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傑
不是滑州菜市場賣的「肉」,不是人們喜歡吃的「紅燒肉」,這一塊「肉」是形容詞,說人的一種狀態與性格。屬虛詞範圍。
鄉村口語裡,形容一個人性格緩慢,動作遲鈍,不敏捷利索,辦事效率低,叫「肉」。有時說一個人「肉」,從另一個角度判斷,還說明這個人有點柔韌。
鄉下人那種牛皮紙性格,多是鄉村日子的艱辛與苦難磨鍊出來,不如說更是無奈中包含一絲期待。
我在上官村一座簡陋的鄉村小學,聽到小學教師是我家一個親戚,嫌自己一個學生的字寫得笨,便用柳樹教鞭比畫著:「你這字寫得有點肉,回家讓你爹煮吃算了。」教室裡哄堂大笑,笑聲頂破了青瓦。那孩子低頭臉紅,一邊搓手。
字寫得線條無力,也叫肉。
我跟隨我姥爺寫大字,書法技巧上若說肉,是一種風格。「顏肉柳骨」。顏真卿的字就顯得肉,這種肉包含豐潤之意。非是臃腫。蘇東坡的字就有點肉,劉墉的字有點肉。我喜歡肉字。
對孩子或情人稱「肉肉」,另當別論。少年時逃學在外面讀張賢亮的《綠化樹》,小說裡有一段文化人落難民間時和一位鄉村女人的對白:
親愛的。
不要叫我親愛的。
那叫什麼?
叫我肉肉。
在鄉村,你可以隨意說一個人性格肉,一個人寫字肉,都無傷大雅。你說一個人時,「肉」前面不能加「頭」字——組成「肉頭。」聽者一準會跳起來,破口大罵。
那就是另一境界。
-作者簡介-
馮傑,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詩歌學會副會長。獲過《詩刊》詩獎,臺灣《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臺北文學獎。出版散文集《丈量黑夜的方式》《泥花散帖》《田園書》《說食畫》《捻字為香》《馬廄的午夜》《九片之瓦》《獨味志》《北中原》《非爾雅》,詩集《馮傑詩選》書畫集《野狐禪》等。與你一起讀過的第 1875篇文章
CONNECT
連接城市與鄉村
社營 農創 書店 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