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喜愛玩耍是他們的天性,在生活中常常看到一些孩子比較活潑愛動,很少能安靜地做一件事。就拿學習這件事來說吧,學習很枯燥,很考驗耐性,所以一般小孩都不喜歡學習,他們覺得學習很枯燥。
許多小孩子會問:「媽媽,為什麼要讀書?」這時家長可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孩子的問題,只能說:「讀書學習,是你這個年齡應該做的事。」這個答案其實就是在敷衍孩子,孩子根本聽不進去,會讓他們更討厭學習。
對兒童提出的「為什麼要讀書」的疑問,在生活中是經常發生的,父母的回答,也考驗著家長的水平。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熟悉的央視主持人董卿,也曾給出過自己的回答,在我看來,董卿的回答是我聽到過的最好的回答。
「媽媽,為什麼要讀書?」董卿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董卿曾經說過:讀書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我始終相信,讀過的書不會是白讀的,它會在未來某些時候幫我做得更好。
董卿的這句話,在她身上得到了證實,在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父親對他的學習十分嚴格,經過自己多年的堅持和積累,終於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人。現在我們也能夠時常在舞臺上看見她,看上去優雅大方,學識淵博,在主持「中國詩詞大會」時與選手對話,詩歌在她的口中總能出口成章,令人嘆為觀止。
不僅在詩會上,在《朗讀者》雜誌上,董卿還曾對《葬花吟》發過這樣的感慨:「大家都說《紅樓夢》白看不厭,往淺裡讀是院子裡的兒女情長,往深裡讀是一代之興衰。所以,每一次看完,我都會感嘆:真有味道!
讀書能讓孩子掌握命運,改變命運
經常讀書的人,我們總能在他們身上看到優雅的氣質,那種氣場是許多人都無法擁有的。同樣地,多讀書能給孩子更多的機會,能抓住機會,改變命運。
白巖松2011年在鄭州大學講座上說過:「不讀書,拿什麼和別人拼,不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這句話,雖然聽起來並不好聽,但不得不說,這就是現實,不讀書你往往會失去很多機會,換來人生的低谷。
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沒有讀過書的人,往往發展得並不好,因為他們做了很多事情卻做不好,很多情況他們不知道如何應對,而周圍的人和環境也不能夠給他們創造很好的機會。
不讀書,也許在童年時你會過得更快樂,也許會有更瘋狂的經歷,但是長大後,你會發現,那些瘋狂給自己帶來的後果,就是,生活處於人生的低谷。
吃苦教育父母要從「讀書」抓起
現在很多孩子只要讓他讀書,就會表現得很抗拒,會逃避這件事,甚至嘲笑班上那些讀書好的書呆子,認為他們沒有生活情趣,不懂得生活的樂趣,只會讀書學習,浪費青春。
多年以後,你會發現,這些「書呆子」逐個創造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做出了自己的一份成就,在與人交談的時候,也會透露出他們的修養和非凡的談吐。而那些不讀書,只知道享受當下的快樂的孩子,一個個都無所作為,除了抱怨生活中的窘境,什麼也做不了,在交談中,還會和那些「書呆子」產生差距,根本無法融入他們的生活之中。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最好在3-6歲期間,這時候,孩子剛剛發育出自我意識,迫切地吸取外界的知識,父母教什麼,孩子就會學什麼,孩子精力足,又肯學習,培養起來難度較低,可行度比較大。
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培養孩子自律和習慣的繪本,一套10冊,包含自律、情緒管理、自信、獨立、勇敢、自我保護等等,裡面的每一個故事都是按照孩子的視角去創作,溫暖的故事中蘊含生活的大道理,孩子看著,耳濡目染自然就學會了。
好習慣、好品質會在生活中不經意地流露出來,孩子的品行、行為很大一部分也受父母影響。
這套書共10冊,涵蓋了十大教育主題,可以全方位的陪伴孩子成長,讓孩子充分探索內心世界,並且價格公道,僅售69元,一本不到7元錢,想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家長,快給自己寶寶買一套吧~
培養孩子閱讀興趣要從娃娃抓起
讀書習慣需要培養,而兒童閱讀習慣的培養要趁早,最好從娃娃抓起。兒童在3-6歲是養成閱讀習慣的最佳時期,通過背誦兒歌、兒詩,可以增強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兒童對兒歌、兒詩的文字認知能力。
推薦給3-6歲的寶寶一套適合他們閱讀的《兒童國學經典》讀物,一套59元其中的插圖十分精美,全部內容都是為3-6歲的寶寶特別挑選的,能讓寶寶產生強烈的興趣,培養寶寶的閱讀興趣,讓閱讀能改變孩子的一生,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在鼓勵兒童背誦兒歌和詩歌的同時,不要讓兒童死記硬背,這樣既不利於兒童的理解,也不會使兒童產生閱讀興趣。所以要讓孩子先讀懂詩、歌的含義,選適合他們年齡的詩、歌,選自己喜歡的內容,學會自主背,自主讀,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給予引導和解釋,這樣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