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暗藏「天機」:人到了後半生,3種人最苦命,3種人最福氣

2020-12-19 毛妹日記

西方有《聖經》,東方有《易經》,這部誕生於三千多年前的經典著作,被稱作「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用六十四個卦象揭示了宇宙萬事萬物發展的規律。

儒家以《易經》乾卦立派,道家以《易經》坤卦立派,兵家三十六計也是來自《易經》;

因此就有人說,讀懂了《周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

在《易經》中,暗藏的「天機」:人到中年,有3種人最苦命,3種人最有福氣!

《易經》中隱藏的天機:3種人最「苦命」

一.固執的人。

老子也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很多人就是不懂萬事萬物相生相剋、相輔相成的道理。撞了南牆也不回頭,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方向不對,思維不對,再努力也白費力氣,固執而不知道變通的人,命最苦。

二.不知道謙虛的人。

《易經》云:「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

在六十四卦中,幾乎每一卦都有兇有吉,而謙卦,是惟獨一個下三爻皆吉,上三爻皆利的卦。

這就是在告誡人們,以謙遜自守,以謙卑的姿態守住低處,才能沒有禍患。時刻保持謙遜的姿態是一種人生大智慧,是一種修為,是一種胸襟,是一種謀略,更是我們為人處世的黃金法則。

三.以自我核心的人。

人人都有一個「自我」 ,但是如果你是一個聰明人,就應當多替他人著想,由於沒有他人,也就沒有自己。「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我」字強調的過分,就會變成咒罵。

《易經》中隱藏的天機,3種人最「福氣」

一.善於把握時機的人。

人心不苦,心胸中永遠懷揣著一種鬥志,就像陽光源源不斷的滋養大地;人心若苦,就像秋風蕭瑟,吹散心底最後一點期盼。

如果能做到讓心不隨外境得失而轉變,不論外境如何變化,自己的心時刻自在安寧,這就是真正的解脫,也是一大福報。

二.努力拼搏的人。

《易經》裡面多次提到一句話:「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自天佑之」是告訴我們,自己努力,老天才會幫助我們,也就是「天助自助者」。

做人,也應像天道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

在困難面前,不要等待別人的援助,要自己想辦法克服,挺過去。其實,當一個人感到所有外部的幫助都已被切斷之後,他就會盡最大的努力,以最堅忍不拔的毅力去奮鬥。

三.擺正自己位置的人。

《周易》有言:「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正位,就是擺正自已的位置,坐得穩,坐得正。凝命,「凝」就是凝聚精神,發掘智慧。「命」,就是人的命運。

所以,正位凝命意思是說,君子應當擺正自已的位置,端正而穩重,凝聚精神,發掘智慧,以此來完成自已的人生使命,實現人生的最高價值。

很多事情,看似是運氣,其實根本有跡可尋。

古往今來,人們一直對於《周易》有著「封建迷信」的刻板印象,但是殊不知,周易的博大精深,豈止是國學範疇,它的包羅萬象,放眼全世界,能與之相媲美的,也是寥寥無幾。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它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都值得一看。

當然,身邊很多對《易經》感興趣的朋友都表示過,這本書的內容全都是文言文,普通人怎麼可能看得懂呢?

