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核算的前提

2020-12-16 中華會計網校

  會計核算前提是指對會計核算賴以存在的先決條件所做出的基本假定或假設。

  一般公認的會計核算前提有: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

  會計主體是指會計核算為其服務的特定單位或組織。會計主體前提的主要作用是對會計核算的範圍予以界定,它要求會計核算必須嚴格區分自己的經濟活動與他人(與自然人相對應的經濟組織或單位)的經濟活動,正確地反映其所擁有的資產和應當承擔的債務責任,準確地計算收益或損失,從而為決策者提供所需要的會計信息。

  會計主體與法人是有區別的兩個經濟範疇。作為法律意義上的法人,其在經濟上必定是獨立的,因此法人可能是會計主體。但是,能夠作為會計主體的則不一定都是法人;反之亦然。例如,從法律上講,獨資和合夥企業的財產和債務是個人財產和債務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在會計記錄上則要把企業的財務活動與個人的財務活動截然分開;同樣,一個母公司與它的子公司可能都是獨立的法人,但是在編制合併會計報表時則往往將它們視為一個統一的會計主體。

  持續經營是指會計主體在沒有相反的證據條件下將無限期地繼續經營下去,即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會計主體不會面臨破產與清算。持續經營是對會計主體核算時間上所作出的一種假定。這種假定能夠使會計基本原理和一些公認的一般原則建立在「非清算基礎」之上,從而為財產的計價和收益的確認提供了理論依據。例如,企業流動資產與長期資產的劃分、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確定和折舊方法的選擇等。正是基於持續經營假設,會計主體在信息收集和會計處理方面才能保持穩定,才能保證會計記錄的正確性。

  會計分期是指對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持續不斷的生產與經營活動,按照會計核算的需要,人為地將其劃分為一個個等間距且首尾銜接的時間段落。會計分期是對會計核算在時間上所作出的一種界定,也是持續經營前提存在的客觀要求。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的生產與經營活動在持續經營前提下從時間上講是一個無法確定何時才能終了的過程,為了及時取得會計信息,計算財務成果,充分發揮會計的作用,就有必要劃分會計期間。而且,只有在劃分合理的會計期間前提下,會計核算才能提供準確的會計信息。

  貨幣計量是指對所有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都必須採用貨幣這一價值尺度作為統一的計量工具,並將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的經濟活動轉化為統一貨幣單位反映的會計信息。貨幣作為計量工具的最大優點是能夠對那些不能夠直接比較和直接相加的實物計量單位的財產物資通過貨幣這一價值單位變為能夠直接相加和比較的價值指標,從而奠定了會計以價值為其主要計量工具的核算基礎。

  應當注意的是貨幣計量具有兩層含義,一是會計核算以貨幣為統一的計量單位假設,二是幣值穩定的假設,即在一般情況下會計核算應當按照幣值不變的原則進行,而無須考慮核算當時市場貨幣購買力的變動情況。但是幣值穩定並不意味著幣值的不變,當發生惡性通貨膨脹或遇到國家經濟政策發生較大變動和調整時,會計核算則應當採用特殊的會計準則對貨幣計量進行必要的變通,例如採用「不變購買力」、「重置成本」等方法進行會計事項的處理。

  會計核算各前提之間存在著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關係。會計核算首先必須明確會計主體才能確定會計核算的範圍;只有在首先確定會計主體的基礎上,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的經濟活動才能體現出持續不斷的運動過程,也才能必要對持續不斷的經濟活動序時進行分期,並通過貨幣計量來反映其價值運動,最終形成會計核算的一整套完整的程序和方法體系,且周而復始地不斷循環。

