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能電氣董事長吳強:致力成為電力電子變換技術的引領者

2020-12-16 每日經濟新聞

4月2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布2020年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對集中電站、「全額上網」集中式光伏項目採用指導電價,Ⅰ、Ⅱ、Ⅲ類資源區分別為0.35元/kWh、0.4元/kWh、0.49元/kWh;對「自發自用、餘電上網」分布式光伏項目採用度電補貼,不超過0.05元/kWh;對戶用分布式光伏項目補貼0.08元/kWh。

作為第五批被工信部認定符合《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的企業,上能電氣(300827,SZ)於4月10日正式登陸創業板。招股書顯示,上能電氣本次發行總數為1833.36萬股,其中網上發行1833.35萬股,發行價格為21.64元/股,擬募資3.56億元主要用於高效智能型逆變器產業化項目、儲能雙向變流器及儲能系統集成產業化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補充營運資金。

3年研發投入破1.43億

說起上能電氣,就不得不提起其中的一位核心人物——李建飛。公開資料顯示,李建飛出生於1972年,1999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電力電子與電氣傳動專業,獲碩士學位,曾任華為開發工程師、艾默生部門經理,2012年,李建飛出任上能電氣副總裁,主持公司光伏逆變系統技術的研發。

他的加入和上能電氣成立不無關聯,在「學習強國」APP上,李建飛的一段話道明了上能電氣的成立初衷:2012年,中國的光伏產業正遭遇困難,由於大都數設備和原材料都掌握在歐美等國家手中,國內技術欠缺,整個光伏產業面臨大面積虧損。李建飛意識到,若想讓這個產業生存下去,唯一出路就是自主研發。

為此,在面臨嚴峻挑戰的情況下,李建飛來到了上能電氣主持光伏逆變技術的研究工作。彼時,考慮到長遠發展需要,為了引進研發團隊,上能電氣決定將20%的股權轉讓給研發團隊,由研發團隊代表李建飛持有。

經協商,李建飛名下持有的股權5%系其本人持有,12.5%系代已到位的6名核心技術人員持有;尚有2.5%股權擬預留給未來引進的其他研發人員,暫由李建飛代持,權益仍歸董事長吳強享有,待未來明確分配對象後另行分配。

目前,李建飛任上能電氣副總經理、董事,在公司內建立起了超百人的研發團隊,大部分研發人員曾在世界500強企業從事多年的研發工作。公司還建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CNAS認證實驗室、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能源光伏逆變系統工程中心等。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上能電氣研發投入分別為3941.99萬元、4529.37萬元、5847.06萬元,合計超過1.43億元,分別佔當年營業收入的5.77%、5.35%、6.34%。截至目前,上能電氣共取得75項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54項,外觀專利9項,軟體著作權12項。

經營業績大幅改善

近年來,隨著光伏產業政策逐漸向「平價上網」「補貼退坡」推進,光伏行業內也出現「能者上,庸者下」的發展趨勢。2018年「531政策」造成國內光伏發電裝機規模短期出現下滑,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規模短期大幅下降。

上能電氣卻迎來了「逆勢增長」,招股書顯示,其產品集散式光伏逆變器得到大規模運用,8月份起,受第三批領跑者基地開工建設以及9月出臺的《關於梳理「十二五」以來風電、光伏發電項目信息的通知》影響,新增合同訂單開始恢復增長。當期財報顯示,上能電氣2018年3季度新增合同訂單容量880.92MW,比上年同期增長50.22%;2018年4季度新增合同訂單容量為1112.28MW,比上年同期增長138.57%。

資料顯示,光伏逆變器是連接太陽能光伏電池板和電網之間的電力電子設備,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心臟」。光伏逆變器的轉換效率直接影響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發電效率,其使用壽命直接關係到光伏發電系統的使用年限,最終影響光伏電站項目的投資收益率。

