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三候中隱藏了哪些易經智慧?這3種方法幫你開運增福!

2020-12-20 田園易經

「小滿者, 物致於此小得盈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小滿時節,夏熟作物籽粒已經開始飽滿,處於即將成熟的前夕,所以稱之為小滿。作為一個典型的「農事」節氣,小滿的三侯不僅僅用於農事,其中還體現了易經中的智慧,那麼,她到底隱藏了哪些智慧呢?小滿又該如何開運增福?

小滿分為三候:「一候苦菜秀, 二候靡草死, 三候麥秋至。」

一候苦菜秀

小滿第一侯的「苦菜秀」來源於《周書》所載「小滿之日苦菜秀」一說,因為到小滿之時,苦菜已經長成,可以摘下來食用。稍微懂歷史的人都知道,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在遇到饑荒之時,人們經常挖苦菜來充飢,因此苦菜在古代拯救了不少人的生命,對人們有如此貢獻的植物,將之放入節氣的一侯當中,足見人們對於天道的敬畏。苦菜現在的正式名稱叫做「敗醬草」,在以前用「荼」代指苦菜,所以你如果再聽到「荼毒」這倆字,就應該明白這詞的本意其實是指苦菜和五毒。苦菜呢,雖然味道苦澀,但還頗具養生價值,《本草綱目》中說「久服,安心益氣,輕身耐老」。

二候靡草死

小滿第二候的「靡草死」也有一番說道。「靡草」大概是我們最常見的植物,是「葶藶」開花之前的代稱。葶藶常常生長在山坡田野小路上,《孔穎達疏》中說「以其枝葉靡細,故云靡草。」小滿之時,葶藶開始開花,其外觀性狀開始發生變化,故此說「靡草死」,其實它不是真的死亡,而是說葶藶的「靡草」這一狀態隨物候變化而消失,走向了一個新的生長階段,方氏曰:「凡物感陽而生者,則強而立;感陰而生者,則柔而靡。」靡草至陰之所生,至陽而死。故此靡草死,也預示著自然界當中陽氣的全面回升,陰氣的全面衰敗。所以如果反映到我們的生活當中,這段時間更適合活在「陽光之下」,消弭「萎靡不振」。

三候麥秋至

小滿第三侯的「麥秋至」可謂是「小滿」物候特徵的靈魂所在。「麥秋至」在以前叫做「小暑至」,《金史志》才改為「麥秋至」。在《月令》當中有這麼一段很長的解釋:「麥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滿為四月之中氣,故易之。秋者,百穀成熟之時,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也」。就是說小暑在農曆五月份,小滿還處於四月中旬,雖然秋天是百穀成熟之時,但對於麥子(冬小麥,9月播種,來年5月收割)來說,已經成熟,對麥子來說,雖然還處於初夏,但已經到了收割之時,所以稱為「麥秋」。

為什麼只有小滿沒有大滿呢?

我們了解小滿三侯之後,應該會對為什麼沒有大滿這一問題有了一個模糊的認知。二十四節氣是物候曆法,其主要應用於對農業的指導之上,而小滿是一個收穫的季節,但這個收穫不像秋天一樣「百穀成熟」出現的大豐收,只有冬小麥成熟,所以是「小滿」,而非「大滿」。在小滿節氣收割完冬小麥之後,又到了農忙的時候,因此小滿之後是「芒種」,而不是我們按照小暑大暑、小寒大寒的那套邏輯,認為「小滿」之後也就應該是「大滿」,其實真正的大滿,在秋天,而夏季,顯然還不到大滿的時候。

《說文解字》在解釋「滿」這個字的時候只有一句話:「滿,盈溢也」,意思就是滿了,裡面的東西就會溢出來,《黃帝內經》中也說:「滿,則洩之」,它們其實都指向一個易經道理:滿招損。

