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培養男孩的陽剛之氣?媽媽請放手,趕快讓爸爸帶他去野吧

2020-12-22 輕煙說育兒

男孩越來越「娘」,女孩越來越「漢子」,是讓現在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尤其是小男孩,大多是媽媽和奶奶帶大的,女性天生的柔和和謹小慎微深深地影響到他們的成長,變得越來越「宅」,一點沒有我們小時候那麼頑皮。想要改變這種狀態,爸爸們參與到育兒環節是必不可少的。有些事讓爸爸帶著男孩子去做,能讓男孩快速成長,成為堅強的男子漢,比如運動和登山。

每個男孩都有一個探險夢,他們生性好動,敢於嘗試和挑戰。只有在大自然中,他們才會學會尊重生命、體會到成長的快樂。

來自網絡

最近我讀的一本可愛風的繪本《克蘭西去登山》就是一本寫給男孩的勇敢之書。這本《克蘭西去登山》是克蘭西系列的下冊,上冊是《克蘭西去漂流》。這套書曾獲得澳大利亞兒童圖書委員會「年度兒童圖書獎」短名單入圍圖書,畫風樸實、線條簡單利落,故事結構完整、細節方面一絲不苟,非常適合孩子們來閱讀。

我兒子從一開始的不屑一顧,到後來捨不得丟,連著看好幾遍,特別是為了研究封底的徒步路線圖,飯都懶得吃,自己還試著畫了幾張。這本書的作者是澳大利亞的特雷西巴拉,為了畫好繪本,她親自去一一探尋路線。書中講了一個小男孩克蘭西跟蛋叔(爸爸的外號)去山裡露營探險的故事,描述了克蘭西從害怕沮喪到坦然、淡定地欣賞大自然裡的花花草草和小動物的心理成長過程,真的非常適合男孩子看,幫助他們培養「陽剛之氣」。

爸爸媽媽如果想帶你的小男孩做一次探險之旅,會經歷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出發前

鍛鍊身體:蛋叔讓克蘭西背著一堆烤豆子跑步去上學,而且每天都要增加重量。

物質準備:

蛋叔的背包22公斤裡面包括:徒步帳篷、野營煤氣爐、燃料、火柴、指南針、頭燈、摺疊刀、急救包以及各種衣物、餐具、水袋和路線圖等等。

克蘭西的背包8公斤,也有一大堆東西,除了衣物還有望遠鏡、水瓶、堅果和奶酪蛋糕等等。兩人像各背著一座小山一樣。

出門登山,可不是過家家,每個人都有自己必須帶的東西,哪些東西該帶哪些不該帶,孩子們可以通過這種整理和思考,學會取捨之道。

探險中

克蘭西和蛋叔是乘坐火車去的山裡,到了山裡之後,與世隔絕,他們倆開始爬山山裡的景色絕佳,克蘭西見到了許多在城市裡從沒見過的很多鳥類、動物和植物,比如:楔尾雕、吉丁蟲和厚果草等,克蘭西覺得好美呀。

大自然是美麗的,同時也充滿了危險和不可知。兩人爬著山,突然一陣狂風暴雨襲來、一不小心背包掉到懸崖底下,連克蘭西都差點沒命。

蛋叔不得已丟下克蘭西一個人待在野外,自己去山外求援,克蘭西找到一個小山洞度過了漫長的一夜。這一夜,克蘭西不得不和一群蝙蝠躲在一起。

什麼是堅強和勇敢?生活這本無字書給了克蘭西最好的答案。悟出來的道理比書本上學來的深刻一百倍。

冒險後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這句話用在克蘭西身上真對。暴風雨過後,天氣晴朗。蛋叔和克蘭西兩人愉快地下山了,存儲了很多水,吃飽飯,還弄了點新鮮的野漿果嘗嘗,幸福感滿滿。他們終於找到了河水的源頭,見識了漂亮的袋鼠、小蘑菇還有各種各樣的野生魚類。克蘭西把這些都用筆畫了下來,帶回家給媽媽看。

生命中有很多值得珍惜的東西,但是平時往往會被我們忽略。餓過肚子的人,才知道米飯香。大自然中的那些細碎的小美好,值得我們睜大眼睛仔細瞧。

探險的意義

克蘭西和蛋叔一共進行了為期5天的旅行,這5天帶來的內心成長是劇烈的。一個在城市裡生活的小男孩,進入大自然後,他身體的原始本能被完全激發出來。發現許多大自然中的美好存在,原來這個地球,除了人類,還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生靈。它們和人類一樣,守護著共同的家園。我們要愛護它們,親近它們,而不是漠視與摧毀。這是關於生命的教育。

另外這次探險也讓克蘭西增強了抗挫折的能力和做事的責任心。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下去,克蘭西是自己要求跟著蛋叔來爬山的,所以再累也得堅持下去,即使是在雨中行走。當面臨突發事故時,害怕哭泣是沒有用的,需要的是冷靜和智慧。當你的心靜下來,就能發現生機無處不在。

現在的孩子,從小被過度保護,一遇到點挫折就動不動跳樓,實在是太讓人心痛了。這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父親的缺位,如果爸爸帶他們多做一些男孩子的探險活動,激發出男性本能的冒險因子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何愁長大不能頂天立地呢?

