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頭條號作者「木小姐和樹先生」原創,歡迎關注、留言】
開頭說個昨天發生的事,和孩子有關,和小時候的我們有關
六一帶閨女在商場的遊樂園玩,閨女突然被一個小男孩撞到,好在有一層泡沫墊,就算摔倒也不會疼。
小男孩的媽媽看到之後,擰著他就過來,說:你把妹妹撞到了,為什麼不道歉。
男孩掙扎著,很不情願。
孩子媽媽很嚴厲:快說對不起!撞了人還不道歉,你是不是好孩子了?
男孩還是不說,並且掙扎想逃。
媽媽又說,趕緊道歉!這麼大的孩子,不懂禮貌嗎?如果不道歉,下次別想我帶你出來玩。
男孩眼淚都快出來了,紅著臉,吼著說:對不起,行了吧!
這一幕我不要太熟悉。
小時候我總是和男生混跡在一起,像個假小子。
假小子的好處,就是我可以揍別人,別人不能揍我。
所以小時候,我總是被老媽擰著到處和別人道歉……
即便不是我的錯,只是因為我先動了手,所以還是會被要求說對不起。
有一段時間,我非常固執,就是不願意說!後果自然是家法伺候。
過了固執期,為了逃避更嚴厲的家法,對不起這三個字,便可以脫口而出,
心裡想的是,我說過了,你總沒理由了吧。
她見我已經到了死不要臉的地步,就說:不夠真誠。
於是,我從小就知道,演技好的人,不遭罪。
大致總結以下幾點:
這類人覺得,如果自己承認錯誤,就承認自己是壞人,或者無能的人。
比如情侶之間,如果我先道歉我就輸了,如果我承認我遲到了,我就是一個不講信用,不守時的人;如果我因為不夠關心你道歉,我就是一個自私,不顧及他人感受的人。
比如職場中,一項工作因為我的失誤,出了問題。如果我道歉,就說明我比別人都笨,以後重要的事情你們都不會交給我。
這類人總是長期開啟著高度防禦的姿態,不願意向外人表露出自己脆弱的一面。
他們習慣掌控自己的情緒,如果道歉的話,內疚這種脆弱的情緒會讓他們有種丟盔棄甲的錯覺。
所以,儘管他們覺得自己是不願意讓自己脆弱,實則,是連直面錯誤的勇氣都沒有的人。
生活中一些事,你知道只要你道歉,對方就會原諒你的話,那說對不起就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可往往你並不知道,你道歉之後,對方會不會原諒你,你們的關係到底能不能修復到之前的地步。
一般人可能會覺得,道歉是機會,可以彌補自己的過錯。
可有人就認為,如果我承認這件事是自己做的,那對方就會更生氣,甚至和我發生直接衝突!
或者他們覺得,這一次我道歉了,以後他們就會拿這件事打壓我。
所以,害怕這些後果的人,往往很難說出對不起。
以前流行的那句:如果道歉有用,要警察幹嘛。
所以,有些人在犯了一些錯誤之後,不僅不會道歉,還會默默走開,或者強行狡辯。
這樣人會覺得,即便你需要我的一個解釋,可有些事情,不是道歉就能解決的。
那索性不道歉,不承認,扭曲黑白。
這種人最可氣,通常出現在各種社會新聞當中,比如江歌案中的劉鑫。
真的,咱必須理解那些害怕道歉產生負面結果的人。
因為他們肯定有過,道著道著,就被人懟了的經歷!
