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23日消息(記者張明浩)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財政部日前發布2018年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數據。2018年全年,我國國有企業利潤總額33877.7億元,同比增長12.9%,經濟運行繼續保持較好態勢,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比上年同期均有所提升。
在2018年國有企業利潤總額33877.7億元當中,中央企業利潤20399.1億元,同比增長12.7%;地方國有企業利潤13478.6億元,同比增長13.2%。
復旦大學公共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磊表示,這份2018年國企運行「成績單」反映出國企改革不斷深入、發展保持穩定向好態勢。
他指出,深化改革真正提升了國企、央企自主創新、自我發展的能力,混合所有制改革、資產結構的調整、債務結構的調整優化,研究了一套減輕債務負擔的舉措,讓企業輕裝上陣。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末,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787482.9億元,同比增長8.4%,高於負債總額增長0.3個百分點;全年淨資產收益率3.9%,增長0.1個百分點。
光大集團董事長李曉鵬告訴記者,這得益於國有企業在過去一年不斷加強自身風險防範,堅決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李曉鵬說:「(2018年)設計和穩步推進以市場營銷、內控審批、全面監督『三道防線』和戰略、體制、制度、信息『四道防火牆』,開展了對業務領域專項檢查,強化對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風險排查和審計監督,梳理大額風險客戶。」
統計顯示,2018年,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587500.7億元,同比增長10.0%。其中,中央企業338781.8億元,地方國有企業248718.9億元。專家表示,中央企業效益好於地方國企,反映出央企加大力度推進穩增長、調結構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