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晚上10點開始的哭鬧
晚上10點,還在加班的寶爸接到寶媽的電話,寶媽說3歲的寶寶身上很燙,好像感冒了,但寶寶卻不肯配合量體溫,只是一個勁的哭鬧,怎麼哄都不行。寶爸說再觀察一下,想想辦法先量下體溫。掛掉電話之後,寶爸再也沒有心思加班了,和同事簡單地溝通了一下工作進度之後,寶爸又打了兩個電話給寶媽,但沒人接。寶爸轉念一想,撥通了外婆的電話,是寶媽接的。寶媽說剛給寶寶量了一下體溫,39.6度。寶爸說別等我回家了,直接帶寶寶去看醫生吧,我到醫院來找你們。
寶爸緊趕慢趕總算到醫院了,一進急診室就看到寶寶在寶媽懷裡哭著,外婆則在幫寶寶掛號。寶寶一看到寶爸就伸出雙手要寶爸抱,寶爸滿臉和藹且溫柔地從媽媽懷裡把寶寶抱了過來。寶爸問寶寶怎麼了,寶寶淚流滿面地看了看寶爸說不要看醫生。寶媽說剛看過醫生了,驗過血之後醫生說不是感冒,是細菌感染,已經開了藥了。寶爸有些不放心,又抱著寶寶來到兒科醫生的診室問起寶寶的情況。醫生說是細菌感染,目前情況還算穩定,先吃藥把體溫降下來,再觀察觀察。寶爸說不嚴重吧。醫生說寶寶還小,免疫力弱,偶爾傷風感冒也很正常。
外婆說我們很注意寶寶的保暖和個人衛生的,平時出去玩,回到家都會換衣服和洗臉洗手的,怎麼會突然細菌感染呢?醫生說我們生活的環境和空氣中到處都是細菌,或許寶寶在此之前就被感染了,只是潛伏在身體裡沒有爆發出來,碰到寶寶玩累了,加上免疫力弱,細菌感染的狀況被誘發了,就會出現發熱的情況。謝過醫生之後,寶爸就抱著孩子回家了。
02就是不肯吃藥
外婆說寶寶晚飯一口都沒吃,要不現在給寶寶煮點泡飯吧。寶爸問寶寶餓不餓、要不要吃點泡飯。寶寶說要的。等吃好泡飯時已是晚上11點了,寶爸說要不我們先吃藥好不好?寶寶一聽要吃藥,立馬堅定地說不要,隨即就哭了起來。外婆和媽媽同時說,吃了藥就會退燒的,人也會舒服一些的,我們吃好勞逸結合就睡覺好不好?但寶寶仍舊不為所動,一邊哭一邊跑到臥室去了。寶爸順勢給寶媽使了一個眼色,意思是讓寶媽到臥室去給寶寶做思想工作。
寶媽來到臥室看到寶寶坐在自己的專用小沙發上哭泣,於是寶媽輕輕地把門關了,順勢把寶寶抱在懷裡哄。寶媽說你還難受嗎,難愛就跟媽媽說,現在天已經很晚了,我們現在換衣服睡覺好不好?寶寶說不要,要先看書再睡覺,還得看兩本。寶媽說沒問題,那我們就先看兩本書之後再睡覺。然後寶媽就抱著寶寶從臥室裡出來,剛到客廳就聽到外面譁譁地下起了大雨。寶寶問外面譁啦啦地是什麼聲音。寶爸說外面下大雨,天氣要冷下來了。寶寶一聽,張大兩小手在空中比劃了一下說,外面在下好大好大的雨,天氣要冷起來了。
一家人從寶寶的話語中感受到他的狀況已經有所緩解了,因為寶寶開始說話了。趁著寶寶情緒有所好轉,寶媽又幫寶寶量了一下體溫,38.5度。看到體溫降下來了,一家人總算輕了一口氣,但寶媽還是不太放心,又量了一下體溫,沒想到這次體溫計顯示的是37.5度。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過了幾分鐘,寶媽又量了一下,這次體溫顯示是38.6度。寶爸說寶寶體溫不穩定,還是先給他用藥吧。但問題是不管怎麼哄勸,寶寶就是不肯吃藥。怎麼辦?
03家長的情緒也是一味良藥
看到寶寶拒絕用藥,外婆和寶媽有些無可奈何,但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耐心地哄勸。以至於寶寶的情緒在哄勸中很是不爽,隨即也導致寶媽和外婆的情緒也不太好,而外公則開始訓訴寶寶不聽話。寶寶一看這麼多人逼著他用藥,更是不開心地大哭起來。寶爸一看這樣不是辦法,就把藥瓶拿了出來說,寶寶你看,這個不是藥是果汁,橙色的果汁,你要不行嘗一嘗,不好吃就不吃。或許是因為果汁兩個字引起了寶寶對美食的嚮往,他同意嘗一下。
按照醫囑給出的劑量,寶爸倒出4毫升給寶寶吃,沒想到寶寶一嘗這藥就停不下來,一口氣就把藥喝完了。但喝完還不算數,寶寶說還要喝果汁。寶爸說現在太晚了,晚天再喝好不好?寶寶開始還要喝,後來想了想又說,那就明天再喝吧。臨睡前,寶媽又給寶寶量了下體溫,體溫計顯示38度。就在寶爸和寶媽以為寶寶一上床就會睡覺,沒想到寶寶說還要看兩本書再睡,就這樣,寶寶在聽著寶媽讀故事的過程中睡著了。
生活就是一個五味瓶,酸甜苦辣都有,不可能一帆風順,而我們就是要隨時保持一顆平常心來面對各種不確定性,並解決相應的問題。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的情緒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是很大的。我們總是試圖希望孩子配合大人的意願說話和做事,但實際上來說,孩子為什麼要配合家長呢?為了孩子能順順利利地健康成長,家長們也操碎了心,而在幫助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的控制力和主導力往往容易因為愛而導致關心過度。所以,以愛的名義愛孩子,有些事必須做,有些事得慢慢做,還有些事不能做。
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