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屁屁上總是紅丟丟的,都怪我晚上不換尿不溼!」
「可是我家寶寶從來不用換,也沒見紅屁屁啊?」
關於晚上要不要給寶寶換尿不溼這個問題,可謂是一千個寶媽中間,有一千零一種回答。
有的寶媽擔心一片尿不溼用整夜,太委屈寶寶了;有的寶媽堅信那麼大一塊尿不溼完全夠用一晚上;有的寶媽又怕半夜換尿不溼耽誤寶寶睡覺——萬一醒了鬧起來,可太難受了……
一片尿不溼能用整夜嗎?育嬰師這個方法太實用
本來這個問題也困擾了小江很久,自從聽了做育嬰師朋友的建議,可算是撥開雲霧見青天咯!
首先小江總結了自家寶貝的特點:
皮膚比較好,不怎麼紅屁股;
睡眠也安穩,晚上很少哭鬧。
所以,育嬰師朋友給的建議是:睡前減少餵食,培養睡前排洩習慣,不必每天夜裡更換。(當然,餵孩子夜奶時,還是要留意尿不溼的具體狀態,了解是否需要及時更換。)
其實,總結起來晚上是否要為孩子更換尿不溼,主要還是看以下幾個因素:
1、孩子皮膚狀況
如果寶寶的皮膚狀況良好,不易過敏,也很少紅屁股,家長則可以適當延長尿不溼的使用時間。
如果寶寶的皮膚相對比較敏感,容易過敏,起溼疹,經常紅屁股,則要最大限度保證寶寶的屁屁處於乾燥狀態。長時間使用一片尿不溼可能會刺激到寶寶皮膚,所以建議晚上及時更換尿不溼。
2、孩子的排洩規律
寶寶睡前的食量大小,以及睡前是否排洩都會影響到尿不溼的更換時間。如果寶寶在睡前有排洩習慣,且睡前進食比較少,就可以考慮一片尿不溼用整晚。
反之,如果他沒有睡前排洩的習慣,且睡前進食比較多,父母晚上則大概率要幫其換下尿不溼。
3、睡覺是否安穩
睡覺安穩與否之所以也成為了考量標準之一,完全是出於為寶爸寶媽著想。小傢伙睡覺安穩,換尿不溼也不大吵大鬧可讓父母省了不少心。
萬一家裡是個睡覺不安穩,且一換尿不溼就號啕大哭的小惡魔——為了一家人能睡個安穩覺,還是別管了吧。
當然,家長也可以採取減少睡前進食,培養睡前排洩習慣來解決換尿不溼的問題——省得寶寶尿太多沒得換,時間長了變成紅屁屁。
什麼時候需要給寶寶換尿不溼?
那麼寶爸寶媽又該如何判斷,什麼時候給寶寶換尿不溼比較合適?對於晚上有更換尿不溼任務的家長來說,耐心可是必修課。建議寶爸/寶媽夜裡用手摸一下尿不溼底部,感受尿不溼的重量和形態——通常情況下寶寶排洩物較多尿不溼就會變得有份量感。
剛開始幾天,家長可以多起來幾次觀察寶寶大概在哪個時間段排洩。摸清楚規矩之後就可以每天定時定點起床幫寶寶更換尿不溼啦,省得每天提心弔膽不知道該什麼時候起來換合適。
當然,選擇合適的方式,更換尿不溼也很重要:
如果寶媽害怕換尿不溼會吵到寶寶睡覺,不妨試試用餵奶(更適合人工餵養的寶寶)來吸引他的注意力。在食物面前,什麼開燈啊,換尿布啊,翻身啊的都不重要。寶寶只會眯著眼睛尋找目標,然後心滿意足地窩在媽媽懷裡喝奶。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寶媽動作也要儘量輕柔,避免讓寶寶醒來。如果是親喂,就要寶爸幫忙換尿不溼啦!
枕邊育兒寄語:
一片尿不溼能不能用整夜這個問題,其實沒有固定答案。只要留心觀察寶寶的特點,對照文中因素綜合考量,相信寶媽們都可以得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沙土」尿不溼,效果比紙尿褲還好?95後寶媽:頭回聽說!
正確換尿不溼六步走,告別「兩漏一紅」,媽媽輕鬆寶寶不遭罪
給寶寶換尿不溼,媽媽儘量少這樣做,對孩子身體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