易經智慧源於自然規律,但深於自然界所直接展示出來的規律。

從易經思維來看,天人是一體的,物候所展示的自然規律能夠在人類社會當中尋得影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小滿「物致於此,小得盈滿」,將節氣的物候特徵對應於人們的生活當中,其實也可以理解為「小滿可得盈滿,而不符合時序盲目追求大滿,就會招致損失。試想,如果在小滿節氣追求大豐收,將在秋天才成熟的作物全部收割,對於農家而言無疑就是巨大的損失。

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向大自然妥協,因為我們也知道杯中的水太滿就會溢出,如果將水龍頭開到最大,無論多久拿出來,杯中都只會空空蕩蕩。對於人生而言,如何通過利用時令開運增福,讓人生圓滿,而不至於滿招損?

一、建立天人一體的生活方式

天人感應是自古流傳下來的一種哲學認知,很多人可能會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認的是,萬物之間相互聯繫,時空之間纏綿不止,任何一個決定,都會影響事件的走向,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就追求天人一體的生活方式。

公元前104年,西漢將二十四節氣吸收進入新修訂的《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曆法補充,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

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二十四節氣的「天道之大經」在《史記》再次中得到了確認,這一「天道之大經」濃縮了效法自然、順應自然、利用自然的天人合一的易經智慧,在小滿這個節氣的名稱上表現得最為突出,小滿則盈滿,大滿則溢出,而【我的黃曆】就是這樣一個指導人們按照自然所展示規則來達成天人合一狀態的工具,它融合了二十四節氣與易經先天天文算法,讓人們通過每日的吉兇禍福和行事指南,掌握好自然規律,順應時序的狀態,規避命運當中的不利因素。

二、與自然建立溝通,追求更圓滿的生活

天人合一的核心是天人感應,即人與天是能夠進行溝通的,而人與自然之間就存在一個媒介,這個媒介就是玉,而自古以來,玉就頗受重視,無論是價值連城的和氏璧,還是象徵皇權合法延續的傳國玉璽,或是籤訂莊重契約、下達重大指令的印章,皆為玉制,在古人的眼中,不僅認為玉是自然界巧奪天工之物,更是人與天建立聯繫的物質媒介,所追求的就是得到天的庇佑。

人們佩戴玉,可以與自然建立一種紐帶關係,這種關係會形成一道保護自己的能量場,避免自己受到損害,人人都追求更為圓滿的生活,不希望遇到命運當中的磕磕絆絆,而圓形的玉,不僅能夠作為與自然溝通的媒介,而且預示著人生的圓滿,在小滿時節更是如此,因為「小滿」是易經中的大智慧,與圓形玉佩相印相吸。

三、發現並規避命運中的不利因素

每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命運,很多事情,他做沒有什麼問題,而你一做就會出現問題,即使做完,也會出現成果不如預期的狀況,這其實就是你自己命運當中針對這件事情產生了不合局的情況,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你應當深入了解自己的基礎命理信息,了解什麼事情自己適合來做,什麼事情自己不適合,或者需要做出的改變,才能而讓你更圓滿的做事,避免出現費力不討好的情況。

