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人不必探盡,探盡則多疑;知人不必言盡,言盡則無友;責人不必苛盡,苛盡則眾遠;敬人不必卑盡,卑盡則少骨;讓人不必退盡,退盡則路寡」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讓周圍的所有人都喜歡,人有讓人滿意的地方,自然也有讓人不滿意的地方。在做人方面,很多人覺得自己很累,也許因為你的猜疑,讓本該毗鄰的心田間劃下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也許因為你的口無遮攔,讓彼此之間的信任上蒙上了一層陰影,也許......你試圖去盡力討好周圍的每一個人,不斷地去改變自我的做人態度,逢人做事只知道迎合,讓對方滿意,卻忘記了自我最原本的態度。所以,你覺得累,覺得很失敗,覺得做人好難。
"識人不必探盡,探盡則多疑」如今社會現狀,很多人都戴著一副面具和人交往,有性格所致的,有被生活所迫的,也有心懷不軌的,當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其他原因,那我們是不是應該逢人就揭開其面具,看清他真實面目才決定與其交往呢?肯定不是了,你的好奇,只會然你心生懷疑與莫名的恐懼感,有時好的也會被你看成壞的。與人相識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彼此的信任會漸漸增加,或許到了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場合,他會把你所好奇的悄悄告訴你哦。
「知人不必言盡,言盡則無友」當你與人相識已久,彼此了解頗深,但在其他人面前也要學會克制自己的「演說欲」,不必事事言盡。而有的人就是有這麼個弊病,喜歡把別人的一切大小事作為自己談資,吸引聽眾,這樣的人久而久之,就沒人把他當做朋友了。
「責人不必苛盡,苛盡則眾遠」別人做錯了事,就把人罵的什麼都不是,雖然你一時解了當下之氣,可你沒有分寸的指責辱罵會傷了一個人的自尊,磨滅一個人自信,讓人亂了分寸,甚至慌亂之中,錯上加錯。這樣的人,無論是作為領導,還是作為團隊夥伴,都只會讓大家躲得遠遠的,因為惹不起。
「敬人不必卑盡,卑盡則少骨」每個人都是值得被尊敬的,無論階級,無論年齡,無論身份。而有的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尊敬,什麼事都願意去做,毫無風骨可言,因為他敬的不是人,而是別人的財氣,權威,為了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甘心低三下四,卑躬屈膝。真正的敬人,敬的是人格,存在與別人身上而自己沒有經歷或擁有的生活與樸素品質。
「讓人不必退盡,退盡則路寡」講的要有謙讓與忍耐心,但每一份謙讓與忍耐都是有限度的,不必逢人就謙讓,逢事就忍耐,長此以往的話,只會讓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路越走越少。雖說,夫為不爭故無憂,但長期無憂必有新憂,故適時,噹噹仁不讓;逢時,且且退辭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