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併購商譽風險需警惕!仙琚製藥中報增長或是假象

2020-12-23 騰訊網

文:詩與星空(ID: SingingUnderStars)

對於醫藥行業來說,近兩年來最為驚心動魄的事情,莫過於集採。

部分暴利藥品被硬生生的打掉90%以上的利潤,讓中標的企業心碎,讓沒中標的企業心驚。甚至出現了原研藥瘋狂降價,低於仿製藥中標的情形。

比如,拜耳的阿卡波糖以全國最低價中標,讓人大跌眼鏡。

這也給國產仿製藥廠家敲響了警鐘:原研藥廠已經在專利期內賺的盆滿缽滿,憑藉嫻熟的技術實力和成本優勢,繼續和仿製藥爭奪利潤,榨乾市場最後一個銅板。

自從集採政策開展後,對醫藥類企業的投資邏輯就發生了變化,不能只看產品線是否豐富,還要看是否以創新藥為主。

尤其是要站在醫保的角度看問題,醫保負擔最重的,是最常用的心血管類藥物,這方面的仿製藥,大概率被敲掉絕大多數的超額利潤。

仙琚製藥的產品線非常豐富,從婦科計生類製劑產品到麻醉肌松類製劑產品,從呼吸類製劑產品到皮膚科製劑產品,再到普藥製劑產品… …

但,幾乎所有的產品都有一個共同點:仿製藥。

一、仙琚製藥的半年報業績

2020年8月27日,仙琚製藥發布了2020年半年報。

數據來源:iFind,製圖:星空數據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7億元,同比下降4.78%;實現利潤總額2.56億元,同比增長3.8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5億元,同比增長18.2%。

公司是如何實現營收下降的同時,淨利潤增長的?

其實很簡單,降費。

半年報顯示,市場推廣費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個億,銷售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工資都下降了10%左右。

不過現金流量表裡卻有個背離的指標,支付給員工的現金流要比上年同期多一點。結合費用表的職工薪酬來看,應該是因為2019年的年終獎(在2020年初支付)要比2018年高。

二、銷售費用遠超研發費用

2020年上半年,仙琚製藥的銷售費用為4.7億,佔營收比例26.7%;而同期研發費用只有7600萬,佔營收比例的4.3%。

銷售費用遠超研發費用,是很多醫藥企業的頑疾。

構成銷售費用的主要項目,通常是市場推廣費,而這個項目藏汙納垢,很多軟性賄賂的推廣會議甚至回扣,都體現在這個項目。

作為創新藥的代表,恆瑞醫藥的銷售費用佔營收比例超過30%,按說更高。但是恆瑞醫藥的研發費用佔營收比例超過16%,遠超絕大多數同行。

結合看過的財報,星空君認為,可以對醫藥企業大致劃一道線,銷售費用佔營收比例超過30%的,屬於銷售費用過高;研發費用佔營收比例低於10%的,屬於研發支出過低。

仙琚製藥的研發費用,無論是金額還是比例,都屬於比較低的,恰好說明公司的產品以仿製藥為主,缺乏核心競爭力。

星空君說的對不對呢?

我們看一下公司的主打產品:地塞米松系列、潑尼松系列、曲安西龍系列、黃體酮膠囊(益瑪欣)、左炔諾孕酮腸溶膠囊、米非司酮片、注射用苯磺順阿曲庫銨、羅庫溴銨注射液、注射用維庫溴銨、甲磺酸羅哌卡因注射液、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噻託溴銨粉霧劑和環索奈德氣霧劑、糠酸莫米松凝膠、糠酸莫米松乳膏和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等… …

