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1 09:55:39 來源:時代周報
英語熱催生新東方(EDU),數學熱造就好未來(TAL),在A股上市公司豆神教育(300010.SZ)看來,語文課外輔導具備媲美數學、英語賽道的規模潛力,無疑是下一個「黃金賽道」。
8月24日,豆神教育發布2020年半年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以線下渠道為主的豆神教育營收淨利均不太理想。
半年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豆神教育營收為7.1億元,同比減少21%;歸母淨利潤則虧損9471.54萬元,同比減少341.86%。
豆神教育的前身是以安全科技業務起家的立思辰。自2013年開始,立思辰通過「買買買」完成最終一躍,變身為A股頗為罕見的以語文業務為主業的K12教育公司。
8月6日,立思辰發布公告,將更名為「豆神教育」。公司方面表示,2019年,公司教育業務營業收入佔公司總營業收入的80%以上,教育業務已經成為公司的核心主要業務。
8月27日,豆神教育董秘張亮接受時代周報採訪時表示:「目前,語文課外教培市場仍處於初級階段。豆神教育擁有全行業領先的運營團隊和教研團隊,是市面上唯一能夠推出分層教學的語文培訓機構。」
全力押注大語文的同時,豆神教育仍需面對此前瘋狂併購累積的商譽隱憂。
豆神教育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在2018年度、2019年度已計提部分商譽減值。此外,公司成立專門的領導班子加強業務與技術的融合,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商譽減值風險。
「不受寵」的語文課外輔導
語文的課外輔導向來不是K12行業裡受人關注的賽道。相較於數學、英語科目更加瞄準升學需求,語文課外輔導有著難以標準化教學、短期難以提升等問題。
8月30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語文學習的是中國學生的母語,學習方式更加多元化。同時,需要提高語文成績所做的培訓範圍和內容都更加廣泛,因此,提升語文成績很難像提升英語成績那般顯著。
在目前K12上市公司的業務布局中,語文往往是佔比最低的科目之一。
以港股上市公司、區域性K12教培機構大山教育(09986.HK)為例。招股書顯示,2019年,在大山教育的小學輔導業務中,英語、數學、語文的收入佔比分別為41.2%、11.8%和10.2%,到了中學輔導階段,這一比例變為13.9%、10.1%和2.2%。
同時,招股書顯示,大山教育的語文教師僅佔10.8%,而英語和數學教師的佔比則分別為51.9%和28.2%。
豆神教育半年報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公司大語文學習業務現金收款1.96億元,確認收入1.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53%。截至報告期末,遞延收入餘額為1.7億元。2020年上半年,這一業務的毛利率達55.38%,同比減少7.62%。
目前,公司大語文直營合作學習中心數量為111個,加盟學習中心數量為346個。截至2020年6月底,報名學生人次為11.66萬人,同比增長70.90%;當期累計在讀學生人次為11.74萬人,同比增長126.59%。
數據顯示,直營學習中心的布局以一線城市為主。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直營學習中心的數量分別為43、11和8所,排名前三。
張亮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目前豆神教育除北京地區的學習中心僅開始報名尚未開放外,其餘地區的學習中心均已開放。
除此之外,豆神教育的教育業務還包括升學服務業務和智慧教育業務,這兩部分的營收分別為2342萬元和2.0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減少73.56%和64.22%。其中,升學服務的毛利率同比降少72.42%至9.65%。
對此,公司方面解釋稱,是由於成本主要由人員工資構成,「公司並沒有因為疫情降低員工薪酬,因此與上年同期相比,升學業務的毛利率變化較大」。
豆神大語文官網顯示,除了大語文業務外,豆神教育還包括中學全科、小學數學、小學英語、口才和幼教等業務。
除了教育業務外,原本屬於立思辰的主營業務——內容(安全)管理解決方案則在被加速分拆。2020年上半年,該部分業務的營收為9772萬元,同比增長4.05%。
