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裡店鎮農民安置社區新貌 (圖片由吳興區八裡店鎮政府提供)
浙江在線湖州6月5日訊(記者 楊斌英 車建民 朱佳敏)小城鎮建設高鐵站,意義非凡。
八裡店鎮,地處吳興區東部新城,長三角核心區域,這裡既有「世界絲綢之源」錢山漾遺址,又有潞村世界鄉村旅遊小鎮。近年來,在吳興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八裡店鎮按下了「湖城向東看」發展的快進鍵,日益成長為東部新城發展的主平臺、主陣地、主引擎。
今年,八裡店鎮緊緊抓住高鐵湖州東站建設和潞村世界鄉村旅遊大會兩大契機,堅定走產業「綠色高效」轉型升級之路,加快推動村社融合下的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提升,在「重要窗口」建設中爭當東部的示範樣本。
潮起長三角,湧動南太湖。如今,這座小城鎮正駛入「極速夢想」……
互連互通 加速融入長三角
清晨吃好早飯,從高鐵湖州東站出發,20分鐘你可以到杭州西湖邊欣賞美景,30分鐘左右可以到上海暢玩上海迪士尼樂園,或者45分鐘到南京一覽六朝古都之韻味……滬蘇湖鐵路敲定時間開工,這樣的消息對於吳興區八裡店鎮的居民來說,無疑是振奮的,未來家門口建成高鐵站,小城鎮將暢享長三角「包郵區」同城生活的便利。
據了解,湖州東站是吳興區加速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標誌性工程,連接的滬蘇湖高鐵,是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基礎調序互聯互通最具代表性的項目之一。該項目位於上海市西部、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長三角核心區域,全長163公裡,投資380億元,其中吳興段23公裡,將進一步拉近吳興與江蘇省和上海市的距離。
同樣具有代表性的湖杭高鐵項目,是2022年杭州亞運會重點配套工程,項目湖州段自今年2月有序復工以來,開足馬力建設,目前,湖州境內所有橋梁、隧道工程都在緊張推進中。
「吳興地處長三角之心,是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協作區,肩負著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新使命。」吳興區交通局總工程師顧昶輝介紹,湖州東站對吳興的發展意義重大,將成為吳興連接上海、杭州、南京等周邊城市快捷的交通樞紐,使東部新城納入江浙滬半小時經濟圈,使吳興真正成為「長三角之心」。
全力保障高鐵湖州東站項目的推進,作為所在地的八裡店鎮全力以赴。前期,為了讓每位村民都能充分了解相關的政策,該鎮專門安排了聯村幹部進村入戶上門宣傳講解政策,對常年在外地務工經商的群眾,也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進行耐心宣傳解釋。「安置點選擇是否科學、便民,拆遷安置補償能否及時到位,一個問題處理不好整個建設進度都會受到影響。」八裡店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只有取得群眾的理解、支持與配合,才能讓徵遷工作順利開展。
組織有章法,執行有力度,為民有情懷。正因為有了群眾的理解支持和幹部的擔當,湖州高鐵東站項目開工建設跑出了一個個「加速度」:15天完成區域內電線線路搬遷;20天內完成土地徵用328.76畝,拆除農房30戶;30天完成區域內道路新建拓寬,200畝場平回填,加快配套區域的對下政策處理……八裡店鎮用實際行動圓滿完成了徵遷任務。
下好交通「先手棋」,吳興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高鐵湖州東站的建設,作出了以高鐵東站為核心,以周邊15平方公裡為範圍打造高鐵新城的部署。
「這是機遇,更是挑戰,打開了我們小城鎮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之門。」八裡店鎮主要負責人表示,隨著高鐵新城的建設,八裡店鎮將成為接軌滬杭、聯通蘇皖的門戶樞紐,開啟多領域、深層次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新篇章,成為吳興東部新城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旅遊新城 全面做活鄉村遊
