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智慧:識別這3種信號,你就能知道自己的處境,是順還是逆

2020-12-13 紅衣記史官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易經》本質上是純粹的規律,「百姓日用而不知」。

每一個人的潛意識中,或多或少,都能感知到「易」的規律變化,以直覺或者靈光一現的方式,呈現出來,只是人們不知道。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種最簡單的《易經》運用:識別這3種信號,你就能知道自己的處境,是順還是逆。

第1種信號:你內心的直覺反應。

我們高中上哲理課,老師說:「內因決定外因。」

在《易經》中,規律亦是如此。

64卦的每一個卦,都由內卦和外卦組成,其中,內卦是主卦,起決定作用。

用到人的身上,內因的構成:是你的思想,你的見識,你的思維模式,你的直覺,你的信念,你的意志力,你的主觀能動性。

無論是儒、佛、道,皆強調清靜,清靜為正,定靜生智慧。

為何?

因為只有清靜下來,一個人才能感知到自己內心的直覺反應。在這種無雜念,無幹擾的狀態下,人的感知最接近覺悟,也最能感悟到「易」的規律。

如果你的直覺感到煩躁不安,那麼,很有可能一股與你相斥的能量正在靠近。相斥的能量,意味著陰陽能量的衝突,對你而言,輕則感到不舒服,緊張和壓力,重則受挫,陷入困難,不順的處境。

事實上,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有一定的徵兆,只是大多數人視而不見,只有直覺靈敏的人,才能捕捉到。

我們要做的,就是減少胡思亂想,情緒穩定,常常清靜,從內心的直覺中,讀取對應的信號,培養自己的洞察力。

第2種信號:環境和他人的映射。

以前讀書,有一句名言說:「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

當時,我無法理解。多年以後,等自己通讀一遍國學典籍,才知道這句話的正確。外面的確沒有別人。你的所見,所遇,所經歷,環境和他人皆是你內在的映射。

境由心生,物隨心轉,心之所向,境之所在。」

當然,大多數人和當年的我一樣,難以理解。如果能理解「非風動,非幡動,而是仁者心動。」你就直接到達禪宗的開悟境界了。

我用一句話簡單概括:你可以通過外界和他人的表現,反推過來,知道自己的處境。

第3種信號:識別徵兆,做好準備。

舉一個我自己的案例:

在過去半個月裡,我做事都很順利。然而,突然出現了3個徵兆,告訴我順境可能在逆轉。

第1個徵兆是:我的鄰居平時挺安靜,突然半夜不睡覺,從午夜12點到凌晨2點,一直大聲地播放音樂,吵得我無法入睡。

第2個徵兆:同一個樓層的人,因為一些糾紛,和物業大吵大鬧,我很巧合從他們中間穿過2次。

第3個徵兆:我按照約定好的時間,去做一件事,對方卻不在,我等了好久,對方才出現。

這些他人和外部的信號,告訴我一種可能:不順的能量已到來,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收斂躲避,儘量避免矛盾衝突。

只要自己內心足夠警醒,出現不順的苗頭,皆可以得到控制。

果然,接下來我投資發生一些意料之外的錯誤而失利。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有人落井下石,對我惡意嘲諷和貶低。

因為,我已通過3個徵兆,提前感知到自己的處境,當不順的事情真正發生時,我能迅速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讓負面的能量蔓延

投資失利,我不懊惱;別人損我,我不在意。

保持內心淡定,從容不亂,不順的因子就不會發生多米諾骨牌效應,踢貓效應也在第一環節停止。(註:心理學效應—踢貓效應)

止而停。因為你的內心止,所以外部的處境也會止。

《易經》的規律,用之四海而皆準,和其它典籍,皆能找到相通之處。

《楞嚴經》說:「若能轉境,則同如來。」如果你能通過調整自己的內心,轉變外在的處境,那麼就是到達開悟的狀態了。

《易經》在中國的地位實在是特殊,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易經》。

包括到後來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易經更是六經之首,歷代學術思想發展之契機亦多建基於「易經」。

而人們常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讀真經一部」,就是說的《易經》。

但是讀原文的周易實在是過於深奧晦澀難懂,所以我讀的是這種帶有注釋、解釋以及白話文講解的《圖解周易》,裡面全都是大白話。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再深刻的道理,也讓你一目了然。