這時候我就會向他們推薦這本《圖解易經》,書中不僅將原著全部翻譯成了大白話,而且還在其中穿插了圖片講解,徹底解決了閱讀困難的問題。

書中對五行,太極,八卦等內容都做出了較為詳細的講解,而且會通過一些簡單易懂的例子來教給大家如何分析解決問題,巧妙地將原本枯燥的內容轉化成了人人都能受益的知識。

假如你也有同樣的苦惱,那麼推薦你也選擇這本《圖解易經》來閱讀,只需要56元你就可以從中獲益,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易經》中暗藏的人生實情: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
    《易經》中暗藏的人生實情: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世間都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周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周易》在中國,本就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在《易經》中,為我們揭露了2個人生真相:生活中,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看看你是哪一種?
  • 《易經》中暗藏的2個事實:有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相
    在《易經》中,為我們揭露了2個人生真相: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看看你是哪一種?3種人命最苦固執的人在《周易》中,「易」的意思是變化。它強調陰陽兩個部分。任何事情都有積極和消極的一面。有奇數和偶數的有福與禍。人們的機遇隨時都在變化。
  • 《易經》中暗含的2大「玄機」: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
    在《易經》中,還暗含這2大玄機:生活中,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看看你是哪一種?這3種人,命最苦1、固執的人在《易經》裡面,易就是變化的意思,它強調陰陽兩部分,任何事物都有著正反兩面,都都有對與錯,有奇與偶,有福與禍。
  • 《易經》中暗藏的說話之道:真正會說話的人,從不說這3種話
    《易經》中暗藏的說話之道:真正會說話的人,從不說這3種話「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這是出自《論語·子路》中的一句話,由此可見古人對於「會說話」的重視。而在當今社會,也是如此,比如說在職場中,一個會說話的人,和一個木訥人,給領導的印象,之後獲得的待遇都是很有差別的。
  • 易經忠告:人到中年,這3種人到家中做客,就別再讓其久留了
    易經忠告:人到中年,這3種人到家中做客,就別再讓其久留了1、喜歡曖昧的異性《易經》上說:「君子以厚德而載庶物」所謂「坤厚載物」,講的就是女人,為人妻、為人母背後所承載的那份責任。人到五十,我們要提防突然來訪的遠方客人。對於那些不請自來的人,這些人多半都沒有帶著什麼好的心思,很有可能是有求於你。有求於人,無非就是借錢或者是幫忙辦其他的事情。
  • 《易經》:人到40,要學會對2種親戚敬而遠之,可以守住你的福氣
    《易經》曾提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當不請自來的客人上門拜訪時,我們不是將他們趕出家門,而是保持尊重又熱情的態度,以盡地主之誼,最終都會有一定的福氣降臨。所以,人到了這個年齡段,要擦亮雙眼,看清親戚的真面目,減少自己受委屈的機會。所以對於這2種親戚,就不要再來往了。
  • 易經適合什麼人學?這3種人最適合學習易經,看看你在其中嗎
    易經作為我國群經之首,歷代都被人們重視和研究。易經的智慧用「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8個字來概括,可以說是十分的恰當。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學習易經,最主要的目的無非就是試圖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感悟更多世間的智慧和道理,從而能讓我們的人生少走很多彎路。
  • 人到四十九,這3種朋友不值得深交,敬而遠之少交往方為上策
    人到中年,我們要多做人生減法,主動剔除掉那些無用的社交,與那些消耗我們福氣的朋友說再見。這3種朋友不值得深交,交往越多,對你傷害越大,敬而遠之是上策。1、功利心太強的朋友我們現代人雖然做不到莊子所說的「君子之交淡如水」,但也不能一味追求利益之交。
  • 《易經》透露:「命苦」之人,身上往往有3種特徵,希望你沒中招
    《易經》告訴我們:「命苦」的人,身上往往有這3種特徵,怨不得別人!一、遇事只會依賴別人,不彌補自己的不足生活中,我們遇到問題跟別人請教這是好事,但是不通過這個問題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就很不應該了。所以,只會依賴別人,沒想過要彌補自己的不足,只會讓自己接下來的人生越來越難走,越來越苦命。
