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3日 00:52 來源:北京青年報
參與互動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
想盡辦法下足功夫打贏藍天保衛戰
今年上半年,全市空氣品質進一步改善,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四項主要汙染物濃度均創下歷史同期最低水平。空氣品質達標天數超過六成,而重汙染天數只有3天……「藍天常在」的背後,是一批環保人的努力與付出,其中就包括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的工作人員。他們為了推動北京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在煤、油、車、工業、揚塵等領域想盡了辦法、下足了功夫。不僅組織編制引領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每年還要制定詳細的措施安排和任務分解,把路線圖細化為具體的施工圖、作戰圖,加快推進打贏藍天保衛戰各項任務措施落實。今年6月,大氣環境處榮獲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
面對嚴峻的空氣汙染形勢,北京市自1998年起開始實施大氣汙染防治緊急措施,確定了能源清潔化利用戰略,正式打響燃煤汙染治理攻堅戰,推進煤改清潔能源,以治理煤煙汙染。當時,北京市環保局大氣處就承擔了各種治理措施方案的起草,尤其是組織編制的《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和《2018-2020年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成為全市引領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同時,每年制定詳細的措施安排和任務分解,把路線圖細化為具體的施工圖、作戰圖,加快推進打贏藍天保衛戰各項任務措施落實。
「我們的前輩早早投入了汙染防治攻堅戰,他們一年年積累的經驗,是我們如今開展汙染治理的寶貴財富。」大氣環境處處長李翔介紹,大氣處工作人員先後創新提出平房煤改電、鍋爐煤改氣、低氮燃燒等一系列政策,低氮燃燒等不少措施在全國都屬於首創。李翔說,實踐證明,這些治理措施對於北京來說可謂是「量身定製」。
據介紹,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深入推進以「煤改氣、煤改電」為主的煤改清潔能源工程。面對基礎設施薄弱、需協調解決問題多等困難,年均現場調研、協調、核查改造點位近千個,召開各類協調會200餘次,撲下身子攻堅克難,實地解決燃氣管路鋪設、變電站建設中的拆遷破路、選址審批等難點問題,累計完成4萬餘蒸噸燃煤鍋爐「煤改氣、煤改電」,基本實現全市平原地區「無煤化」,制定的峰谷電價等補貼政策惠及居民超過30萬戶。
與此同時,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還深入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開創性地提出了京津冀區域聯防聯控聯治的框架建議和「責任共擔、信息共享、協商統籌、聯防聯控」的工作原則,推動建立了六省區市七部委協作聯動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協作機制。
今年6月,大氣環境處榮獲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李翔表示,這是對大氣處組建幾十年來工作的認可,也令他們信心百倍,「我們會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樣珍惜這份榮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身心投入汙染防治攻堅戰,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出謀劃策。」
文/本報記者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