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瓦利內事件追蹤,俄稱:蘇聯研製「諾維喬克」毒劑是美逼出來的

2020-12-22 騰訊網

曾參與研製「諾維喬克」神經毒劑的前蘇聯軍用毒劑研究所研究員列昂尼德 林克9月25日在接受俄衛星通訊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蘇聯決定研製「諾維喬克」毒劑,完全是美國逼出來的。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美軍已裝備了二元化學武器,而蘇聯只有一元化武,在安全性和製造技術上已全面落後。為了迎頭趕上,蘇聯政治局決定對這一課題展開研究。

所謂的二元化學武器是針對一元化學武器而言的,它不是像一元化學武器那樣直接將單一有毒物質裝填在彈體內,而是將兩種無毒或微毒的不同物質分置於兩個相互隔離的容器或內室中,炮彈在飛行過程中隔離倉破裂或被炸開,兩種不同的製毒物質通過彈體在空中的旋轉混合攪拌,迅速發生化學反應,在10秒內生成毒劑,砸向目標,造成大範圍殺傷效果。

二元化武相對於一元化武而言 ,除了更高效安全外,在生產、儲存和運輸方面也很方便。既解決了毒劑容易分解變質的問題,還能防止彈藥滲漏破壞毒劑的穩定性,影響殺傷效果。但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二元配方生產的毒劑需要10秒鐘反應時間,那些射程近的武器無法掛載。同時,無法確保兩種不同物質充分發生化學反應,導致其殺傷效率只有同類一元化武的70-80%。另外,二元配方合成的毒劑多數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降低了殺傷的隱蔽性。

最早研製出投送型化武的是二戰時的德國。納粹政府花費巨資研製出飛航式飛彈後,對英國倫敦進行了轟炸。評估發現,飛彈毀傷效果並不理想。德軍決定增加彈頭威力,隨即展開了核彈頭和化武彈頭的研製。有一位名叫朗斯的化學家從南美哥倫比亞森林裡一種氣步甲蟲身上得到啟示,承接了德軍化武彈頭的研製工作。這種甲蟲具有一種特殊的本領,能發射液體「炮彈」。

這種液體「炮彈」帶有劇毒,當它遇到敵害時會將毒液噴射向對方,而且伴有輕微的射擊聲,以迷惑、刺激和驚嚇敵害。如果皮膚不小心粘上這些液體,會產生明顯的灼燒感。針對這一奇特現象,科學家將其解剖後發現。小甲蟲骨裡有3個小室,一個室裡儲存苯二醋溶液,另一個室裡儲存過氧化氫。這兩個室裡的液體如果單獨噴射出來是不起作用的。當兩室的液體進入第三個室後,它們與那裡的催化劑有機酶混合發生化學反應,瞬間就會變成溫度高達100℃的毒液,並迅速射噴出來。

朗斯根據這一原理成功研製出二元化學武器。可喜的是,還沒等到武器列裝,蘇軍已攻陷了柏林,德國滅亡了。德國的核武和化武專家悉數逃往美國,為美國在該領域的領先奠定了基礎。美國臭名昭著的沙林毒氣彈就是在這一基礎上取得成功的,M687型155毫米二元沙林榴彈全重46千克,二元組分為二氟甲膦酸及異丙醇,1987年12月投產後隨即借薩達姆之手應用於兩伊戰爭,給伊朗和伊拉克人民造成巨大傷害。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美國已相繼研製成功10多種二元神經化學彈藥。蘇聯為此展開了「諾維喬克」神經毒劑的研究,兩年後取得了成功。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全面銷毀了該毒劑,在烏克蘭的製毒工廠也被拆除,相關技術資料、人員和設備也被轉移至美歐。基於化武的巨大危害,1997年4月29日,聯合國通過了《禁止化學武器公約》。這意味著人類將致力於建立一個沒有化武的世界。令人遺憾的是,俄前特工斯克裡帕爾和他的女兒以及納瓦利內中毒事件,給這一美好前景造成了陰影。新的「諾維喬克」類毒劑來自哪裡,值得深入追究,人類不能毀在這些惡魔的手中!

