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好多父母興致上來,都喜歡「舉高高」逗弄寶寶,這種飛一般的感覺,也常會讓寶寶喜笑開顏,可謂是「逗樂法寶」。
但你知道嗎?這個動作真的很危險,若有不慎,極易發生意外。
之前看過一則消息,爸爸出差好多天,回來後看到許久不見的兒子特別開心,高高抱起,一會舉過頭頂一會又託著孩子身體轉圈圈。
不到兩歲的孩子開心大笑,然而接下來這位爸爸一時手滑,舉高高時沒接住兒子,使其從高處落下,頭部受到撞擊,當時便意識不清。
立刻送到醫院後,經過一番急救,才轉危為安。
嬰幼兒的身體真的很脆弱,尤其是佔身體重量比重最高的大腦,若顱腦受傷,千萬不要忽視。
孩子從高處落下摔傷後不要立刻搖晃身體,若出現嘔吐、昏睡等情況,應立刻就醫。
《大宅門》中一生苦寒的姑奶奶白雅萍,所有的苦難就來自於舉高高導致自己的孩子摔死了。
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家長最好不要帶他玩「舉高高」一類危險的遊戲,否則釀成大禍了,可沒後悔藥吃。
1、捏臉蛋
寶寶的臉蛋嫩滑、肉嘟嘟,家長們看見就想上手捏捏,手感很好。
但這樣很不好,捏臉蛋會讓寶寶的唾液腺受刺激,導致口水分泌過量,經常如此會引發口水疹。
若用力太過,還有可能傷到口腔黏膜,導致口腔潰瘍。
2、騎脖馬
好多家長會把孩子放在自己脖子上,然後抓住寶寶的小腳向前走,寶寶則抓著家長的頭髮。
這種動作也很危險,兩歲以下的小寶寶,抓握能力不強,身體的平衡也掌控不好,很容易因坐不住而向後仰。
從家長肩上栽下來時,必然是頭部先著地,若家長反應不及時,會使寶寶受傷。
3、拉手轉圈圈
家長拉著寶寶雙手提起,然後轉圈圈,寶寶會因離心力而飛起,看著很有趣。
但是一個抓不牢,寶寶就會飛出去,而用力若過大,則容易使寶寶的手臂受傷,因為他的骨骼、肌肉都發育不全。
4、握住頭「拔蘿蔔」
雙手託住孩子的腦袋,一邊唱著「拔蘿蔔,拔蘿蔔」的歌謠,一邊用邊提起孩子。
有的家長覺得這種遊戲能讓孩子的骨骼拉長、長高,卻沒注意到暗藏的危險。若發生意外,會傷害到孩子的頸椎,有使孩子癱瘓的可能。
5、網紅遊戲親子翻轉
每個人的肌肉力量及反應速度不同,別看網上其它家長跟孩子玩得很好,就盲目跟風。
之前武漢一位父親,帶著女兒模仿網上很火的180度翻轉遊戲,父女雙手相握,然後讓孩子凌空翻轉180度落地。
結果由於沒抓緊,使女兒頭部著地摔傷了脊柱,癱瘓了。
還有一位家長帶著三歲兒子玩,傷到了手臂,好在經醫治後已經恢復。
親子遊戲能增進家人的感情,也有益於孩子的智力開發,讓身體得到更好的鍛鍊。但做遊戲也要考慮到孩子的承受力,排除安全隱患。
1、發聲玩具
對於0-1歲的嬰兒,可以培養他們的抓握能力,挑兩塊相撞後,能發出清脆響聲的積木。讓寶寶一手一個,相互撞擊,鍛鍊手臂肌肉的力量之餘,也能以聲音刺激聽覺發育。
2、聽聲辨位
撥浪鼓或手鈴之類的玩具,能發出悅耳的聲音,引逗寶寶尋找。在尋找聲源的過程中,鍛鍊寶寶的聽覺及方向感。
3、觸摸遊戲
多準備一些觸感、質地不同的玩具,讓寶寶用手拿著玩。
寶寶觸摸的時候,家長可以告訴他拿在手裡的是什麼,比如這是軟軟的小熊,這是毛茸茸的小鴨等。
讓寶寶體會不同物品的觸感,能促進感官發育和語言能力。
4、學做幼兒操
幫寶寶做些抬胳膊、踢腿之類的幼兒操,讓四肢肌肉發育更好,還能促進大腦發育,對寶寶的情緒穩定也有好處。
5、揉手絹
家長還可以準備一些質地柔軟,又有豐富色彩的絲巾或手絹,讓寶寶隨意抓握、扯拽等。
這樣可以鍛鍊寶寶的肌肉,對觸覺、視覺的發育也有促進作用。
小寶寶們都是很柔弱的生物,要小心對待,不要做舉高高、拔蘿蔔一類過於危險的遊戲。
也許有的家長會不以為然,覺得大家從小都是這麼玩過來的,不也都好好長大了?
但有一點大家要知道,意外隨時會來,以前沒發生不代表以後不會發生。沒有聽說沒有見過,也不代表沒有發生過。
孩子是家中的珍寶,萬分之一的意外,對家長來說也是百分之百的痛苦。因此,還是選擇一些益智又安全的親子遊戲來玩吧。
二胎寶媽、營養師,為大家分享育兒生活中的心得;圖片皆源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另外,碼字不易,如有個別錯別字,請別介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