現在就讓這本《克蘭西去登山》成為爸爸和男孩一起去冒險的第一站吧,媽媽們趕緊行動,把男孩丟給爸爸去野!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下單

相關焦點

  • 想讓男孩更有陽剛之氣?媽媽趕緊放手,讓爸爸帶孩子去野
    尤其是小男孩,大多是媽媽和奶奶帶大的,女性天生的柔和和謹小慎微深深地影響到他們的成長,變得越來越「宅」,一點沒有我們小時候那麼頑皮。想要改變這種狀態,爸爸們參與到育兒環節是必不可少的。有些事讓爸爸帶著男孩子去做,能讓男孩快速成長,成為堅強的男子漢,比如運動和登山。每個男孩都有一個探險夢,他們生性好動,敢於嘗試和挑戰。
  • 爸爸長期缺位如何培養孩子的陽剛之氣?
    本圖片來自網絡爸爸長期缺位如何培養孩子的陽剛之氣爸爸長期缺位對孩子性格的影響該怎麼引導?如果說爸爸長期缺位不經常在家的話,孩子會缺乏對爸爸這個形象,也就是男性形象,權威形象的連接。這時孩子對於權威人物是有抗拒的,對於陌生人也是有恐懼的,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生活中需要找一些男性角色來平衡一下。
  • 男孩缺乏「陽剛之氣」該怎麼解決?專家是這樣說的
    男孩缺乏「陽剛之氣」的「男生危機」、「偽娘現象」正逐漸成為一種社會現象。「陽剛之氣」的喪失的確存在,而且也不能算是一件好事兒。然而,用建立「男子中學」的辦法,去除男孩的「偽娘」化,以為將男孩統一起來教育,就能恢復他們的「陽剛之氣」,雖然想法很「陽剛」,但卻脫不了臆想的嫌疑。首先需要追問的是,「男子中學」是否找對了「男生危機」的癥結所在?男性「陽剛之氣」的喪失、「偽娘現象」的出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 媽媽的行為不妥,難免扼殺了兒子的陽剛氣
    要問家有兒子的媽媽最煩惱的是什麼,媽媽們恐怕都會說兒子太淘氣,太調皮了。她們都希望兒子能少闖點禍,聽話一些。而就有這樣一些男孩,像女孩一樣乖巧文靜,這時候,媽媽就要引起注意了,這其實是孩子缺乏陽剛之氣的表現。
  • 「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培養「陽剛之氣」……網友為什麼吵翻了天?
    從教育環境來講,一是少年兒童進入幼兒園、小學時,由於老師多半是女性,受女性的影響極大,三是現在影視教育裡的奶油小生很多,很多孩子不想當「戰鬥英雄」….這些都是中國「男孩子女性化」的外因,缺少陽剛之氣。要從教師隊伍建設上解決這些問題。從生活環境來講,中國當前的孩子們,從出生接觸最多的是「母系」,出生後與母親待在一起的時間最多;從嬰幼兒期開始,到上高中主要由外婆帶大。
  • 男孩不像男孩樣子,父母要負很大責任!真正的男子氣概要這樣培養
    探究起男孩缺乏陽剛之氣的原因,其實與他從小的家庭教養方式密切相關。成功的家庭教育,是把男孩培養得有男子氣概,把女兒培養得很有氣質。既然是男孩,父母就要儘量把他教得有男性氣概才行,不然讓他以後如何在社會立足呢?
  • 陽剛之氣的男孩名,朝氣蓬勃,奮發向上!
    充滿陽剛之氣的男孩,不僅給人一種陽光和積極向上的感覺,而且還很有魅力。所以,為男孩起一個帶有陽剛之氣的名字,既是一種對生活的責任感的體現,又帶有美好的品質,例如,心胸寬廣、正義凜然等。因此,這種帶有青春正能量的名字類型,太有韻味了。
  • 教育部發文,要培養學生的「陽剛之氣」?
    對此,教育部在復函中提到,將在加強體育教師配備、加強學校體育制度頂層設計、深入開展健康教育和加大相關問題的研究等方面進行改變,更多注重學生「陽剛之氣」的培養。今天,就讓Vivian學姐帶領大家跟隨Sixth Tone(第六聲)的腳步,一同圍觀這件事。大家要著重學習文中的詞彙應用、知識拓展,並自己總結一下「陽剛之氣」可以怎麼說?
  • 男孩性格「靦腆」「害羞」,家長抓住3點,培養真正「男子漢」
    顧名思義指的是男人特有的性格與氣質,即男人獨有而女人不具備的陽剛之氣。 親戚家一個男孩叫小傑,是一個初中生。由於是獨生子,家裡人都非常寵溺他。他的父親經常告訴我們說,小傑是一個很靦腆的孩子。
  • 防止男孩女性化,培養「陽剛之氣」?網友熱議:別再逼他們了!
    而對於「陽剛之氣」的推崇,傷害到的也不僅僅只是女性。在每一個男性的成長過程中,他也會因為整個社會對於他的陽剛要求,而被迫改變自己。但每一個人生來都自有其形狀,削足適履,將自己填進「陽剛」的框架中,永遠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 男生要陽剛,深圳一中學選修課限性別,男運動女插花,啥是陽剛呢