相關焦點

  • 德國情報機構在普京解釋納瓦利內事件後稱存在「重複投毒」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英國《泰晤士報》援引來自德國情報機構的匿名消息人士報導,俄反對派人士阿列克謝·納瓦利內疑似在俄羅斯鄂木斯克昏迷時被二次投毒。文章是在俄總統普京詳細解釋德國在納瓦利內事件調查中拒絕合作的一天後發表的。
  • 德法欲就納瓦利內事件「揮棒」 俄斥「不可接受」
    【德法「揮棒」】 德國外長海科·馬斯和法國外長讓-伊夫·勒德裡昂7日在一份聯合聲明中稱,俄羅斯迄今未就納瓦利內事件給出「可信解釋」,「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沒有比俄方參與並應當為納瓦利內先生『中毒』承擔責任更合理的說法了」。
  • 納瓦利內發布有關疑似投毒行動的電話錄音,稱被「內褲投毒」
    納瓦利內聲稱,在通話中,據稱為庫德裡亞夫採夫的人表示,在納瓦利內訪問西伯利亞期間,俄安全局毒物團隊將神經毒劑諾維喬克投放到了納瓦利內的內褲裡層褲襠中。CNN分析稱,俄安全局投毒的目的是殺死納瓦利內。當在電話中被問及是否投放了錯誤劑量的毒劑時,他稱據「庫德裡亞夫採夫」聲稱:「據我所知,我們增加了一點劑量。」納瓦利內和CNN聲稱,「庫德裡亞夫採夫」參與了後續的清理行動,即用溶液清除納瓦利內衣上諾維喬克殘留的痕跡。此前,納瓦利內及其團隊聲稱曾多次要求俄羅斯當局歸還他的衣物,但遭到拒絕。
  • 地球局|納瓦利內「中毒」: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
    上月20日,納瓦利內在搭乘俄國內航班途中感到身體極度不適,飛機緊急降落俄西伯利亞南部城市鄂木斯克,在當地醫院接受緊急救治。第二天,納瓦利內的妻子致信普京,申請出國治療。第三天,納瓦利內獲準前往德國。當時,就有傳聞稱納瓦利內被人投毒。9月2日,德國政府發表聲明稱,納瓦利內中了名為「諾維喬克」的神經毒劑,並予以強烈譴責。
  • 「玩火必後悔」 俄就「中毒」事件斥英編虛假故事
    "玩火必後悔" 俄就"中毒"事件斥英編虛假故事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5日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就俄前情報官員及其女兒在英國「中毒」事件指認英國政府編造「虛假故事」,「在玩火」。  此前一天,「中毒」的女兒尤利婭·斯克裡帕爾首次公開發聲,說自己正在恢復,「體力日增」。
  • 禁止化武組織報告:前俄間諜所中毒劑為諾維喬克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4月12日發布聲明稱,前俄羅斯間諜斯克裡帕爾(Sergei Skripal)及女兒所中的有毒物質是「諾維喬克」毒劑。3月4日,前俄英雙重間諜斯克裡帕爾及其女兒尤利婭在英國索爾茲伯裡被發現失去意識。英國政府稱,導致兩人中毒的是А234毒劑,屬於前蘇聯研製的「諾維喬克」類神經毒劑。英國指責俄羅斯與此事有關,俄羅斯對此堅決否認。
  • 德國議員:德政府正在研究為納瓦利內延長籤證有效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德國柏林市參議院表示,目前正在研究為俄羅斯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延長申根籤證有效期的問題。柏林參議院議員林傑曼在聲明中稱:「在俄羅斯面臨幾項訴訟,其中包括公司欺詐性破產的納瓦利內先生目前似乎並無意返回祖國。」柏林參議院表示,目前正在審議為納瓦利內延長申根籤證有效期的問題。
  • 俄外長:來,我們聊聊
    編輯:堅果 審稿:悠悠 近日德法兩國與俄羅斯的關係突然發生了轉變,就在本月七號,法德兩國直接問責俄羅斯參與了納瓦利內事件,並要求俄羅斯對這件事負責,他們認為俄羅斯參與了此次事件,並具有一定的責任
  • 納瓦利內事件影響俄德關係 「北溪-2"項目夭折可能性大增
    蓋特稱,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黨(CDU)在聯邦議會與反對派討論時,呼籲終止「北溪-2」輸氣管道建設項目。 蓋特指出,「基督教民主聯盟黨非常聽話地執行美國的命令。」 蓋特還補充稱,基督教民主聯盟黨正在推行有損德國利益的決定。
