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入歐盟二十年,這個彈丸小國到底經歷了什麼?

2020-10-18 奧國那些事兒

它曾經是一個勢力遍布中歐、北義大利和巴爾幹的一等歐洲強國。在歷史的洗禮下,終也蛻變為一個領土不滿10萬的中歐小國,但這並不影響奧地利在現代是個繁榮國家的事實。

一九九五年,奧地利加入歐盟,成為眾多成員國之一。歐盟創始成員國有6個,分別為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二戰使歐洲喪失了世界政治經濟中心的優勢地位,西歐各國聯繫日益密切,為保障自身的安全與發展,歐盟組織由此形成。

身處歐洲的各國無不對這個資源豐厚的聯盟體產生極大的興趣,不僅是發展國家之間的經濟,強化了歐洲各國家的經濟關係,同時區域經濟一體化也活躍了國際經濟貿易。此外,不安定的政治格局的影響下,各國都在尋求庇護。

但是歐盟國家這麼多,為什麼會選擇奧地利呢?

其實,20世紀的歐盟門檻並不高,又或說是,更多歐洲國家的加入能使得歐盟在國際經濟政治等諸多領域的地位更進一步。列強的崛起都並非一朝一夕,也絕非單靠一兵一瓦就能實現的,各國的「單打獨鬥」雖說幹涉小,但又怎比得上聯盟國來得實力強大呢?此外,就算是再繁盛的國家,若閉門造車,總也難逃被瓜分被欺凌的結果。

所以奧地利加入歐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在歐盟踐行東擴的方針上,只會吸引更多的新成員加入其中。

至今,歐盟成員也由起初的6大創始國到目前的27個,而奧地利至今也已加入歐盟二十餘年。

奧地利加入歐盟的全過程

1994年4月30日奧地利、瑞典、芬蘭和挪威的入盟協商完成。

1994年6月12日,奧地利舉行全民公投,決定是否加入歐盟。最終,66.6%的選票為贊成奧地利加入歐盟。

1994年12月9日至10日,歐洲聯盟12國和即將加入歐盟的奧地利、瑞典和芬蘭的領導人在德國埃森就改進歐盟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和歐盟向東歐擴大問題達成一致。

1995年1月1日,瑞典、芬蘭、奧地利正式加入歐盟,歐盟成員國擴大到15個。

1999年1月1日,歐盟國家開始實行單一貨幣歐元和在實行歐元的國家實施統一貨幣政策,奧地利同比利時,法國,德國等11個國家加入歐元區,正式使用歐元。

如今的奧地利有著眾多國際組織的入駐,但這些國際組織選擇入駐與奧地利中立國的立場息息相關。1945年,法西斯德國戰敗後,奧地利全境由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1955年,四國同奧地利籤訂和約,奧地利恢復獨立。同年10月,奧地利宣布永久中立。

中立意味著對交戰雙方的不採取任何支援或敵對行為,中立的做法看似十分安全保守,不參與他國的鬥爭,也就意味著在一系列以利益衝突為核心發起的軍事政治戰爭中,中立方不得幹涉,自然也就無法從對自己最有利的局勢上做出選擇,也就是等同於棄權,放棄選擇權。對一個國家來說,中立既是庇佑也是損失。

加入歐盟的奧地利是否就如獲得法杖的魔法師,開啟了開掛般的人生呢?