    很多家庭,一提起帶孩子,首選媽媽,其次是奶奶、外婆,很少想到爸爸,外公爺爺更是不在列表之上。男孩從小生存的環境就到處充斥著女性。他去哪裡學習如何陽剛?他長大了也會理所當然地模仿他的父親、爺爺,逃避育兒的責任。男性的教育方式就是和女性天然就有差異。
  • 家庭教育中,這6種媽媽男孩最需要
    曾經有人說,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媽媽,你腳下的路將會很漫長。我的理解是:男孩子將來面對的社會競爭和壓力會更大,這就會促使男孩在整個成長過程中要有更多的能力和擔當。這間接地就會對於培養他的人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媽媽作為孩子主要的養育人,又和男孩有著性別上的不同,在處理孩子的情緒和問題時,就要更多一層思考。
  • 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難怪孩子缺乏陽剛之氣
    的確孩子在性格方面表現得不是很陽剛,主要是他們家一直希望有個女孩,誰知道生了個男孩,所以比較遺憾,因此豆豆從小就會被媽媽時常打扮成女孩子,性格就有些&34;了,再加上他爸爸是個幹攝影的,比較藝術,最終導致了孩子有樣學樣。而且孩子他爸知道後,也找過對方家長理論,結果灰溜溜地回來了,還留下一句話:&34;,這種情況下豆豆媽如何能忍?
  • 「猛男幼師」爆紅:幼兒園清一色女老師,如何培養孩子陽剛之氣?
    ,我愛媽媽」……健壯的外表,可愛的舞蹈,形成反差萌,圈粉無數。視頻中的老師名叫劉寧成,是幼兒園的外聘老師,這已經是他從事幼兒教育工作的第五個年頭了。說起自己為什麼會從事幼師工作,劉老師表示,當時他本來是去應聘健身教練,機緣巧合之下遇到現在的老闆,在他創辦的體育中心幹上了。這個體育中心是面向少兒的,有一部分員工會到幼兒園給小朋友上體能課,劉寧城就是其中的一個。
  • 爸爸帶孩子竟然好處這麼多,媽媽快放手!
    下面就來看看爸爸帶孩子有哪些好處吧~◆ ◆ ◆培養孩子的責任心爸爸在家中大多扮演「責任承擔者」的角色,孩子會在日常與爸爸互動的過程中觀察到爸爸的言行,從而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但爸爸帶孩子更多的則是「放養式」,什麼事情都會讓孩子自己嘗試,並給予積極鼓勵,完全不會像媽媽那樣焦慮地「碎碎念」。跟爸爸在一起,孩子會更大膽地嘗試新事物,探索未知世界。爸爸帶大的孩子除了更願意承擔責任,更有主見外,心態也更加寬容和開放,思維方式會更加理性而有邏輯,獨立性強過媽媽帶大的孩子。
  • 養男孩,媽媽請「退位」,別讓你的愛,害了孩子!
    對於有男孩子的家庭來說,從3歲開始,媽媽就應該自覺"退位",讓父親登上男孩的心理舞臺,成為重要的榜樣人物,而不僅僅是當媽媽的你。如果在家庭中,媽媽霸佔了這個席位,在家表現得像"老大",而爸爸卻"俯首稱臣",沒有話語權的話。
  • 媽媽的幾種行為會遏制兒子的「陽剛之氣」,娃長大後易變「娘」
    1、過於強勢正如趙女士一樣,長期以來作為家庭的主要掌權者,對丈夫和兒子過於壓制,導致娃失去反抗的能力,漸漸喪失「陽剛之氣」,變得膽小、怯弱。3、把男孩當女兒養一般而言,孩子3歲左右開始有性別意識,如果母親把兒子當女孩養,給他扎辮子、穿裙子等等,無疑是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對於性別的認知,讓其變得像女孩一樣柔弱。
  • 三種家庭難培養出有男子氣概的孩子,以後找老婆都困難
    導讀:三種家庭難培養出有男子氣概的孩子,以後找老婆都困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三種家庭難培養出有男子氣概的孩子,以後找老婆都困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陽剛氣」引熱議,央視都出手了
    』培養」此報導引發熱議如何理解「陽剛之氣」?男性在風度、氣概、體魄等方面表現出剛強之氣,是一種美,但陽剛之氣並不等於簡單的「行為男性化」。教育不只是培養「男人」「女人」,更應注重培養人的擔當和責任感。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讓身體和心智一併健康成長,才是最該被關注的。
  • 男孩不像男孩的樣子,父母要負很大責任
    當今社會,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很多男孩子膽小脆弱、優柔寡斷、缺少擔當,完全不像男孩樣。 探究起男孩缺乏陽剛之氣的原因,其實與他從小的家庭教養方式密切相關。 成功的家庭教育,是把男孩培養得有男子氣概,把女兒培養得很有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