這本書還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通俗易懂,一看就會。

所以擔心上文的口訣看不懂的夥伴們可以選擇看看這本書,再加上口訣,就非常的簡單好理解了,對於易經感興趣的夥伴真的可以試試。

而且這本書才45元,現在45還能幹點啥?看個電影就差不多了,但是卻能讓你近距離接觸古代先賢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您想購買的話,點擊下面的連結,就能直接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易經提醒:識別這3種信號,你就能知道自己的處境,是順還是逆
    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潛意識裡面,我們都可以或多或少地感知到《易經》所說的「易」的變化規律,並且我們會以第六感或者是靈光一現的方式表現出來,只不過我們自己沒有感覺到而已。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種最簡單的《易經》運用:識別這3種信號,你就能知道自己的處境,是順還是逆。
  • 易經「數往者順,知來者逆」,古人是如何知道天地規律的?真厲害
    易經一直以來在人們的心中都是神一樣的存在,因為在很久很久之前,古人竟然知天地的運行規律,就比如「天道右旋,地道左旋」,古人那時候就已經知道天地在旋轉了,並且還知道地球在圍繞著太陽旋轉,再加上易靜中這一句「數往者順,知來者逆,陰順陽逆,易逆數也」,就更百思不得其解了!
  • 易經提醒:不合群的人,身上這3種能力會很突出,人生也越來越順
    有時候,為了「合群」,使勁擠進別人的圈子,委屈了自己,沒必要。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和自己玩得來的人,好好珍惜,玩不來的人,就算了。沒什麼大不了,做人反正是靠自己。如果你認真觀察身邊的人,你會發現,那些不合群的人,往往身上有這3個明顯特徵,人生也越來越順。並不是如一般人想像的,不合群的人,沒有人脈,不會有什麼大作為。
  • 從易經的角度看「運勢」,讀懂受益一生
    當你逆風而行,就能體會到個人和外界的能量流相逆的處境。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核心只有4個字:順其自然。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這是一種消極、無奈的哲學思想。恰恰相反,「順其自然」4個字,大道至簡。當人不順時,用3招可化解。1、當趨勢的變化不利於自己,要止。《易經》有64種規律變化。無論世界如何變化,你都不必在意。
  • 小滿三候中隱藏了哪些易經智慧?這3種方法幫你開運增福!
    稍微懂歷史的人都知道,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在遇到饑荒之時,人們經常挖苦菜來充飢,因此苦菜在古代拯救了不少人的生命,對人們有如此貢獻的植物,將之放入節氣的一侯當中,足見人們對於天道的敬畏。苦菜現在的正式名稱叫做「敗醬草」,在以前用「荼」代指苦菜,所以你如果再聽到「荼毒」這倆字,就應該明白這詞的本意其實是指苦菜和五毒。
  • 易經告誡:人在逆境時,不要急於求成,控制這3點,定能改變現狀
    在《易經》的規律中,人有兩種處境:一是順境,二是逆境。順逆交替,在自然中,是正常的變化;對人而言,則很難適應。人處在順境中,比較舒服,一旦進入逆境,就會感到焦慮和壓力。這個世界,一物降一物,關鍵找訣竅。
  • 易經智慧: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有這3種怪相,儘早發現
    而有一句話叫「相由心生」,這句話到底對不對呢?「相由心生」一詞,在中國古代多個古籍中都有記載,這個詞不無道理,因為人的面相確實與內心有關聯,《易經》中記載: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會出現這「3種怪相」,切忌深交。
  • 易經:無論你現在是什麼處境,記住這18個字,出路可能就在前方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易經》是一本"神書",為什麼這麼說呢?作為古代的"卜筮"之書,《易經》這個書名幾乎是家喻戶曉,但是你要問他真正寫的啥,他估計只能嘿嘿一笑,說"道可道,非常道"。真是讓人有種忍不住要給他兩耳瓜子的衝動。易經裡面64卦,卦卦是智慧。
  • 順逆的時機原理
    賺錢就象戀愛,是一種非常微妙的感覺,有了就是有了,沒有就是沒有,自己心裡很清楚,講出來別人卻未必明白。情場老手把戀愛經驗寫成書,直男呆瓜看了並不管用。  上周結束時提到江泉實業,主要因為它比較特殊。一是它並不是當前的熱點股,二是我對它有種特殊的感覺,總覺得它能走出與眾不同的行情來。  我對那種連續跳空漲停的股票開板後是否會還有行情是很有感覺的,判斷失誤的可能性較小。
  • 易經:讀64卦,有規律可循,只需要3個步驟,就能讀懂一個卦
    這就是人的記憶軌跡。大腦對陌生的東西,需要周期性,多接觸,才能記在腦海裡。我把這個方法,運用到學《易經》中。每隔一個周期,我會在不同的卦中,重複讀卦的方法,這樣大腦就會自然而然地記住。讀64卦,有規律可循,只需要3個步驟,就能讀懂一個卦。
  • 易經適合什麼人學?這3種人最適合學習易經,看看你在其中嗎
