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2017年宣布,全國高校由原來的985、211工程過渡到雙一流工程,雖然985、211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民眾依然認可這些高校。不過上榜雙一流大學的並非是所有985、211高校,只有42所高校,其中36所雙一流A類高校和6所雙一流B類高校。雙一流大學就是指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以學科為幫扶主體,切實推動高校質量發展。在評選上實行動態管理,以學科評價為主。注意:雙一流A類大學是有可能降為雙一流B類大學,雙一流B類大學是有可能降為一流學科大學。
在雙一流大學名單中,36所雙一流A類大學基本上都是原先的老牌985高校,其中比較靠後的有中國海洋大學、中央民族大學、重慶大學、蘭州大學;6所雙一流B類大學中,有三所985高校,分別為:東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還有3所211高校,分別是:新疆大學、雲南大學、鄭州大學。每個院校的發展水平不一樣,在下次評選中,假設國家不會擴充雙一流大學名額,那麼有多少學校晉級進入雙一流,就會有多少學校退出雙一流。
誰會成功晉級
從雙一流B類高校升進雙一流A類高校中,我認為湖南大學和東北大學的機會很大,為什麼?聽下面細細講解。
湖南大學
湖南大學位於湖南長沙,在湖南省也就是中南大學的排名比它高。在前面已經說了,他和東北大學一樣,是985高校中的雙一流B類高校,落後於同層次高校半個身位。但是,湖南大學一直在努力追趕,希望彌補這半個身位的差距。說點小歷史:如果當時湖南大學肯接受湖南醫科大學的入駐,相信一定會比現在更強。現在湖南醫科大學投入了中南大學的懷抱,所以中南大學實力才會暴漲許多。
隨著這幾年的發展,湖南大學不論是從學科建設上,還是國家科學技術獎上,都有令人驚異的成就。在第四次學科評估上,化學、機械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設計學被評為A-學科,7個B+學科,十個B級學科,5個B-,兩個C+,兩個C-。同時,湖南大學的化學和機械工程也是雙一流學科。還有一大堆的國家重點學科,在其他一流學科排名中,也有大量學科上榜,也有學科進入了世界前50強。這些都離不開國家的大力支持和湖南大學自己不懈奮鬥,為國家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國家科技獎上,共榮獲5個獎項,位居第四位;在國家科學技術三大獎上,獲得了3項榮譽,位居11位。從這些數據就可以大致看出,湖南大學沒有停止進取的步伐,反而超過了大部分的雙一流A類高校。
東北大學
東北大學位於遼寧瀋陽,距百年歷史還差3年,在建國初期,為我國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東北大學陪伴新中國經歷了風風雨雨,見證了其一步步走向了繁榮的步伐。雖然在近些年,東北大學在雙一流評選中慘遭降級,但它知恥後勇,潛心發展自身實力,逐漸縮短與同層次高校的差距,努力追上社會發展的腳步。
國家三大獎和學科實力是評選雙一流的關鍵因素,而這兩項,在東北大學近年的發展中,取得了卓越成就,遠超一些雙一流A類高校。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A級學科是控制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榮獲A-評價,5個B+,4個B級,5個B-,3個C+,3個C級。兩個C-。學科實力上同湖南大學不相上下。
東北大學共獲得3個國家科技獎,3個國家科學技術三大獎,在排名上同湖南大學差不多。作為老牌985高校,東北大學有再度蓬勃發展的底氣和實力,相信下一次雙一流評選一定會有他的身影。
誰將遺憾退場
前面說過了,在雙一流大學名額不變的情況下,有人晉級,就意味著有人退場。在雙一流B類高校中,後面四所大學近年來的發展還是不如一些一流學科大學,被其他大學取代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湖南大學金和東北大學成功上位,雙一流A類高校中勢必要淘汰出來幾個,小陳老師個人認為可能是中央民族大學和蘭州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這些學校這些年沒有什麼大的進步,可能性最大的是蘭州大學,蘭州地處西北,城市帶給蘭大的加分很小。重慶大學的排名也很低,但是重慶市是直轄市,有著一定的地理加持,所以降級的可能性不會太大。
選擇大學不僅是看現在,過去,更看將來。你想,考生考了那麼高的分,好不容易上了雙一流大學,結果學校自己不爭氣,被降級,受打擊的都是考生。所以選擇大於努力,也希望同學們都能有滿意的結果。
以上都是小陳老師的個人意見,如果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歡迎下方評論。我是小陳老師,覺得對你有幫助的話,點點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