其實也不盡然,奧地利在當時20世紀90年代同大多數中歐國家一樣,在世界大戰之後元氣大傷,很多制度體系都不夠完善,而國家經濟的發展也受到多重局限。首先內部的物質缺乏,而與相鄰國家的貿易往來也沒有法規制度的保障。

一方面是你想與其合作,開拓進出口貿易,但是沒有兩國領導人籤署的互貿協議,也只能是望洋興嘆。加入歐盟,參與各國決策協商,做出讓步,籤署相應的合作條約。同維繫一家公司般,各國在其中充當著持有股份的董事,而股份的多少取決於本國現有硬實力。

1995年,在奧地利建立了歐洲經濟利益聯合會(EWIV),該組織的活動建立在歐洲聯盟法的基礎上。其任務是促進奧地利公司與外國夥伴的合作,負責解決協調相互關係。

奧地利入盟20年的歷史進程

2003年發展援助額4.45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0.2%。發展援助的重點是農業、水力、衛生、能源、基礎設施、職業培訓、科學合作和提供獎學金等。


2009年外國在奧地利直接投資額為50.8億歐元。主要投資來源國是德國、盧森堡、荷蘭和匈牙利。

2009年工業產值1135.7億歐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8.5%。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機械製造、化工、採礦、電子和汽車發動機製造等。2009年工業從業人員40.2萬。

2010年,奧地利約有280家化工企業,員工41700人,年營業額約142億歐元,其產品70%出口。有包括巴斯夫(BASF)、Beiersdorf 和 Henkel 在內的近1000家跨國公司在奧地利設立東歐地區總部。

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2840億歐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9100歐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通貨膨脹率:1.9%;失業率:4.5%。

2010年歐盟27國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排名,奧地利位居第五,以歐盟人均GDP為100,奧地利為126。盧森堡為271,位列第一,荷蘭(133)、愛爾蘭(128)和丹麥(127)分列第二至四位。

現今,維也納是奧地利共和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奧地利聯邦議會、國民議會、總統府、總理府、國家政府各部委和最高司法機構都聚集在這個城市裡。同時,維也納市還享有重要的國際地位。聯合國和石油輸出國組織都在維也納設有辦公機構。

乎哉,小國仍有崛起之雄風。我們知道歷史上的奧地利也有段輝煌史,像是在喧囂,在吶喊,走在維也納古風古色的街頭,那些建築無不表露它的年代悠久,無不彰顯曾經的光輝;佇立在阿爾卑斯山下,便感慨她的雄偉氣勢,這裡有著慷慨的大自然賦予的晶瑩的雪峰、濃鬱的樹林,和清澈的山澗流水,動植物生靈在此生存,滋養了山下世世代代的居民。無論過去的歷史書寫著如何的事跡,著眼今下,仍能繪出屬於未來的藍圖。