上能電氣成立於2012年3月,註冊資本5500萬元,一直致力於電力電子變換技術,運用電力電子變換技術為光伏發電、電化學儲能接入電網以及電能質量治理提供解決方案。目前主要產品包括光伏逆變器(PV Inverter)、儲能雙向變流器(PCS)以及有源濾波器(APF)、低壓無功補償器(SVG)、智能電能質量矯正裝置(SPC)等產品,並提供光伏發電系統和儲能系統的集成業務。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上能電氣營業收入分別為6.84億元、8.47億元、9.23億元,同比增長24.69%、23.88%、8.9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5447萬元、7086萬元、8384萬元,同比增長50.07%、30.10%、18.32%。

根據GTM Research的跟蹤調查,2017年全球光伏逆變器前十名企業佔據光伏逆變器市場份額超過75%,上能電氣的光伏逆變器市場份額為4.6%,全球排名第五,中國排名第三。到2018年,上能電氣的組串式、集中式、集散式光伏逆變器銷售規模佔中國光伏逆變器市場規模比例分別為1.77%、16.29%、55.91%。

海外銷售收入達2.7億

據IHS Markit統計,2017年以來,一些缺電的發展中國家、光照資源較好的國家或地區,逐漸成為光伏發電投資新的生力軍,如印度、越南、中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南美、非洲諸多國家。

越南於2017年4月出臺了關於在越南發展太陽能發電項目鼓勵機制的第11/2017/QD-TTG號決定,預計到2020年光伏電站項目總裝機為4.7GW。另外,由於在2019年6月30日前併網可享受20年0.0935美元/kwh的電價補貼,刺激了其光伏發電裝機,越南2019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接近4GW,增長近400倍。

2018年6月,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秘書長提出印度2020年實現光伏發電裝機目標提高到225GW,2030年實現裝機目標320GW。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增長率為9.1%,預計2019年的增長率將達到25.3%,除中國以外的光伏新增裝機容量2019年預計將達到43%的增長率。

據上能電氣方面介紹,2019年,由於長期合作的中國能建、中國電建、中國建材、上海電氣等國內大型EPC企業進軍海外市場,公司通過其在海外市場實現銷售1.53億元,佔當期國際市場銷售收入的56.65%。

同時,為了更好開拓國際市場以及響應「走出去」的號召,上能電氣於2017年在印度班加羅爾設立工廠,建立了銷售服務網絡,並以此為立足點將業務逐步輻射到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光伏發電新增投資增長較快的國家。

上能電氣方面稱,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公司開發了多款適合平價上網的產品,且已在越南、印度等海外市場成功幫助客戶實現平價或低價上網。

2018年下半年以來,上能電氣籤訂了應用於越南、印度、古巴、中東、東歐、南美等國家或地區的銷售合同。其中,2019年應用於國際市場產品的銷售收入達2.70億元。2017~2019年,上能電氣出口金額分別為87.35萬元、1979.40萬元、1.17億元。

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

招股書顯示,據國家發改委於2017年1月發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上能電氣此次募投項目均屬於「新能源產業」。而上能電氣方面稱,此次募投項目全部用於新能源產業,系可再生能源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3月30日,在上能電氣的網上路演過程中,相關負責人介紹稱,隨著化石能源消耗和環境保護得到世界各國的重點關注,新能源行業仍將保持較高快速發展,市場前景較為廣闊,募投項目可以為公司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搶佔市場份額提供有力保障,上述項目實施後公司每年將增加淨利潤9016.47萬元。

資料顯示,近年來全球光伏發電持續快速發展,累計裝機容量從2000年的1.288GW增長到2017年的402.50GW,年複合增長率達到40.20%。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於2018年4月發布了《2050全球能源轉型路線圖》,將可再生能源在電力領域的份額從2017年的25%增加到2050年的85%,主要通過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增長。

我國企業通過加大研發投入、規模化生產使得光伏發電的系統投資成本從2007年的60元/W下降到2018年的4元/W以下,降幅超過90%。從2018年起,我國出現了光伏發電成本低於火電的情況。

針對光伏發電的各類應用場景,上能電氣推出了能夠為大型地面電站、複雜山地電站、水面電站以及工商業屋頂、戶用分布式電站等各種光伏發電系統的解決方案。作為光伏發電的核心部件之一,光伏逆變器與光伏發電行業同步保持了快速發展。