此外,如果你的生活當中遇到了自己不能的難題就可以通過諮詢我們,來幫助你答疑解惑,避免「滿招損」,讓自己真正的「盈滿」。

相關焦點

  • 《易經》中闡述的人生智慧,讀懂這3句話,讓你行好運
    說起我們中國的「三大上古奇書」,我們都聽說過,分別是《易經》,《山海經》和《黃帝內經》,在這三本中,《易經》的地位非同一般,被形容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無數人都會學習的文化經典。很多人認為《易經》只是一個包含佔卜的玄學書,但其實易經中包含的智慧,比你想像的要多得多。而其中的人生智慧,更是能讓一個讀懂的人,命運大反轉,轉禍為福。1. 因時乘變,待時而飛有很多的人明明能力很強,也非常刻苦但就是成功不了,其實就是沒有理解到成功的方法。
  • 這2種人最「薄命」,《易經》中隱藏的人生天規,讀懂終身受益
    《易經》不僅僅是佔卜之術,更是中國哲學思想的發端。《易經》中隱藏的人生天規:2種人最「薄命」1、固執的人在《易經》中,「易」就是變化的意思,它主要就是敲掉陰陽兩個部分,任何事物都有著正反兩面,都有對錯,有奇偶,有福禍。
  • 易經忠言:人過50歲,切記少搭理這2種人,容易妨礙福運到來
    無論是儒家、道家、墨家、兵家、醫家,他們的哲學思想都顯示出《易經》的強烈哲學內涵。我們的祖先在歲月的積累、歲月的磨礪中,對於世道的高深早已心知肚明,學有所成後生活會越來越順利!易經告誡:人50歲之後,不會給這2種人幫忙!
  • 《易經》中暗藏的人生實情: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
    《易經》中暗藏的人生實情: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世間都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周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周易》在中國,本就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在《易經》中,為我們揭露了2個人生真相:生活中,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看看你是哪一種?
  • 《易經》中暗含的2大「玄機」: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
    在《易經》中,還暗含這2大玄機:生活中,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看看你是哪一種?這3種人,命最苦1、固執的人在《易經》裡面,易就是變化的意思,它強調陰陽兩部分,任何事物都有著正反兩面,都都有對與錯,有奇與偶,有福與禍。
  • 易經智慧: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有這3種怪相,儘早發現
    人生就像一場旅途,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而一定要明白,什麼樣的人都會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要明白哪些人值得深交,哪些人不值得深交。而有一句話叫「相由心生」,這句話到底對不對呢?「相由心生」一詞,在中國古代多個古籍中都有記載,這個詞不無道理,因為人的面相確實與內心有關聯,《易經》中記載: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會出現這「3種怪相」,切忌深交。第一種:獐頭鼠目《易經》闡述:獐頭鼠目之人,多半心術不正。
  • 易經告誡: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越有本事,越要隱藏自己
    《易經》謙卦則告訴我們:「盈必招損,謙則受益」。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越有本事,越要隱藏自己。1、真正謙虛的人,可以吸收百家之長。在競爭激烈的社會裡,很少有人能真正謙虛。為了抓住難得的機會,人們總是要表現出自己能幹、可以拿下。他們害怕如果自己過于謙虛,機會就會被別人搶佔。
  • 《易經》暗藏「天機」:人到了後半生,3種人最苦命,3種人最福氣
    在《易經》中,暗藏的「天機」:人到中年,有3種人最苦命,3種人最有福氣!《易經》中隱藏的天機:3種人最「苦命」一.固執的人。《易經》云:「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在六十四卦中,幾乎每一卦都有兇有吉,而謙卦,是惟獨一個下三爻皆吉,上三爻皆利的卦。
  • 易經:一個人發財前,會出現3個坎,熬過去,福報就會源源不斷
    易經:一個人發財前,會出現3個大坎,只要熬過去,福報就會源源不斷一、挫折時的灰心大教育家培根說過:「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動搖,動搖生失敗。」悟透易經中的道理能幫你安然度過一生《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
