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中天」是共和國的同齡人。從「東陽縣建築合作社」到「中天控股集團」(以下簡稱「中天」),從險些退出歷史舞臺到年產值超過1100億元,70年時光荏苒,中天的振興之路仿如一面時代變遷的鏡子,展現了中國建築業70年來不斷超越、日新月異的發展歷程。
作為民營建築業企業的佼佼者,中天連續多年保持浙江省建築行業領先地位,連續多年在「中國建築業500強」排行榜中單個法人總產值位居首位、在「中國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築業納稅百強」排行榜中納稅排名第一。這些鮮明的數字背後是「中天」70年來勇毅前行的執著探索,詮釋著中天「追求卓越」的品牌力量。
「輝煌七十年·印象建築業」大型調研走進中天,深入中天與時代同行的發展歷程,探討中天的發展之道。
杭州奧體博覽中心主體育場
與時代同行
1949年11月,剛剛迎來全國解放的東陽縣成立了東陽縣建築合作社(後來改稱東陽市建築安裝工程公司,即中天前身),在歷經40多年的摸索、發展後,1996年,企業定名為「浙江中天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後來改制為中天),為中天的發展拉開了全新序幕。
乘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東風,經過23年的穩健、快速發展,中天目前已經發展成包含工程服務、地產置業與社區服務、全產業鏈支撐三大主營業務格局的大型企業集團。
一路走來,中天堅持和展現了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
中天的創立從改制開始。改制,使企業從國營企業變成了員工持股的民營企業,放棄了保險箱、鐵飯碗,自己到市場上拼搏。為此,中天人多方學習,請人指導,逐步建立起具有現代企業特色的管理制度和體系;從2002年起每三年制定一個三年規劃,確定發展目標和改革措施,不斷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實現經營觀念、經營行為和管理方式的改革創新;及時提出轉型升級、轉型強企戰略;重視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不斷提高技術含量;以人為本,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在全國經濟發展轉入新常態後提出「調結構 促升級 控風險 求發展」的發展戰略,一步步地不斷改革,不斷創新,堅定步伐,持續向新的高峰攀登。
一路走來,中天堅定沿著黨中央指引的道路,積極響應政策號召,與時代同行,與國家同行。
中天確定了以政策引領和市場主導相結合、以統籌推進和協同發展相結合、以技術創新和客戶導向相結合、以模式創新和產業升級相結合四個原則,做了戰略調整和全方位的發展布局,並從多個方面採取有效的改革措施,瞄準先進生產力和行業前沿,通過與製造業、信息產業等各類資源要素相互融合,打造產業研發新平臺,形成建築產品的先進建造方式,形成產品領先的開發能力,形成優質服務的供給模式,以技術進步增強企業競爭力,提升企業內生動力,實現產業價值鏈的延伸和突破。
中天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以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提高現場效率、滿足當下工程上的剛性需求為目標,進行企業發展布局。從規劃設計到原材料,再到物流、建造及後期維保,每個環節都做到效率最高。中天通過資源整合與優化、合理分配來降低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強抗風險能力。中天善於做加法,對欠缺良好行業配套的產業鏈關鍵環節,積極進行產業投入與布局,獲得最強的綜合競爭力。
從1996年到2016年,中天用樸實的數據記錄了中天人的發展足跡。
1996年,改制當年,中天控股集團完成產值6.2億元。從6.2億元到2005年集團產值跨上100億元臺階,用了整整9年。
從100億元跨上200億元臺階,只用了3年。
從200億元跨上300億元臺階,只用了2年。
從300億元跨上400億元臺階,只用了1年。
隨後,中天產值以每年100億元的速度增長,到中天改制定名20周年的2016年,中天完成產值820億元,相當於20年前的130多倍。
如今,中天已完成產值與銷售收入1100億元,列中國企業500強,列中國承包商80強第8位,是全國質量獎單位、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守合同重信用單位、中國優秀企業公民、中華慈善獎企業,中天控股LOGO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杭州阿里中心
從「中天建造」到「中天製造」
從「建造」到「製造」,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從「中天建造」向「中天製造」的跨越,是建造方式的跨越,更是建造理念的革新。