58同城·奧地利
生活服務信息平臺,
留學移民諮詢

相關焦點

  • 歐盟討論英國脫歐後的預算增加問題,大國小國分成兩派
    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特別峰會在經歷了艱難的談判後終於有了初步成果。在這一方面,大國和小國的態度出現分歧。圖斯克坦言,歐盟想在今年年內完全就歐盟預算達成具體協議難度非常大。此次峰會並沒有英國代表在場,這也是歐盟預算討論首次在英國缺席的情況下展開,而應對英國脫歐後歐盟的財政缺口也成為了此次峰會的談論重點。
  • 東歐小國立陶宛夜郎自大,叫囂力挺臺灣當局,成攻擊中國急先鋒
    這個小小的東歐彈丸小國近來對華出口暴增36%,可以說是捧著中國的碗,一邊還要給碗裡撒沙子。這種小丑國家在地球上太微不足道了,但總喜歡抓住一切機會弄點響聲讓世界知道它的存在。公然跟一個大國作對,可不是明智之舉。希望立陶宛不要再這麼下去,如果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恐怕後果會很嚴重。
  • 羅馬已成為「過去式」,到底是什麼消磨歐洲小國人民的「大國情懷」?
    德國人的大國理想讓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各地賠款第2次全國被炸了個稀巴爛,分裂了近50年,好不容易現在在歐盟內部壓過了法國一回,但所謂的大國又從何而來?奧地利所謂的大國光榮,那是屬於哈布斯堡的,不是屬於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完蛋之後,奧地利就一直在為維持獨立的地位而做鬥爭。
  • 捷克是歐洲的一個彈丸小國,為何敢跟世界大國對抗?它憑的是啥?​
    捷克是歐洲的一個彈丸小國,為何敢跟世界大國博弈?它有何產業?捷克位於歐洲的中部,面積約7.8萬平方公裡,國家總人口約1060萬,近幾年人口增長率為負。從領土面積上比較,捷克還沒有重慶市大。在歐洲屬於名副其實的小國,而且還是一個不靠海洋的內陸國,並與德國、奧地利、和波蘭接壤。
  • 袖珍小國列支敦斯登連軍隊都沒有,為何沒有被周邊林立的強國吞併
    文/寂寞的紅酒列支敦斯登,位於歐洲中部,奧地利和瑞士之間,是一個標準的彈丸小國。列支敦斯登有多小?小到據說在國內不允許在大陡坡上玩滑板,因為一個不留神很可能就滑到國外了。不過就是那麼一個小到可以忽略的彈丸小國,小到連軍隊都沒有的袖珍小國,竟然長期在強國林立的歐洲保持著獨立。列支敦斯登那麼小,連軍隊都沒有,為何沒有被周邊林立的強國吞併?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現代的列支敦斯登起源於18世紀,是歐洲著名貴族列支敦斯登家族的封地。
  • 這個離中國萬裡的東歐小國,也要「捍衛臺灣」?
    一個彈丸小國,新的執政聯盟才勝選沒幾天,就迫不及待地發聲要「捍衛臺灣爭取自由的人士」。 而它的人口還不及北京市朝陽區。 這個奇葩的國家就是立陶宛。
  • 盧森堡:「十字路口」中的「彈丸之地」,是如何從荷蘭獨立的
    現代的低地主要包括荷蘭(尼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三個國家,其中,歐盟總部就位於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便體現了其「十字路口」的戰略區位。位於比利時南側的盧森堡,面積僅僅2000平方千米,則像一支楔子,鑲入法德之間。
  • 阿里再出手10億多美金,新加坡這個小國到底有什麼魅力
    這句老話顯然已經跟不上時代了,比如阿里巴巴,只用了不到二十年,就從一個滿世界找投資的公司變成了一個滿世界投錢的公司。中國商界現在有一種「阿里系」的說法,指的就是阿里巴巴投資的公司。特別是國內使用網際網路相關產品,一不小心背後就有阿里投的錢。不過,跟大多數中國公司一樣,阿里在國際化方面還遠遠算不上出色。
  • 奧地利已成為歐盟科研框架計劃的受益者
    奧地利科研部長託西特勒在參加歐盟2014至2020年財政談判後表示,歐盟在科研領域的投入在未來幾年將繼續增加,作為歐盟成員國,奧地利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參與歐盟在科研領域的活動。
  • 羅馬已成為「過去式」,是什麼扼殺歐洲小國民眾的「大國情懷」?
    第二次,整個國家被炸得支離破碎,分裂了近50年。在歐盟內部,要超越法國一次並不容易。但所謂的大國從何而來?奧地利所謂的大國榮耀屬於哈布斯堡,而不屬於哈布斯堡結束後一直為維持獨立地位而苦苦掙扎的奧地利。2、人們都知道,他們對一個大國的感情不感興趣。
  • 剛從奧地利回來,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奧地利