看起來種類繁多,但對於生病多的人來說(誰生病多啊!),這些幾乎都是常見藥。也就是說,絕大多數都是仿製藥,公司缺乏自研能力。

同樣的仿製藥,醫生選用那個藥廠的,往往取決於市場推廣費… …

三、經營風險

1、集採的影響

隨著醫保改革的推進,帶量集採範圍越來越廣,公司很多常見藥都面臨納入集採名單的風險。對於絕大多數「不思進取」的藥企來說,研發費用是應對集採的唯一風向標。

如果研發費用沒有本質的變化,恐怕公司的未來就這樣沉淪了。

2、疫情的影響

醫藥類企業,在疫情期間,可謂喜憂參半。

從事核酸檢測、防疫用品的企業,業績激增;而和疫情毫無瓜葛的藥企,則因為就醫人數的減少,業績紛紛下滑。

仙琚製藥更難,業績下滑的同時,公司還有近三分之一的業務在海外… …

3、商譽的風險

說起海外業務,仙琚製藥在半年報中自豪的介紹,從一家浙江的民辦小藥廠,發展到收購義大利的知名藥廠,公司發展迅速。

等等,哪裡的藥廠?

義大利?

沒錯,公司帳面高達6個多億的商譽,均來自併購的兩家義大利公司。

半年報顯示,公司在義大利有三家分支機構。作為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公司竟然沒有計提商譽減值準備,有點不可思議。

半年報顯示,這兩家子公司,一家盈利275萬元,另一家盈利7000多萬元。雖然金額不高,但考慮到義大利的狀況,實屬不易。

問題是,半年報是未經審計的,審計後的年報出具的時候,會不會調頭轉下呢?

