,救上岸時一定要通過心肺復甦及時搶救。,首先應確保自身安全,不要輕易下水救援,如果沒有進行專門訓練,非常危險;對於被救上岸的溺水者,切勿控水,這樣不僅會耽誤心肺復甦搶救的時間,還可能由於胃內容物反流造成窒息,增加死亡機率。
  • 夏季兒童溺水高峰期,危難總是離我們很近!
    我國每年約有5.7萬人死於溺水,其中少年兒童溺水死亡人數佔總溺水死亡人數的56.04%,幾乎每年都會有兒童溺水的消息被放上新聞。兒童溺水死亡率如此之高,究竟是哪些因素導致?一、兒童好奇心強,遊泳能力低。五歲以下的孩子好奇心以及探索欲極強,可謂是打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旗幟肆意妄為。但其自身各方面能力較低,以致總會面臨各種各樣突如其來的危險。
  • 兒童醫院兩月收三例澡盆溺水患兒 醫生:家中也是兒童溺水多發地
    龍虎網訊 (通訊員 吳葉青 張艾萱 記者 王緣) 「兩個月連續收了三個溺水的孩子,竟然都是在家裡的澡盆溺水的,我們都想不到!雖然經過搶救保住了孩子的命,但其中兩名患兒存在嚴重腦損傷,預後可能不太好」。南京市兒童醫院急診重症醫學科主任繆紅軍十分痛心地說。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溺水一般都發生在池塘、海邊、泳池等地方,家長也越來越注意這方面的防範。
  • 兒童在家也會溺水——暑假安全防範(一)
    喊不出的呼救預防兒童溺水這根神經很多人包括父母都只會在遊泳池或者野外水邊時才會繃緊,殊不知在溫暖的家裡也是可能出現兒童特別是嬰幼兒溺水情況的溺水是我國兒童傷害死亡的首要原因。兒童溺水的過程是短暫而且無聲的,僅僅2分鐘便會失去意識,4-6分鐘後,身體便會遭受不可逆轉的傷害。
  • 5歲兒童泳池溺水搶救20多個小時後脫險,這些急救技術要掌握!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餘燕紅通訊員 周晉安9月12日晚上,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童重症監護室(PICU)收治了一名遊泳期間不幸溺水的5歲兒童,雖然在事發現場經緊急心肺復甦後,心跳呼吸恢復,但意識仍未恢復,伴有肺出血
  • 兒童溺水事件不僅發生在江邊,家中也藏有溺水「陷阱」,要當心
    實際上,有許多兒童溺水事件,都是發生在家裡,以及你想不到的地方。1歲男童在家身亡,罪魁禍首竟是馬桶我聽同事講過這樣一件事,一對老人在家帶孩子,就一小段時間沒看到,孩子就沒了!因為對於幼兒來說,只有有5釐米的水深,溺水的時間超過2分鐘,死神就會無情的到來!這就意味著,不僅僅是河邊,遊泳館等水量大的地方,就算家裡的一個小水盆,在暗中也危機四伏。早就有統計顯示,在導致兒童傷害的種種原因因,溺水!是1歲到14歲孩子死忙的首要原因!
  • 溺水救援的正確方法(健康關注)
    原標題:溺水救援的正確方法(健康關注) 夏天是溺亡事故的高發期,有數據顯示,全球每年37.2萬人死於溺水,每小時就有40多人溺水身亡。而在溺水人群中,以小孩和年輕人為主;溺水已成兒童和年輕人死亡十大殺手之一。然而網傳的倒掛排水急救方法是錯誤的!」
  • 溺水急救是先控水還是先心肺復甦?
    爭議「控水急救」微博遭猛批@全國衛生12320:【孩子溺水急救方法】遇到溺水如何急救?先清理其口鼻內的泥沙、雜物,使其氣道通暢;然後檢查溺水者,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胸外按壓100次/分,按壓30次給2次人工呼吸。如呼吸心跳都有,可控水,即將其置於自己屈膝的腿上,讓其頭部朝下,使勁按壓其背部,迫使其呼吸道和胃裡的吸入物排出。
  • i東營:防溺水安全教育丨讓我們向溺水說「不」!
