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沙市第一醫院兒科醫學中心重症監護室收治了數例咳嗽、氣促、呼吸困難的小嬰兒,給予呼吸機輔助通氣,纖支鏡肺泡灌洗等治療後均康復出院。檢查發現原來竟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惹的禍。
據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5歲以下兒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毒,多發生在冬春季節,主要多見於嬰幼兒,尤其是1歲以下的嬰兒。重症患兒可以出現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嚴重的併發症。
輕症感染類似於普通感冒:流涕、輕咳、低熱等。重症感染會出現氣促、呼吸困難、喘息、呻吟、易怒、厭食等。
寶寶呼吸困難表現為鼻翼煽動或肋間隙隨吸氣凹陷;而氣促的判斷標準為:<2月齡,呼吸≥60次/分;2-12月齡,呼吸≥50次/分;1-5歲,呼吸≥40次/分。
小寶寶安靜時可把手輕輕放在寶寶肚子上,感觸或觀察腹部的起伏,數一分鐘,腹部起伏多少次就是寶寶呼吸的頻率。
長沙市第一醫院專家介紹,該病大多數為輕症,家長注意隔離,同時保持孩子足夠的液體量,觀察孩子尿量、精神、口唇是否乾燥等,防止脫水以及繼發細菌或其他病毒感染。但如果孩子出現高熱、氣促、呻吟、拒食、脫水、呼吸困難等症狀,則需要住院治療。
如何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1.注意開窗通風,少到人口密集和通風條件差的場合,避免與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觸,如擁抱、親吻等。
2.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或含酒精的溶液洗手)。
3.注意咳嗽禮儀,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鼻口,出入人員密集的場所注意佩戴好口罩。
4.充足的營養、適當的運動是改善兒童天然防禦功能的關鍵,這對預防肺炎和縮短病期均有效。母乳餵養對小嬰兒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瀟湘晨報記者梅玫 通訊員王莉 譚鑫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