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有做大事的人,必定會承受更多的艱難困苦,這樣來才可以激勵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堅忍,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
很多人都認同《易經》是一部集中國古代漢族文化思想跟智慧的結晶體書籍,它在是古代皇帝跟達官貴人的必學之書。
據說書中能找到很多解答人生苦惱的答案,因此可以稱是一本包羅萬象,擁有大道起源的「智慧寶書」。
易經奉勸:人過30歲,謹記「丟3樣、撿3樣」,後半生才能順順利利
隨著時間的流逝,人也在慢慢的長大衰老、步入中年的人應該是變得越來越成熟,做人要學會拿捏分寸,做人要懂得取捨,人到中年後,一定要扔掉這三樣東西,撿起這三樣東西!
一定要扔掉這三樣東西
1、無用的社交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肩上的擔子重,該放棄的社交就要放棄了。
中年人,已經褪去了少年的青澀,慢慢成熟起來,漸漸定型定性,性格各異的人再磨合下去也是浪費時間,不如不再彼此損耗。
中年人,已經到了安身立命的年紀,更多的時間要回到自己內心,在獨處中修煉自己,而不是在熱鬧中丟掉自己。
放棄那些無用的社交,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的家人;放棄無用的社交,不再損耗自己的生命;放棄無用的社交,讓自己的內心更強大。
2、抱怨
面對種種不如人意,有些人喜歡抱怨,喋喋不休的數落這個、數落那個,做事也不情不願,天天都覺得世界欠自己的。
抱怨是一種會傳染的負能量,他一邊摧垮你的意志,告訴你這件事你完不成,一方面,還會把這些負面傳遞給身邊的人,讓人敬而遠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個人要心裡裝著別人,別人才會拿你當朋友。無所顧忌的把朋友當成情緒的垃圾桶,證明他本身缺乏足夠的教養。
世事越灰暗,陽光越珍貴。自救者人恆救之,這個世界上,能做的事情就去做,發牢騷只是白白遭人反感,做不到的不如就順其自然。
3、忙碌
人到中年,身上的擔子重了,但是身體不如以前了。這時候不要再像年輕時候那樣,忙忙碌碌不拿身體當回事。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不要等到百病纏身才追悔莫及。年輕的時候可以拿命換錢,年老了拿錢可換不了命。身上的擔子越重,就越要重視自己的健康,不要透支自己的生命,趁著身體還健康的時候,多跑跑步,多打打球。
無論事情再忙,心也不能忙。有一顆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的心,才能有風風火火做事的身。心裡閒適淡然,才能不計較成敗得失地去忙,才能不會在忙裡丟掉了自我與性靈。心中的這份閒,是生命的自由空間,正是它的存在,讓生命閒適而不散漫,忙碌而不慌張。
一定要撿起這三樣東西
1、善良
行善,不避小事,貴在堅持。它會慢慢改變你的心態、進而改變你的氣質,甚至你的容貌。年歲漸長,那些溫柔的善良一一刻在臉上。望著那個慈眉善目的長輩,誰會不敬他愛他呢?
一個人修行到深處,才開始明白:行善,求的不是福報。作惡,也無需神明的懲罰。
善,是神的恩賜,他賜予人類善良是為了讓人的生活變得更好接受了這恩賜的人,從此過上了一種有價值的生活。他們的生活變得快樂而富有意義。拒絕這恩賜的人,心裡始終是殘酷而冰冷的,他們活了一世,卻從來沒有嘗到溫柔善良的滋味。
2、慈悲
佛經上說:「一滴水中有四萬八千蟲。」一個生命,無論其多麼卑微,在這個世界上都應該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即便是水中看不見的浮遊生物,一樣應該得到人的敬重。
老話講,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壞人,只有做了錯事的人。人到中年,不再偏激,多了一份易地而處的寬容和體諒。
我們不會再輕易的否定一個人,不會輕易的去為誰貼上惡的標籤,打入另冊。因為歲月讓我們知道,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難處,倘若可以擔待,盡一份力也總是好的。
3、獨立判斷
世界如此喧囂,真相何其稀少。在網絡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我們每天都在接受著無數的信息,這些形形色色的信息中有真有假,加上時代不斷發展,新的觀念接踵而至,光怪陸離比比皆是,這樣的情況下,獨立判斷顯得尤為重要。
活到老學到老,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變化,不停地更新自己的觀念,升級自己的思維方式,才能做出自己的獨立判斷。這樣的人不盲從,不被時代攜裹,不被流言左右,不疾不徐,穩穩噹噹地走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
悟透易經中的道理能幫你度過人生的坎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
《易經》曾被認為是關於一本算命的書,但是人們發現,這本書裡將人的修養修性,以及在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處事都講到了極致,也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
易經講的就是天地之間的法則,是一門窮究天人之際遇的學問。易經傳承幾千年,有很多的易學家,研究很深了,非常了不起,但是從來也沒有人能全學完的,全部解開易經,但是有些學習易經的人卻更容易成功。
有人說: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周易》。《周易》這部特殊的經典,在我國歷史上地位非常高。
儒家認為它是第一經典,所謂的五經之首;道家認為它是第一經典,所謂三玄之冠。
《易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筮佔之書,約成書於西周時期,又稱作《周易》。
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
我經常聽到周圍的朋友抱怨說,文言文內容太過晦澀難懂,今天我給大家推薦這本《圖解易經》。
使用圖文結合的方式,把文言文的內容翻譯成白話文,把書中難懂的內容用圖解的方式就讀給你看,從起卦開始,保證沒有基礎的小白也能,讀的懂,學得會,用得上。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最後引入到《周易》,以圖解文的形式,全面系統地為您講授學習《周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通過結合例子給你分析問題,把晦澀難懂的問題,變成人人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知識,實在是讓我受益無窮。
馮友蘭教授之所說:「《周易》是宇宙的代數學。」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研究《易經》,因為其中的智慧是無窮的,所以我們不妨多多研究一下。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