木小姐最近一次和樹先生吵架,就是因為樹某人不會道歉的關係。
那天木小姐來例假,疼得她一句話都不想說,早早回家就躺在床上冒冷汗。
因為不想動,也不想喊,就給樹先生發了條微信,想讓他幫忙泡杯紅糖水,消息發出去後十幾分鐘,人家都沒有回覆。
木小姐心想,估計沒看到手機,於是自己彎著腰走出去準備自己動手。
剛開門,就看到樹先生躺在沙發上,拿著手機舔包。
木小姐氣得心裡罵娘,也不喝什麼紅糖水了,疼死拉倒。
又過了10幾分鐘,樹先生把水端進來,說句:對不起啊,我剛沒看到,你趁熱喝。
木小姐一言不發,剛才那陣劇痛已經減弱,心中的悶氣逐漸升騰。
「你在打遊戲,為什麼不能給我泡一杯水?」
「你是不是壓根就不關心我?不然明明知道我肚子疼,明明看到了消息,可還是無動於衷?」
「好幾次我喊你,你都聽不見,每次不是在吃雞,就是開黑,遊戲就那麼好玩嗎?」
木小姐發出女友致命三連問。
樹先生知道自己錯了,可是也不知道怎麼解釋,說:好好好,我錯了行吧。
「我都道歉了,你還要怎麼樣啊?」
「真是對不起你了,大不了我把遊戲卸載就是了!」
他把所有反面道歉的例子,全都說了一遍。
好像在說:我道歉了,你愛怎麼樣怎麼樣吧!
相當於直接說:分手吧,我累了。
說個生活中的真相:
如果有人說:對不起行了吧。
實際上是說:我沒錯!
如果有人說:行行行,好好好!
實際上是說:不行,不好
如果有人說:是,好,你說的都對。
實際上是說:你說的都是錯的。
道歉也是一個道理。
要麼,你就真心道歉,要麼你就別道歉
不要搞被迫道歉的戲碼,別人覺得不誠心,你自己也糟心。
道歉最怕的就是不真誠,如果真的是你的錯,你還不誠心,只能加深誤會,讓別人覺得你格局太小。
可如果不是你的錯,你屬於被逼的,那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一段對話:
錯了沒?
我錯了!
你錯哪了?
我哪都錯了!
你這是什麼態度?!
……
一場拉鋸戰就此展開!而且之前誰對誰錯不重要,已經升級到你的態度問題了。
必須承認的是,你的態度確實有問題!
因為你什麼事都沒弄明白,就急著表露態度,要麼企圖用道歉矇混過關,要麼就帶著情緒化的詞語來交流,問題只會越來越糟。
所以,如果有人真的誤會了你,你要確定的是,那不是你的錯。
可如果你拉下臉,向對方表示你的不滿,這種交流就是有問題的。
如果真想解決,最好的方式就是調侃或者平和的態度,讓對方明白,這件事其實就是誤會,我沒錯,你也沒錯。
我們不能把誤會和錯誤混淆,如果你確實做錯了,那就別指望靠調侃或者用平和的方式解決。
學會道歉,對人對己都格外重要。
所以,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幾點道歉的方式:
道歉要真誠,怎樣才能讓對方感覺到你確實意識到錯誤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承擔責任,而不是停留在口頭上的說對不起……
什麼意思?
有些明星,犯錯被曝光,於是找槍手,發微博,一封道歉信。
可網友們並不買帳,為什麼?避重就輕,道歉不誠懇,責任不承擔,典型的「假道歉」
這種道歉,只想平息風波,繼續撈金賺錢,網友憑什麼買帳?
只有勇於將責任歸在自己身上,並且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大家才真的願意原諒。
有些人,死扛著不道歉,其實就是希望有些事能慢慢過去。
可這種方式往往並不奏效,人們還是會記住,時而提醒,你可以假裝看不見,可並不影響大家對你的印象。
其實生活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太快道歉」的人。
尤其是情侶之間,總覺得迅速響應是對好的解決方式!
其實,道歉也是需要緩衝地帶的。
這個地帶,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讓被冒犯的那一方釋放出所有的情緒。
你要做的,不是充耳不聞,而是傾聽,並理解。
成功的道歉,是讓被冒犯的人確信,你以後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了。
道歉者所傳遞出來的情緒,其實很容易會被另一方捕捉,相比各種承諾,作為成年人,還是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用道歉作為自己的武器,將內疚的情緒轉化給另一方。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我都道歉,還要怎樣?你心胸狹窄!
對方一次兩次或許還會給你機會,
可是你總是反覆為同樣的行為道歉,你們之間的信任,必然會在頃刻之間崩塌……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看到這裡,
可我想說的是,真正能夠和自己和解的人,一定是一個善於道歉的人。
而一個善於道歉的人,也一定是一個優秀的人。
因為道歉,不是否定自己的過程,而是完善自己的過程。