隨著交通的互連互通,吳興與長三角城市圈的路程變得越來越近,「長三角之心」的輻射力也變得越來越強勁。憑藉這股東風,八裡店鎮以其獨特的文化底蘊與旅遊資源,積極推動鄉村旅遊、文化產業、現代農業、生態休閒的深度融合,推進世界鄉村旅遊小鎮各項工程建設,蓄勢蓄力,準備在今年下半年舉行的第四屆鄉村旅遊大會上一展風採。
時值6月,盛夏未至,八裡店鎮西南部潞村每到周末遊人頻頻而至,走過古橋,路過繡坊,湊湊「水上婚禮」的熱鬧,嘗一回那蘊含「鄉愁滋味」的豬頭肉麵……「這種水鄉風情是舊時光裡的記憶,沒想到這個小鄉村還挺有特色。」來自上海的遊客蘇先生邊欣賞風景邊笑著說。
「潞溪河畔,一夢千年」。潞村,古有「潞溪」之稱,這裡是一座縈迴起伏近千年的古村落,從宋代至清代,出過三十六位進士,是人傑地靈之處。更重要的是,這裡是世界絲綢之源錢山漾遺址所在地,出土了世界上迄今發現最早的家蠶絲織片,絲綢文化在這裡影響深遠。
近年來,以潞村古村落為原點,八裡店鎮大力實施鄉村旅遊品牌戰略,深挖古鎮文化、絲源文化、水鄉文化等鄉村旅遊特色。「潞村交通位置十分優越,做活旅遊資源優勢,才能彰顯東部新城文旅產業新活力。」潞村黨總支書記費震祺介紹,小鎮以打造「鄉村旅遊首選地、絲源文化第一村、文旅融合樣板地、產業發展示範區」為總體目標,高屋建瓴布局業態規劃,構建「一心、兩園、兩軸、三區」的空間體系,緊扣「人文、歷史、產業、生態、智慧」五大元素,著力體現「產業、文化、旅遊、社區」四大功能板塊相互融合。
騰蛟駕去錢山漾,起鳳百鳴隱於桑。如今,遊農場體驗農事樂趣、看展覽接受紅色教育、逛古村感受絲綢魅力……潞村旅遊業態日漸豐富,這個千年古村也因旅遊業的發展煥發出新的生機。
截至目前,世界鄉村旅遊小鎮已有潞村古村落、世界鄉村旅遊大會永久會址、錢山漾遺址公園、桑博園、桑型花海、潞村智匯館等29個農文商旅項目落戶,「國際世界鄉村旅遊勝地」初顯規模。
花園新城 創新治理生活美
隨著東部新城的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的深入推進,八裡店鎮成了湖州最大的農民安置社區群,「家門口」服務體系建設和城市運行綜合管理成為了社會治理的兩大「考題」,在邁向城市化的進程中,八裡店鎮以「民心」作答,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沉、探索創新,努力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日前,走進八裡店成校(社區教育中心),現代化的設施一應俱全,包括音樂舞蹈室、書畫室、中西面點實訓室等10多個專用教室,中西面點實訓室聘請了專業的烘焙師傅開展活動。
「隨著湖城東部新城的快速發展,八裡店鎮的農民也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我們社區教育就應該以全新的生活態度和充滿活力的方式,帶動更多居民積極參加。」該校校長沈松江介紹。面對周邊百姓在生活上的不同需求,學校開出了「快樂烘焙」「開心農場」等豐富多彩的課程,並從2009年開始打造「夕陽樂」老年教育品牌,受到了當地居民的普遍歡迎。
拉出社區教育風景線,是八裡店鎮社會治理的創新之舉。在促進村社一體化的過程中,該鎮將全域劃分為五大片區,並實行片區黨工委(片區長)負責制,在片區下設黨群服務中心,在保留現有村級體制不變和村幹部待遇不變、身份不變的前提下實行村社一體化管理和辦公。
據了解,一直以來,村社雙軌運行導致了農村和社區難以相融、治理沒有章法的矛盾,成為八裡店鎮提升基層治理中的一道難題。
2019年,八裡店鎮按照「組織融合、管理融合、平臺融合、服務融合」工作要求,以三合家園為試點穩妥推進大片區村社融合發展模式,進一步深化精細化管理、網格化服務,逐步實現了村級事務向社區管理轉變,不斷提升基層組織管理水平,推進城市化進程。
今年,八裡店鎮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重新裝修投入使用,開展受理各類糾紛等工作,把調解工作與服務送到社區門口,真正實現「進一扇門,辦所有事」。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八裡店鎮在城市化的進程中,持續推進「三服務」工作,不斷豐富「黨員好鄰居」品牌內涵,通過摸清「黨員在哪裡」、亮明「黨員在身邊」、爭當「黨員好鄰居」三項舉措,打造全鎮十五分鐘「好鄰居」服務圈,營造和諧社區大家庭氛圍。
如今,八裡店的五大片區已基本實現村社全面融合的新局面,實現了從「村社兩頭難管」到「村社融合發展」的轉變,讓新社區真正走進了群眾心裡,也為吳興區的農民安置社區管理提供了樣板。
如今,逐夢長三角,藍圖已繪就。承載著「極速夢想」,吳興區八裡店鎮正牢牢把握機遇疊加的轉型關鍵期,敞開小門,走向大門,為東部新城一體化高質量趕超發展作出持久卓越的貢獻,以堅定的姿態叩響未來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