2017~2019年,上能電氣光伏逆變器產品銷量分別為3318.91MW、4181.66MW、4933.94MW,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7.30%、90.82%、91.45%。目前,公司擁有集中式、集散式和組串式等各種技術路線的光伏逆變器產品,輸出功率範圍從3KW到3.15MW。

對此,上能電氣上述負責人還表示,募投項目中「高效智能型逆變器產業化項目」和「儲能雙向變流器及儲能系統集成產業化項目」是在現有產業規模的基礎上擴大產能、提高產量,該項目適應公司目前的業務增長規模,進一步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擴大公司產品的市場份額。文/晨曦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電氣工程學院一行走訪青島電力電子企業
    新聞網訊 為進一步落實學院人才培養計劃、深化校企合作、加強校外實習、就業基地建設,近日,電氣工程學院院長陳道煉帶領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系王春芳教授及六位青年教師走訪了青島整流器製造有限公司、青島航天半導體研究所有限公司和青島華碩高科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並就本科生下廠實習和校企合作等內容展開交流。
  • 三位浙大學者入選2021年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據不完全統計,文福拴、徐政、呂徵宇等3位浙大學者榮列其中。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呂徵宇入選理由:對 DC-DC 電力變換和控制做出貢獻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國家電力電子技術專業實驗室主任、應用電子學系主任。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電子電氣工程學院
    本專業培養從事計算機軟、硬體設計、研製和開發計算機應用系統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基礎理論紮實、知識面寬、適用性強,在計算機應用方面具有較好的系統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在工程實踐中有較強的工程設計和組織管理能力;在知識及能力的更新上有較好的專業基礎和外語基礎,能適應計算機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
  • 科研團隊 湘潭大學-智能電力變換及其應用技術團隊
    團隊簡介湘潭大學智能電力變換技術及應用研究團隊主要從事電力電子技術及其應用方面的研究,近十年來在新型電力電子拓撲及其控制、電網安全 、功率半導體器件建模及可靠性、無線電能傳輸、風力發電控制技術等方面開展科學研究。
  • 智光電氣(002169.SZ)獲批組建廣東省大功率電力電子技術工程實驗室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9月6日丨智光電氣(002169.SZ)公布,公司申報組建的廣東省大功率電力電子技術工程實驗室,近日獲得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員會推薦建設,目前已經過公示期。工程實驗室主要功能是開展電力電子產業核心技術攻關和關鍵工藝的試驗研究;關鍵裝置的研製、關鍵系統的開發;電力電子產業化關鍵技術開發;以及研究電力電子產業技術標準、培養工程技術創新人才。突破產業鏈關鍵節點技術和產業化瓶頸,為電力電子技術產業高新技術企業提供支持,為電力電子行業提供技術服務。
  • 電力電子技術領域中的研究熱點
    >電力電子技術領域主要方向、熱點進行報告、研討和交流。(1)電力電子技術在智能電網中將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電力電子技術的核心作用是實現對電能的控制與處理,其表現有:電路的無觸點快速通斷;改變系統的等值電氣參數;實現電能形態的轉換與發生。電氣系統的目標:每時每刻保證電網的電力發生與負荷消耗之間保持平衡; 實現全系統的安全、高效、經濟運行。就目前的技術手段而言,要實現電能的高效控制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要充分利用電力電子技術與裝置來完成。
  • 專業介紹—電子電氣工程專業
    什麼是電氣電子工程?很難想像沒有電的世界。在現代,我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但很容易忘記,電力的生產和分配仍然是一種高度專業化的技能,每年需要成千上萬的有才華的畢業生。無論你是想將新村莊連接到電網,還是要為新智慧型手機開發最小的電路板,電力科學都是一個令人興奮且不斷發展的領域。
  • 西安交大創辦高等電力電子技術亞洲博士學校
    高等電力電子技術亞洲博士學校是面向電力電子技術領域博士生和已獲得博士學位的高校青年教師及企業研發工程師的暑期學校。學校集中一周左右的時間,開設反映電力電子技術領域多個不同研究方向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的一系列專題課程,由學校邀請全球範圍內各研究方向上領先的知名學者親臨講授,並組織學員開展學術和文化交流活動。學員來源面向以亞洲為主的國家和地區,全程採用英語學習交流。
  • 山東大學-固緯電子 第四屆海峽兩岸電力電子技術實訓交流會--圓滿...
    共有來自全國高校電氣、電工電子、電力電子類實驗室負責人,專業教學負責人及管理人員、電氣自動化、電機拖動、新能源電力電子技術等教學團隊負責人、專業帶頭人、課程負責人、骨幹教師,教學老師等100所高校180餘位專業老師、教授及專家領導參加。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7/402950.htm
