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紫金獎·第二屆中國(南京)大學生設計展高校宣講活動走進魯迅美術學院瀋陽校區。
工業產品設計取得可喜成果
魯迅美術學院是國內較早開展工業設計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的美術院校之一。工業設計實驗室始建於1983年,實驗教學中心成立於2001年,中心引導學生開展自主設計、自主實驗、自主實習等活動,結合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在裝備製造、汽車車身造型、工程機械、家電等領域開展了大量的產品設計工作,在提升產品外觀、性能,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以及企業的競爭力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
「學生在校學習知識,最終要走向社會運用,通過紫金獎這個平臺,可以了解社會需要什麼樣的產品,了解企業需要什麼樣的產品。」魯迅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院長、工業設計實驗教學中心主任薛文凱教授說,「紫金獎·第二屆中國(南京)大學生設計展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好的平臺,讓他們站在一個高點上,了解社會的發展和需求。」
宣講會上,設計展組委會工作人員向魯迅美術學院熱愛創意設計的學生,介紹了「紫金獎·中國(南京)大學生設計展」的背景、參展類別、獎項設置、展會精彩預告以及票務信息。南京牛首山文化旅遊區負責人還介紹了"遇見牛首山"文創主題單項賽事的詳細信息。同學們也推介了自己設計的精彩文創作品。
可以不間斷畫畫的虛擬藝術家
正在電腦上作畫的,是馮強自己編寫程序創造出的一位虛擬藝術家--"A721人像實驗室",它能自動捕捉人的喜怒哀樂和動作畫畫。
「它是一個基於人臉識別的程序,攝像頭採集人的信息之後,然後通過數據的處理,形成類似動態版畫的效果,它同時能識別八個人左右。」當代藝術系研究生馮強介紹。
馮強說,他的設計靈感來自於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科技的進步。這也造就了這位虛擬藝術家的強大,它能根據人的動作變化24小時不間斷畫,且每張畫都不同。
「比如我要在一秒鐘之內畫十萬個像素點或者畫十萬筆,人是做不到的,但是機器能做到,每個人、每個表情、每個動作我可能讀取到的數據接近,但是畫出來的東西完全不一樣,它必然會產生一種不同的藝術效果。」馮強說。
目前,馮強用它製作了自己獨有的表情包和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印章。此次設計展,感興趣的觀眾可以與這位虛擬藝術家--"A721人像實驗室"互動交流,感受數字流派作畫風格。
集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渾河文化中心
渾河是瀋陽的母親河,也是城市發展的中心軸,馬芸妍依此設計了集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渾河文化中心,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擁有展覽館、博物館、藝術長廊和餐廳輔助功能,外觀是我看到一張懸崖的照片獲得的靈感,建在渾河邊上也是水和城市的連結,外立面造型上是一層一層的,像海水侵蝕巖石的那種感覺。」馬芸妍介紹。
設計展門票正式開售
此外,紫金獎·第二屆中國(南京)大學生設計展門票現已正式開售,感興趣的市民可以關注"紫金獎中國大學生設計展"官方微信,點擊我要購票連結,即可購買對應場次門票。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王建華 王健安 編輯/趙夢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