一旦出現盈利問題,就要計提大額的商譽減值準備,從而嚴重影響公司的淨利潤。

商譽的風險,是最難以預計的風險。

四、總結

僅從業績來看,仙琚製藥的淨利潤是增加的,看似業績向好。

但是實際上,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壓縮費用。

公司核心產品以仿製藥為主,研發投入不足,產品缺乏競爭力,併購的義大利子公司商譽風險巨大,年報很可能會暴雷。

- END -

相關焦點

  • 跨界併購16億高商譽壓頂 理工環科商譽減值風險高懸
    原標題:跨界併購16億高商譽壓頂 理工環科商譽減值風險高懸來源:財聯社財聯社(杭州,記者 劉科)訊,因多元化跨界併購北京尚洋公司、江西博微公司和湖南碧藍公司,理工環科(002322.SZ)在2020年三季度末商譽已高達16億元。
  • 綠葉製藥收購阿斯利康王牌藥 本土藥企境外併購進入快車道
    「中國藥企通過內生增長,處於一些轉折點,需要到境外尋找繼續增長的機會。」易界管理合伙人蔣小旭曾表示,中國醫藥企業一直有很強的境外併購需求,2017年以來,這種趨勢愈發明顯。隨著國內大健康產業市場的發展,各大醫藥企業也開始通過跨境併購不斷完善自身生態布局。除了傳統的藥物領域投資,保健品和醫療服務也成為併購熱點。
  • 仙琚製藥陷「回扣門」股價大跌 涉事藥品銷售增速較快
    5月17日早間,仙琚藥業於發布公告回應,表示涉事藥劑銷售為代理商負責,公司已與相關部門聯繫並進行配合。不過,記者注意到,仙琚藥業並未披露涉事代理商名稱。5月17日,仙琚製藥股價報收6.70,跌5.23%。陷入「回扣門」仙琚製藥稱公司對此事高度重視,目前經初步了解,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通過代理模式進行銷售,在江蘇省由代理商全權負責進行終端學術推廣和銷售。
  • 又見年末商譽暴雷:如何防範風險?這些股商譽佔比較高
    來源:第一財經臨近年末,數知科技一則驚人的商譽減值公告,再次警醒投資者注意防範商譽暴雷風險。12月23日晚間,數知科技公告稱,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公司因收購BBHI公司形成的商譽56.3億元、收購日月同行形成的商譽3.3億元、收購金之路形成的商譽8503.84萬元、收購鼎元信廣形成的商譽5560.08萬元,上述公司經營狀況持續惡化,將出現商譽減值,對公司的經營管理產生不利影響,預計減值金額約為56億元至61億元。
  • [年報]仙琚製藥(002332)2009年年度報告
    現任浙江仙琚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台州市海盛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浙江仙居製藥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張 南先生: 1961年出生,本科學歷,經濟師,現任浙江仙琚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縣政協委員。歷任仙居製藥有限公司銷售三部經理、辦公室主任等。現任浙江仙琚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
  • 國內獨家產品陷「回扣門」,仙琚製藥稱將配合調查股價大跌
    5月17日,仙琚製藥開盤持續走低,跌幅一度超過7%,截至午間收盤報6.62元/股,下跌6.36%。此前一交易日,該股收盤下跌1.39%。仙琚製藥主營業務為甾體原料藥和製劑的研製、生產與銷售,是行業公認的原料藥+製劑一體化甾體激素龍頭企業。
  • 長江證券——仙琚製藥:甾體激素龍頭的價值是否值得重估?
    原標題:長江證券--仙琚製藥:甾體激素龍頭的價值是否值得重估?由於原料藥生產設施獨立且技術難度大、下遊製劑適應症廣泛,甾體激素領域在未來很長周期中有望呈現競爭格局良好、行業增長較快的特徵。這為仙琚製藥等甾體激素龍頭實現持續快速成長提供了良好保障。
  • 仙琚製藥被曝涉嫌藥品回扣 回應稱:公司與代理商是兩個不同法律主體
    中國網財經5月17日訊(記者張潤琪)5月16晚間,有媒體報導稱,「浙江仙琚製藥(002332)因涉嫌藥品回扣,被江蘇省衛健委發函進行審查。」今日早間,仙琚製藥回應稱:涉事藥品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通過代理模式進行銷售,公司與代理商是兩個不同的法律主體。5月16日晚間,一份名為 《關於請核查先關藥品歸為使用情況的函》在網上流傳。
  • [年報]仙琚製藥:2010年年度報告
    浙江仙琚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年度報告 股票代碼:002332 股票簡稱: 仙琚製藥 披露時間:2011年3月26日 重要提示 曾任仙居製藥廠財務科長,仙居製藥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財務部部長,仙居製藥有限公司總會計師。現任本公司副總經理,浙江仙琚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應明華先生:1964年10月出生,雙學士學歷,高級工程師、執業藥師,中共黨員。曾任仙居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車間技術主任,仙居製藥有限公司車間主任,本公司副總工程師兼技術設備部部長、總經理助理。
  • 安信證券:創業板商譽減值沒那麼悲觀 避開個股陷阱