相關焦點

  • 會計核算基本前提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的時間、空間環境所作的合理設定。會計核算對象的確定、會計方法的選擇、會計數據的搜集都要以這一系列的前提為依據。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等。  (1)會計主體。
  •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什麼?
    會計核算對象的確定,會計方法應該怎麼選擇,怎麼搜集會計數據等,都是以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為依據的。那麼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都有哪些呢?下面跟小編一起看看:1、會計主體會計主體,是指會計工作為其服務的特定單位或者組織。在會計主體的前提下,會計核算應當以企業發生的各項交易或事項為對象,記錄和反映單位自身的經營活動。明確會計主體前提。一、可以劃定會計所要處理的各項交易或事項範圍。
  • 土地估價師知識點: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會計核算也稱會計反映,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尺度,對會計主體的資金運動進行的反映。傳統意義上的會計核算主要是指對會計主體已經發生或已經完成的經濟活動進行的事後核算,也就是會計工作中記帳、算帳、報帳的總稱。
  • 2014年福建農信社招聘: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2014年福建農信社招聘: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2014年福建農村信用社招聘備考大全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稱為會計假設,它是對會計核算所處的時間、空間環境所作的合理假定
  • 會計核算的前提、基礎,會計方法和會計循環
    (空間範圍)•      會計主體又稱會計實體、會計個體,是指會計人員所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      會計上,將完整運用會計方法、獨立編制和提供財務報告的經濟組織或組織的某一部分稱為會計主體(會計實體)。
  • 相關經濟理論與方法複習指導: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與一般原則
    一、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對會計工作的空間和時間範圍以及核算內容與形式所作的規定,以保證會計核算的正常進行和會計信息的質量。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會計核算前提包括四個方面,即: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  (1)會計主體。
  • 稅務會計的基本前提
    稅務會計以財務會計為基礎,因此,財務會計的一些基本前提也適用於稅務會計的核算,例如會計分期、貨幣計量等。但是,稅務會計作為一門獨立的會計學科從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也因其特點擁有自己的基本前提。
  • 會計是怎麼核算的?
    會計核算概述:會計核算是會計工作的基本職能之一,是會計工作的重要環節。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1)依法建帳(2)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會計核算(3)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和完整(4)正確採用會計處理方法(5)正確使用會計記錄文字(6)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必須符合法律規定。
  • 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修訂後的《會計法》對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對會計核算依據的基本要求。《會計法》第九條規定:「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帳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任何單位不得以虛假的經濟業務事項或者資料進行會計核算。」
  • 加強會計核算中的會計基礎工作
    會計核算已經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實踐證明,在單位內部實行會計核算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完善。   一、會計核算中心下會計基礎工作的變化  (一)會計核算內容。
  • 建築經濟: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
    1、客觀性原則  客觀性原則要求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在會計核算工作中堅持客觀性原則,就應當在會計核算時客觀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會計工作應當正確運用會計原則和方法,準確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會計信息應當經受驗證,以核實其是否真實。
  • 會計集中核算向管理型和服務型轉化
    隨著會計集中核算工作的開展,出現了核算單位財務管理弱化、不合理支出情況複雜化以及會計核算的實效性保證等問題,會計核算中心只有不斷探索,強化監督,在職能上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和服務深化,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
  • 淺談人力資源會計的前提條件
    那麼,人力資源會計體系的建立,到底需要具備那些前提條件呢?所謂「前提」,我國《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①在推理上可以推出另一個判斷來的判斷;②事物發生或發展的先決條件。「會計前提」,按照葛家澍教授的解釋為:「建立會計信息系統所依據的前提條件」。因而,這裡所講的人力資源會計體系建立的前提,就是指建立人力資源會計體系所必須依據的先決條件。
  • 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模式研究
    【摘要】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是住房公積金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的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模式主要有兩種,即直接歸集模式和委託歸集模式,但是這兩種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還不夠完善。因此,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歸集管理模式的改革成為勢在必行的課題。
  • 稅務會計的基本前提與一般原則
    一、稅務會計的基本前提   稅務會計以財務會計為基礎,財務會計中的基本前提有些也適用於稅務會計,如會計分期、貨幣計量等。但由於稅務會計有自己的特點,其基本前提也應有其特殊性。   1、納稅主體。   納稅主體與財務會計的會計主體有密切聯繫,但不一定等同。
  • 財政部印發《關於深化企業會計核算制度改革、實施會計準則的意見...
    一、建立會計準則體系並分批分步組織實施  1.建立會計準則體系。會計準則作為企業組織會計核算工作的規範,是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準則體系包括基本準則、具體準則兩個層次。基本準則主要就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則、會計要素以及會計報告要求作出原則性規定;具體準則是以基本準則為依據,就企業會計核算業務、會計報告要求作出具體規定。
  • 西安農業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方法
    建國以來,我國預算會計體系直分為財政機關總 預算會計和事業行政單位預算會計兩個主要部分。其核算管理模式是基本上實行制度管理,即由財政部直接制定會計制度要求會計主體單位執行。隨著改革的深化,西安農業事業單位經濟活動日益複雜,使過去制定的會計制度難以同時適應不同類型農業事業單位的核算要求。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加強財政預算管理和農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促進農業事業發展,必須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學規範的、管理型的預算會計模式和運行機制,並採取科學合理的會計核算方法。
  • 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會計核算和會計( )。
    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會計核算和會計( )。 2019-01-28 10:57  來源:  字體:大小  列印 【單選題】 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會計核算和會計( )。
  • 核算會計轉型管理會計失敗,全都栽在這幾點上!
    現在,隨著會計工作的標準化和進一步細分,重複性的、規則性的會計核算事務工作將會被系統內嵌的財務機器人所取代,比如:固定資產折舊計提、銀行日記帳對帳、業務單據按規則生成憑證、按付款條件自動進行銀行付款、憑證過帳、結帳等等。而會計人員做什麼呢?答案是僅處理例外工作。
  • 住房公積金會計分錄 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辦法
    對於公積金這一塊很多人都非常的陌生,因為,大家對於這個並不熟悉並不清楚這個究竟是用來幹嘛的,那麼不管是要提取還是要幹嘛,我們都必須要先看一下住房公積金會計分錄是怎麼做的,而且,還必須要知道住房公積金會計的核算辦法是什麼,這樣的話才能知道自己有多少公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