    ■ 在下水前,確保你的孩子已經掌握關於水安全的技能;並確保你的孩子已做好熱身運動。■ 兒童的水上遊泳玩具不能替代標準的漂浮裝備。4.開放水域溺水預防■ 如果你帶著孩子去海灘玩水或遊泳, 你要做到時刻看護。■ 若多人一起到海邊遊泳, 必須指派人員輪流看管孩子。
  • 暑期兒童防溺水指南:3點溺水知識,3條溺水預防建議,父母請收好
    男童搶救無效死亡後,家屬申請器官捐贈,但因為溺水時間過長,全身器官均已損傷,無捐贈價值最終放棄。孩子,本想讓你學會遊泳掌握一項求生技能,誰知卻讓你因此而送了命,讓愛你的爸爸媽媽餘生該怎麼度過?02溺水是兒童死亡的第一殺手,而暑假正是它肆虐的高發期據國家衛生部統計,溺水是兒童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每年約有5.7萬人被溺水奪去生命,其中兒童所佔比例為56.04%,全國平均每天就有88個孩子因溺水死亡,而暑假正是它肆虐的高發期。
  • 育嬰師考試 | 溺水嬰幼兒的初步急救
    4.夏天暴雨,小河、溝渠水位加深,嬰幼兒涉水,水急水深,被水衝走。5.城市下水道井蓋未蓋,導致嬰幼兒落入下水道陰溝中溺水致死。6.新建住宅小區設置水景,為美觀缺少欄杆,無專人看管時,嬰幼兒遊戲時不慎滑落入水。7.嬰幼兒遊泳時,遊泳圈漏氣,以及遊泳池深水區無人看管時,導致溺水。
  • 這種「溺水」急救方法會致命!發現溺水要這樣搶救,切記!
    天氣越來越熱,遊泳、玩水項目接踵而至,溺水事故也進入了高發期。預防溺水注意事項不要獨自一人外出遊泳,不要到比較危險,水情不明的地方去遊泳。外出遊泳必須要多人同行,並且要在教練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遊泳。
  • 4名初中生溺水身亡!暑假孩子溺水事故頻發,這些防溺水視頻和急救知識一起學
    ,經過20多小時的救援打撈,最終確定4人死亡。此前報導 視頻來源:廣東臺觸電新聞截至25日13時34分,最後一名遇難學生被打撈上岸,以上4人打撈上岸後經120急救中心鑑定均無生命體徵。目前,相關部門已成立4個工作組,一對一做好遇難學生的善後工作。△@微言教育聯合@中國警察網共同發起#防溺水安全課#話題活動。
  • 痛心 青島1歲女童自家塑料泳池內溺水 搶救無效身亡
    近日島城氣溫走高,兒童意外傷害事件頻發。昨天,記者從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重症醫學中心副主任,急診負責人徐迎軍處獲悉,昨天一名1歲3個月的女童在自家塑料泳池內不幸溺水窒息,被送來醫院時為時已晚,雖然醫生進行了長達1個小時的全力搶救,但最終仍未能挽回這條生命。
  • 網絡流傳的這種溺水救治方法是完全錯誤的!
    【請注意:很多兒童溺水其實都是無聲溺水!暑假即將到來,家長勢必要掌握一些基本溺水急救方法:(↓美國海灘溺水人員心肺復甦視頻) 正確搶救溺水兒童的方法分三步:清除異物、控水、心肺復甦。清除異物:立刻清理孩子呼吸道和鼻孔的雜草等物質,讓他們呼吸通暢控水:即救生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將溺水兒童腹部擱在屈膝的腿上,然後一手扶住溺水兒童的頭部使口朝下,可用膝蓋點壓溺水兒童腹部,使水排出。而在搶救溺水兒童時,其實控水並非是必須的步驟。
  • 溺水!溺水!煙臺這些海水浴場危險,一定要小心
    ,發生溺水,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聞訊後立即調派附近醫院的救護車前往現場,幸虧溺水男子被及時搭救上岸,救護車到達現場後,急救人員給予有效救治而後來回醫院進行進一步治療,因搶救及時,男子最終脫離生命危險。溺水案例25月31日18時47分,海陽一名6歲兒童在河邊玩耍時不慎落入河道發生淹溺,由於發現較晚,雖經120急救人員全力搶救,但仍未挽回其生命。
  • 溺水後首選搶救方法是心肺復甦術 李穎
    近日,一個因搶救而倒背溺水者的視頻在朋友圈中熱傳。起因是廣東開平,某水上樂園一8歲男童不慎溺水。一工作人員對溺水小孩實施「倒掛」急救,雖然醫護人員緊急趕到了現場救治,後又送醫院搶救。但孩子最終還是因搶救無效死亡了。
  • 男童溺水被「倒掛」急救,豆嫂告訴你溺水如何正確急救
    但由於缺少看護等原因,溺水已成為造成孩子暑期意外死亡的重大隱患。然而溺水的急救方法對不少家長來說仍有誤區。最近,廣東開平某水上樂園一8歲男童不慎溺水,一男子對溺水的小孩實施「倒掛急救」,後醫護人員緊急到場救治後送醫,最終搶救無效死亡。為此網上引發了熱烈討論。兒童溺水後到底該怎樣正確急救?「倒背急救」不可取關於溺水的急救,首先來闢謠所謂「倒背奔跑」神技!
  • 天氣炎熱,警惕兒童溺水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8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 通訊員 趙錦)每到高溫酷暑,總有兒童溺亡的新聞見諸報端,此類悲劇的發生無不令人揪心。今日,長沙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家長務必增強安全意識和監護意識,切實履行好管理和監護責任,不斷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孩子們的自救能力;杜絕野外戲水、遊泳、摸魚捉蝦,防止溺水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