產業現代化不斷推進。2013年3月,中天第一個建築工業化研發生產基地落戶浙江德清,佔地400畝,此後共計在全國布局17個新型建築工業化基地,先後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授予「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首批國家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稱號。對於中天來說,僅僅適應產業現代化的潮流遠遠不夠,它希望的是成為我國智能建造的領航員。多年來,中天持續在數字建造和智能建造方面進行研發投入,通過數字建模、傳感互聯、數位孿生、人工智慧等技術的代入,將建造環節數位化,打造數位化的建築產品線,把中天的建造水平提升到現代化工業製造級的精細化水平,圍繞建築本體,實現數字鏈驅動下的工程項目設計、施工、運維一體化的建造與服務模式。全產業鏈協同聯動,對項目全生命周期進行管理,通過對項目的大量數據進行分析和管理,實現一體化資源共享、一體化支撐服務和一體化協同管理。
技術進步支撐企業轉型。為推動新興技術與傳統建造工藝的深度融合,加快數字建造、智慧建築應用和實踐,中天把技術進步作為集團發展的重中之重。通過建立總部技術中心+區域分中心科研技術平臺、設置院士工作站,組建專家顧問團隊,進一步完善產學研合作平臺,加快技術成果轉化。同時設置專業技術序列人才通道,建立專業技術諮詢團隊孵化體系,通過平臺+隊伍,重點加強深化設計、建築工業化、BIM技術、鋼結構四個方面的能力建設,並借用信息化手段在傳統技術與新技術、各項不同技術之間進行有效融合。近年來,中天推出了一系列建築產業現代化關鍵技術推進措施,聚焦房屋建築領域應用範圍廣且有較高市場容量的關鍵工序、關鍵材料及工藝過程裝備,進行系統研究與改進;梳理人、機、料、法、環建造要素的標準化和管理流程的標準化,為實現建造過程裝備化、數位化打好基礎。
探索綠色建造。中天立志打造「綠色中天」,「做綠色建築的示範企業」。中天以中天建築設計研究院、天津中怡建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和天津天怡建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三家甲級資質設計院、1200名設計工程師為依託,發揮技術力量,致力於在綠色建築設計、節能產品開發、建造等方面走在行業前列。由中天總承包的龍湖列車新城被動房項目,就是超低能耗、高舒適度、高質量的、規模較大的節能高層住宅小區;中天開發建設的中天錢塘銀座項目,獲美國LEED金級認證和綠色建築運營三星認證;中天投資的金華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處置項目,承擔著金華市區建築垃圾收納、存儲、處理、循環利用為一體的公共事業服務綜合功能,年處理建築垃圾100萬噸。自2016年起,中天美好集團的房產項目均達綠色建築設計二星級及以上標準,多項綠色、環保、節能技術應用於全集團各個項目,努力在開發、設計、施工、運營等全生命周期,都能做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實施項目管理標準化。夯實基礎管理、完善過程控制、強化支撐服務、奉獻精品工程,努力打造行業先進生產力,中天一直以提升工程建造能力作為自己的核心基石。2013年,中天吹響全面推進區域項目管理標準化的號角,打造「優質、低價、能賺錢」項目管理核心競爭力。經過6年積澱,逐步探索形成一套以「系列標準模塊做法」、「完善項目管理體系」、「高效項目服務平臺」、「全面信息化管理體系」為支撐,以生產方式現代化、工藝工序標準化、資源配置合理化、管理動作規範化、全過程信息化數據化、全員全過程管理有效化為目標的科學管理體系。
從「每建必優」到項目管理標準化,中天始終將質量和信譽作為企業發展的立身之本,堅持「開發的房子,要無質量投訴;建造的工程,要無質量通病。」迄今為止,中天獲得魯班獎24項。此外,中天還獲得其他國家級獎項200多項、省級優質工程500多項、省級文明工地1600多項。
浙江德清產業化基地生產車間
幫助別人越多 幸福就越多
「幫助別人越多,幸福就越多。」幾十年中,中天董事長樓永良帶領中天人堅持以「真心、真誠、真實」的態度做慈善,將善心、善行融入中天人的血液,讓慈善成為內在自覺。
「慈善人人皆可,一顆善心、一種善行都是慈善,都能讓人倍感溫暖。」通過「中天愛心公益基金」、建立中天志願者隊伍、成立國家級的愛心慈善基金會,全方位、成規模地在扶貧、助學、救災、志願服務等各個領域開展公益慈善活動。這些年來,中天每年用於助學助教、扶貧濟困、救災和志願者服務等公益慈善領域的支出超過2000萬元。截至目前,中天在公益慈善方面的各類捐助已經超過4.4億元,在全國範圍內幫扶各級各類寒門學子近45000名。
幾十年中,中天人的愛心遍布祖國大江南北甚至海外市場,汶川地震、東南亞海嘯、雅安地震、魯甸地震、尼泊爾地震、斯裡蘭卡水災,「母嬰平安」、「關愛園丁」、「錢報助學」、「陝西助學」等均為歷年來公益慈善各領域的典型代表。
同時,集團內部還湧現了無數鮮活的實例:公司骨幹持續十幾年不求回報、默默幫扶60多名學生;公司攝影師認汶川小姑娘為乾女兒,先後介紹20多名小姑娘家族成員進入中天務工,帶動家族整體脫貧;公司駕駛員出車路上搶救事故小客車受傷人員14名;安全員見義勇從溺水車輛中救出父子;夫婦兩數十年如一日堅持獻血救人。這些事跡折射出中天人熱心公益慈善、積極傳遞社會正能量的可貴品質。
因為在公益慈善領域的突出貢獻,中天已連續四屆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獲「中國優秀企業公民」稱號,並兩獲「中華慈善獎」,三獲「中國十大慈善企業」殊榮 。
鄭州會展賓館
總 結
自1996年以來,中天以每一個戰略規劃期為關鍵節點,三年一大步,依次實施和完成了六個三年規劃。在最新的「七三」規劃裡,中天明確提出,要以「優結構、強技術、嚴管理、求質量」為工作主線,「成為國內領先的現代工程服務商和美好生活服務商」。
藍圖已經繪就,蹄疾還需步穩。如今的中天,初心不變,壯志未移,正書寫著新的發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