    易經作為我國群經之首,歷代都被人們重視和研究。易經的智慧用「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8個字來概括,可以說是十分的恰當。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學習易經,最主要的目的無非就是試圖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感悟更多世間的智慧和道理,從而能讓我們的人生少走很多彎路。
  • 易經告誡:不管與什麼人交談,少說自己3件事,福報將源源不斷
    《易經》的內容是包羅萬象、極其豐富的,無論是什麼人,都能從中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智慧與答案,並且這《易經》中還藏著一個人成功的秘訣。二、少說抱怨、負能量的話《易經》困卦說:「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意思是說,當我們處於困境中,心情不好的時候,你說的話沒人會信。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要一味的抱怨自己的處境,說些負能量的話,因為沒人喜歡聽,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 《易經》中暗藏的人生實情: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
    《易經》中暗藏的人生實情: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世間都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周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周易》在中國,本就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在《易經》中,為我們揭露了2個人生真相:生活中,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看看你是哪一種?
  • 易經智慧:真正厲害的人,用強大的內力,給自己創造順境
    人的天性,喜歡別人和自己一樣,若別人和自己不一樣,就會看不慣,如果缺乏包容,排除異己,就會產生矛盾衝突。不順和逆境,皆因衝突而起。《易經》泰卦說:「泰,小往大來,吉亨。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要知道,別人和你不一樣,是一種常態。
  • 《易經》教你做生意:遇到虧損時,保持好這3個心態
    這年頭,生意越來越難做。局勢不利,競爭對手增多,經營不善等等問題,都讓生意陷入了絕境之中。因為破產而傾家蕩產的人數不勝數,更有甚者,由於破產而沒有能力承擔債務,只能是選擇「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可其實,在生意上,不管是盈虧,都遵循著一定的規律,運用好了,哪怕不能大富大貴,也可以順順利利。《易經》教你做生意,遇到虧損時,保持好這3種心態。
  • 《易經》說「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是什麼意思?
    「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這句話出自《易經·說卦傳》,可能很多人覺得難以理解。其實,這句話並不難理解。重溫《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 易經智慧:與人聊天時,再親的人也少說自己這三件事,是有道理的
    易經不是玄學,而是中國古代一部偉大的哲學巨著。群經之首,無論是儒家、道家、墨家還是兵家、醫家,其哲學思想都無不透露出濃厚的《易經》哲學內涵。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裡面暗藏著更為高深的智慧。
  • 易經識人術:身上有這3種特徵的人,往往沒啥真本事,遇到別深交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注意識別,就容易被假象所迷惑。《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所以有很多名人追捧。易經告訴我們:身上有這3種特徵的人,往往沒啥真本事,遇到別深交第一種人:獐頭鼠目之人。
  • 《易經》:一個人要發達之前身上會出現3個信號,有一個也要恭喜
    《易經》:一個人要發達之前身上會出現3個信號,有一個也要恭喜《易經》是國內十分悠久的1部佔卦書籍,成冊時間距今大概有數千年的時間了,據傳是西周時期所撰寫,有關《易經》的來源以前有很以前叫法,有些人說《易經》是人們祖先伏羲所作,也有人說當時周文王被紂王囚禁時無所事事時所推演出來的1部神書。
  • 易經:感到不順,是一種信號,告訴你應該學會變通了
    因此,我們應該學會適應這一趨勢。1、轉變思路:感到不順是一個信號,表明你應該變通。普通人做事時會感到不舒服,他們會認為是別人和環境造成的,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也沒有足夠的努力。他們沒有意識到轉變思維,也能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