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家網購或打開朋友圈,「大牌原單」、尾單、尾貨這樣的字眼並不少見,不少消費者期望在裡面撿漏。但這裡面,假貨卻是濫竽充數,大行其道。本臺記者調查發現,許多網店或社交平臺,假借原單為名,大肆高價售賣高仿奢侈品。
最近,杭州張女士向本臺投訴,她花了數千元在某電商網站一家名字叫「名品shop」的外貿原單店給老公買了幾款Prada的包和褲子,但她買回家後,懷疑是高仿。張女士告訴記者:「他賣的說是原單貨,結果我一個在專賣店工作的朋友說是假的,說是超A貨。」
記者登陸這家五個皇冠的「名品shop」網店,見店內所售均為男裝,但標誌都被打上馬賽克,隱約可見一些奢侈品大牌標誌。
記者聯繫店主,店主言辭含糊,但聲稱自己賣的都是原單,「我們這邊賣的是原單貨的,我們這邊是沒有賣牌子的,東西都已經是剪標處理的,工廠直接拿原單貨的」。當記者問到,「我看你們有一個賣的東西,連牌子遮都沒遮掉,你怎麼保證你賣的是原單」,店主這樣回答說:「我們網頁都已經全部把牌子遮掉的,不賣牌子的。」
「超A貨」,就是假貨中最高的一種,一般是在1:1復刻的技術上採用和原版一模一樣的材料製作。
「原單」是服裝業內專有名詞,指生產廠家從不到3%的「計劃報廢物資」中摳出一點,偷偷加工的成衣或者淘汰的次品。張女士購買的衣物,到底是原單還是超A貨?記者諮詢在北京一家奢侈品鑑定機構從事鑑定工作的業內人士李某。
李某說,網店大都利用消費者撿漏心理虛假宣傳所謂「原單」,其實市面流通奢侈品只有真貨和假貨之分。
「其實國內代工廠主要是這幾個,都在深圳,做MK,Miumiu, Prada,Burberry,這些品牌,其他的都沒有原單, 領標代碼裡,175是時代代工廠,165勵泰代工廠,194 208名家代工廠其中國內165勵泰,70%出口,30%國內。品質最好的,則是175編號的時代代工廠,是只出歐美,不內銷的。而且要淘到這些代工廠的衣服可能性基本沒有的,國外監控極其嚴格的,流出一個兩個可能,流出十幾個原單不扯淡嗎。別說prada、celine這樣的品牌,就是任意一家國際成熟的各種價格體系的品牌,質檢不合格的貨也都是要回收回去的。即使極少量極少量的貨能卡下來,也不可能流露到市面上。」李某說。
記者發現,張女士消費的「名品shop」網店只承擔換貨,不能退貨,也就是說,消費者做的是一筆賭服輸的買賣。由於目前奢侈品市場鑑定和維權市場還是一片空白,讓售賣所謂奢侈品原單的商家鑽空子,卻讓消費者吃了啞巴虧。
杭州大廈某奢侈品店的管理人員向記者透露:「賣的人都懂的,專櫃不會給你驗。為什麼呢?你沒小票,人家為什麼要給你驗。而且我們內部都有規定,不會給任何人驗貨,說老實話,我們自己賣出去的正品有的也有瑕疵,誰敢給你驗貨?打自己臉?現在那些售貨員也半吊子的多。聽說過一個買了假貨自己不知道拿去專櫃維修,售貨員都沒看出來時返回法國廠裡維修部才看出來的故事。所以你們可以自行補腦下。目前國內驗貨基本只有找二手包店。」
假借原單之名實則售賣高仿奢侈品的現象不僅泛濫網店,如今在社交媒體平臺上也屢見不鮮。一家在百度上標明地址是溫州柳市鎮後西垟工業區的佳登曼有限公司,號稱生產原單,尋求微信供貨商。
記者以進貨名義聯繫這家公司的方經理,對方這樣告訴記者:「我們是品牌的,高仿的,不是正品。貼牌的,就是拿那個牌子過來貼的,拿那個標牌過來貼的。款到發貨,我們是按照國內的版型去做的。像進口的一些阿瑪尼、巴寶莉、愛馬仕這一塊,大牌。」
方經理說,他這裡的貨不僅有專櫃同步的原裝盒子、絲帶,還有禮品袋,幾十元就可以賣給記者,「有一些吊牌,水洗嘜、領標都有的,專櫃裡面包裝的話可以有,有些有,有些沒有」。
當記者要求實地看貨時,遭到了拒絕。「我們這個不好看的,做假的東西哪好給你看的,我們這裡跟你明說的,我們都搬了好幾個地方了,現在查地都比較嚴。我們做了這麼多年了,知道的。這樣你那個微信加進去,那個衣服都發布在上面的。」方經理說,他們只與經銷商通過微信聯繫和交易。
網店或一些社交平臺,以原單為名,大肆高價售賣高仿奢侈品,已經屢見不鮮,加上相關行業缺少鑑定和監督,消費者維權難上加難。
上海女士蕭娜和復旦大學微檢測中心合作,目前經營一家生物公司,她說,有的假貨甚至專業人士肉眼都難以辨別出來,他們正醞釀一種用生物技術分辨高仿A貨的新技術:
蕭娜介紹說:「最主要就是logo,每個品牌logo是不會變的,我們就把真的做好資料,長多少寬多少,我們用很標準的微尺,微尺大概能測到頭髮的幾十分之一的尺寸,我們先做好標準,有山寨品過來再進行比對;包包就是高分子嘛,有的東西你說它是皮包,打個比方比如香奈兒,香奈兒小羊皮,你看生物細胞顯微鏡看它是有毛孔的,它是頭層皮看起來很規矩的,但是山寨皮看上去皮其實不是皮。」
業內人士建議,消費者要購買奢侈品,最好還是選擇品牌實體專賣店,也可以移步各大城市二手奢侈品販賣店選擇二手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