  • 俄特工再曝奇葩案件,給反對派內褲下毒,被一個電話套出真相
    褲襠藏毒現實版來講一個時長跨度五個月,電影都拍不出來的現實故事:今年8月,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納瓦利內在西伯利亞城市託木斯克返回莫斯科的飛機上突發嚴重不適,飛機隨即迫降鄂木斯克機場,納瓦利內入院後昏迷不醒,很快被懷疑是急性中毒。
  • G7外長聲明:嚴厲譴責「納瓦利內中毒事件」並要求俄方解釋
    美國國務院發布的一則聲明顯示,9月8日,七國集團(G7)外長就俄羅斯反對派人物納瓦利內「確認的中毒事件」發出「最嚴厲的譴責」。阿列克謝·納瓦利內根據路透社9月9日報導,美國國務院發布的G7聲明說:「我們,來自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英國、美國的G7國家外長和歐盟的高級代表,一致就已確認是投毒的阿列克謝·納瓦利內事件表示所有可能形式中最嚴厲的譴責。「納瓦利內目前在德國柏林就醫。上個月,他在一俄羅斯國內航班途中突感不適,事後前往德國就醫。
  • 美德法英要求俄解釋「中毒」事件 普京召集會議討論俄英關係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美國、德國、法國、英國領導人15日發表聯合聲明,要求俄羅斯就該國前特工在英國「中毒」事件作出解釋。當天,俄總統普京召集俄聯邦安全會議,對英國近期對俄政策表示極度關切。
  • 為勸川普驅逐俄外交官 美CIA局長給他看了一張照片
    2018年3月,英國發生了針對俄羅斯前情報人員謝爾蓋·斯克裡帕爾及其女兒尤利婭的化學神經毒劑襲擊事件,作為對事件的回應,美國隨後驅逐了60名俄羅斯外交官,並關閉俄駐西雅圖領事館。多家外媒17日爆料稱,為了說服川普做出驅逐俄外交官的決定,時任中情局副局長哈斯佩爾給他看了幾張遭化學毒劑毒死的死鴨子和生病兒童的照片。
  • 俄駐美大使:美國針對俄科研機構研製化學武器的指控毫無根據
    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駐美大使阿納託利安東諾夫表示,美國針對俄羅斯一系列科研機構研製化學武器的指控是毫無根據的,俄羅斯希望獲得美方的解釋。美國懷疑俄五家科研機構從事化學和生物武器研究,26日將這些機構列入制裁名單。其中一家機構是俄國防部第48中央科研所,該科研所與加馬列亞流行病學和微生物學國家研究中心聯合研製新冠病毒疫苗。安東諾夫在大使館臉書頁面上的聲明中稱,「當然,我們注意到美國部門的上述通知。這令我們費解。而且,沒有提出任何證據。
  • 德外長威脅俄:不澄清反對派人士中毒事件,或取消「北溪-2」項目
    據俄羅斯RT新聞報導,德國外交部長海科·馬斯6日威脅稱,如果俄羅斯不能在未來幾天裡澄清並處理好俄反對派人士阿列克謝·納瓦爾尼中毒這一事件,德國可能會取消「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並推動歐盟考慮對俄羅斯實施更廣泛的制裁。
  • 俄媒稱前間諜中毒案嫌犯現身:其否認是特工,擔心安全怕外出
    當西蒙尼揚問道,他們是否帶了「諾維喬克」或其他毒劑的時候,這兩人斷然否認。他們也否認身上帶了女士香水瓶。英國警方此前稱,「諾維喬克」當時是被裝在一個女士香水瓶裡,然後被灑在斯克裡帕爾住處的門把手上的。回答是否可信,交給觀眾選擇被英國說成是間諜中毒案的嫌犯,兩人都對這起事件對自己生活的影響感到沮喪。「生活被搞得一團糟,不知道該做什麼,也不知道該去哪裡。我們現在很怕外出,擔心我們自己、家人(的安全)。」
  • 蓬佩奧:美國將建立聯盟阻止俄德「北溪-2」天然氣管道完工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 圖源:美聯社蓬佩奧稱,「美國認為,『北溪-2』管道項目對歐洲構成了風險,因為歐洲越來越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而且它也威脅到了烏克蘭。我們希望『北溪-2』管道不會完工,我們正在努力建立一個聯盟來防止這種情況(即項目完工)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