  • 「電力系統和電力電子,哪個更有優勢?」從錄取到就業,為你全面解析這所電氣院校!
    3、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專業代碼:080803)是上海市重點學科,本學科立足於現代電力系統及特、超高壓輸電。上電高電壓技術專業開辦時間較短,師資有限,招生人數相對於電氣學院的其他三個專業要少,本專業招生以來,招生人數維持在15餘人。20考研招生15人,報名121人,錄取15人。
  • 多功能逆變電淺談電力電子技術中的整流電路
    一、電力電子技術的應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1170.htm 電力電子技術
  • 新亞電子今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致力成為全球精細電子線材行業領跑者
    原標題:新亞電子今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致力成為全球精細電子線材行業領跑者   1月6日,新亞電子(605277)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 電氣工程
    電氣工程  東華大學電氣工程領域現有教學與科研人員20餘人,其中18餘人具有高級職稱,教授6名。  本碩士點現在主要圍繞以下方向開展研究: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智能控制、電力系統及新能源利用、先進電路理論、新型自動化裝備。
  • 迎接電能系統新時代挑戰的電力電子技術
    (PELS)首次中文線上研討會(Webinar)成功舉辦,西安交大劉進軍教授受邀作了題為《迎接電能系統新時代挑戰的電力電子技術》的學術報告。隨著中國在電力電子領域影響力的快速增強,IEEE PELS發起了新的線上研討會形式,即按照當地語言和時間舉辦。此次中文研討會是該系列的首場活動,這也是PELS舉辦的首個非英文線上研討會。歡迎大家關注後續的PELS線上活動!注意!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查看本次報告的配套視頻。
  • 中科院電力電子與電氣驅動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會議
    3月25日,中科院電力電子與電氣驅動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會議在中科院電工研究所召開。參會人員包括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韓英鐸,以及學術委員會成員唐任遠院士、嚴陸光院士和顧國彪院士等12人,電工所所長肖立業、科技處處長王海峰等應邀出席了會議。會議由重點實驗室主任、電工所副所長李耀華和學術委員會主任韓英鐸院士主持。
  • 映翰通:致力於成為工業物聯網行業的引領者
    原標題:映翰通:致力於成為工業物聯網行業的引領者   11月6日,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兩位學生獲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力與...
    清華新聞網8月11日電 8月2日至6日,全球電力行業國際頂級會議——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力與能源協會年會(IEEE PES General Meeting)在加拿大蒙特婁召開,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TBSI)智能電網與可再生能源實驗室楊侖和陽天舒同學均獲得此次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Best Paper Award)。
  • 《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運動控制系統(第4版)》電子教材免費下載
    《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運動控制系統(第4版)》內容簡介:根據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系列教材編審委員會制定的普通高等教育電氣工程與自動化類「十一五」規劃教材的要求,在《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運動控制系統(第4版)》第3版的基礎上進行修訂,成為第4版,並人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 科研團隊 | 湘潭大學-智能電力變換及其應用技術
    科研團隊:湘潭大學-智能電力變換及其應用技術
  • 做武漢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努力把企業打造成為強大...
    83位候選人努力做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勇於推動生產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重視技術研發和人力資本投入,有效調動員工創造力,努力把企業打造成為強大的創新主體,推動武漢經濟高質量發展。本人供圖高德紅外黨委書記、董事長黃立同樣表示,未來將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努力成為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高德紅外黨委書記、董事長黃立。「只有在研發、管理、工藝、質量上不斷創新,企業發展才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