    具體而言,我們結合歷史上進行商譽減值的公司特點,建議從下幾個方面注意:中報是窺測併購企業業績承諾的完成情況的重要時間節點;被收購公司發展前景是判斷商譽減值風險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重點注意商譽佔比較高的傳媒、電子、計算機行業;注意17年度業績承諾到期的公司,警防可能存在的業績變臉情況;注意上一年度被收購公司業績承諾完成率低於80%,但是尚未計提商譽減值損失的公司;注意連續三年商譽佔淨資產比重超過20
  • 數知科技商譽暴雷,關於企業商譽投資者需要注意什麼?
    這就引發了一個話題,時至年底可能要警惕部分公司的商譽減值風險,因為在商譽減值新規出臺後,每年年底上市企業都需要進行商譽減值的測試,一旦出現大幅的商譽減值,將會對股價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對於高商譽的上市公司。投資者需時刻保持警惕,這裡,我們也想普及一下關於商譽的基礎知識。
  • 豆神教育All in大語文 瘋狂併購藏商譽隱憂
    全力押注大語文的同時,豆神教育仍需面對此前瘋狂併購累積的商譽隱憂。  豆神教育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在2018年度、2019年度已計提部分商譽減值。此外,公司成立專門的領導班子加強業務與技術的融合,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商譽減值風險。
  • 這家獨家獸併購30次、商譽20億,能否撐起600億市值?
    那麼,樂普醫療未來營收和利潤驅動力,重點要看兩個:一是併購,關注併購布局、商譽高低、商譽減值風險;二是自研,看研發投入金額、投入強度、投入方向。11)樂普醫療發展的不利因素:一是,估值:本案的PE-TTM (扣非)為65.35倍,魚躍醫療為38.35倍、微創醫療為99.13倍,醫療器械板塊平均動態PE為51.11倍,從歷史估值來看,目前有高估風險;二是,應收帳款,應收帳款1年以內帳齡的比例逐漸下滑,且壞帳計提還需更加謹慎;
  • 如何規避商譽減值雷區?資產比值和估值法幫您甄別
    如何防禦商譽減值的雷區,選擇用商譽和總資產的比值等指標、併購標的估值模型等方法,能夠幫助投資者甄別踩雷風險。保健品龍頭商譽爆雷近日,湯臣倍健發布公告稱,預計2019年虧損3.65億元至3.70億元,這也是湯臣倍健自2010年上市以來首度虧損。此次虧損來的十分突然,可謂猝不及防。
  • 豆神教育(300010.SZ)All in大語文 瘋狂併購藏商譽隱憂
    全力押注大語文的同時,豆神教育仍需面對此前瘋狂併購累積的商譽隱憂。豆神教育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在2018年度、2019年度已計提部分商譽減值。此外,公司成立專門的領導班子加強業務與技術的融合,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商譽減值風險。「不受寵」的語文課外輔導語文的課外輔導向來不是K12行業裡受人關注的賽道。
  • 出海未捷鎩羽歸,併購商譽滿地雷,過半資產是賒帳,股價不漲急了誰...
    出海未捷鎩羽歸,併購商譽滿地雷,過半資產是賒帳,股價不漲急了誰?  2017年末,因頻頻收購高估值的標的公司,蘇交科的商譽一下子升至8.57億元,佔總資產的7.85%。  (二)海外收入波動劇烈,商譽減值風險  花大價錢把公司買回來,收購後各標的公司表現如何?
  • 海外併購商譽減值 湯臣倍健為何繼續押寶"益生菌"?
    「上市多年以來一直在全球 VDS 市場尋找戰略性的合作/併購機會,這些年全球市場出現的同行業主要標的基本都看過,放棄過多個併購的機會。沒料到,在第一次下手的海外併購中就出現在短時間內巨大商譽減值,直接帶來公司上市以來的第一次虧損。」湯臣倍健董事長梁允超對澳洲益生菌企業Life space Group Pty Ltd(下稱「LSG」)收購案的結果十分感慨。
  • 商譽是什麼?商譽減值是什麼意思?
    股市操作有很多的術語是大家需要去學習的,最近很多的股民朋友問我什麼是商譽減值。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商譽減值是什麼意思?商譽減值風險是什麼?RBS的商譽減值主要由於之前的收購行為造成。  商譽減值風險  併購帶來的風險也越來越大。  去年有北緯通信、藍色光標、溫州宏豐、江南化工、安科瑞、青松股份、西安民生、中海油服、大商股份等公司因為商譽減值進行計提,都影響到公司淨利潤。其中藍色光標兩次進行商譽減值影響利潤,中海油服則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9.24億元。
  • 豆神教育:子公司高買低賣遭問詢 警惕商譽減值風險
    正在轉型布局教育賽道的豆神教育,近年來進行多次併購,然而近三年業績卻未有明顯增長,面臨一定的商譽減值風險。截至2020年12月21日,豆神教育60日內股價跌幅已達43.74%。外延式收購轉型教育豆神教育(曾用名立思辰),前身為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辦公信息系統解決方案及服務。公司於2009年登陸創業板,是創業板首批28家上市企業之一。
  • 海外併購遭遇巨大商譽減值 湯臣倍健繼續押寶益生菌
    「上市多年以來一直在全球 VDS 市場尋找戰略性的合作/併購機會,這些年全球市場出現的同行業主要標的基本都看過,放棄過多個併購的機會。沒料到,在第一次下手的海外併購中就出現在短時間內巨大商譽減值,直接帶來公司上市以來的第一次虧損。」湯臣倍健董事長梁允超對澳洲益生菌企業Life space Group Pty Ltd(下稱「LSG」)收購案的結果十分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