  • 《易經》:「大恩養仇人」,與這3種人關係再好,也不要施以大恩
    這就是俗話"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所體現的道理。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成為一個"大恩成仇"的人。《易經》告訴我們,與這3種人的關係再好,也不要施以大恩。一、心胸非常狹隘的人有句諺語:胸中天地寬,常有渡人船。
  • 《易經》中提到:家中出現這3種「怪人」,警惕可能會有禍事
    《易經》中提到:家中出現這3種「怪人」,常常禍事不斷,要警惕!第一種「怪人」:不理家務的女人易經: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譯:幹開創性的事,天道不會違背它;幹非幹不可的事,也會合乎自然規律。易經中說男人無志,家道不興;女人不柔,把財趕走。這就是說,一個家庭,要想興旺發達,男人就要樹立起遠大的志向,去為了自己的志向而努力打拼。
  • 《易經》人生的答案之書,教會你做人之道,這3種人才最有福氣
    《易經》做人要做這3種人才有福《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易經》告訴我們,往往這三種人最有福。人活一世,福禍相依,與其羨慕別人的好福氣,不如多想想自己是否能承載得起。做好當下的事,善待眼前的人,你的福田總有一天會開出花海。
  • 易經忠告:一個人發財前會有3個現象,中一個,好運就要來到
    《易經》被稱為中華文化的根源,是一部凝聚著先人偉大智慧和超高謀略的一本驚世巨作。書中的內容囊括了多個領域的內容,可以說是包羅萬象,人生中遇上的各種各樣問題都能從這當中找尋答案,是流傳千百年的「答案之書」。
  • 《易經》:這3種人落難,要「袖手旁觀」,施以援手,可能會吃虧
    究其原因,這就是一種"久負大恩必成仇"的心理在作怪了。人活著總會有遇難的時候,但是,也要注意,這三種人,就算是落難了,我們也堅決不能施以援手,否則,可能會吃虧。瞧不起你的人《易經》告訴我們:驕傲自大的人,一定會摔倒。滿招損,謙受益。
  • 易經佔卜算卦到底有哪些方法?
    雖然說各種算卦方法都根源於易經,但是卻有不同種類型:那麼,究竟有哪些佔卜方法呢?佔卜方法我來大概說說我所了解的一些佔卜方法:第一種:易經佔卜這種提法好像很怪,難道說別的方法就不是根據易經原理?周易為人處事的智慧:1、如何避免遭受無妄之災?2、你的婚姻不幸,因為你不懂周易《家人卦》3、想健康無災,學學周易《頤》卦中養生之道!
  • 《易經》隱藏的3個真相揭曉答案
    《易經》隱藏的3個真相揭曉答案有關《易經》,我們都聽過很多它的傳奇。如八卦五行、河圖洛書、太極圖等等這些,神秘晦澀難懂,卻又耐人尋味。正所謂西方國家有《聖經》,東方經典有《易經》,這一部問世於三千多年前的經典書籍,稱之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用六十四個卦象揭露了宇宙空間天地萬物成長的規律性。
  • 易經提醒:識別這3種信號,你就能知道自己的處境,是順還是逆
    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潛意識裡面,我們都可以或多或少地感知到《易經》所說的「易」的變化規律,並且我們會以第六感或者是靈光一現的方式表現出來,只不過我們自己沒有感覺到而已。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種最簡單的《易經》運用:識別這3種信號,你就能知道自己的處境,是順還是逆。
  • 《易經》智慧:人成功之後,有3句話不能說,亂說話福氣就會溜走
    事業成功的人,就像《易經》中乾卦的九五爻「飛龍在天」,是人們矚目的焦點,此時如果驕傲自大,口無遮攔,勢必會「滿招損」,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易經》告訴我們,人在成功之後,社會地位也隨著提高,要學會明哲保身,在做事前要經過大腦思考,哪些話該說,哪些事該做,都要深思熟慮,恰到好處。
  • 《易經》提醒你:逢人儘量少說自己的3件事,運氣就會慢慢好轉
    《易經》提醒你:逢人儘量少說自己的3件事,運氣就會慢慢好轉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留下數不盡的經典智慧名篇,這些經過歲月洗禮的書,都是濃縮古人智慧的寶庫,讀了這些古書以後,腦筋開發了,學知識就更容易了,智慧更高了,好處意想不到的多!
  • 易經智慧:識別這3種信號,你就能知道自己的處境,是順還是逆
    《易經》本質上是純粹的規律,「百姓日用而不知」。每一個人的潛意識中,或多或少,都能感知到「易」的規律變化,以直覺或者靈光一現的方式,呈現出來,只是人們不知道。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種最簡單的《易經》運用:識別這3種信號,你就能知道自己的處境,是順還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