    所以在大多數人眼裡,奧地利沒有任何政治地位和存在感,但實際上又有輝煌歷史的國家。本質上奧地利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在歐陸大地上叱吒風雲的強國(奧地利歷史上的統治者哈布斯堡家族曾掌管著大半個歐洲),但伴隨著命運的嘲弄,這個龐大到歐洲恐懼的帝國最後卻歸於虛無,如今只剩下奧地利一塊地盤。但高傲的日耳曼人不願意屈從一切。即使淪為小國,依然在歐洲乃至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
  • 悶聲發大財的小國,斯洛伐克到底發達到什麼程度?
    歐洲的心臟,斯洛伐克到底發達到什麼程度?斯洛伐克,是中歐的一個內陸國家,西北臨捷克,北接波蘭,東臨烏克蘭,南臨匈牙利,西南臨奧地利,原捷克斯洛伐克的東部,自1993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成為獨立主權國家,斯洛伐克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 歐洲最難相處的憑什麼是奧地利人?
    但一切都是有原因的,這個如今在世界上可以說毫無存在感的彈丸小國,卻曾經是掌管著大半個歐洲的「皇中之皇」——奧地利歷史上的統治者哈布斯堡家族,幾乎當過歐洲所有國家的國王,換句話說,歐洲所有王室都和這個國王是血親。
  • 歐盟將向中國遊客開放,奧地利卻對中國禁飛,7月可轉機回維也納
    中新社·華輿訊 據維城報導隨著歐洲各國加速國內解封,重啟旅遊業也迫在眉睫,據奧地利《新聞報》報導稱,歐盟將從自7月1日起,逐步對非歐盟國家開放邊境。來自世界其他國家的一些遊客將可以再次進入歐盟。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稱,根據各國疫情狀況,歐盟將擬定開放邊境的國家名單。
  • 彈丸造句和解釋_彈丸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7、一隻青鹿像黑色的彈丸一般從草叢的邊緣上奔跑過去。8、彈丸之地新加坡,國際商務挑大梁。別有洞天商務外,萬千奇遇盼君來。9、酒廠的名字取自古希臘殖民地,很容易讓人對位於黑海和亞述海之間的這片彈丸之地浮想聯翩。
  • 歐洲心臟——奧地利到底有多發達?
    奧地利地處歐洲中心,是歐洲重要的交通樞紐,經濟增長速度高於歐盟平均水平。奧地利工業特點是國有化程度高,國有企業控制了95%的基礎工業和85%以上的動力工業,產值及職工人數均佔其總數的70%。1955年加入歐盟,是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創始國之一。1955年宣布為永久中立國,1995年籤訂申根公約,並於1995年加入歐盟。
  • 奧地利擬收緊難民政策 歐盟各國應對步調不一致
    奧地利擬收緊難民政策 歐盟各國應對步調不一致 2015-11-05 09:00:31斯洛維尼亞總理日前表示,歐盟各國在解決日益突出的難民危機問題上很難達成一致,嚴重的情況下有可能導致歐盟瓦解。這一消息促使數萬的難民沿巴爾幹半島朝西歐進發。
  • 一波三折的歐盟特別峰會到底談了什麼?
    當地時間21日早間,在經過數輪磋商和激烈討論之後,歐盟領導人最終在特別峰會的第五天就備受外界關注的經濟救助方案達成共識。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表示,協議對於歐洲極其重要。同時,據BBC報導,今年的歐盟特別峰會是20年以來最長的一次。頻繁進入「加時賽」的會議,為何一波三折?各國領導人在會上到底都談了什麼?
  • 移民彈丸小國的華人很緊張,新加坡前期疫情好,第二波為何嚴重?
    在東南亞以華人為主小國新加坡,一直以來以富裕發達而聞名,也成為國人移民的理想之地。近年來,通過媒體資料看到,很多富人以及娛樂圈的名人都移民新加坡。新加坡國家雖然小,但卻是一個富有而發達的國家,新加坡還善於「以小搏大」,在世界上還有話語權,也是成為西方國家中的一員。
  • 看足球識史地:這個歐洲小國首次殺入歐洲杯,人口僅200萬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歐洲內陸小國。首先從地理位置看,北馬其頓位於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幹半島中部的南歐內陸國,東臨保加利亞,北連塞爾維亞,西接阿爾巴尼亞,南毗希臘。面積大約等於北京市+天津市,人口僅有200多萬。了解地理的朋友都會知道,馬其頓是前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中的共和國之一。但為什麼又叫北馬其頓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