  • 易經提醒:不合群的人,身上這3種能力會很突出,人生也越來越順
    《易經》作為群經之首,其蘊含的哲理非常值得讓後人細究,相傳孔夫子讀《易經》做到韋編三絕,大家都知道古時候的書是用竹子編成的竹簡,孔夫子讀《易經》把編竹簡的繩子都翻斷了三次。由此可見《易經》中必然存在大智慧,不然孔子為何如此用功去讀《易經》。易經說:一個人,自己開心就好,合不合群,沒關係。
  • 《易經》人生的答案之書,教會你做人之道,這3種人才最有福氣
    《易經》做人要做這3種人才有福《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易經》告訴我們,往往這三種人最有福。懂得厚德載物的人,懂得善良寬容的人,其實就拿到了人間最好的通行證,為自己乃至子孫後代種下了福田。2.自強不息的人《周易》上說,人要效法大地的品德,用厚德承載萬物;要效法上天的品德,以剛健的精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在大地之上種下福田,而自強不息則是為自己爭取更廣闊的天空。
  • 易經智慧:男人後半生風水不好?多半是因為捨不得丟掉這3樣東西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被儒家尊為"群經之首",與《黃帝內經》、《山海經》並稱為上古三大奇書。高居儒家十三經之首。《易經》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中華文化的源頭。
  • 易經告誡:久負大恩必成仇,人過50,不跟能這3種人有來往
    我記得有一句古老的諺語是:「人的內心是永遠餵不熟的。」講的就是這個意思。我認為,儘管我的朋友們可能不知道這句話,但最合適的例子是大衣哥,他最近成為熱門搜索對象。看見他的事兒,想來朋友們都應該準確地明白,生米恩都米仇的意思了吧。易經就曾告誡:久負大恩必成仇,人過50,不跟能這3種人有來往!
  • 《易經》:人到了49歲,不要請這3種人來家做客,更不要讓他久留
    易經告訴我們:人過半百,,這三種人回家拜訪,不停留很長時間,這是對家庭的責任。喪失鬥志的人。天機淺者,嗜欲深。貪慾太深,精神和智慧就會被抹去。自那以後,人生的福報從未與他同在。人也是如此。境界越高,生活就越簡單。南懷瑾先生曾經說過: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 什麼人福氣薄?《易經》中的一個字是關鍵!懂得人可能福氣自來
    提起「福氣」兩個字,我們總會非常關心,因為,沒有人想總是遇到不好的事情,都想變得有福一些。那麼,人生在世,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到趨福避禍呢?我們熟知的「群經之首」——《易經》,就給了我們很有益的啟示。易之萬變,不離其宗,守其規則,天、地、人三才相感應。
  • 《易經》:與人交談時,男人少說自己「3件事」,福運越來越旺
    《易經》的告誡:與人交談時,少說自己「3件事」,福氣越來越多談到《易經》,很多人會認為它是一種迷信和欺騙。其實,這是對它最大的誤解。《易經》雖短不足20頁。然而,這20頁的文字可以無限延伸到64個卦中,包括宇宙萬物。
  • 易經告訴你怎麼積攢福氣:與人交談時,切記少說自己這「3件事」
    《易經》曾被認為是關於一本迷信八卦的書,被痛批是「迷信的源頭」。但是經過仔細研讀,我們會發現:《易經》將人的修養修性,以及在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處事都講到了極致,也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自古以來,《易經》都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也是一本可以教人如何說話的書籍。
  • 人過50,這3種人別再來往了
    人過50,這3種人別再來往了!1、貪得無厭欲望無度的人在《易經》中,表現為「中正」的思想。凡事過猶不及,物極必反,保持適度,才是最佳的狀態。我們要注意提防欲望無度,貪得無厭之人。但是如果我們拒絕了他,在這些人的眼裡,我們之前的幫助恩惠就會變的不值一提,甚至直接對我們「翻臉不認人」!所以,人到50,就不要再跟這樣的人來往,不僅僅是給自己添堵,很有可能還會連累到自己孩子。
  • 易經奉勸:人過30歲,謹記「丟3樣、撿3樣」,後半生才能順順利利
    易經奉勸:人過30歲,謹記「丟3樣、撿3樣」,後半生才能順順利利隨著時間的流逝,人也在慢慢的長大衰老、步入中年的人應該是變得越來越成熟,做人要學會拿捏分寸,做人要懂得取捨,人到中年後,一定要扔掉這三樣東西,撿起這三樣東西!
  • 《易經》智慧:什麼人什麼命,努力成為這4種人,好運慢慢來!
    《易經》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易道廣大,潔靜精微。而這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將人的修養和修行以及人的命運講到了極致。人的命畢竟不是全靠天定,《周易》的偉大不在於創造了或者間接產生了一系列的「算命之法」,而在於它啟發我們明了人間的「貞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