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長城》
千年長城萬裡長
華夏一道鋼鐵牆
不見金戈擊銅戟
但聞孟姜喚杞良
長城,我登了兩回,十幾年前在八達嶺,十年後,還是八達嶺。
第一次去八達嶺,正值清明時節。四月的長城在京郊灰濛濛的天色下,就像海裡戲水的蛟龍,忽隱忽現。這份獨特的靈動渲染了思維,當我腳踏長城第一級臺階時,心就開始放韁馳騁了。這就是我心心念念的長城嗎?城牆蜿蜒曲折,兩側青山延綿,粗狂中不失俊美,平直中又不失險峻。長城內外的春景,幾乎完全相同,而我在未曾與它相見時,無數次幻想著一牆之隔,牆內桃紅柳綠,詩情畫意,而城牆之外,則是金戈鐵馬,鼓角錚鳴,刀劍相擊,義氣蓬髮。
「這是八達嶺,不是玉門關,不是慕田峪。」同行的北京朋友笑著解答我的疑惑。對,這是八達嶺,一個四通八達的地方,一個春風可以任意度過的關口,一個擁有 「好漢坡」的長城,「不到長城非好漢」,就鐫刻於八達嶺秦磚鋪就的長城之巔。
手撫千年城牆古磚,凹凹凸凸,上面布滿歲月風化的新痕舊跡。長城上沒有幾個遊人,靜靜的午後,靜靜的烽火臺,一片蕭索肅穆。屏住呼吸,我仿佛可以化身一道疾風,穿透牆壁的隙孔,趟過燕山水,翻過青山障,告別楊柳岸,融化塞外雪。殺戮!嚎叫!狼煙四起,風雲變幻,在荒蕪大漠邊緣策馬揚鞭,縱橫萬裡,直搗黃龍。而後瀟灑轉身,帶著一身風塵將勝利的旗幟插滿長城的角角落落。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那一年我二十四歲。十多年後,當我第二次站立在八達嶺長城腳下,那條巨龍超負荷的承載著如潮人流,它不再絕世孤傲,反而顯得疲憊而可憐。我感慨時光飛逝,物是人非,更在直面長城的剎那,心開始隱隱作痛。孟姜女一定無法想像自己當年哭倒的八百裡荒涼城牆,如今沸騰如許。沉重的歷史在每一張喜笑顏開的今人腦海中,到底還留存幾分?席慕容曾用「你永遠是個無情的建築」來描述她眼中心中的長城。「儘管城上城下爭戰了一部歷史,儘管奪了焉支又還了焉支,多少個隘口有多少次的悲歡啊!」如若她現在登八達嶺長城,我都懷疑這些激情濃重的文字能否一揮而就!
我不是個懷舊的人,很多時候一個人懷舊代表自己在逐漸衰老。我如今卻寧願在長城的人聲鼎沸中狠狠的懷舊一把。回憶那個幾乎無人登城的午後,那段天馬行空的夢遊,一股夾著千年腥風血雨的長城風瞬間令我溼了眼眶的複雜心緒。
我在好漢坡最高點努力擠出擁擠的人群,逃離到烽火臺的最邊緣處。我張開雙臂做一個深呼吸,呵,經過幾世輪迴的長城風敲擊我臉頰、胸口,最終包裹住我全身。側邊一垛寧靜的城牆,意外的沒有新刻劃的人名或愛語,顯得十分乾淨莊嚴。我將臉貼近它,以膜拜的心去聆聽,在那裡是否有低沉的嘆息。安放於此的,不僅僅是冷冰冰的磚,更是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過往。
《再遊長城有感》
作者:老許的旅遊生活
被雨洗淨的磚牆
披了一身秦時的月光
把當年的淚水和汗珠
揉成滿目的鐵青
曬成一萬裡滄桑
如山野使者
手握經卷
沐浴藍天和白雲
不見當年刀與劍
不見當年血和淚
以龍的姿態靜臥
與日月對飲
一醉千年
長城的古老牆磚,我兩次觸摸了它,卻都沒留下一點痕跡。其實,我早將「長城」二字深深刻畫在自己的大腦裡面。長城啊!我的心中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雲,你的樹,你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