對此,豆神教育表示,公司將持續推進安全業務板塊江南信安等子公司的分拆工作,將繼續著力整合及拓展教育業務,加速推進教育業務的發展。
捆綁個人IP定增13億
從一家安全科技公司轉型成K12教育公司,豆神教育僅用兩年。
2018年2月,豆神教育以4.81億元的現金收購語文教培機構中文未來51%的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中文未來創始人竇昕是語文教育專家,曾是高思教育聯合創始人之一,並擔任集團副總裁,之後擔任巨人教育集團董事、高級副總裁,隨後辭職創業,於2015年創立中文未來。
隨後,豆神教育逐步收購中文未來其餘股權,2018年底實現完全控股。
這次併購不僅使得中文未來的語文業務成為公司主營業務,也將竇昕捆綁在豆神教育戰車上。
根據當時的交易公告,中文未來需在2019-2021年內完成1.3億元、1.69億元和2.1億元的業績承諾。同時,竇昕承諾8年內在中文未來持續任職,其他核心管理人員則承諾6年內在中文未來持續任職。
2019年6月,公司任命竇昕出任總裁,並將立思辰大語文更名為「豆神大語文」。上市公司從「立思辰」更名為「豆神教育」也體現出公司管理層正不遺餘力地打造竇昕的個人IP。
今年7月12日,豆神教育發布公告稱,與竇昕、廣州粵民投智盈股權投資合夥企業(以下簡稱「粵民投」)等6家認購方籤訂合同,以15.58元/股的價格向其發行8395萬股,總價達13億元。募資目的為大語文多樣化教學、大語文教學內容升級、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竇昕認購其中的3200萬股,總價值達5億元,佔總發行股份的38.2%。公告顯示,竇昕為豆神教育的董事、總裁,此次定增完成後,竇昕將直接持有豆神教育持股比例為11.02%,僅次於公司創始人池燕明持有的12.43%股份,排名第二。
7月14日,豆神教育發布公告稱,竇昕與公司實控人池燕明籤署《表決權委託協議》,竇昕將其持有的股票表決權委託給池燕明行使。
張亮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語文具有板塊化的知識結構,而搭建知識結構的基礎則需要較為縝密的課程設計方法論。「竇老師以理科生的思維搭建了語文的教學體系。而在整個行業裡擁有豐富的語文知識儲備和體系搭建能力的人並不太多。」
對於語文教培市場的潛力,張亮表示,在2015年之後,市面上的優秀語文教培機構較少,市場潛力較大。目前,語文教培市場的興起與經濟環境、政策導向都有關係。「2015年、2016年以後,大家開始重新關注語文,重視中文教育了。」
半年報中,豆神教育也十分看好語文培訓市場。「按照國內中小學生群體1.8億人、30%參培率、5000元年收費來計算,遠期語文培訓市場空間有望超過3000億元。」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對語文培訓市場的成熟度表示擔憂。儲朝暉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短期內語文培訓可能不會是一個很好的領域,「企業會比較難實現盈利的目標,而且專業性也難以達到一定的高度」。
商譽隱憂
收購中文未來前,豆神教育曾有過一段頗為瘋狂的投資併購史。
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6-2018年,豆神教育及旗下的基金累計併購或投資超過31家教育公司。
併購大躍進導致公司業績2018年首度暴雷。
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9.5億元,同比減少9.66%,歸母淨利潤虧損13.9億元,同比減少786.87%。
豆神教育表示,主要由於包括商譽在內的各項資產減值計提造成。商譽減值的各子公司中,敏特昭陽、匯金科技、康邦科技分別計提減值2.93億元、2.29億元和1.83億元。
2019年年報顯示,豆神教育實現營收19.79億元,同比增長1.38%,歸母淨利潤達3059萬元,同比增長102%,但商譽佔比仍然頗高。財報顯示,商譽帳面原值最高的三家子公司分別為康邦科技、中文未來和江南信安。
截至2019年底,豆神教育合併財務報表中商譽的帳面原值為36.89億元,商譽減值準備餘額為8.28億元。商譽帳面淨值佔公司資產總額的比例為37.37%。
2020年半年報中,豆神教育並未對半年來的商譽減值進行計提。
在風險提示中,豆神教育表示,公司商譽金額顯著增加,如果未來宏觀經濟形勢變化,或被併購的公司市場拓展、內部管理出現問題,導致經營狀況惡化,需要對商譽計提減值,將對公司未來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風險提示中的商譽減值僅是一個常規提醒,不存在什麼特殊的含義。」張亮告訴時代周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